书城传记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5221200000023

第23章 情感世界(1)

一、友情

为君者,知人方能善任。善任方能兴朝举事,君主的世代基业才有保障。

专制主义理论大师马基亚维里曾经说过:“选用臣仆,对君主来说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他们之为好为坏,须视君主之是否明察而定。人们关于一个君主及其见识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由于看他周围是些什么人物而来的。如果这班大臣是能干而忠实的,那么这位君主便被认作明君,因为他知道怎样去认识能者,懂得怎么样去使他们效忠。如果这班人是既不能干而又不忠实的,那人们对这位君主便不能有好的印象,因为在选用人材方面他已犯了第一个错误了。君主要想确保他的大臣对效忠,就应该替他的大臣设想,要尊重他,要让他富有,要予以仁慈的关怀,赐给他荣誉,授给他重任。这样,让他看到他是怎样地依赖于君主,让他获得了显爵厚禄之后,不会企求其他的富贵,而他所负担的责任,使他害怕有任何变革。当君主和他的大臣处于这样的相互关系中时,他们是能够彼此依赖的。不然的话,其君或其臣,必须会得到悲惨的结局。”

彼得大帝在位30年,起用和任用的文武官员数以百千计。但总的讲,彼得在用人任官方面主要涉及三类人员。

第一类人员,大多出身低微,甚至贫寒。他们既没有显赫的祖上基业,也没有先知高人的帮衬。完全或是靠自己的忠心、或是靠其才能、或是逢难得机遇,而一步步提升上来的。这类人员中以缅希科夫、亚古尔任斯基、沙菲罗夫等为代表。第二类人员,是指因公或因私侨居在俄国的外国人。在彼得时代,尤其是在1710年以前,在政府、军队、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部门活跃着一大批的外国人,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得到俄国沙皇的重用,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勒福尔特、戈登、罗曼·布留斯等。但是这类人最为良莠不齐,有的人对于俄国沙皇和俄国忠心耿耿,甚至为其奉献了一生。更多的人只是把在俄国任职做为谋生的一种方式,因此有些人往往在紧要奖头退缩和变节。第三类人员,基本都出身于贵族豪门家庭。他们大多受过较好的教育,熟识俄国宫廷的统治制度,熟悉俄国宫廷内部的飞短流长,熟悉俄国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他们或者从主观、或者从客观上将自己的仕途和命运依赖于彼得沙皇。他们的代表人物如尼基塔·佐托夫·罗莫丹诺夫、戈洛夫金、哥里津(他与兄长哥里津曾经投靠索菲娅公主,反对彼得)。当然其中想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为俄罗斯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的人也大有人在。

亚历山大·缅希科夫(阿列克萨什卡)最值得一提。这位显赫的陆军元帅、陆军大臣、彼得堡省省长、特级公爵、近卫军团上校、枢密院成员、亲王殿下、俄国所有骑士勋章的获得者是彼得儿时的好友。

关于缅希科夫的出身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官方文件上记载缅希科夫出身于“立陶宛的望族”,其父曾在宫廷近卫军中服役。但是后来的宫廷史学家认为,这是缅希科夫在彼得大帝去世独霸大权后,特意为自己编造的家史。其二、他的祖上既不是立陶宛望族,他的父亲也不是近卫军军官,而是莫斯科皇村的奴仆,专司为皇村供应鲜鱼和肉类。法国著名历史传记作家亨利·特罗亚认为缅希科夫在少年时曾经是糕点学徒工,曾经卖过肉包子。

在彼得落难于莫斯科皇村的时候,缅希科夫(阿列克萨什卡)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了彼得真诚的鼓励和帮助。阿列克萨什卡是彼得幼年时期被索菲娅冷落到莫斯科郊外的皇村,所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也是他在宫外见到的第—个穷人家的孩子。他们一见如故,相互帮助,后来彼得就将阿列克萨什卡吸收到娃娃兵团里,并把他带到宫中,把他留在身边。

在皇村和外侨村的日子里,阿列克萨什卡不仅仅是沙皇彼得的仆从,更是他的师傅和兄长。与彼得几乎同龄的阿列克萨什卡教会了彼得许多民间游戏,还教会了彼得如何与女孩子谈恋爱。机灵、忠实的阿列克萨什卡是彼得娃娃军团的第一批士兵。在1689年索菲娅与彼得的冲突最为激烈的时刻,阿列克萨什卡舍生忘死地保护着彼得的安全,对此彼得在以后的日子里是永志不忘的。

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逐渐地长大了,逐渐地认识到彼此间不可逾越的距离。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友谊,也没有影响他何的往来。彼得喜欢到缅希科夫家里与老朋友一醉方休,和他谈一谈知心话。而且阿列克萨什卡特别会揣摩彼得的心理,常常在彼得发愁之时,不失时机地给彼得找来一些乐子。特别是对在彼得落难皇村,母子二人经济无助,处境险恶的时候给予了彼得真诚的帮助,彼得对此永远是记挂在心的。

在彼得的信中常常称缅希科夫为“我的心肝”“我的心肝宝贝”“我最亲密的朋友”等。彼得常常赠给缅希科关一些礼物,不是送给他亲手做的鼻烟壶,就是送给他一段做制服的呢料。彼得对缅希科夫的健康也非常关心。1707年,彼得曾写信给缅希科夫的夫人说:“请您把阿列克萨什卡喂胖,别叫我再看到他在梅列西时那副饿狼的模样儿了。”

1697年,彼得决定派出庞大的俄国大使团到欧洲访问和学习,阿列克萨什卡自然是当然的成员。在欧洲各国,彼得认真学习和研究欧洲的先进技术和制度,他同时也要求其他“留学生”也认真对待这一次极为难得的机会。但是,许多贵族子弟并不把沙皇的要求放在心上,他们将欧洲之行作为一次公费旅游对待。

缅希科夫颇为积极地响应了彼得的号召,但这恐怕不是他想要从中学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为了服从彼得,甚至可以说是为了讨彼得的欢心。缅希科夫是一个粗莽之人;他并不聪明,他也认识不了几个字,而且也不明白什么大道理。但是他最大的优点是对朋友,而后是对沙皇极其忠诚,为此不惜披肝沥胆。他从忠君的角度认为,凡是彼得沙皇要求做的,都是好的事情,都是对彼得和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在阿姆斯特丹,阿列克萨什卡干得非常起劲。一方面是他原本就是穷人出身,干力气活习惯了。另一方面,他知道只有听彼得的话,好好干、学习一些技术,才能博得彼得的欢心,才能晋升高官或者获得奖赏。阿列克萨什卡身高体壮,他知道自己干不了那些精细的工作,因此他选择了伐木头、搬龙骨等笨重但不需要动脑子的活。阿列克萨什卡干的非常认真、卖劲,每天都是泥水一身、臭汗一身,彼得看了非常高兴。

缅希科夫是—介武夫,身高二米。他在战斗中非常勇敢,在1696年的两次远征亚速的战争中,缅希科夫不仅勇敢冲锋,而且在俄军攻城屡试不下的时候,积极为彼得出主意。在长期的战争中,他常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在北方战争的波尔塔瓦大会战的战场上,缅希科夫已经是陆军元帅,但是他紧紧跟随彼得在前线上巡视,他的坐骑两次被流弹打死,他因此换了三次马,彼得因此大大地表扬了他。

缅希科夫酒量极大,而且有一付高昂的歌喉,这两样最符合彼得的要求。因此缅希科夫当然是“闹酒会”和“醉僧会堂”的成员,而且“教级”很高。彼得喜欢与缅希科夫对酌小饮,谈一些知心话,两人还经常一起去泡芬兰浴。彼得给勒福尔特送葬之后说:“我本来有两只手,现在只剩下一只了。虽然有点狡猾,可还不失为一个忠实可靠的人。”

但是缅希科夫本性贪财好色,他经常在宫中,或者是社会上假借彼得名义胡闹,贪赃枉法。彼得曾经愤怒说过:“缅希科夫生来就如此,他母亲在罪孽中把他降生在世,他必将落个无赖的下场而死去。如果他还不认罪改过,我就砍掉他的脑袋”。但彼得一般都念其救命之恩和多年的朋友之情,从轻发落缅希科夫。

有一次,缅希科夫狐假虎威,打了宫中的一位大员。消息传来后,彼得非常生气。他冲着缅希科夫大发雷霆,告诉缅希科夫:“你放明白点!是我给了你今天,我也可以让你回去受穷。你马上给我滚出宫去,像过去一样,带上你的篮子,到街上,到兵营里去,卖你的馅饼去吧。”结果,缅希科夫真的到街上找来一个篮子,里面特意装上了热气腾腾的馅饼,回到宫里,而且一路上高喊:“快来买啊,刚出炉的馅饼,好香啊,馋死人啦”。这在宫里可是一件新鲜事,立即招来一大群的孩子和贵妇们,大家真的手托卢布,向缅希科夫买包子。最后搞的彼得毫无办法,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缅希科夫发迹之初还比较廉洁。1703年,在俄国开办炼铁厂的荷兰人安德烈试图收买身为彼得堡总督的缅希科夫,缅希科夫立即将安德烈送到彼得那里,并且全部上交安德烈的贿金。他不屑地说:“我感到非常的惊奇,那些人竟有眼无珠,想用金钱收买你对我的恩情。”彼得对他的这样行为大加赞赏。

但是随着缅希科夫官做的越来越大,爵位升得越来越高,最后升至“特级公爵”的时候,缅希科夫骨子里的贪婪之心暴露出来了。所有的人,上自不得不在这位新贵、沙皇的密友面前屈尊的名门贵族,下至和他本人同样出身低微的人物,无不巴结奉承他这个势大气粗的人物。缅希科夫便开始大受其贿了。

彼得曾经劝说缅希科夫;“我衷心请求你不要为了追逐蝇头小利而失去自己的荣誉和信用。请你不要为此而难受,因为第一声臭骂比最后一声臭骂好得多,至于我,我对你的行为痛心之极。痛心之余,我已经清醒过来了,以后不再怜悯任何人了,包括你。”

几乎有一段时间,彼得疏远了缅希科夫,长时间不给他写信。缅希科夫就私下恳求他的旧情人,现在的彼得面前最红的叶卡特琳娜给他说情。终于,在叶卡特琳娜的劝说下,彼得恢复了与缅希科夫的关系。特别是在得知缅希科夫得严重的肺结核时,彼得极为思念自己的老朋友,他在11月11日的信中写着:“我没有别的什么要说了,我只希望上帝让我见到你时,你已经恢复健康。因此我求你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出来接我,得了这样重的病不能再糟蹋自己的身体,就在彼得堡等着我吧”。

彼得去世后,叶卡特琳娜继承了皇位,为叶卡特琳娜一世。这位女皇没有受过教育,她的才能平庸,无力治国。叶卡特琳娜一世想起她的老情人,曾经权倾一朝的缅希科夫,她请求缅希科夫辅佐她治理朝政。1726年2月18日,叶卡特琳娜一世签署了建立最高枢密会议的敕令,任命彼得时期的老臣缅希科夫、托尔斯泰、阿普拉克辛、戈洛夫金为其成员。这个新成立的最高枢密会议成为俄罗斯帝国最高权力机关,原来由枢密院管辖的外交部、海军部和军事委员会都转而直接隶属于最高枢密会议。不经该机构批准,叶卡特琳娜一世也不能擅自作出重大决定和发布任何敕令。而最高枢密会议的大权,实际上由缅希科夫掌握。

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和官场熏陶已经使缅希科夫在权力斗争中游刃有余了,他已经不是那个沿街卖包子、为生计而奔波的贫穷孩子,也不是战场上孔武沽勇的士兵了。彼得去世时,缅希科夫已是年近知天命之年,48岁的他,已是一个政治成熟,擅弄权术的政坛老手。彼得去世前,他因再次将手伸向国库而被革职。他从前的奴仆兼情妇、现在的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一世需要他的帮助,他大展鸿图,狠狠地报复在他倒霉时那些投井下石的敌人的时候终于到了。

在封建宫廷内部,促使地位一飞冲天的办法最好不过的是与皇族结亲。缅希科夫请人向叶卡特琳娜一世提亲,试图将自己的女儿玛丽娅嫁给彼得大帝的孙子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等到叶卡特琳娜一世临死前,缅希科夫再要求女皇指定年幼的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为皇位继承人,这样缅希科夫自己就可以借年幼的沙皇之名义,继续操纵朝中大权。

1727年5月6日,叶卡特琳娜一世因病驾崩。根据缅希科夫逼她留下的遗嘱,立12岁的彼得继承皇位,称彼得二世(1727~1730年在位)。鉴于沙皇尚未成年,缅希科夫宣布由他所控制的最高枢密会议摄政,实际上由他把持最高统治权和决策权。

缅希科夫这种毫不掩饰的野心和行为不仅遭到许多政敌的激烈反对,而且也增加了原来本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的托尔斯泰、戈洛夫金、阿普拉克辛的不满。在最高枢密会议里,多尔哥鲁基、奥斯捷尔曼、哥利津、戈洛夫金、托尔斯泰等人都联合起来反对缅希科夫专权独断,甚至年幼的沙皇彼得二世对缅希科夫也不信任了。恰好缅希科夫的“旧病”重发,他借权力之便,侵吞国家财产,正好为他的政敌提供了有利的武器。在戈洛夫金、多尔哥鲁基等人的挑唆下,年幼的彼得二世下令以叛国和盗窃国库罪革去缅希科夫的显赫职位,将其一家全部放逐西伯利亚。

1727年9月11日,曾经显赫一世的特级公爵、陆军元帅缅希科夫带领他一大群妻妾和子女在近卫军士兵的押送下离开了使他曾经风光无比的彼得堡,踏上了流放的旅途,沿途的老百姓围观咒骂。一路上,虎落平阳、身患重病(肺病严重未愈)的缅希科夫抑郁寡欢,不思饮食,半个月后(9月29日),缅希科夫死在托博尔斯克。

帕维尔·伊凡诺维奇·亚古尔任斯基原是立陶宛一个风琴演奏家的儿子,他于18岁时来到莫斯科。彼得是在1701年认识他的。彼得立即就注意到亚古尔任斯基思想敏捷,又善于准确而鲜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亚古尔任斯基被吸收参加奥布拉任斯基兵团,在战斗中亚古尔任斯基战斗勇敢,官升到上尉。彼得将他招为自己的侍从,从此后,他经常随沙皇南征北战,四处奔波,不止一次地完成各种外交使命。在就任枢密院总监察官之前,亚古尔任斯基已经官至将军,而且积累了事富的处理政务的经验。

1710年,彼得设立总监察官一职,并认为它应该成为沙皇的眼睛,彼得立即想起忠心耿耿并且敏捷机智的亚古尔任斯基,任命他做第一任“秘密警察”的总监察官。亚古尔任斯基及其派驻全国各地的数百名监察官忠心执行彼得的旨意。亚古尔任斯基精力充沛,威风凛凛。彼得非常器重亚古尔任斯基的才能,以及他的坦荡、机智和乐观的气质。据说,有一回沙皇吩咐他起草一份这样的敕令:谁偷窃了多少钱,就用这些钱买绳子,把自己吊死。亚古尔任斯基不以为然,他说:“我们大家都在偷,只不过有的人比别人偷得多一点,巧妙一点罢了。”彼得听了哈哈大笑,立即取消这个命令。

沙菲罗夫,曾任外交大臣,曾是小商贩,沿街叫卖。他是波兰犹太商业经纪人的儿子,改信了东正教。他原来在一家布店当售货员,他会讲6国语言,正是这个天才引起了彼得的注意。沙皇便推荐他当外务院院长格罗夫金的助手,因为后者正需要一位通晓多国语言的秘书。沙菲罗夫从此平步青云,大享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