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制的终结(全集)
5076000000039

第39章 五大臣谏死(1)

时局最能捉弄人,尤其是捉弄那些执迷不悟的人。时局也最能开玩笑,以让历史演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场面。当慈禧太后下诏与列强宣战,以保卫家国而在京津、大沽大举鏖兵时,其结果是北方大局靡难。而东南地区督抚们与列强和平互保时,反倒保住了清国的半壁江山。

这种捉弄人的玩笑却体现了历史的公正。这种公正在于历史过客们能否把握住历史机遇,在以自己的慧眼洞察历史、给历史以必要的呵护后从历史那里收取应有的回报。清国东南半壁江山安稳如旧,就是历史给那些聪明人的丰厚回报。这回报显示中国之士大夫中总不泛有识大局者。盛宣怀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勇气,发起东南互保,其功不可没。在清国国势衰微之时,他与众督抚虽挽救不了清国国运,却有可能延续它。

然而历史往往又最无情、最不公正,袁昶、许景澄等具有远见、敢对时局负责,身在朝中的大臣们命运多桀,所受到的就是最不公正的待遇。这种不公正其实就是人的不公正,它全怪慈禧太后昏庸老朽,朝柄无节。她将忠心视为异心,将忠言苦谏视为任意妄奏,莠言乱政,故袁昶、许景澄等五大臣的忠心热血所换来的是悲壮的死亡。

盛宣怀抗朝命,发动刘、张二督与列强“东南互保”

在慈禧太后发布对各国宣战上谕的前两天,上海市民们正在争相阅读《字林西报》。这份由英国人在上海办的报纸刊登了一篇指斥慈禧太后的文章。文章说:“中国与列强同时作战,是出于慈禧太后及其奸党的选择而战的。他们万分愚蠢,妄自尊大,自以为他们能够安全抗拒外国列强。这批奸党如不自动离去,就必须把她们逐出京城。希望能把光绪皇帝找出来,使他复皇位。现时应该对中国人说明白,挑起目前战争的是慈禧太后。我们不是对中国作战,而是对篡政的北京政权作战。”

两江总督刘坤在南京读到这份报纸后,心中不免焦急。他立即电告驻上海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事务督办盛宣怀,要他探明英国人的真正意向。

盛宣怀是个十分有政见的洋务派,年青时曾入李鸿章幕,为李鸿章献策谋划,其洋务新政的优异才能深得李鸿章赏识。此时,盛宣怀正为慈禧太后的决意主战和英国人对她的厌恶态度而担心,接刘坤一的电报后,他立即访见英国驻上海代理总领事华仑,问询英国政府的对华态度与政策,并提及《字林西报》上的文章。华仑对他说:“《字林西报》上的文章只是撰文者所言,不一定代表英国政府的意见。不过,英国政府虽然不同情愚蠢而保守的皇太后,但会保护英国在华中南地区的共同利益。我已向我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电告了中国的严重局势,告诉他华北的情况似已恶化,而在扬子江流域内任何事件的爆发都能引起大的损失,亦可能使众生涂炭。”盛宣怀听了,心情稍宽,便要求华仑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取得联系,并加强合作,维护江南大局。华仑满口答应了。

盛宣怀告辞后,华仑拟发了一份长电报回国,建议英国政府立刻与湖广及两江总督取得谅解,给予他们有效帮助来维持和平。索尔兹伯里得到这份建议电后,即回电授权华仑,要他告知刘坤一,说如果江督设法维持秩序,将受到帝国海军的协助。同时,他又令华仑通知英国驻汉口总领事给张之洞以同样的保证。

华仑得到外交大臣的指示后,马上调动三艘英舰并随舰由吴淞口速航江宁,亲至两江总督府向刘坤一保证:“如发生扰乱,英国政府将全面协助维持秩序,保护英国人的利益。”

刘坤一亦表示:“本督愿维护两江之地的和平,亦极需英国予以支持。不过还请总领事放心,长江沿线不同于同京津地区,沪、宁、汉口的市民们大多愿意与西方各国和好而不想打仗,工商业界人士更愿同洋人作生意。”

华仑得到刘坤一的肯定答复后,非常高兴。他顾不上刘坤一的款留便返舰溯江而上,往武昌去了。

当他向张之洞传达英国政府的劝告时,张之洞先是致以感谢,后是向华仑许诺:“愿和刘督协力同心,决意维护和平。为保江南大局,在所不惜。”

但华仑颇为担心江南自立军像北方的义和团那样闹事,他说:“早春时节,自立会首领唐才常访晤我时,请求在英租界设立自立军联络机关,我曾满口答应。那时是看好唐才常运动长江一带的疆臣独立。现在贵督在政治上并不尾随清廷,而愿一齐维护东南局面,使华东南政治稳定,故我对唐才常和自立军忧心。因为长江流域的自立军起事,可能侵害湖广、两江地区与英国的共同利益,故英国租界将不再保护自立会党人的行为。”

华仑的来访使张之洞对英国人的在华政策新有了解,亦使张之洞定下决心:在华东南与外国人实行互保,不致使江南像北方那样横遭兵祸。

华仑的江宁、武昌之行成功后,心中颇喜。他觉得江、湖两督在政治上似与自己一拍即合,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即得到华东南的稳定。于是他得尺进丈,想乘中国北方之乱出兵中国南部,乘机独占长江流域。他将自己的这一打算电告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后,索尔兹伯里即回电表示支持。

华仑得到回电后,便再次访晤盛宣怀,对他无中生有说:“上海各国领事欲占领吴淞,而中国兵力难以阻挡。盛督如转告刘坤一总督,由他出面请求英国保护,英国定当效力。”

盛宣怀不明华仑所言的底细,不过他暗想:一旦刘坤一总督出面请求英国保护,英国就可向上海派兵;到时候,请客容易送客难,东南局势必定大坏。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说:“领事先生想出兵相助,实是美意。我一定转告岘帅。不过,我得先确实一下各国是否马上派军队来占领吴淞。”华仑吃了个软钉子,转而谈了一些商务后便告辞了。

华仑告辞后,盛宣怀立即将此事通报给江宁、武昌。刘坤一得到通报后,即示意盛宣怀:不当面回绝华仑,可将他的企图暗中散布出去,以引起别国的不满。张之洞得报后,也马上行动起来,他暗中与美国驻汉口领事联系,请求美国总统与各国切商,协助保东南大局,并把请美国人出面干涉的计策直接电告盛宣怀。

盛宣怀收到两督的回电后,正准备去散布英国人想独占长江流域的消息,忽有美国人福开森登门求见,并直截了当地告诉他:美国不会派兵占领吴淞。有消息说西方各国将出兵占领吴淞,这不过是英国的一个阴谋。盛宣怀见美国人行动迅速,牵制计策已获成功,心中颇喜,即致电刘坤一说:“福开森面禀,各领事并无占领吴淞之意。英领事要我请其保护,是其伪术,若为所愚,各国必不服。自吴淞以迄长江内地,公应饬沪道告知各国领事,自任保护,勿任干预。”

刘坤一接到电报后,又转与张之洞相商。张之洞即发电回告,表示自己同意盛宣怀的意见:“长江商务,英国最重。各国觊觎已久,惧英国而不敢先发,英亦虑各国干预而不敢强占,以启各国戒心。英允保护,确系诡计。”

由于盛宣怀的暗中散布,英国想派兵上海的消息很快被各国领事知道了,他们都表示反对。法国驻上海领事特通告刘坤一:“我外交部有示,如英军在上海登陆,法军也将登陆。”鉴于各国都反对英国出兵,英国政府便指示华仑及驻上海领事馆武官,除非遇有明显的紧急情况,不要派部队在上海登陆。阻止英军在上海登陆的目的达到以后,刘、张二督又不敢贸然得罪英国,相商之后,刘坤一特电告华仑:“如他国侵犯长江一带,本督愿听英国指挥。”华仑收到这份电报后,觉得英国并未失去在华南的优势。因而心感安慰。

6月21日,军机大臣荣禄将慈禧太后对外宣战的上谕密传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三疆臣。盛宣怀得悉后,害怕列强闻清廷宣战而先发制人、进攻上海,亦怕上海军民闻旨起而参战,使局势大乱,便急嘱各电报局将宣战上谕“密呈督抚,勿声张”,并建议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三督飞饬各局不准张扬。尽管如此,上海各国领事都已得知清廷颁发了宣战上谕的消息。他们最为担心的是各国在上海的兵少,无法抵挡清军的进攻;故为安定人心,各国领事在上海广为张贴八国联军占据大沽炮台后发表的告示:各国调兵进京,是为救援驻京使节和外侨,仅对义和团及那些阻止援救的人作战,他们想以此表明,各国无意出兵长江流域。

刘坤一、张之洞接到宣战上谕后,颇费思量。他们本不主战,但不战毕竟事关逆旨,故一致取拖延观望之策。盛宣怀则颇有胆识,经反复权衡后,毅然向李鸿章、刘坤一和张之洞三疆臣发出电报相谏:“大局必糜烂,如欲图救补,须趁未奉旨之先,岘帅、香帅会同电饬地方官上海道与各领事订约,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商民人命产业为主;一面责成文武弹压地方,不准滋事,有犯必惩,以靖人心。北事不久必大坏,留东南三大帅经救社稷苍生,似非从权不可,若一拘泥,不仅东南同毁,挽回全局亦难。”

发出电报后,盛宣怀又让沪上实业家沈瑜庆从上海专程赴南京游说。沈瑜庆生怕战乱再起,坏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实业,即负命前往南京,会同沪苏实业家张蹇等人一道到总督府,向刘坤一再次陈说,请他坚主东南互保宗旨。刘坤一接见他们时,只是嘱他们放心,说:“本制台已经收到盛督的电报,互保之事我意已决,请二位只管放心。我将电令上海道余联沅在盛督指导下与各国领事进行紧急会商。”张蹇、沈瑜庆等人见刘坤一极力主和,心中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在张蹇、沈瑜庆等士绅游说刘坤一的同时,沈曾植也奉盛宣怀之命在武昌游说张之洞。张之洞早就与盛宣怀的主张一拍即合。当沈曾植拜访时,他爽快地相告:“盛督思虑周密,所见极是。还请盛督帮同与议,指授沪道,必更妥速。本部堂与两江刘制台意见相同,已饬上海道与各国领事迅速妥议办法,并已致电各国驻上海领事领袖、美国领事古纳,请转致各国领事,与其结成互保。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各国商民产业,均归督抚保护。”

沈曾植见张之洞话语明朗,佩服地说:“香帅胸有全局,腹有良谋。湖广有香帅主持,实是江南人民之福。”

张之洞笑笑说:“目下只要无祸就可得了。此事成功还得赖盛督尽力。我与岘帅有意公请盛督为两江、湖广地区的帮办,处置与各国领事交涉事,甚或订立互保约款。还有劳你先转告一声。”

沈曾植应允后,即兴冲冲地离开了总督府。

有刘坤一、张之洞主持与列强互保,盛宣怀顾虑全消,即在沪上差人草拟了互保条款,授意上海道余联沅加紧策议与各国领事谈判,并约定在上海举行会议。

6月26日为会议之日,这天盛宣怀,余联沅和刘坤一、张之洞的委托人,及江、皖、赣、鄂、湘等巡抚的代表全都来了,各国驻沪领事亦全部出席,另有美国人福开森也前来列席会议。会议的气氛相当融洽,经过谈判,双方当日议定了《东南互保约款》九条,《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十条,约定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由督抚切实保护;各口岸的外国兵舰照常停泊;上海制造局、火药库的军火,只限于剿匪和保护中外商民之用。

会议结束时,盛宣怀以两江、湖广地区公请的帮办身份对各国领事说:“除了正在进行战争的北方以外,本督宣布所有其他地区中立。”各国领事对他的宣示尤感高兴。美国领事古纳特代表领事团重复他们在日前张贴的大沽联军布告的内容,并说:“在华北以外的其它地区,只要中国官员负起和平责任,就用不着忧虑我们这方面任何的攻击。”末了,古纳微笑着问道:“今日订约,倘贵国大皇帝又有旨来杀洋人,你们遵旨吗?”盛宣怀笑而不语,不置可否。他是怕自己明言不遵旨会被报界披露出来,到时落个叛逆的罪名。上海道余联沅则搪塞说:“今日订约,将奏明办理。”

《东南互保约款》一订立,刘坤一、张之洞便会衔上奏朝廷,奏明与列强互保之缘由及互保约款内容,叩请慈禧太后亟思变计,否决瓦解,不可收拾;只有委曲求全,对各国之特权力任保护,或可保疆土。同时,刘坤一、张之洞还电谏荣禄、奕劻、载漪、许景澄等大臣,提请他们共担大事,平团匪同列国求和,以救社稷。电报言:“各国并力谋我,以寡敌众,即或偶胜,闻彼族征调连横,指日可到。我之兵力有限,彼之接济无穷。一旦直入京都,宗社、乘舆何堪设想,若再不与之转圜,危亡即在顷刻。万一跌蹉,恐求和而不可得。”

极力主战的载漪得阅电报后,既恼且慌,一下瘫坐在座椅上。荣禄接阅电报,便连夜进见慈禧太后,苦苦谏道:“现京城内团民填街塞巷,无处不有,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八国联军将直取京城,我大清危在旦夕。内患外困之间,内患乃是祸根,外人则可与之和好。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袁昶之所言,是有些道理。臣今日得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电奏,言从古无一国与各强国开衅之理,况中国兵力甚弱,即合各省兵力,饷缺械少,岂能抵御群强?董、庆、聂军断不能敌各国联军,拳匪乱民无械无纪,更不能御洋。京师时论云不战必亡,战尚可不速亡,实大误也。不战可以不亡才是道理。故请电召李鸿章派为全权大臣,先与各国外部电商,声明中朝绝无助拳拒洋之意,乱匪由中国自剿,使馆即派宋军保护,劝止添兵。再设法与各使筹议,庶可挽救危局。我看应早日与诸国议和,立即弹压义和团,保护使馆,请太后三思之。”

慈禧太后听了荣禄这番话,默思了一会后,沉着脸说:“收到刘、张二督的电奏后,我即赞成东南互保。本来是要粤督李鸿章即刻进京,合肥却以粤民呼吁攀留为由,徘徊观望,回电请旨缓期晋京。”她叹了口气,又说:“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只是端王一意主战。我朝既已宣战,就要保全脸面。你可要拿出万全之策,同各国和好。”

荣禄见慈禧太后已示求和之意,便诺诺而退。

荣禄走后,慈禧太后即令草拟电谕,向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疆臣和各省督、抚颁发,以安定人心以致不生事变。电谕言:“此次之变,事机杂出,均非意料所及,朝廷慎重邦交,从不肯轻于开衅。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朝廷并非用邪术以保国,是有万不得已之苦衷。”电谕还特称道《东南互保约款》,赞刘、张二督与列强实行“东南互保,实是老成谋国之道,与朝廷意见正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