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爻辞中的儒者,其身份地位并不高,他不是出现在祭祀宾宴的庄严场合,而是四处奔忙,似乎在为人排难解纷。辞中的"血"可能是关系血亲复一团和气图朱见深明代画中儒、道,佛三家人物抱作一团,共论经书。以佛家人物为主,其左耳处为戴冠帽的道教,右耳为戴方巾的懦教,由此体现明代三教合一思想。仇的事,穴即住室,古人多穴居,出自穴当是出来商议调解,所以《象辞》说:"需于血,顺以听也。"调解成功,以酒食招待"不速之客",最终圆满解决纠纷,吉祥如意。这个儒者,已没有半分荣耀,仅是为衣食忙碌,亦可见其落魄了。
班固"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的说法,显然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其源头既是猜测之辞,其功能又是根据后世儒者所为之概括,欲得历史真实,自是不可能的。
孔子开创儒家学派孔子年轻时可能曾从事儒者的职业,当时的儒已是一种自由职业而非官职。孔子三十四岁时,已成为当驱鬼辟邪镇墓兽镇墓兽于战国初期出现,其作用是辟邪和守护墓室主人,防止灵魂走失或作祟。图为双首角镇墓兽。时鲁国知名的礼学大家,《左传·昭公七年》载:孟僖子病重将死,送两个儿子孟懿子与南官敬叔师事仲尼"以定其位",即维护他们在封建等级制度中应处的地位。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这恐怕也是当时社会的普遍认识。
孔子并不是把殷商、西周的儒术全部继承下来,他尽量使巫和儒区分开来,《论语·述而》中所谓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用人事来解释传统仪式,不使宗教迷信桎梏人心。孔子的礼已剔除了巫术迷信神怪色彩,成为维护等级社会秩序的重要意识形态。《论语·雍也》载:"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小人儒大概是传统的旧儒者,专搞仪式为人相礼混酒食吃的,在当时社会上已很受鄙视。《礼记·儒行》记:"今杏园宴集图崔子忠明代此画是崔子忠传世怍品,画风清丽,设色淡雅,描绘了孔夫子讲学论经于杏林之下,为激励后辈努力学习儒家文化、感悟儒家思想,在杏园的树荫下建筑了杏坛的故事。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孔子将旧儒者改革为新儒家即君子儒,并发挥儒学的教育功能,讲习诗书礼乐等传统文化知识,使儒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此后,人"不敢以儒为戏"(《礼记·儒行》)。
孔子是春秋末年第一个聚徒讲学而有显著成就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他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子弟。《诗》、《书》、《礼》、《乐》原是贵族讲求的学问,《春秋》原是贵族子弟学习并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史籍,《周易》原是卜筮之书。社会的剧烈变动,使官学流向民间。孔子抓住时代变化的契机,应时而起,以"有教无类"为宗旨,弟子拜谒王室衰微,政在诸侯;公室衰微,政在大夫。春秋战国时期,权力下移,士阶层兴起。大量思想家和纵横家涌现,他们积极奔走,推行自己的主张。司马谈在其《论六家要旨》中说:"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此图描绘的是当时人们相互拜谒的情景。多到号称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办学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获得了舆论的认可,因孔子曾从事过儒者相礼和讲礼的活动,故孔子及其弟子被称为"儒家"。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之后,透雕龙凤纹玉环这是战国至西汉晚期的玉器,造型和雕刻都极为精致。他的弟子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孔子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陈、蔡、楚、宋等国,宣扬其政治抱负,皆不得所用。抱负不能伸展的孔子,心灰意冷,遂返回鲁国,是为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岁。自此以后,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在此期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五经》和撰写《春秋》,记载春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五年后,孔子去世,终年73岁。
孔子的主要言论和观点,都被收入其弟子所编集的《论语》之中,成为儒家学说的必读经典。孔子以仁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核心,《论语》中论述仁的地方有百处以上。所谓仁就是要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仁者爱人"。他以为一个人若要达到仁的标准,就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以春秋瓶身宴乐图中国古代的儒家用"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规定了一个儒者所要修习的主要方向。其中,"乐"就要求了儒士在各种类型音乐上的造诣。图中表现的是春秋宴乐时的场面,而这也属于儒家礼乐的内容之一。求符合礼的要求。他的弟子说他一贯之道是忠恕。忠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也就是在处世方面要多为别人着想。总之,孔子把仁看作一切道德的总和,以及道德中的最高准则。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孔子生前未能将其政治理想付诸实施,但从战国孟子坐图插图孟子约于公元前371年出生在疆土很小的邹国,即现在的中国山东省。他出生恰逢周王朝的最后阶段,政治上四分五裂。在孔子传统的熏陶下,孟子成为孔子学说和理想的强大支持者,并最终作为一名卓有建树的学者和哲学家而赢得尊敬。开始,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成为天下之显学。从西汉到明清,儒学处于一尊的地位,孔子被称为"圣人"或"至圣",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尽管历代的儒学经过某种改造,和孔子学说的本来面目有一定的差异,但像强调德治、重视教化、轻鬼神、重人事、积极进取等儒家思想的基本准则,仍在不同程度上发挥其作用和产生影响,儒家的思想意识已经渗入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之中。
孟子生平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支,即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在战国时期,儒家除和其他学派论战外,他们内部的各派间也相互论争。
孟氏之儒的代表人物是孟轲。孟轲(约公元前371年~前289年),邹(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的儒学大师。孟子出身没落贵族,是鲁国执政三家中的孟孙氏之后。《史记·孟荀列孟母三迁画中描述了《列女传》中孟母三迁择邻的内容。画家作此图,企盼天下人"以孝为先",体味父母的良苦用心。在搬迁中,母亲和孩子手里拿着的是琴、书、剑。从此幅画中,我们可以想见盂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价值取向。传》称:"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驺即邾,在今山东邹县南,当时是靠近鲁的一个小国。子思是孔子之孙,孟子是他的再传弟子,所以孟子自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大概他也是学无常师博取众长的。孟子十分推崇孔子,认为"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孟子·万章下篇》),"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篇》)。他以孔子的继承人自任,认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从尧舜到商汤,从商汤到周文王,都是经过五百年,从周文王到孔子有五百多年,到他那时又有一百多年,因此"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孟子·公孙丑下篇》)。孟子学成之后,便游说各国诸侯,争取出仕战国变形兽纹扁壶图中的扁壶为战国早期青铜器,小口短颈,宽腹,长方形圈足,是当时出现的新式容酒器。行道。他到过战国时的学术中心--齐国的稷下,为齐宣王礼遇而任客卿。也到魏国见过梁惠王及其子梁襄王,以及宋、邹、滕、鲁等小国。当时人说他"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下》),可见已是名气很大的社会贤达。在齐宣王伐燕之后,离开齐国,退居邹,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作《孟子》七篇。
孟子主性善之说。他要求人们通过存心养性,努力使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扩而大之。在政治方面他提出了关于仁政的学说。仁政的具体内容是要求君主去注意和改善农民的生活处境。他还提出"民贵君轻"的说法。孟子的学说对后代的思想文化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的仁政和重民思想,对后代开明君主或进步思想家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北宋以后,孟子的著作也成为儒家的经典。长期以来,孟子因仅次于孔子而被称为"亚圣",人们也把儒学称之为"孔孟之道"。
春夜宴桃李园图扇页盛茂烨明代
作者是明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人物画。山水之作有烟林清旷之感,人物画则精致典雅,颇具文士气韵。此图描绘李白与名士、诗人饮酒赋诗的情景。画面衬景与人物相融,设色淡雅,浓浓诗意呼之欲出,其超然于俗世的雅居之气溢于画端。孟子的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提出要推行仁政,"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反对当政者对人民实行暴政,所谓"苛政猛战国纵横家书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他们奔走于各国之间,纵横捭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是出土的纵横家帛书。于虎"。他主张国君要"推恩","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也就是要国君把本性中的善加以推广。能够做到这样,就是仁。他曾竭力排斥"利"而讲究"仁义",力主推行仁政,实行王道。他认为推行仁政,首先要"制民之产",每家农家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宅边种着桑树,家中养着鸡、狗、猪等家畜,吃得饱,穿得暖,五十岁以上的有丝织品穿,七十岁以上的有肉吃,就是遇到灾荒,也可以避免死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可以行王道了。他在滕国,更提出了恢复井田制度的办法。他理想中的井田制度是:每一方里划成一乐舞群俑中国舞蹈在走出蛮荒后发展很陕。西周初年制定的雅乐体系,便是我国乐舞文化进入成熟期的里程碑。周朝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建立了周王朝礼乐制度。作为一种统治手段--礼乐救化的工具,乐舞艺术的地位和作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一制度也为儒家所提倡。井,每井共有九百亩田,其中间的一百亩是公田,四周的八百亩平均分配给八家,每家一百亩,作为私田。中间的一百亩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所有收获物作为地租缴纳,这就是所谓"九一而助"。这八家农家必须种完公田,然后才能种私田,"死徙无出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孟子强调:"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表现出对庶民命运的关切。
孟子的性善说孟子的性善说是他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所谓临河而返图清代孟子政治主张多传承于孔子,他们都明确主张统治者以仁政治国,"以德行仁者王"。图中,孔子因在卫国无法施展政治抱负而欲投奔晋国。但听说晋国贤人被杀,毅然返回卫国,因为如此残忍昏庸的国君,定然不会是接受施行仁政学说的正确对象。"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认为人性天然就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他称为"四端",是天生的仁、义、礼、智的根苗。人们口、耳、目等感官的反映是相同的,因此人心也是相同的。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外界事物的陷溺,由于没有对原来的善性加以培养。为了避免外界事物的引诱,首先要从"不动心"和"寡欲"做起,最后要"养浩然(盛大)之气",使这种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这样便可回复和扩充人合二为一的礼器春秋时期图中物件为春秋时的盛食礼器,通常作长方形,口外伸,四足短,与其盖,合上则成为一整体,分开则为两件。善性的四端而成为仁、义、礼、智"四德"。统治者把这种内心固有的恻隐之心发扬出来,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每办一件事情都能想到老百姓的痛苦,这就叫"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也就是行仁政了。
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有个著名的观点,这个观点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本主义的萌芽。他在《孟子·尽心下》中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极力反对当时某些国君的虐政,指出"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认为节约民力,"使民以时",减轻人民负担,"市,廛而不征","关,讥孟母图裴孝源唐代孟子母亲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后人把她与徐母(徐庶母)、欧母(欧阳修母)列为贤母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而不征","耕者,助而不税","廛,无夫里之布",取消坐商和行商的商业税,取消地税,取消户口税,只是"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再加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就可以使得天下之士、天下之商、天下之旅、天下之农和天下之民一齐归向,就会"无敌于天下"(《孟子·公孙丑上》),天下也就"定于一(天下一统)"了(《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的施政主张孟子主张政治上实行温和改良,反对激进的改革。他主张"法先王",但不是原封不动地恢复周礼,而是实行"托古改制"。他把政治体制,分为霸道和王道两种,"以力假仁者荀子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成为战国末期最有影响的儒学大师。霸","以德行仁者王"。他所说的王道,实质上就是他的政治理想。孟子宣称效法先王,是为了实行仁政和王道,并通过实行仁政和王道来统一天下。他反对战争,反对开垦荒地,反对扩大领土,反对充实府库。他说:"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又说:"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他又主张恢复贵族的世臣、世禄制度;主张贵戚之卿有改换国君的权力,"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认为"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所有这些主张,都不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因而没有一国采用他的主张。故汉代桑弘羊说:"孟轲守旧术,不知世务,故困于梁、宋。"(《盐铁论·论儒篇》)。
战国时期铜壶镶嵌狩猎图
该铜壶为1951年河北唐山贾各庄战国墓出土,画面是措人们手持长矛与野兽搏斗的场景,形象生动,是青铜镶嵌图案中的典范之作。孟子的道统说《孟子》说,由尧、舜、禹、汤、文王至于孔子,"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所谓"无有乎尔",正如他所说"夫圣,孔子不居"一样。其实,他自居于承继从尧舜至孔子以来的圣人传统。这就是儒家所谓"道统"的先声。孟子宣扬效法先王和主张实行王道,就是要继承这个"圣人之世"的传统。
荀子三为稷下祭酒荀子名况,字卿,赵国郇邑人。生于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约卒于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继孔子、孟子以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