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第二天,双方坐下后,南隐什么也没说,只是一味地请他喝茶。南隐提起茶壶为他注水,很快就注满了杯子,但南隐仍视若无睹,继续倒茶,以至于茶水四溢,流了一桌。
大学者望着茶水不断地溢出杯外,搞不清禅师究竟是什么意思,急切地叫道:“大师,茶水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听后,顿时放下手中的茶壶,注视着他说:“你的头脑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念头。你不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盛满水的杯中不可能再装入茶水,一个人的头脑中充满了他原来的见解。就会排斥任何新思想的进入。
智慧的心田,一旦被偏见和杂念占领,一个人就会迷失正确的方向。要想领悟真理,求得真知灼见,必须先排除内心的种种杂念、妄想和偏见。
楚王学射箭
春秋时候,楚国有个擅长射箭的人叫养叔。他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树上的叶子,并且百发百中。楚王羡慕养叔的射箭本领,就请养叔来教他射箭,养叔便把射箭的技巧倾囊相授。
楚王兴致勃勃地练习了好一阵子,渐渐也能得心应手,就邀请养叔跟他一起到野外去打猎。打猎开始了,楚王叫人把躲在芦苇丛里的野鸭子赶出来。野鸭子被惊扰得振翅飞出。楚王弯弓搭箭,正要射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野羊。
楚王心想,一箭射死野羊,可比射中一只野鸭子划算多了!于是楚王又把箭头对准了野羊,准备射它。可是正在此时,右边突然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想,若是射中罕见的梅花鹿,价值比野羊又不知高出了多少,于是楚王又把箭头对准了梅花鹿。忽然大家一阵子惊呼,原来从树梢飞出了一只珍贵的苍鹰,振翅往空中蹿去。楚王又觉得还是射苍鹰好。
可是当他正要瞄准苍鹰时,苍鹰已迅速地飞走了。楚王只好回头来射梅花鹿,可是梅花鹿也逃走了。只好再回头去找野羊,可是野羊也早溜了,连那一群鸭子都飞得无影无踪了。
楚王拿着弓箭比画了半天,结果什么也没有射着。
与其见异思迁,不如盯住最先发现的那只野鸭子,把它射下。记住: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找到他的目标,且不断地向那目标努力。
支撑生命的信念
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上,尘缘大师带领着几位弟子在那里负重跋涉。阳光很剧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口渴如焚的尘缘大师和弟子们没有了水。
水不仅是尘缘大师他们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而且是苦苦搜寻的求生目标。这时候,尘缘大师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那水壶从随行的和尚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弟子濒临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
终于,这帮人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们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以支撑的水。尘缘大师拧开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
尘缘大师和弟子们认识到:“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冽的水——只要你的心里驻扎着拥有清泉的信念。”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信念是力量的源泉,是胜利的基石。信念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是挑大梁的支柱,没有它,一个人的精神大厦就极有可能会坍塌下来。
切不可人云亦云
有个婆罗门教徒想弄一只野兽作祭品,他捕到一只山羊,回家的路上,正巧被三个骗子看到了,骗子们私下说:“我们今天有羊肉吃了。”他们偷偷商量好一个圈套便散开,接着先后朝婆罗门教徒走去。
第一个骗子过去对这位婆罗门教徒说:“我的好人,你肩上背着的这条狗一定不错,它大概杀死了不少凶猛的野兽吧!”说完,他就走开了。这个婆罗门教徒心想:这浑蛋说了什么?难道我会将一条狗背在肩上?!
这时,第二个骗子也到了他跟前,并招呼道:“喂!你这位教徒怎么如此荒唐?你看,这神圣的祭绳、念珠、水钵、婆罗门教徒的额前圣点,而肩上却搭着一条狗——这哪里相配呢?这条狗肯定是捕杀兔子、羚羊和野猪的能手。”他说着也走过去了。
这位婆罗门教徒只好将这只准备献祭用的牲畜放在地上,想把事情重新弄弄清楚。等他仔细地摸了摸牲畜的耳朵、角、尾巴和身体其他部位后,暗自说:这些家伙真笨,他们竟会把这只山羊当成一条狗!
他重新将山羊扛到肩上,继续往前赶路。此时,第三个骗子回头对教徒嚷道:“离远点,别挨着我们!靠边走!你呀,只是看起来挺纯洁,婆罗门教徒!你竟同狗接触,那肯定会变成一个猎人,并从此归属那种鄙劣的阶层了。”他说着,便走开了。
这时,教徒不禁疑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呀,他们三个人都这么说?多数人的意见难道不对?世上常有弄错的事。大概这的确不是山羊,而是一只吃人的狗身鬼怪吧?它会千变万化呢!怎么回事,难道它又现出了狗身?他一想到这里,吓得不敢再看一眼,扔下山羊,掉头就跑。
那三个骗子便把山羊拖走吃掉了。
在生活中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只能使个性的光辉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当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坚持自己的信念的时候,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多少人反对,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
约束自己,专注地用功
有一个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虽然精勤用功,但始终无法对禅法有所体悟,所以,在一次晚参时,元持特别请示无德禅师道:“弟子进入丛林多年,一切仍然懵懂不知,空受施主供养,每日一无所悟,请老师慈悲指示,每天在修持、作务之外,还有什么是必修的课程?”
无德禅师回答道:“你应该看管好你的两只鹫、两只鹿、两只鹰,并且约束口中一条虫。同时,不断地斗一只熊,和看护一个病人,如果能做到并善尽职责,相信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元持不解地说道:“老师!弟子孑然一身来此参学,身边并不曾带有什么鹫、鹿、鹰之类的动物,如何看管?更何况我想知道的是与参学有关的必修课程,与这些动物有什么关系呢?”
无德禅师含笑地道:“我说的两只鹫,就是你时常要警戒的眼睛——非礼勿视;两只鹿,是你需要把持的双脚,使它不要走罪恶的道路——非礼勿行;两只鹰,是你的双手,要让它经常工作,善尽自己的责任——非礼勿动;我说的一条虫那就是你的舌头,你应该要紧紧约束着——非礼勿言;这只熊就是你的心,你要克制它的自私与个人主义——非礼勿想。这个病人,就是指你的身体,希望你不要让它陷于罪恶。我想,在修道上,这些实在是不可少的必修课程。”
约束自我是提高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行、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想。善于约束自己,专注地精勤用功,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
智常禅师的道行
有一个学僧仰慕智常禅师的道行,专门到他的道场来学习。
有一天,学僧跟随智常禅师一起锄草,茂密的草丛中突然蹿出一条蛇,禅师毫不犹豫,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心想,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怎么能够轻易杀生呢?但是禅师却若无其事地继续锄草,学僧忍不住讥讽禅师说道:“这里慈悲的道风远近闻名,原来是欺世盗名!我在这里亲眼看到的却只是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不高兴地质问道:“出家人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学僧仍不高兴地顶撞道:“什么是粗?”智常禅师放下锄头,直视着学僧。学僧以为考住了禅师,又得意地追问道:“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重复了斩蛇的姿势。学僧莫名其妙地说:“你说的粗细,到底什么意思啊?我想谁也看不懂!”智常禅师岔开话题道:“听不懂?那就先不说它。请问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见我斩蛇?”学僧心想这老头子居然想耍赖,马上毫不客气地说:“此时此刻!”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说道:“你‘此时此刻’看不到自己,却看到斩蛇做什么?”学僧醒悟过来,急忙向禅师道歉。
现实生活中的错误往往是由于先入为主的执著心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为外界的纷繁假象所迷惑,也不要为之沉迷,为之愤怒,为之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