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担负着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等巨大作用。而对于生态文明而言,精神文明建设应紧紧围绕弘扬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重点,致力于生态文化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以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为基础的可持续的文明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是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是一个前后相断的过程,它要求当代发展必须考虑到长远的、未来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子孙后代乃至人类的永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为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使得我们发展的竞争半径更加扩大,国际关联度和参与度更加密切和深刻。几十年来,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的改革、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又为改革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今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对外开放要服务于国内改革和发展,国内改革和发展要考虑国际环境。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0来年,我国的改革、发展始终与对外开放紧密结合。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对外经济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2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比1980年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3.5%,高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个多百分点。另一方面,国内改革、发展为推进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为防御金融风险提供了保障。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始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同时高新技术产品也成为了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声清晰可闻。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对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不断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同时,我们也必须不断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才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回顾历史的经验,面对现实的挑战,无不要求我们尽快树立起新的发展观和新的改革观,那就是统筹协调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在对外开放中求得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扩大开放。
首先,要把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一个关系全局成败的重大战略观念。改革开放30来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经受住了种种风险的考验;但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自身也还有弱点,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我们既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国内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熟悉国际经济规则和惯例,提高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又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社会发展,从而确保我们能够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经济安全。
其次,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当前,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入世后,我们必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一方面,我们要逐步推进服务领域开放,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第三,要把积极适应国际规则和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修订结合起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着既要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则、又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订立、修订和完善进程使之符合我国发展利益的双重任务。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是不同国家矛盾和妥协的产物,会随着男家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在同国际规则“接轨”的同时,要力争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国际规则。
(六)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就是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轨和经济加速增长期,建立什么样的中央和地方关系,直接关系到中央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建国后,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经历了多次反复的“收放”权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转向放权让利。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实行分税制,这使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由放权让利走向制度化。目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尽管得到很大改善,但仍具有明显的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着职能交叉、责权不明,有时会造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地方政府角色错位,地方主义一度泛滥,中央与地方关系一度失衡等。因此,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到中央调控地方政府行为,关系到调动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关系到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是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就是建立合理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制度。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集权是一个既定的前提,中央必须利用控制手段约束地方的离心倾向。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职权逐步扩大,地方政府开始具有明确的经济利益和行为目标,中央与地方关系不再是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权力关系已由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转变,地方政府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权力主体和利益主体,中央必须承认地方意志、地方利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没有中央集权的地方分权,就会造成“诸候分割”局面,而没有地方分权的中央集权,就会走向僵化的“大一统”状态。
因此,如何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体制,是当前以至未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建构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对此十七报告提出: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根据十七大的精神,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还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坚决服从中央领导。中国是一个大国,没有一个有力权威政府,没有一个统一的政令,将很难开展工作。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必须要有一种中央权威意识,有种大局观念,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精神,自觉维护中央威信。在地方与中央发展矛盾与冲突时,要自觉做到地方服从中央,自觉执行中央政令,步调一致。同时,建立交流反馈机制,建立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地方政府积极参双向交流反馈机制,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决策意图与职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上通下达,下情上知,实现全国一盘棋。
二是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史上,曾经出现过因事权划分不清而造成矛盾。在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上,中央居于绝对的权威核心地位而在事权结构中享有中央政府直接领导和中央部门领导地方工作部门的双重垂直领导权,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在事权关系上的弱势地位。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一再表明,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要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坚持权利、责任的对称统一,合理界定权利与责任义务责的边界和比例,力避使中央享有无限权利而地方毫无权利,也不能使中央承担无限责任,而地方不负责任。
三是要构建新的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大部门体制。党的十七报告指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根据这一精神,切实转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加快建设服务政府、效率政府,在中央建立起大部门体制,形成新的协作机制。省市有的机构不一定上下对设,对未对应设置的机构,应根据职能相近的原则实行归属管理,明确隶属关系、主要职责,防止出现上下断层、工作脱节的现象。
(七)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就要坚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既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实现经济腾飞、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黄金发展期”,也是利益格局加快调整、社会矛盾急剧增多的“矛盾凸显期”。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呈现出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利益差距有所扩大、矛盾对抗程度有所增强等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自身利益的更进一步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协调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即保护人们追求利益的积极性,又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丹青妙手的尽情挥洒,赤、橙、黄、绿、青、蓝、紫排列起来就只是简单的色谱,而无法描绘出美丽的画卷;如果没有音乐大师的精彩演绎,哆、来、咪、发、唆、拉、希排列起来就只是单调的音阶,而无法演奏出动听的乐章。针对当前社会生活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必须进行统筹协调,对各种矛盾进行妥善处理,人们才能各得其所、和睦共处,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实现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始终顺利地向前推进。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根据《决定》的精神,统筹协调当前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统筹兼顾作为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各种政策措施的制定的推出,要注意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要求,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众的利益,切实找准大多数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最大限度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使发展带来的利益增量为大多数群众所共享。
第二,健全诉求表达机制。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和成员,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一个健全规范的社会协商和对话机制,可以引导各个社会阶层、群体和成员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反之,假如诉求长期不能得到表达,利益主体将被迫采用其它一些极端的形式。因此,我们要通过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听证会、协商谈判等具体制度工,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使他们主动走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各种形式的沟通平台,积极发挥各类媒体作用,重视各种社会组织在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使群众表达利益诉求逐步走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三,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益诉求只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对诉求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才是目的。因此,还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这些机制包括:通过利益引导机制来教育和引导人们来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的现象,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健全利益约束机制,通过法律和道德对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个人或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健全利益调节机制,通过税收政策等调控措施,调整和缩小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还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收征用、城市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工作中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