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孩子成功特质的100个强者故事
5133000000048

第48章 畅靖宇——树皮果腹的抗曰英雄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生于河南省的一户农民家庭,小时候就没了父亲,在叔父的帮助下才进了私塾学校读书。之后,杨靖宇人了党,在中国共产党教育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杨靖宇曾经三次被捕。脱险后,1929年春到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在抚顺又两次人狱,备受日本警察署的严刑拷打,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的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党就派他到东北的抚顺、本溪一带发动矿区工人罢工斗争。“八一三”事变后,他又化名杨靖宇在东北地区开展抗日活动。

杨靖宇率领抗日联军不时地袭击日军,出其不意地给日军以打击,影响很大,总是让日军摸不着头绪。

在杨靖宇的带动和领导下,东北地区的抗日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和发动起来了,妇女、儿童也投人到抗日活动中,东北地区的抗日情绪异常高涨。

在敌人眼里杨靖宇就是眼中钉肉中剌,恼羞成怒的敌人为了根除“心腹大患”,从1937年冬季开始,对杨靖宇领导的抗日联军,进行了全面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甚至出巨金悬赏杨靖宇的头颅。

为了保存实力,坚持抗战,杨靖宇决定把队伍化整为零,分散游击,因而转入了深山老林,以小部队与敌人周旋。

在极端困难的日子里,他身先士卒,带领战士艰苦奋斗。有时连续几天吃不到粮食,他们就吃草根树皮。杨靖宇和他的战士们加一起只有7人,因汉奸崔志武的出卖被警察大队发现。日寇得知后立即派“程斌挺进队”、“崔胄峰挺进队”、“唐振东挺进队”一起赶来捉拿杨靖宇,全力发起了“最后的围剿”。日军还怕地面追捕难以奏效,专门调来飞机,从上往下盯住杨靖宇,并向地面上的部队指示目标。杨靖宇7人边打边撤,难以摆脱掉敌人,最后他们占领了一个高地,狙击跟得最快的“崔胄峰挺进队”和“程斌挺进队”。两队敌人加起来共六百来人,而杨靖宇身边只有6个人。

“崔胄峰挺进队”的队副日本人伊滕用中文向杨喊话,催其投降。杨靖宇回答:“好吧,条件是马上停止射击,你一个人上来吧。”鬼子信以为真,边说话边向杨靖宇走过来,杨靖宇“啪啪”两枪,日本人应声倒地。叛徒崔胄峰看见日本主子被撂倒,怕在日军面前自己的脑袋难保,就领着四五个伪军猛地跳起,叫骂着朝杨靖宇隐蔽的地方扑来,杨靖宇又是两枪,崔胄峰立时左腿骨被击断。趁着敌人正乱,杨靖宇率领7个人突出重围。夜里大家又饿又累又冷,只得紧紧挤在一起取暖,他鼓励大家说:“别泄气,敌人是打不过我们的,就是我们这几个人都没了,还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为了尽可能保存力量,他命令身边仅有的几名战士分头突围,并一再叮嘱:“为了革命,我们要坚持到底,就是死,也不能泄露党的机密,不能向敌人屈服,革命总会胜利的!”夜间,敌人顺着雪地脚印再次找到他们,一场激战后,只剩下6人,而且有4人负伤。杨靖宇命令负伤的警卫员黄生发带3名伤号突围北去进密营养伤,自己率两名警卫员继续南下,以便同二方面军会合。

杨靖宇身边剩下的两个人,分别是警卫员朱文范和李东华。在他们去买粮时,不幸被敌人发现,交战中英勇牺牲。敌人从他们身上搜出了杨靖宇的图章,于是更加紧了搜索。杨靖宇已经连续很多天没吃到粮食了,饿得筋疲力尽,但是他仍然坚持战斗到最后,不被敌人所利诱,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本人下令将他的遗体解剖,试图寻找他在饥饿严寒条件下野外生存并战斗的秘诀,结果在肠胃中发现的只有树皮、草根和棉花……连在场的日本军人都不能不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