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悟人生
5092000000022

第22章 笑佛常伴,学会欣赏世界(1)

如果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不会总是风平浪静的,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静静地绽放微笑吧,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忘却烦恼,忘却心灵的煎熬;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失意与彷徨,让春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花开了,花也会凋零,不必为它的凋零而暗自垂泪,也许它的凋零是为了下次花开更艳;叶绿了,叶也会枯萎,不必为它的枯萎而暗自忧伤,也许它的枯萎是为了下次叶绽更鲜;日升了,日也会堕落,不必因暂时的黑暗而惆怅,相信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月圆了,月也会残缺,不必因暂时的残缺而伤怀,相信月亮下次会圆得更完美。不管生活给予我们的是幸福和快乐,还是痛苦和忧伤,都让我们报之以微笑吧。因为生活可以拒绝眼泪、拒绝抱怨,却无法拒绝微笑!在黑暗阴郁里微笑,生命会带给你天空的蔚蓝;在阳光明媚里微笑,岁月会馈赠你花开的绚烂。

这世界上树叶有千万片,这世上人有千万种,不一定都要相爱,不一定都要相守,只要学会欣赏。欣赏是一道绝美的风景,一隅人人渴望、四季相宜、风味独特的景观。学会欣赏,便懂得享受;学会欣赏,便拥有快乐;学会欣赏,便走近幸福。

幸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只是一种生命的感受,一种人生的体验。在很多时候,幸福不是去盼望我们没有的东西,而是尽情享受自己现在的“拥有”。

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

一个小和尚在庙里待烦了,总觉得心情烦闷、忧郁,高兴不起来,就去向师父诉说了烦恼。圆通和尚听了徒弟的抱怨说:“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之往往不得,转为烦恼。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

接着,他给徒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个村落,有个老爷,一年到头的口头禅是“太好了,太好了”。有时一连几天下雨,村民们都为久雨不晴而大发牢骚,他也说:“太好了,这些雨若是在一天内全部下来,岂不泛滥成灾,把村落冲走了?神明特地把雨量分成几天下,这不是值得庆幸的事吗?”

有一次,太好了老爷的太太患了重病。村民们以为,这次他不会再说“太好了”吧?于是,都特地去探望老太太。哪知,一进门,老爷还是连说:“太好了,太好了。”村民不禁大为光火,问他:“老爷,你未免过分了吧?老太太患了重病,你还口口声声太好了,这到底存的什么心呀?”老爷说:“哎呀,你们有所不知。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始终是老婆照顾我,这次,她患了病,我就有机会好好照顾她了。”

讲完了故事,圆通和尚启发弟子:“生活在世上,能把坏事从另一个角度看成是好事,不是很有启示吗?只要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遭遇,就没有什么摆脱不了的忧郁。”

没有人能够逃脱不幸与不快。世界上不存在极乐天堂,没人能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端正态度,妥当地去应付这些不愉快。

换个角度看问题

大德禅师云游,在一个老婆婆家里借宿,一连几天,那个老婆婆都不停地哭。禅师纳闷,问她道:“你为什么整天都在哭呢?有什么伤心事,可否容我替你排解?”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卖布鞋的,小女儿嫁给卖雨伞的。天晴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小女儿的雨伞一定卖不出去,所以忍不住要伤心;下雨的时候吧,我就会想到大女儿,下雨天当然就没有顾客上门买布鞋啦,所以我想想就要流泪。这样一来,我每天都觉得很是担心。”

禅师说:“原来是这么回事!你这样想不对呀!如果我是你,我会觉得每天都很高兴。”婆婆说:“大师,这话怎么解释?”禅师开导她说:“为女儿担心是没有错,可是你为什么不为女儿开心呢?你想想,天晴的时候,你大女儿的布鞋店一定生意兴隆;下雨的时候,你小女儿的雨伞肯定畅销,你应该天天为她们开心才是呀,怎么会难过呢?”

老婆婆听了禅师的话,豁然开朗。从此,每当她想到自己两个女儿的时候,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她总是笑嘻嘻的。

痛苦和快乐往往是相对的,关键取决于你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从哪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在很多时候,改变一个视角,就会拥有不同的感觉和心情。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

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智慧老人的面前。“先生,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眼。生活真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那你就停止厮杀呗。”老人回答他。

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带着失望离开了老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的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变得心力交瘁,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

“哎,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还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很重的担子呀。”生意人对智慧老人说。“那你就把担子卸掉呗。”老人回答。

生意人对这样的回答很气愤,怒气冲冲地走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并最终丧失了所有的家当。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于是他再一次向这位老人讨教。“先生,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伤。”“那就不要悲伤呗。”生意人似乎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回答,这一次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而是选择待在老人居住的那个山的一个角落。

有一天,他突然悲从中来,伤心地号啕大哭了起来,几天,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地流泪。最后,他的眼泪哭干了。他抬起头,早晨温煦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他于是又来到了老人那里。“先生,生活到底是什么呢?”老人抬头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你没看见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太阳吗?”

生活不是悠闲的漫步。但是,你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闲适的心情来面对每一天,每一件事。

真正快乐的生活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乙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态度决定人生

一个小和尚问枯木大师:“师父,为什么人们常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己’呢?”枯木大师回答道:“因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他的前途。”看着小和尚似懂非懂的样子,他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小老虎因母虎被杀而被一头山羊收养。几个月下来,小老虎喝母山羊的奶,跟小山羊玩,尽力去学做一只山羊。过了一阵子,事情一直不对劲,尽管小老虎努力去学,它仍不能变成一只山羊。它的样子不像山羊,它的气味不像山羊,它无法发出山羊的声音。其他山羊开始怕它,因为它玩得太粗鲁,而且它的身体太大。这头孤儿老虎退缩了,它觉得被排斥,觉得自己差劲,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一天,传来一声巨响!山羊四散奔逃,只有小老虎坐在岩石上不动。突然,一个庞大的家伙走进它所在的空地,它的颜色是黄棕色,还有黑色条纹,它的眼睛炯炯如火。“你在这羊群中做什么?”那个入侵者对小老虎说。“我是一只山羊。”小老虎说。“跟我来!”大家伙以一种权威的口吻说。小老虎发抖地跟着大家伙走入丛林中。最后,它们来到一条大河边。大家伙低头喝水。“过来喝水。”大家伙说。小老虎也走到河边喝水,它在河中看到两头一样的动物,一头较小,但都是黄棕色而有黑色条纹的。“那是谁?”小老虎问。“那是你,真正的你!”“不,我是一只山羊!”小老虎抗议道。

突然,大家伙拱起身子来,发出一声巨吼,使整座丛林为之动摇不已,等声音停止后,一切都静悄悄的。“现在,你也吼一下!”大家伙说。最初很困难,小老虎张大嘴,但发出的声音像呜咽。“再来!你可以办到!”大家伙说。

最后,小老虎感到有东西辘辘地响,一直下到它的小腹,逐渐地摇撼他全身,这时它再也忍不住了。“现在!”那头大斑斓猛虎说:“你是一头老虎,不是一只山羊!”小老虎开始了解它为何在跟山羊玩时感到不满意。接连三天,它在丛林漫步。当它怀疑自己是老虎时,它会拱起身子来大吼一声,它的吼声虽不及那头大虎那么雄壮,但已够了!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前途,你想着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会简单地生活

据说,石榴有两种:花石榴和果石榴。花石榴开千瓣之花,却结不出粒米之实。果石榴以寥寥数瓣的花朵,却孕育出甘甜的硕果。

有个富者,他用孔雀的毛编成丝,纯金打成钩,钩上镶钻石,并用珍珠做饵,持银质的钓竿钓鱼。鱼儿并不理睬。钓起鱼来的,反倒是那些持竹竿的垂钓者。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些美丽的东西迷惑,忘记了自己真正应该追求的不是过程而是结局,或者轻易地把过程当成结局。这时,我们就会把一些简单的东西演变得十分复杂,希望从这种复杂里获得成功的喜悦,而最终的成功。却因此而失之交臂。

其实,人生的道路上铺满鲜花反而会耽误了行程,若索性简单一些,或许会采摘到更大的果实。这启示我们:要学会简单地生活!

简单地生活,不是如佛家脱离红尘,置身世外;也不是如庄子般主张“绝圣弃智,擢乱六律”,而是以一种澹然的心境宽待生活,在“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悠然襟怀中,体会“天凉好个秋”的情怀。

简单地生活,也不是凡事无争,敷衍生活,而是心平气和地从事你的工作与生活。独处斗室时,你思接千载神游万仞,在书林学海中徜徉忘神;挚友相聚时,你舌粲莲花触处逢春坦荡磊落,在亲情与友情中怡然自得;就是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你也能因妻子动情的娇嗔而如坐春风,因孩子可爱的稚语而快慰不已。甚至最单调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你也完全可以换个角度去欣赏去赞美:“呀,简单的劳动正在丰富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总之,在纷繁的世界中抛去苛求,简单地生活能帮助我们重新找到迷失了的自我,恢复为利欲蒙蔽的本性,使我们多一份诗意,多一份潇洒,多一份平和,多一份自我欣赏与肯定!

有位哲人说:“真正的财富,是健康的身体、简单的生活和心情上的海阔天空。”在诸多不顺与不平时,此话使人蓦然觉醒:原来我们对生活牢骚满腹,首先是由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太复杂;我们怀疑外部的事物是否合理,首先是由于我们对自己本身是否合理有怀疑!真正值得珍惜的不是其他,而是不为物累的睿智、平淡隽永的自得、真诚无欺的自爱,简言之,即简单地生活。

苛责生活,晴空满是阴霾,四顾尽成危道。宽待生活,恶澜可成清流,狂飙自成和风。简单地生活,潇洒就在自身,红尘便是福地!

在纷繁的世界中抛去苛求,简单地生活能帮助我们重新找到迷失了的自我,恢复为利欲蒙蔽的本性,使我们多一份诗意,多一份潇洒,多一份平和,多一份自我欣赏与肯定!

吃亏是福

白隐是日本禅宗里的著名高僧,培育他的老师是正受禅师,两人的师徒之情极深。在白隐要出外云游时,老师给他的临别赠言是:“聚离都为友,如影随身行。”

这是正受对白隐的临别依依,但它不是世俗的依恋,而是将其升华为伟大的心愿,期望白隐领会存于两人心中的不只是人间温情,更重要的是由智慧而来的真情与佛的慈悲。

白隐并没有辜负正受的期望,下面这则脍炙人口的故事正足以说明白隐已尽得正受的衣钵真传。

白隐禅师本以生活纯洁的圣者闻名,不料有一日却被指为使附近的一个女孩受孕,女孩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因为这个美丽的女儿在父母逼问下指称孩子的父亲是白隐。

白隐默默地听着那对愤怒的父母的交相指责,最后只说了一句话:“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之后,当然交给“父亲”白隐,此时大师的名誉扫地,恶名远播,但他并不介意,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婴儿所需的奶水及一切用品,都由他向邻居乞求而来。

事隔一年之后,孩子的这个未婚妈妈终于忍不住良心的苛责:向父母吐露了实情,孩子的亲生父亲其实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儿,向禅师道歉,请他原谅,并且将孩子领回。白隐并不说话,只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

面对巨大的委屈、众人误解的不公正待遇,白隐禅师却能吃下这天大的亏,只一句“就是这样吗?”轻轻打发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白隐禅师吃亏却是件好事情,不仅事后给他带来了更高的声望,而且这件事情还屡见于史书。虽然白隐肯吃亏的目的肯定不是沽名钓誉,但能证明中国的那句老话:吃亏是福!

多数人都想在生活中争得名利。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有不怕吃亏的人,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铜镜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