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制的终结(全集)
5076000000121

第121章 有天下而不与(4)

当铁道建设的计划暂定后,孙中山于8月2日与黄兴联名致电袁世凯,告之不日将一同北上。袁世凯接电后,即派代表程克、张芳二人来沪迎接。8月18日上午,当孙中山准备乘招商局安平轮从上海起程之前,各省在沪人士因张振武未经审判,由袁世凯据黎元洪电报,直接下令步军统领衙门逮捕枪毙一案,就商孙中山与黄兴,并说观北方此等现象,并非真共和,殊形危险,劝二公不要北上。万一孙公不留,则请黄公暂止。然而黄兴还是想与孙中山同行。这时,粤、闽、皖等省纷纷来电,劝孙、黄二人不要北上。黄兴闻讯后略有犹豫,孙中山便劝他暂时不要去北京。黄兴不语,他的随从则乘机将其行李搬回寓所。18日下午,孙中山由同孚路黄兴寓所起程登轮。这时,前来送行的各界代表以及外国友人络绎不绝,但也有不少人仍然劝孙中山不要北上。有一同盟会妇女会员劝阻尤力。她请孙中山入船室后说:“公国民代表,共和坚城,必欲投身虎穴,我誓死反对!”说罢,她拿出武器以死相劝。孙中山急忙制止,并慰留再三,她才怏怏登岸而去。

袁世凯派来的代表张芳则在孙中山登船后,又到黄兴的寓所,强请黄兴同去。见黄兴不同意,张芳又登船,要孙中山入舱,并长跪不起,求孙中山同意黄兴同去北京,否则他便要自杀,并作出欲出门投江的样子。孙中山见了却笑道:“有何大事,我一人不能了之,必须克强同行?并且我也主张克强不往北京。”众人见张芳这种情形,大为疑异。但是,孙中山以无论如何不失言于袁总统,毅然乘轮而去。伴他而行的除卢夫人及子女外,随员有魏宸组、居正、王君复等十余人。送行者在秋雨微风中脱帽扬巾,目送他们远去。

安平轮在海琛军舰的护送下,经烟台于8月23日下午五时抵天津。总统袁世凯的代表秘书长梁士诒、民国政府代表范源濂、刘揆一等,直隶总督张金波率领司、道、府、镇文武官员和各机关人员,外国文武官员,及军乐队已迎候在岸。天津各社团人士也早早来到码头欢迎。轮船靠岸时,“中国第一伟人孙中山万岁!”“中华民国万岁!”的呼声响成一片,军乐队的奏乐声随之大起,警察也鸣枪致敬。孙中山则在船头脱帽答谢。轮船靠岸后,梁士诒、张金波以及同盟会代表张继相继上船谒见,并陪同孙中山登岸。接着,孙中山在马队的护卫下,在众欢迎团体和欢迎代表的跟护下经英、法租界到利顺德饭店下榻,晚上出席了由各社团代表作陪的宴会。

次日中午,孙中山应直隶总督张金波之请,赴总督府午宴。下午三时,在梁士诒、范源濂、刘揆一的陪同下,孙中山登火车向北京而去。下午五时半,火车进北京站后,军乐队奏乐,礼炮继鸣,儿童列队唱欢迎歌,万余名欢迎者更是热烈鼓掌。到站迎接的官员中,除了总统府代表及特别招待员外,还有在京的各总长段祺瑞、赵秉钧、许世英、刘冠群、陈振先等人。参议院议长吴景濂及各议员,各党派团体的代表,工商学界代表,以及外国驻京的使馆人士和外商都到站欢迎,一些手持摄影机的中外记者更是早已等候在那里。

列车甫停,代理内务总长赵秉钧即登车转达袁总统欢迎之意,并行脱帽握手礼。接着司法总长许世英、财政总长周学熙、陆军总长段祺瑞及各代表先后登车致敬。下车后,身穿黑礼服、头戴黑礼帽的孙中山与段总长携手同行,各总长紧随其后。卢夫人则由颜惠庆的夫人和袁府中的家庭教师沈佩贞女士专门接待,她们是总统府秘书处早已安排的女招待员。

在与众欢迎员、各方欢迎代表及外国迎宾握过手后,孙中山对面欢迎的人群,不时高举礼帽致意。

到休息厅后,孙中山发表简短宣言:“此次北来,唯一宗旨在赞助袁大总统谋国利民福之政策,并疏通南北感情,融和党见。”言毕,赵秉钧等即请孙中山出厅,坐上一辆极为灿烂豪华的略垛式双马车。这辆马车金漆朱轮,驾以白马,马佩络缨,纯用黄丝。马车内衬以黄缎,外则包金。据说此车系前清摄政王所用,袁总统特借来,以备孙中山在京时乘用。

孙中山所乘的双马车出发后,有前导骑兵30人,每人执白旗一面,上有欢迎字样;后拥军警督查队数十人。马车由正阳门入城,其时,这一带交通断绝,只有如林军警荷枪肃立。但在军警之后,市民环立观望者如堵,脸上均带满意之容。在沿途的瞻望者,戴帽者无不举帽欢迎。

赵秉钧等陪同孙中山至石大人胡同迎宾馆,将孙中山及其眷属引入内客厅一明两暗的大厅房歇息。稍事休息时,宾主进行茶话。这时,袁总统又派来代表致以问候,一些外宾也纷纷前来拜访。茶话将要结束时,孙中山告诉近座的招待员施愚:“本拟即时进见大总统,面商一切,因路途困顿,须暂休养。祈将此意转袁总统,并订明日相会,畅谈一切。”

可是茶话刚刚结束,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奉袁世凯之命来迎孙中山至总统府就宴,孙中山只好改变原来的安排。当他乘双马车到达铁狮子胡同总统府所在地,袁世凯即出迎于厅下。他们各脱帽为礼,握手至大厅谈话。待孙中山刚刚入座,袁世凯即起身致欢迎词。他情意殷殷地说:“孙君创立民国,功绩赫赫,重名后世。予不肖承其后,窃虑难堪其任。今夕相会,盖与为国民努力,勿背孙君初志。”孙中山则彬彬有礼致答词相谢。晚八时,袁世凯在总统府举行盛大宴会,延请孙中山入主宾席。赵秉钧、梁士诒等文武官中跟陪左右。

宴会开始后,袁总统亲为孙中山执盏,他在席上致词说:“我盼望先生与克强之来久矣,今克强未与同行,未得共聆伟论,深引为憾。所幸先生惠然肯来,殊为欣慰。刻下时事日非,边警送至。世凯识薄能鲜,深望先生有以教我,以固邦基。世凯忝负国民付托,用敢代表四万万同胞,求赐宏论,以匡不逮,财政、外交甚为棘手,尤里先生不时匡助,则我民国幸甚。”

袁世凯致词后,孙中山起而答道:“文久居海外,于国内情形或有未尽详悉之处,如有所知,自当贡献。惟自军兴以来,各处商务凋敝,民不聊生,金融滞塞,为患甚巨。挽救之术,惟有兴办实业,注意拓殖,然皆恃交通为发达之媒介,故当赶筑全国铁路,尚望大总统力为赞助,早日观成,则我民国前途受惠实多。”

孙中山致答词后,各陪宴人员轮番向他敬酒,并且所谈皆为兴革大计。因彼此意见吻合,席上谈笑甚欢。

宴毕已是晚上十点钟。这时袁世凯又留孙中山入会客室,并摒退侍从,只留下孙中山的同乡梁士诒作陪。

孙中山见此情况,有些疑惑,但知道袁世凯有密事要谈。果然,袁世凯刚刚坐下就提起处理张振武、方维一事。孙中山听了即责问道:“你为什么置张振武于死地?”

袁世凯故作镇静,但有几分心虚地说:“黎元洪给我一个电报,说张振武不但谋反黎氏,且图谋反对政府。”

孙中山却又责问道:“你相信你的恐惧心可以辩护你的行为是对吗?”

袁世凯则以黎元洪催促从速执行以绝后患的来电为自己辩解,并就张振武、方维一案予以详细解释,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孙中山北上本来是为了调和党见后,亦意欲专力建设,不愿与袁世凯翻脸。他缓了口气说:“目下大局极有希望,且信张、方一案之风潮可以即息。日内拟赴参议院参观议事,彼意黎都督由武昌致敬袁总统之电,非其一人独负责任,大约必尚有他人令黎都督为此。如在武昌拘捕张、方二人,则事可更妥。”

孙中山说这番话,本在不迫使袁世凯为恶。但袁世凯听了,却以为孙中山善心可欺。他接着与孙中山谈起国中大事,至夜半犹未辍谈,只恨与孙中山相见太晚。孙中山则称袁世凯识高望重,不愧为总统之选。二人所谈事务甚多,每举一事,则各抒伟论,而于紧要关键处,彼此意见均相吻合。故此,孙中山引以为幸。二人谈至凌晨三时,还有许多事未尽,孙中山于是约袁世凯作十日畅谈,就对外政策、银行政策、振兴实业政策、铁路政策、国防问题、整理军队问题等国家大方针尽情商榷。

离开总统府回到迎宾馆后,东方渐白。孙中山对随行人员说:“袁总统可与为善,绝无不忠民国之意。国民对袁总统万不可存在疑心,妄肆攻讦,使彼此诚意不孚,一事不可办,转至激迫袁总统为恶。”

为了使袁世凯对自己不致疑猜,孙中山特让秘书向报界宣布自己的宗旨和政见:一、男女平权。二、大铁道计划。三、尊重议院。四、南北万不可分离。五、大局急求统一。六、报界宜造成健全政论。七、决不愿居政界,惟愿作自由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