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认为,"道"不同于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不具有可感知的物象,是一种叫做"惚恍"的无状之状,无象之象。因此,"道"是超经验世界阳变阴合而生水、火、金、木、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太极本无极也。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又可以称为"无"。"道"之为"无",实际是相对于"物"之为"有"而言的。朱书解殃瓶汉代神仙家在丧葬仪式进行时,会在陶瓶上书写红字咒语,放在死者身旁,以求为死者及其家族驱鬼降魔。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只把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看作是"有"的话,那么作为非经验世界的"道"只能被看作是"无"。"道"与万物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正因为"道"不同于万物,是与"有"相对立的"无",因此,它能成为宇宙根本,成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存在的根据。"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生存的根据,"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存在,而万物则是暂时的、有限的存在。
老子所讲的"道",既是哲学意义上的最高本体,又是科学意义上的宇宙本原,更是人之为人之道。由于古代哲学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老子不可能自觉地将这些区分开来。尽管没有进行这种区分,但老子所提出的"道"毕竟为中国人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与经验世界不同的超经验世界,把人们的思维引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道家符咒图
符咒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修道之人的精气神为本,结合自然宇宙的能量,通过各种各样的符图来调节人体与天地间的气场及精神世界。可以说,符咒也是气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宇宙造化与人体感应,天人合一的产物。老子从"道"的高度来看待经验世界,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作了哲学概括,阐发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发展了古代的矛盾学说。
老子所重在天道自然,以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为其哲学根基,以"无为""不争"为处世准则,有情之"我"在"五千言"中似乎是不存在的。然而老子以虚静自然的人生理想与现实社会碰撞,因理想人格被否定而激发起愤世之情,"五千言"乃以天地之"无情"看待人间之"有情",发而为文,又时时于精微中吐愤辞,于玄妙中露真情。鲁迅独具慧眼,认为:"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欲治天下。"文多"愤辞"的忧世之言和"欲治天下"的救世之心,正是老子作为古代哲人对生命的眷注。
上清灵宝天尊水陆画
老子在道教中被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六朝时,"道"演化出至高无上的元始天尊,产生三清,老子成了道教最高的三大尊神之一。老子憧憬的是一个"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对于人类已经取得的文明成果,老子采取排斥的态度。老子还认为,统治者要保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统治者"无为"、"不争",就可以处于主动地位,出现"无为而治"的局面。以后,人们把《老子》提出的这套统治术称作"君人南面之术"。
《老子》的这些思想,战国时期分别为庄周学派和稷下道家所继承和发挥。先秦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庄思想,对先秦以后的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老子坚执理想而遗世高蹈,既是一个"古之博大真人",又是一个充满愤世之情的"忧世疾俗的士者"。《老子》以五千言精妙,将自然与人生囊括其中,包含着对宇宙本体、天人关系、社会现象的深沉思考与热切关注。老子对于宇宙人生的永恒性的关照中所融含的"太上忘情"之"隋",将给我们的生命以常说常新的启迪。
庄子的生平和著作庄子(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国蒙(河南商丘附近)人,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与孟子同时或稍晚。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遂终身不复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老子以后,战国前期继承其思想的有关尹。关尹又叫环渊,"学黄老道德之术",成为老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人。庄周继承和发挥了老子、关尹的思想,是道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周生活的时代是战国中期,其时征战频繁,王权更迭,社会无序。儒墨两家提出的社会理想在庄周看来都是各执一端、于世无补。在这样的情况下,庄周对社会和现实政治采取了逃避态度。他拒绝了高官厚禄,把自己的目光由社会政治生活转向更为宽大的自然领庄周梦蝶庄周提出"道法自然",即道的最后归宿是泯灭一切差异,主张消极无为和绝对的精神自由。这幅《梦蝶图》取材于"庄周梦蝶"的典故,后人用以比喻梦幻迷离,往事追忆,或梦中佳趣。域,由现实生活转向理想境界,提出了"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庄子·天运》)等一系列科学宇宙论问题,渴望超越现实的人生痛苦。庄周的思想独树一帜,在老子以后的先秦道家各派中影响最大,后世往往以"老、庄"并称。《庄子》一书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庄周对时代与人生的解答。《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西晋郭象整理注释《庄子》,删定为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庄子》一书。
《庄子》十余万言,大旨本于《老子》,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庄子》涉及了许多有关宇宙万物的探索和讨论。《庄子》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体。道自然无为,人只能顺从它而不能超越它庄子故里--蒙城蒙城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文化代表人物庄子诞生地,境内现有庄子祠、姜子牙钓鱼台等著名文化历史遗存,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图为安徽省蒙城市地图。或违背它。故崇尚道实际上就是崇尚自然。《庄子》还提出了避免形而上学看问题的相对主义,即"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彭祖为天"。但相对主义运用到社会政治方面,则认为儒墨孰是孰非无法回答,从而导致认识上走向不可知论的倾向。由于《庄子》崇尚自然,故而强调人的活动必须和客观规律相顺应。但另一方面,只强调适应自然却又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庄子的道论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论。经验世界为"物",指有形、有声、有色的具体事物;超经验世界为"道",指无形无像、不可感觉而又有情有信、可传可得的存在,是产生天地、鬼神与上帝的本根,它弥漫宇内、贯穿古今,无时无刻不在。庄周认为,立足于"物"的经验世界与立足于"道"的超经验世界的人,其思想境界和认识结果是迥异的。前者只会从具体事物的一偏之见出发,发现事物之间各有差异,世界充满矛盾,人生尽是痛苦。后者则能超越"物"的束缚,齐国鎏金编钟发现各种事物、各种矛盾都处于不断转化之中,细小的草茎与粗大的屋柱。丑陋的厉与美貌的西施,都可以通而为一,甚至事物的性质、差异都可以完全颠倒。这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能给人无限的满足,使人从生活的困顿、人生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
战国坐忘印
"坐忘"指静坐忘身,达到无所不忘的虚无状态。语见《庄子·大宗师》:"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图为战国时期以坐忘为内容的方印。在涉及主体的认识能力的问题的时候,《庄子》指出,人的认识能力可以分为"小知"与"大知"。前者是指以"物"为认识对象的主体认识能力,即人们通常的感觉经验和思维活动,后者是指以"道"为认识对象的主体认识能力,是人们的直觉认识能力。通过"小知"而获得的关于"物"的知识,是通过"大知"把握"道"的最大障碍。因此,以直觉方法"体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摒弃传统认识原则和传统知识的过程。
庄子的相对论庄子认为作为宇宙万物根源的道是一种阴阳之气,所谓"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庄子·知北游篇》)世界上原来没有什么事物,后来由"道"派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事物,生出真伪和是非。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伏生授经图王维唐代"坐忘"是指人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也指人在修炼中控制意志、排除杂念的内修方法。图中伏生伏案而坐,凝神屏气,其专注的神情正是道家所提倡的坐忘境界。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就是说,真伪和是非等观念的产生,意味着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只有持有局部见解("小成")的人,才看不见道而谈论真伪;只有喜好争辩("荣华")的人,才不理解素朴之言而谈论是非。因此你有你的是非,他有他的是非,是非总是讲不清的,甚至连你、我、彼、此也是分辨不清的。"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在庄子看来,决定是非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存在一个客观的、共同的标准。他认为事物的性质都是相对的,一件东西的分散对另一件孤松高士图程嘉燧明代画中取远景零星的山脉,江水平静如空,近处却有一高大松树直指苍天,树下一高士抚树而立,俨然一幅道家无己、清净的意境。画家程嘉燧为明代"画中九友"中的一员,其画风清雅淡泊,后人把他与唐代的时升等人合称为"嘉定四先生"。东西来说是合成,一件东西的合成对另一件东西来说是毁损。无论合成和毁损,以道的眼光看并无差别。同时,认识者也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他们观察事物时总是从主观出发,因而无法取得正确的认识。毛嫱、丽姬,是天下公认的美女,鱼见了避入水底,鸟见了吓得高飞,鹿见了飞快逃窜。这证明美丑没有客观标准,因此,"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觳乱,吾恶能知其辨?"(《庄子·齐物论》)这就是说,所谓仁义不过是一偏之见,是非不过是一片混乱,人的认识是无法加以判断的。
无己与坐忘庄子追求个人精神自由,而个人精神自由的最高境界是由"无己"而达于"坐忘"。人的精神之所以不自由是由于"有己",即感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做到无己、无名、无功,就不会追求名誉,更不会南极仙翁年画南极仙翁原属西宫的南极老人星,由于他掌握国运之寿命长短,秦以后历代皇朝皆列入国家祀典。道教信徒尊南极仙翁为长寿之神。追求成功,就可达于逍遥游之境,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对于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都应该看作"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庄子·德充符》)。安于命运的安排,就不会苦恼;安于无所得,"藏天下于天下",就不会感到有所失;安于贫贱,感激造物者善意的安排,"天地岂私贫我哉",就可以得到安慰;安于毁誉,"不如两相忘而化其道",就不会发生干扰。具有了这样的良好心态,就可以"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做到"坐忘",即最彻底地忘记,不仅忘掉一切客观事物,而且不记得自己形体的存在,摒除聪明智慧,去掉任何认识活动,达到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从而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
庄子给人们指出了一条从现实生活的困顿中获得自由和解脱的道路。这种对自由的取向和对现实的超越,是庄周思想的精华,他给在现实生活中痛苦挣扎的人们开辟了一片逍遥的精神家园,使人们的心灵有慰藉、养息、安顿之所。与儒家积极人世的精神相比,庄子的精神是超然的、出世的,这两种人文精神在历史发展中相互补充、各有所成,共同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
儒家
儒家溯源传统认为儒始于孔子,若据原有存世文献,自然是不错的。但若据出土的甲骨看,儒在殷商时代早就出现了。
华山景色
华山是道教名山,相传道家鼻祖老子在此讲经布道。华山自古以来一直是神仙高道聚会之地,宋代名士陈抟在这里结识了不少高道贵人,如吕洞宾、汉钟离、麻衣道人等,并将道教发扬光大。甲骨文中已有儒字,其字为象形字,是以水冲洗沐浴濡身的形象,释为"需",即原始的儒字。在西周早期金文中,水点变为雨而下半仍保留天字。再后下半的天字因字形压缩变成扁体的"而",就成了需字。从甲骨文看,儒字的本义是沐浴濡身,这是由于儒的本职是为人相礼、祭祖事神、接待宾客、向神祝祷、侑祭龙祠等。这些活动,都必须斋戒沐浴。《礼记·儒行》称:"儒有澡身而浴德",澡身就是沐浴,浴德就是斋戒。正因为沐浴斋戒是儒者职业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所以儒字被赋予这样的形象和含义。许慎《说文·人部》云:"儒,柔也,术士之称。"多才多艺,能事鬼神的人物,才是儒的本来面目。
儒是殷商社会的重要职事殷人敬鬼事神,宾祭是当时社会极其重大的宗教活动。从甲骨文看来,儒最初就是管理这些活动的。宾祭大孔子问答镜唐代图中铜镜呈葵花形,圆钮。左侧一人头戴冠,左手前指,右手持杖。右侧一人戴冠着裘,左手持琴。这一图案的题材出自《列子·天瑞》,说的是孔子游泰山,遇荣启奇鼓琴唱歌的故事。典,场面繁复,必须儒担任司仪,才能妥善安排好主客双方的各种礼节和仪式。甲骨文中有儒人、丘儒、儒师等名称。儒人,大约就是地方上一般的小儒。"丘"是按居住地区划分的地域组织,即集合十姓百家而组成一个风俗相同的村社共同体,丘儒可能便是这种地域组织里主持宾祭活动的人物。儒师当是儒人的官长。这说明已有不同等级的儒者在大小高低各种场合从事宾祭活动,是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批重要人物。
周人不崇儒道殷灭周兴,儒大约盛行于东方原殷商民族及其属国地区,而且逐步减少崇拜神怪的巫术性质活动,着重于祭祀人鬼即祖先。由于崇拜祖先,所以特别重视丧礼,有所谓三年之丧。这也同殷人的周祭活动有关,可能也是殷商画善形仪式图殷人常设立仪式敬侍鬼神祖先,而这些仪式的主要执行者就是当时的儒士。在图中的股商壁画文物中,清楚地描绘了当时人们宰杀牲畜,祭祀神明的场景。王室贵族的制度,后来逐渐影响到民间,成为东方的习俗。但周人对这一套却并不遵行。孟子曾向滕文公宣传"三年之丧",说是"三代共之",滕文公准备实行,却遭到滕国大臣的激烈反对。因为孟子宣扬的儒家那一套三年之丧,是殷人的传统制度。
《周易》中儒的身影由于儒的活动在周的主流意识之外,其社会地位便显著地下降,传世的文献材料中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唯一可见的材料是《周易》中的"需卦"。需卦反映的应该是西周时期儒的情况。需卦是乾下坎上,乾为天,坎为雨,其实也就是沐浴之形。《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儒者从事的大宾大祭,本来就是祭祖宴宾的盛大的会餐,所以《序卦》说:"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宴乐必定要同国家的大宾大祭活动联系起来考虑,才可能说是统治者应当重视的大事,也是儒者职掌的主要内容。需卦《爻辞》称: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