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制的终结(全集)
5076000000074

第74章 孙黄结盟(2)

宫崎笑着说:“贵国人才辈出,风云际会,怎能没有英才?有一个叫黄兴的,是个非常人物。他虽然才三十来岁,可胸存大志,文武双全,在日本留学生中深孚众望。去年华兴会在长沙起义失败后,他并不气馁,现正在联络同志,图谋再举。他所领导的华兴会,齐集两湖英豪,章士钊、陈天华、宋教仁、杨笃生、刘揆一、刘道一、禹之谟、姚宏业、吴禄贞、胡瑛等人,多是文韬武略之才。”

孙中山忙说:“那我们就去看他。”

宫崎却说:“黄兴住在神乐坂,你远道而来,该休息一下,还是我去请他来吧。再说,你是他的前辈。”

孙中山忙打断宫崎的话,说:“革命岂有年龄大小之分,不要麻烦了,你明天带我去吧。”

次日上午,孙中山在宫崎的陪同下,至神乐坂会见黄兴,刚好张继、日本黑龙会首领末永节与一些留学生都在黄寓聚谈。宫崎推门一看,只见门内一大堆拖鞋,便要孙中山在门外等,自己向屋里喊了声“黄先生”。黄兴应声出来,宫崎指着孙中山对他说:“你看谁来了?”黄兴早就对孙中山备致倾慕,但从未见过,只是在报纸上见过他的照片。不过黄兴一眼就认出,站在门前的就是声名远播的孙中山,于是脱口叫道:“啊,孙先生。”随即,他把张继和末永节叫出来,邀请孙中山与宫崎去中国餐馆凤乐园聚饮。

黄兴与孙中山虽是初次见面,却如故人重逢。二人就革命反满谈起,进而谈及建立同盟之事,愈谈愈投机。约莫两个小时过去了,宫崎、末永节和张继已喝得有些醉意,他俩却很少沾酒肴,只是在散座时才举杯共祝。餐毕,孙中山又携宫崎至《二十世纪之支那》社与宋教仁、陈天华、程家柽相见。

黄兴与孙中山相见后,即于当晚在寓所与陈天华、刘揆一等人商量与孙中山联合事。得到陈、刘等人的支持,黄兴便决定在两天后的7月30日召开在日革命派联合大会。这天下午,黄兴、张继、宋教仁、刘揆一、程家柽、居正、胡毅生、朱执信、汪兆铭、吴玉章等来自国内十七省留学生,全都齐集在东京赤坂区桧町三番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宅第。

当孙中山与冯自由、梁慕光自横滨赶来时,众人致以热烈的掌声。孙中山听了黄兴对众留学生的一一介绍后,笑着说:“全国十八行省,只有甘肃一省缺人。看来革命事业正旺,成功为期不远。”众留学生听了一齐鼓掌,即请孙中山发表演讲。孙中山便即兴演讲了排满革命、建立民国的意义,更阐述了团结一致、结成同盟的必要。演讲过后,众人又报之以热烈的掌声,并推举他为会议主席。

孙中山也就当仁不让,就任会议主席后,即主持讨论将要成立的新团体的名称和宗旨。讨论时,刘揆一首先提议:“听克强兄说,孙先生前日曾与之共拟成立革命同人组织,结成同盟,这同盟二字取意颇好,我看就叫对满同盟会,如何?”

孙中山说:“此名称倒不错。然革命不专在对满,尤在废除专制,创造共和,故新组织之名称应定名为中国革命同盟会。”

黄兴接口说:“孙先生所言极是。不过本会属秘密性质,宜删去革命二字,采用中国同盟会名称或许更佳。”

众人听了,纷纷表示赞成,孙中山亦欣然同意。

新团体的名称确定为同盟会后,大家接着开始讨论它的宗旨。

汪兆铭说:“孙先生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已深入人心,不正好可以用作同盟会的宗旨么?诸位意下如何?”

此话刚毕,大家即表同意。就这样,兴中会的十六字纲领遂以多数赞成得以通过作为同盟会宗旨。

接着,黄兴提请赞成入盟者立誓约,并推请孙中山起草盟誓。这时,程家柽拿出纸笔墨砚,孙中山即扶笔展纸,片刻间即将誓约草定。黄兴、陈天华二人对之略加润色后,即交与会者各自抄写一份并签名,然后由孙中山领着举起右手对天宣誓入盟。

入盟仪式举行甫毕,孙中山对众盟员说:“在同盟会干事未成立前,众人盟书暂由我保管,我之盟书则请诸君举一人保管。”说着,他把自己的盟书交给黄兴,让他保管。黄兴接过孙中山的盟书,也将自己的盟书递给孙中山,以示风范。众人见了,纷纷将盟书递了过去,让孙中山为自己保管。

孙中山收好盟书后,又邀黄兴到隔室,单独授予他联络暗号,说:“会员以同志相见之握手暗号,彼此屈右手相勾结,而互振之,如平时握手状。秘密口语有三种:一问‘何处人’,答‘为汉人’;二问‘何物’,答‘中国物’;三问‘何事’,答‘天下事’。”

黄兴受语出来后,其余的人一个个分别入室去接受联络暗语。授完后,孙中山出来与所有新盟员一一行新握手礼,并道喜说:“为诸位庆贺,自今日起,诸位已不是清朝人了!”

话音刚落,会议室之后部木板突然訇然作声而坍倒,众人大惊。孙中山却笑言道:“此乃颠覆满清之预兆!”

众人听了此言,转惊为喜,皆鼓掌欢呼。最后,大家推黄兴、马君武、宋教仁、陈天华、汪兆铭等八人起草同盟会会章,以供在正式成立大会上讨论。

经过十多天的议商,同盟会章程拟定。黄兴、马君武、宋教仁等人便定于8月13日召开同盟会正式成立大会,并安排下午先在富士见楼召开留日学生欢迎孙中山的大会。开欢迎会的消息传开后,到会的学生顿时达一千三百余名,盛况空前。宋教仁在大会致欢迎词后,孙中山即在会众的热烈掌声中登台发表了题为《中国应建设共和国》的演说。他充满革命激情的话语,裹合着雄辩的逻辑,深深打动每一个到会者的心,使人们大受鼓舞。

欢迎大会一结束,孙中山、黄兴与二百余名会员即前往东京赤坂区灵南坂一家私宅召开同盟会正式成立大会。众会员到会后,孙中山即主持讨论由黄兴等八人起草的同盟会章程。章程通过后,会议便开始选举同盟会总理。这时黄兴提议说:“孙中山先生为本党总理,不必经过选举手续。”尽管同盟会章程第八条规定总理应由全体会员投票公举,但鉴于孙中山的崇高威望,众人一致拥护黄兴的提议,赞成由孙中山任同盟会总理。

孙中山在全体与会者的掌声中就任为总理后,即建议同盟会本部设立执行部、评议部、司法部,并在执行部之下分设庶务、内务、外务、书记、会计、调查等六科。庶务科有协理之地位,总理他适时,由庶务代理一切。众盟员根据这一建议,即选举执行部的干部,推举黄兴为庶务,朱炳麟等为内务,程家柽为外务,田桐为书记,谢廷誉为会计,谷思慎等为调查。执行部干部选好后,接着选举评议部和司法部的干部。结果,汪兆铭被推选为评议长,田桐、冯自由、吴玉章等被选为评议员,邓家彦被推选为判事长,宋教仁被推选为检事长。

全部选举结束后,黄兴又说:“同盟会现已正式成立,应有自己的刊物。我提议把《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改办为报纸,将杂志社改作同盟会机关报报社,诸君以为如何?”众人听了皆拍手赞成,一些人即就新报纸的名称讨论起来。议至最后,名称尚未确定,而时已至深夜。张继这时说:“我看不论将报纸取名为何,终应以宣传孙总理之三民主义,为之张目,推翻满奴统治,实现建立民国。时间已经不早了,今日报名未定,改为他日再议,诸位意下如何?”孙中山与众盟员听了张继的提议,都表示同意,并当下推选张继为新编报纸的主笔。

杨度拒不入盟,孙中山与他彻夜长谈辩论

何香凝是加入同盟会的少数几名留日女学生之一。她入会后,即写信给在广东的丈夫廖仲恺,廖仲恺是在暑期回广东老家接女儿廖梦醒去了。何香凝在信中说,孙中山已从欧洲返回日本,并于8月中旬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她自己已是同盟会员。廖仲恺得信后十分高兴,急邀与自己一同回广东接妻、妹的胡衍鸿立即返日。

到东京后,廖、胡两家合租一套房子,住在一起。汪兆铭、朱执信闻廖仲恺、胡衍鸿返日后,即相约前来聚谈。他们与廖、胡二人都是在去年冬季赴日本东京政法学堂留学的广东省官费生,相处半年后已情同手足。

胡衍鸿见二人到来,连忙让座,笑着对汪兆铭说:“几天不见,季辛兄已是评议长了,令弟刮目相看。”

汪兆铭亦笑着对胡、廖二人说:“二兄器量宏远,又有志革命,日后必定是同盟会的栋梁。”

胡衍鸿和廖仲恺听汪兆铭这样说,心里更有些着急,便问汪兆铭:我们想晤见总理,不知他现在东京否?

汪兆铭说:“他眼下不在东京。不过二位兄弟想见,我一定设法转告。”

汪兆铭回寓所后,即将胡衍鸿、廖仲恺想入同盟会的意愿告诉了孙中山。三天后,孙中山特地从横滨赶来东京,在汪兆铭的陪同下到胡、廖两家的寓所看望他们。胡衍鸿原想名声远震的孙中山必定像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那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威严慑人。但当孙中山出现在他眼前时,与广东人并无二致,中等身材,和蔼可亲,只是浓眉下一双有神的大眼充满了智慧。而孙中山一见他们,就热情地讲述中国革命之必要,详说三民主义的革命主张,使胡衍鸿、廖仲恺及其家人听了佩服不已。当晚,廖仲恺、胡衍鸿及胡衍鸿的妻、妹都由孙中山主盟宣誓加入了同盟会。入盟不久,胡衍鸿被推选取为评议员,廖仲恺被推选为外务。后同盟会秘书马君武因去京都工科大学学习,胡衍鸿便接替了他的职务。

胡衍鸿任同盟会秘书后,便向孙中山建议,为宣传三民主义,加紧《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改办革命报刊的工作,并提议用《民报》作为新报纸之名。孙中山见胡衍鸿初入会就能有极好的建议,很是满意地对他说:“展堂所言极是。我会确实亟需一报纸,以为建立民国之喉舌。你所拟新报纸名称为《民报》,取意亦好。现张继名义上是新报纸的主笔,然而他身为庶务,不能主持办报工作。再是他精通日语,时时需要他与日本政府打交道。看来《民报》只有靠你来主持了。”胡衍鸿觉得孙中山要自己主持报纸是对自己的器重,便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同时他又向孙中山建议:“湖南学生中多有人才。前《苏报》主笔章士钊现正在东京,他去年曾以笔名黄中黄撰有《大革命家孙逸仙》,影响颇大。还有一名叫杨度的,是一代辩才。他曾与一日籍博士辩论教育问题,文誉大噪。若此两人能罗致门下,则可大张我军。”孙中山听了,便想将二人聘请过来。

孙中山把计划邀请章士钊、杨度协同办报的事商之与黄兴,先让黄兴移居东京牛区若宫町二十七番地章士钊的寓所,然后再去访晤黄兴,借以结识章士钊。数日后,当孙中山至章寓时,章士钊觉得他不拘细节,平易近人,顿生好感;又见他与黄兴手按地图,议天下大势,指挥若定,不由倾心折服。章士钊暗想:“来人果然与自己笔下的孙逸仙无二致,为此人作传值得。”于是他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孙、黄的讨论。及至后来,三人或坐或卧,主客失次,相谈甚洽。

吃过晚饭后,孙中山在黄、章二人陪同下到富士町杨寓造访杨度。杨度得知孙中山请他加盟同盟会的来意后,即辞谢说:“克强是度之同里好友,当今奇男子,辅公无疑已足。”然而孙中山再三请求,邀他出任《民报》主笔。杨度亦再三推辞,言君子朋而不党,决不入盟。孙中山就与他彻夜长谈辩论,后又一连两天两夜与谈不歇,满汉中外,靡不备论;革保利病,畅言无隐,然至最后,杨度仍坚持说:“度服先生高论,然投身宪政,难骤改,橐鞬随公,窃愧未能。”孙中山见此,只得怅然告辞。章士钊见杨度不愿入主《民报》,于是也辞谢不任。

《民报》与胡汉民、汪精卫

胡衍鸿见章、杨二人不就,即与汪兆铭、朱执信、陈天华等人筹备张罗,加紧分头撰文。孙中山对刊发《民报》之事极为重视,特地口述发刊词,张扬三民主义革命思想,让胡汉民笔录整理。胡衍鸿将发刊词整理完毕后,即将其出示给编辑部同仁,并感叹地对汪兆铭、朱执信等人说:“总理的发刊词,首次公布了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真理,阐明我会民主革命之总纲领,读来令人感奋。此亦是我等办报的宗旨。我等宜多写文章,配合宣传总理这一革命思想。”

汪兆铭接过一看,只见发刊词如此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