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孩子成功特质的100个强者故事
5133000000049

第49章 聂耳——激情抗曰,国歌流芳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昆明。聂耳从小就喜欢音乐,上学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利用课余时间,他自学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还组建了“儿童小乐团”,自己担任指挥。1928年,聂耳加人共产主义青年团,勇敢地投人了革命活动。后来,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他托人帮忙在“申庄”采购站找到了一份稽查员的工作。谁知“申庄”在昆明的总部云丰商行因为偷税被查封,上海的分店遂告关门。聂耳失业了。天无绝人之路,一家歌剧社正在招收学员,聂耳抱着试试的态度,忐忑不安地进了考场,幸运的聂耳被主考官黎锦晖录取了。经过不懈的努力,一个优秀的音乐家就这样诞生了。

无耻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和国内积极的抗日群众的交叉,在聂耳的心中激起澎湃的心潮,音乐与革命的篇章从此结合到一起。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的第十天,即2月7日,在外面隆隆炮声可闻、难民在街上到处流离奔走哭喊的环境中,聂耳在日记中首次提出“怎样去做革命的音乐”。聂耳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又是一个革命者,而且恰恰因为后者,才能显现出前者的辉煌。

1935年初的一天,他听说著名戏剧家、共产党员田汉改编了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并写了一首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国民党特务的追捕,田汉在仓促间将歌词写在了一张小小的香烟衬纸上,就被抓进监狱。夏衍拿到田汉留下的剧本,在里面发现了那张写着歌词的香烟衬纸。不久,聂耳来找夏衍,听说此事后,主动提出:“这首曲子由我来做吧!”聂耳根据田汉提出的构想,带着满腔激愤,只用两天时间便谱写了初稿,随即因躲避追捕到了日本。在那里聂耳激发了创作灵感,迅速将歌曲定稿寄回国。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它曲调高亢激越,旋律铿锵有力,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者抗击到底的决心;它鼓舞着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激励着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聂耳本人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是那个特定的民族危亡时代所造就的。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也都是当时环境下人民的心声。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党和政府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当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鼓舞全国人民,为争取新的胜利而奋进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