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自诊自疗手册
5109000000016

第16章 内科疾病(6)

血液检查。早期血象变化通常不明显;晚期因血液中排蛋白氮、尿素、肌酐等增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以及肾脏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而出现贫血现象。其他如血浆总蛋白降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胆固醇与类脂质增高等,以肾病型最为明显。

肾功能检查。早期通常无肾功能损害;晚期血中含氮物质(如尿素氮等)增多,酚红试验、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清除率等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肾功能减退。

其他检查。放射性核肾图及肾扫描、肾穿刺检查、眼底检查等均有助于诊断。

总之,无论是否有急性肾炎发作病史,凡有1年以上蛋白尿,伴有血尿、高血压、水肿、贫血、肾功能不全等表现者,均可考虑为慢性肾炎。

[检查鉴别]

注意与肾盂肾炎、原发性高血压、肾结核狼疮性肾炎等相鉴别。

[西医药治疗]

饮食限制:氮质血症时,每日每千克体重0.5~0.8克优质蛋白,磷<600~800毫克/日。

控制高血压:限盐(<3克/日)。

氢氯噻嗪25毫克,3次/日;卡托普利25毫克,3次/日,普萘洛尔10毫克,3次/日;硝苯吡啶10毫克,3次/日。

血小板解聚药:双嘧达莫75~150毫克/日,阿司匹林40~80毫克/日。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为几种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

症见手足心热,腰酸腰痛,头晕头痛,咽干口干,且舌红苔少,脉沉细或弦细时为肝肾阴虚型。适宜用养阴滋肾之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也可参考方药:生地、麦冬、白芍各15克,山萸肉、丹皮、枸杞子、菊花、五味子、茯苓各10克。

症见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手足心热,且舌略红苔薄有齿痕,脉沉细数时为气阴两虚型。适宜用气阴两补的方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贞芪扶正胶囊、生脉饮。

也可参考方药:黄芪、地黄各20克,党参、山药、五味子、山萸肉、茯苓、丹皮各10克。

症见面黄乏力,腹满纳差,气短,易外感,大便稀溏,且舌淡齿痕,脉弱时为肺脾气虚型。适宜用益气健脾之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

也可参考方药:黄芪30克,党参、白术、山药、茯苓、五味子各10克,当.归、丹参各15克,甘草3克。

症见腰痛腰酸,面色挄白,畏寒肢冷,倦怠便溏,且舌胖润,脉沉弱时为脾肾阳虚型。适宜用温补脾肾之法治疗。可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也可参考方药:制附片、桂枝、白术、山药、仙灵脾各10克,茯苓、泽泻、丹皮各15克,干姜6克。

兼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面目浮肿,且苔薄,脉浮时为外感。适宜用疏风宣散之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感冒清热冲剂、银翘解毒丸。

也可参考方药:风寒者:麻黄、桂枝、荆芥各10克,生姜、甘草各6克。风热者:金银花、连翘、竹叶各15克,桔梗、芦根各10克,薄荷、甘草各6克。

症见水肿凹陷,腹胀泛恶,尿短少.且苔白腻,脉濡缓时为水湿型。适宜用渗利水湿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桂枝、大腹皮、苍术、陈皮、防己各10克,茯苓皮、泽泻各20克,生姜皮6克。

症见胸脘痞闷,口苦口黏,口干不欲饮,尿黄赤,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时为湿热型。适宜用清热利湿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萆薢、石韦、滑石各10克,车前子、自茅根、茯苓各15克,灯心草6克。

症见面色晦暗,唇色紫暗,且舌暗紫或有淤斑淤点时为血淤型。适宜用活血化淤之法治疗。

可用中成药:血府逐淤丸。

也可参考方药:丹参、益母草、赤芍、当归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

[饮食疗法]

肺肾气虚型。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20克、大枣6枚,水煎每日1剂,可预防发作。

风热挟湿型。大冬瓜1个,将一头切开,纳入大蒜120克、赤豆60克,放入锅内蒸熟,取其汁饮用。

脾虚水停型。

鲤鱼1条、黄豆40克、冬瓜250克,将鱼洗净去肠杂,与黄豆、冬瓜一同煮汤,熟时加盐调味,食之。每日1剂,半月一疗程。

冬瓜50克、黄芪30克、薏米60克、生姜10克,鲤鱼1条去杂洗净,共煮汤,加红糖少许食用。

脾肾阳虚型。

猪腰子1个、炒杜仲15克,将猪腰清理干净,与杜仲同煮汤至熟,可常食用。

干山药片60克、补骨脂9克、吴茱萸3克、粳米60克,同煮粥,早晚饮用,可常服食。

肝肾阴虚型。

玉米须18克、决明子10克、甘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血压升高者可持续饮服,有一定疗效。

白果10枚(去壳芯)、芡实20克、糯米40克,加水共煮为粥。日服1次,10日为一疗程,可降低尿中蛋白。

[预防与调理]

有效清除体内的慢性病灶,预防感冒及泌尿系感染。在病情缓解期,可适当活动,打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过劳,调节情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饮食清淡,低盐、低脂肪,水肿时可选乌鱼或鲫鱼1条、蒜头1个、椒目6克同煮,喝汤吃鱼,有助消肿。

14.糖尿病

[病因]

糖尿病是指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脂肪代谢不正常,并继发水、电解质紊乱的一组内分泌代谢疾病。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

Ⅰ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易感性、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有关:Ⅱ型则有更强的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影响。

[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综合征。其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不少患者首先表现为并发症的症状,如屡患疮疖痈肿、尿路感染、胆囊炎、结核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肾脏损害、周围神经病变、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等。

[分型]

临床分为两型,胰岛素依赖型(Ⅰ型)、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

[检查诊断]

此病可根据家族史、病史及尿糖、血糖诊断。

有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或酮症酸中毒史),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1日中任何时间血糖≥11.1毫摩尔/升。有一项即可诊断。

口服葡萄糖75克后2小时静脉血浆血糖≥11.1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耐量不正常: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而<7.0毫摩尔/升。

[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慢性并发症有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变、眼部病变、神经病变、皮肤病变等。

[西医药治疗]

降糖药疗法

主要适用于Ⅱ型糖尿病症轻者。优降糖2.5~20毫克/日,1~2次/日。

降糖灵50~150毫克/日,2~3次/日。

达美康80~240毫克/日,1~2次/日。

上述药物的用量应据病情及时调整。

胰岛素疗法(适用于以下情况)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者。

急性代谢紊乱者。

合并症严重者。

外科大手术前后。

糖尿病患者妊娠或分娩时。

用时要注意血糖变化,避免发生低血糖及过敏反应;胰岛素用量要依尿糖及血糖而定。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为几种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

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多尿频,且舌红,苔薄黄,脉洪数时为上消(肺热津伤)型。适宜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党参、沙参、麦冬各15克,天花粉、生石膏各30克,知母、粳米各10克,甘草6克。

症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且苔黄,脉滑实有力时为中消(胃热炽盛)型。适宜用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生地、麦冬各12克,生石膏30克,知母、牛膝、生大黄、芒硝各10克,甘草6克。

症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膏脂,口干舌燥,且舌红,脉沉细数;兼阳虚者则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且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时为下消(肾阴虚及阴阳两虚)型。适宜用滋阴固肾;阳虚者兼温肾固阳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生地、山药各12克,山萸肉、云苓、泽泻、丹皮、黄柏、知母、益智仁各10克,五味子15克。

阳虚者加肉桂10克、附子5克、牡蛎10克、熟地20克。

症见面暗唇青,心悸身肿,四肢麻木,且舌暗有淤斑时为变证(淤血阻络)型。适宜用行气化淤通络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桃仁10克、红花10克、归尾15克、熟地30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鸡血藤15克、丹参20克、仙灵脾15克、黄芪20克。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一项基础治疗措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苦瓜汤巧治糖尿病:

每天用250克苦瓜洗净去籽切碎,放入砂锅内,加水煎半个小时后分成两杯,午饭、晚饭前各服一杯,一个疗程为半个月。

西瓜皮冬瓜皮天花粉治糖尿病:

取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拌入12克天花粉,加水煎服,可治小便浑浊。

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

每天早晨煮一锅小米粥,先吃粥膜再喝粥。坚持下去可治糖尿病。

南瓜山药粥巧治糖尿病:

南瓜、山药、粳米各30克。将南瓜切丁,山药切片,与粳米共煮成粥。随意服食,每日2~3次。可补中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葱头泡葡萄酒治糖尿病:

将一葱头平分8份浸泡于500~750克葡萄酒中,泡8天。每日喝50~100克酒,吃一份葱头。每次服用时,可同时浸泡(照前法)第二次,以备连续服用。

鸡蛋核桃缓解糖尿病:

鸡蛋2个洗净,核桃2个去壳,大枣7枚洗净,花生米、黄豆、黑豆各14粒,洗净后温水浸泡备用,每天早晨同时入锅,温水煮熟粥一碗,熟鸡蛋去皮与粥空腹食用,15天为一疗程。

黑豆治糖尿病浮肿:

将黑豆洗净煮熟(要把豆汤熬完)后晒成烘干,研或磨成面,每次服10克,每日3次。服5天就见效,10天水肿基本消失。

小麦粥:

取小麦50克.粳米50克。如常法煮粥。可用于糖尿病烦渴、肢麻者。

黍米粥:

取粳米30克,秫术30克,黍米30克。如常法煮烂成粥。用于老年人糖尿病肢寒、纳少者。

[预防与调理]

注意卫生宣教,使患者了解糖尿病常识。学会掌握饮食治疗之法。

学会做尿糖测定及使用降糖药的注意事项,Ⅰ型糖尿病患者尤应学会注射胰岛素技术。

生活有规律,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各种感染。

坚持体育活动。每天走路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

长期坚持饮食治疗。多食粗纤维及维生素高的食物,吃饭要按时按量。

15.高脂血症

[病因]

高脂血症是一种血液中脂类含量超过正常水平的病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

血脂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等。造成血脂增高的因素很多,通常认为与营养过剩、运动减少、体重超重、精神紧张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本病多见于中年以后身体肥胖者,无明显性别差异。

本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罕见,病因未明,属遗传性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后者常于未控制的糖尿病、黏液性水肿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汁淤滞性肝硬化、脂肪肝、胰腺炎、痛风等疾病。

[症状]

通常无明显症状,较为明显的症状有:

肥胖。可见形体肥胖、称量体重明显超过正常标准。

黄色瘤。患者的皮肤、肌腱、眼睑等部位可出现扁平或结节状黄色瘤和黄色斑。

本病的发展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心脑血管病,并与糖尿病、脂肪肝、肾病等有密切关系。

[检查诊断]

实验室检查: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测定数值超过正常值。通常认为胆固醇超过5.2~5.7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5~1.7毫摩尔/升为增高。

诊断标准及依据:

主要根据实验室测定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数据进行诊断。临床可分以下3种情况:

胆固醇增高而甘油三酯正常者称为高胆固醇血症。

甘油三酯增高而胆固醇正常者称为高脂蛋白血症。

二者同时增高的称为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症。

[分型]

本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可分为五种。其中Ⅱ型又分为Ⅱa及Ⅱb两个亚型。

Ⅰ型:

即高乳糜微粒血症,也称脂肪诱发的高脂蛋白血症。极少见。隐性遗传。高脂饮食后有急性胰腺炎样腹痛,发疹状黄色瘤,肝肿大。甘油三酯增高,可有脂血症性视网膜。

Ⅱa型:

即高B脂蛋白血症,也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常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轻型多见,重型少见,近亲50%有类似病。眼睑、肌腱、皮下结节性黄色瘤,青年角膜炎。

Ⅱb型:

即高β脂蛋白血症和前β脂蛋白血症。常见。多为遗传性,生后发病在单基因Ⅱ型家族中和Ⅱa型交替出现。重型症状似Ⅱa型,糖耐量减低。

Ⅲ型:

即“阔β”脂蛋白血症。较少见。隐性遗传。肌腱扁平结节性黄色瘤,饮酒及甲减加重病情。糖耐量减低,血尿酸高。

Ⅳ型:

即高前β脂蛋白血症,也称糖诱发的高脂蛋白血症。很常见。多为家族性,20岁以后发病家属中有Ⅳ、Ⅴ、Ⅱ型患者,成人近亲中半数发现此症。有视网膜脂血症,偶见黄色瘤,饮酒加重病情。糖耐量减低,血尿酸高。

Ⅴ型:

即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也称高前β脂蛋白乳糜微粒血症。少见。近亲中50%患Ⅳ、Ⅱ型,伴糖尿病,肝脾大。同时有Ⅰ、Ⅳ型特征,脂血症性视网膜,先表现为发疹状黄色瘤。后出现结节性眼睑、肌腱黄色瘤。

[西医药治疗]

菸酸:主要抑制VLDL及LDL合成,首用100毫克口服,1日3次,维持量200毫克口服,1日3次。不良反应为皮肤痒、潮红、胃部不适、肝毒性反应、溃疡病。孕妇慎用。

烟酸肌醇酯:作用与菸酸相似,药效和缓持久,0.2~0.4克口服,每日3次。

消胆胺:适用于Ⅱ型。首剂4克口服,1日3~4次,维持量4~8克,1日3~4次。不良反应为便秘、腹胀、恶心。孕妇慎用。

非诺贝特:加强VLDL清除。主要用于Ⅲ、Ⅳ、Ⅴ型。每次0.1克口服,1日3次,疗程3~4个月。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孕妇慎用。

新安妥明: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右旋甲状腺素:适用于Ⅱ型和Ⅲ型,每日1~2毫克。本药对冠心病患者可诱发加重心绞痛,长期应用可出现甲亢。

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复方制剂:亚油酸丸、益寿宁、脉通、血脂平等。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为几种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

症见头晕耳鸣,少寐多梦,肢体麻木,口干,且舌红苔黄,脉弦细时为阴虚阳亢型。适宜用育阴抑阳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天麻、钩藤、栀子各10克,生地18克,生决明15克,桑寄生、川牛膝、玄参、白芍、麦冬各12克。

症见胸闷气短,或胸痹心痛,痛有定处,且舌紫暗有淤点或淤斑,脉弦时为气血淤滞型。适宜用行气活血化淤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当归、桃仁、红花、赤芍、桔梗、牛膝各12克,川芎、枳壳、柴胡各10克,甘草6克,生地18克。

症见体倦乏力,腰酸腿软,年迈体弱,耳鸣眼花,且舌红苔薄,脉沉细时为肝肾阴亏型。适宜用益肾填精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何首乌、麦冬、沙参、菟丝子、桑寄生各12克,生地18克,枸杞子、黄精、杜仲各15克,黑芝麻20克。

症见体型丰满,四肢倦怠,腹胀纳呆,咳嗽有痰,大便溏薄,且舌淡苔腻。脉滑时为脾虚湿盛型。适宜用燥湿健脾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苍术、厚朴、白蔻仁各12克,藿香、泽泻各9克,茯苓15克,薏苡仁20克,陈皮、桂枝、石菖蒲各10克。

症见烦渴,发热尿少,身重,腹大浮肿,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时为湿热壅滞型。适宜用清热利湿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金银花15克、荷叶9克、连翘12克、泽泻10克、茯苓20克、草决明12克、虎杖12克。

症见口苦烦躁,面红目赤,胸胁胀满,小便黄赤,大便干燥,且舌红苔黄。脉弦数时为肝火炽热型。适宜用清肝泻火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子12克、柴胡9克、木通6克、车前子15克、泽泻10克、石决明15克。

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