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国学精典
5132400000027

第27章 子学(6)

齐威王、宣王时(公元前356~前301年),聚集天下贤士,在稷下设立学宫,讲学议论,著名学者被任命为列大夫,待遇优厚,稷下成为战国时重要学术文化中心。荀子到齐游学当在宣王晚年或愍王时,《风俗通义·穷通》篇称,战国时期各家分布图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研究蔚然成风,在临淄城稷门外设"稷下学宫",招徕诸子百家,进行讲学鸣辩,成就了历史上"百家争鸣"之说。图中为各家学说分布情况。荀子"年十五(《史记》所载是五十)始来游学"。齐襄王时(公元前283~前265年),荀子成了稷下声望最高的学者,曾三次被推为"祭酒"(学宫之长)。其后曾到秦国,同秦昭王及范雎讨论过政事;又曾去赵国,与赵孝成王及临武君议论军事。最后在楚考烈王八年(公元前255年)到楚国,楚相春申君任命荀子为兰陵(今山东苍山祭祀场面铜贮贝器此贮贝器侈口、深腹、束腰、底外撇,盖面上饰圆雕式建筑、人物、动物及鼎、鼓等陈设、数目繁多,场面颇为壮观。祭祀多为占人敬畏神明先人所施行的仪式,而在苟子看来,"天行有常",人们应该摆脱长久以来的迷信思想,实现"天职"与"人治"的完美统一。西南)令,到春申君被杀(公元前238年),荀况也受株连而免官,终老于兰陵,卒年不详。《盐铁论·毁学》称:"方李斯之相秦也,始皇任之,人臣无二,然而荀卿为之不食,睹其罹不测之祸也。"秦统一时李斯尚为廷尉,李斯相秦当在始皇三十年以后(公元前217年后),如此则苟子年近百岁始卒。

荀子批判各家,又吸取各家之长,是战国末期儒家之中最有影响的儒学大师。稷下学宫的生活经历,为他以后总结诸子百家之学,舞乐画像砖郊祀与宗庙朝廷之乐,为后世儒家所推崇和学习,它被纳入统治制度的范畴为儒士竞相学习和实践。创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荀子将各家所探讨的天人关系问题,深入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方面,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他接受了道家的自然观,把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改造为"不与天争职",主张不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职能,强调"天行有常"的规律性,反对背道妄行;又把思孟学派"与天地参"的思想改造为"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强调"制天命而用之"的能动性,反对弃人而思天的自然命定论,使"天职"与"人治",即自然无为与人道有为在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得到统一。荀子对当时流行的各种宗教迷信思想,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批判,认篆刻劝学篇章句《劝学篇》是《荀子》开篇之作,为荀况所著,迄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书中善用比喻,且设喻精警动人,说理透彻,阐述形象精辟,是历史上难得的思辨哲学著作。为天雨天晴、日食月食,都是由于客观规律的作用而发生的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天地神灵在支配。荀子主张人性恶,认为经过后天的教育才能使人为善,以至变成圣人。孟子的重民思想,也为荀子所继承。他还进一步发挥了儒家一贯的崇礼主张,在强调礼治的同时,又提出实行法治的重要性,这是他和以往儒家的不同之处。王霸并用,礼治与法治相辅而行,是荀派儒学的一大特色。

荀子在中国学术、思想界的地位不可忽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云:"荀子在中国历史之地位如亚里士多德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笃实似之。"儒家孟荀并称。荀子的思想在战国末期影响较大,汉朝传经者多荀子后学。苟子对于古代经典的传授,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他的思想不为统治者所欢迎,《荀子》一书自唐杨惊作注后,直到清朝始有人研究。

漉酒图丁云鹏明代

画中绿茵遍地,古木冲天。案上,古琴图籍,酒壶食盘。古树下,一长须高占之雅士席地而坐,与两童予倾醅漉糟,人物形象清新生动。外王内圣的学说如果说孟轲承继子思学说,形成了儒家正统派的话,那么荀况则猛烈抨击子思、孟轲,形成了儒家内部的反对派。荀况反对孟轲,不在于反对孟轲对人的重视和高扬,而在于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与孟轲不同。苟、孟分歧的基本点在于:孟轲对人的理解,重在发掘出人的内部世界--自我意识,从而确立人的主体性,再从人的内部世界拓展出人的外部世界--人对自然的主导、人与社会的联系。相反,荀况对人的理解,侧重在肯定人的外部世界--人对自然的主导、人与社会的联系,从而确立人的主体性,再从人的外部世界人手来塑造人的内部世界--自我意识。简言之,孟轲是由"内圣"而"外王",荀况则由"外王"而"内圣"。这种对人理解的不同,导致了荀、孟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和对立,形成了荀况独树一帜的人学体系。

荀子的天命观荀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观。荀况指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变化。他认为,天与人、自然战国兽面纹玉饰图中玉器雕琢艺术精良纯熟,纹饰布局从容,繁而小俗,是当时人们用于祭祀典礼的再要礼器。与社会有不同的职能。同时,荀况又强调,人虽然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强加于自然界,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与其崇拜天、歌颂天,不如像畜养万物那样将天驯服;与其顺从天、歌颂天,不如掌握自然规律而使之为人类造福。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的本性"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他从"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出发,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伪"之分,就是把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品质区分开来。他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等本能的物质需要,并不具有仁、义、礼、智的萌芽。因而人的自墨子讲学图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儒家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冶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然属性与人的礼义规范是格格不入的。如果顺从人的自然本性,任其发展,必然引起人们对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的争夺,导致强者害弱,众者暴寡,天下大乱。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谓"伪",是人为的意思,指人的社会品质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由于文化环境影响,经过长期教化和学习而形成的。他的人性恶而非善的理论,与孟轲的性善论针锋相对,与道家的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完全对立,客观上为确立封建的伦理道德提供了理论依据。荀况认为,必须对人的恶的自然属性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符合礼义规范的善的社会品质。苟况重视教育学习对于改造"性"的作用,他指出:"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不同民族的人,在初生之时声音一样,没有区别,但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同的教化,长大以后便具有不同的教养和习俗,由此证明教育学习对人性的改变所起的作用。

墨家

墨家的创立及渊源自春秋末孔子创立私学,到春秋、战国之际,聚徒讲学成为一时风尚,著名的学者几乎没有不聚徒讲学的,而新兴的士也杏坛弦歌图轴诚意明代儒教由孔子创立,在中国三大教中居于主导地位。此图表现了初春时节,孔门儒者聚会,杏坛弦歌不绝的盛况。把拜师作为进入仕途的重要门径。墨翟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继孔子之后,聚徒讲学。后来另起炉灶,创立了与儒家对垒的墨家学派,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组织的集团,信奉墨子学说的人称为墨者(后人称为墨家)。墨家和儒家,同为一时显学。

儒家以宗法等级制为基础,墨家则以原始人道主义为指归。墨家学派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法规,"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其首领称为"巨子",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贤者担任,代代相传。墨门子弟必须听命于巨子,为实施墨家的主张,舍身行道,反对战争(非攻),善于防御战,英勇绝伦,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被派往各国做官的门徒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首领要以身作则,实行"墨者之法"。墨家聚徒讲学,身体力行,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战国初期墨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墨翟、禽滑厘、田鸠、孟胜、田襄子等,反映的是平民阶层上层分子的要求。

《汉书·艺文志》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历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其云墨家出于清庙之守,应有一定的道理。所谓"清庙之守",实即巫祝春秋瓦胎漆衣彩画壶该漆衣彩画壶是春秋时期的文物,反映出当时漆绘艺术的精湛。之类的神职人员。墨家很重视巫祝,如《墨子·迎敌祠篇》就讲到灵巫"可知成败吉凶,举巫、医、卜有所,长具药","祝史告于四望山川社稷"。墨家主张"天志"(顺从天意),信奉鬼神,以为天意是"兼天下而爱之"的,鬼神能"赏贤而罚暴",这原是巫祝的观点。

原始的科学技术是混杂在巫祝的"方术"中的,墨家渊源于注重"方术"的巫祝,因而很重视科学技术,《墨经》中就有力学和光学的理论探讨。故说墨家"出于清庙之守",大抵是不诬的。

墨子其人墨子名翟,宋国人,或说鲁国人。生当春秋、战国间,宋昭公时曾为宋国大夫。据孙诒让考证,生卒约在公元前468年到公元前376年。他出身贫贱,曾自称为"贱人",但已上升为士,自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他生活俭朴,"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和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态度迥然不同。他为了止楚攻宋,从齐国步行十日十机织酿酒画像砖墨家思想在百家思想中地位特别,他重视平民思想,反对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攻伐掠夺的战争,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认为利人的行为为义举,并把行为是否有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此图表现的是手工业者酿酒的场面。夜赶到楚都,和儒士们戴着圆冠,穿着勾屡,坐着马车,冠冕堂皇地游历的情形完全不同。

墨子救郑插图

鲁阳文君准备攻打郑国,墨子知晓后立即劝阻。墨子认为,郑国人残杀其君主,上天已给了惩罚,使它三年不顺利。而现在我们进攻郑国,就好比邻人惩罚他的坏儿子,你也举棍跟着打,说是顺其父之意,十分荒谬嘛。因此,鲁阳文君遂停止侵郑。墨子晚于孔子,他"学儒者之业",可能是鲁国曾子的学生。与子思同学,故两人思想多有相通之处。子思仍重于讲"礼",保持儒家的传统;墨子热衷于"兼爱"、"尚贤"、"尚同",则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淮南子·要略》云:"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孔子的理想是西周初的王权宗法制社会,而墨子更将列于"三代"的"夏政"作为其理想,极可能是受了《礼运》"大同"说的启迪。而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明鬼"等思想,则均可在《礼运》中找到影子。墨子的感召力极大,其弟子和墨子相似,吃藜藿之羹,穿短褐之衣(《墨子·鲁问篇》),脚着麻或木做的鞋,即所谓"跂"。

墨家的"十论"说墨家的思想,主要就是所谓"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是墨家哲学、政治思想的纲领,他们尽力宣传的十项教义。《鲁问》载:"子墨子日,凡人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古代墨刑墨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但其姓名一直令后世学者困惑不解,说法有多种。其中,钱穆的《墨子传略》从墨是古代刑名之一的角度展开研究,认为古人犯轻刑,罚作奴隶,故名墨为刑徒,实为奴役,而墨家生活菲薄,其道以自苦为极。图为山东诸城东汉墓出土描绘罪人被施行髡黥刑罚场面的画像石摹本。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意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择务而从事",即视具体情况而说教,犹如视病情而开药方,颇有医国疗世的精神。

"三患"与"三务"墨子清醒地看到当时最大的社会问题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他称之为"三患"。他又认为当时王公大人的政治要求是"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他称之为"三务"。墨子既欲解决人民的"三患",又欲达到王公大人的"三务",以解决当时社会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尖锐对立的矛盾。他开出的药方是"兼相爱,交相利",有力者以力助人,有财者以财分人,有道者以道教人,即可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墨子深刻地认识到,社会财富的充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故提出积极生产和限制消费的三条措施:一、"使各从事其所能",即今之所谓各尽所能;二、"凡足以墨家墨家是战国时期墨翟创建的哲学派别。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西周玉璜

图中双龙首玉璜为扁平青白玉制成,两端各雕琢龙首,龙角后仰。玉璜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流行于西周中晚期。前期墨家在战国初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墨家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前期墨家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以"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后期墨家分为三派,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明确定义了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区分了达、类、私等三类概念,对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奉给民用则止",即所有生活资料只供给到够用为止。三、"诸加费不加利于民者弗为",即禁止浪费。基于此,墨子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主张。他根本反对人们在物质生活上有较好的享受,认韩非子穆永瑞现代线描韩非了,战国时期,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法家学说主张以法冶国,并提出重赏、重罚等政策,得到秦始皇注重,后被李斯嫉妒,谗言诬陷被杀。为生活只要求其能吃饱穿暖;他反对礼仪,甚至反对精神生活中需要的一切艺术。认为唯有这样,才能解决人民的"三患",并从而求得"国家之富"。以今日之眼光,墨子的思想不免有偏激之处,但那济世救民的精神,却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墨子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通"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即为墨子之"三表"。墨子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社会效果为准绳,将"事"、"实"、"利"综合考察,排除个人主观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