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孩子成功特质的100个强者故事
5133000000003

第3章 姬发——西周王朝的幵国之君

周武王姬发是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残杀,故得以继位。武是他死后的谥号。他生卒年不详。

文王在位50年,做了许多灭商的准备,他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励精图治,以德治国,礼贤下士,使周繁荣兴盛起来。姬发继位后,对内重用贤良,继续以姜太公为军师,并用弟弟姬旦为太宰,召公、毕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当其位,人才荟萃,政治蒸蒸日上。对外争取联合更多诸侯国,孤立商王朝,壮大自己力量。

此时,商朝在暴君纣王统治下,政治上虽已十分腐败,但军事上仍有较强实力。武王审时度势,积极为灭商准备条件,等待时机。他即位9年后,为便于进攻商都朝歌(今河南安阳),将都城由丰(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西岸)迁至镐(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随后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

这次观兵实际上是一次为灭商做准备的军事演习。他率大军先西行至毕原(今陕西长安县内)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东行向朝歌前进。

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有800诸侯闻讯赶来参加。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各路诸侯均力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武王和姜太公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在军队渡过黄河后又下令全军返回,并以“诸位不知天命”告诫大家不要操之过急。

又过了两年,武王探知纣王更加昏庸暴虐。良臣比干、箕子忠言进谏,一个被杀,一个被囚。武王同姜尚研究,认为灭商条件已完全成熟,果断决定发兵伐商,通告各诸侯国向朝歌进军。

出发前,太史卜了一卦,得兆象大凶。见此不吉之兆,百官大惊失色。武王决心已定,不迷信鬼神,毅然率兵车300乘、近卫武士3000人、甲士四五万人向朝歌进发。纣王闻知周兵已到,调集都中士兵,再把囚犯、奴隶、战俘武装起来,共起兵17万相迎。双方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决战开始后,周军士气高涨,奋勇冲杀。商纣的军队在周军凌厉攻势下一战即溃。那些被迫参战的奴隶、囚徒不愿为纣王卖命,反把武王看作救星,倒转矛头引导周军杀人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身死。商朝由此灭亡。

武王灭商后,为了收服人心,巩固新建的政权,在政治上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首先,采取了以殷治殷、分而治之的办法,安抚殷商遗民;其次采取封邦建国的方略,实行对全国的统治,在当时起到了巩固和加强全国统治的作用。

武王为了巩固全国政权,日夜思虑,睡不好觉。他还同周公旦讨论过在当时被认为地处天下之中的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内)营建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可惜他未能实现这个计划,在灭商两年后即逝世。周武王建立新王朝代替腐朽的旧王朝,成为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名王之一,受到后人称颂。后世儒者将他列人圣人行列,视为帝王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