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制的终结(全集)
5076000000118

第118章 有天下而不与(1)

作为农家子弟,孙中山一身平民本色;因受西学教育,少时就养成民主、共和精神。孙中山的头脑很清楚:他当选为中华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不过是在任期内行使国民赋予的职权。解职之后,他复为中华民国之一国民。孙中山也十分明确自己的使命:解去总统职务,并非功成身退,实欲以中华民国国民之地位,与各国民之力量,与四万万人协力造成中华民国之巩固基础,以冀世界之和平。

包括袁世凯在内,中外人士均称赞孙中山为中国华盛顿。但孙中山在给南洋党人邓泽如的信中却道出了隐情:“局外人不察,多怪弟退让。然弟不退让,则求今日假共和,犹未可得也。盖当时党人,已大有争权夺利之思想,其势将不可压。弟恐生出自相残杀战争,是以退让,以期风化当时,而听国民之自然进化也。”

孙中山毕竟是时代伟人,功成身退令他享有崇高声誉。在武汉,他受到副总统黎元洪的殷情接待,湖北民众的热烈欢迎。在福州,市民所赠匾额为“中国一人”,所赠楹联则为“有天下而不与,微斯人谁与归。”在广东革命者的眼中,他“不争权、不争利,始成革命伟人”;“勿逞气、勿逞威,方为共和民国”。

孙中山深知在中国实现民主路途坎坷,但他一往无前。在袁世凯邀请北上时,他义无反顾,赴北京与袁商谈政事,调和南北感情,促进共和统一。尽管袁世凯极尽心计,摆出一场鸿门宴;但面对北洋众军官在宴席上呼喝乱骂,孙中山态度从容如常。与袁世凯木然不作声相比,孙中山及其随从若无所闻表达的是内心的蔑视,尽显英雄本色。能忍辱负重,是因为高瞻远瞩。孙中山称:然我所欲为之事非一年所能告成,至少需要一百年,且我欲使我的改革之策普及于全国。他又称,中华民国的国民再不是满清专制统治下的愚民百姓了。从今开始,人民应有主人翁思想,享国民权利,尽国民义务。孙中山还把民国比之为公司,人民为大股东,总统至百执事皆为股东服役务。他虽然对袁世凯不抱过多幻想,但晓之以义,说之以理,动之以情,与黄兴携手,同袁世凯最后达成治理民国的八条政纲的,自己则准备从事实业兴国的工作。

紫金山游猎

1912年3月21日,即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后的第十天,孙中山在南京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并在当天下午下令任命黄兴为南京留守,办理善后事宜;又撤销卫戍总督,将地方治安统归黄兴负责,同时他还宣布自己将在4月1日正式行解职礼。

然而,孙中山每天仍要处理许多事务。尤其是在将政权转交北京的那些日子里,孙中山差不多连日连夜召开会议,不是召开临时政府各部总长、次长会议,就是召开同盟会干部会议,其议题主要是南京临时政府的去向,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如何对他进行限制。

转眼间行解职礼的时间快到了。三月底,孙中山特地会见近卫军团。为奖励他们工作勤慎,他赠与近卫军全体官兵每人米色卡其军服一套,同时以白竹布手帕一方作为纪念。每方手帕中间印有两行黑色魏体字:“汉族存亡,在此一举”,旁印“大总统孙文书赠”一行小字。官兵们接受奖励纪念品时,欢声如雷。

3月31日晚上,孙中山相约秘书长胡汉民,计议在次日下午行解职礼之前,先去紫金山游猎。胡汉民告辞后,孙中山即上床就寝。可是,这一夜他竟反侧难眠,直至东方发白。于是,他索性披衣起床,踏着薄雾在院中散步。吃过早饭后,总统府秘书郭汉章和数名卫士已备好马匹,胡汉民更是清早就到了府中,陪同游猎的儿子孙科、女儿孙娫、孙婉也前来府中,小女儿孙婉还特地带了一部相机以备摄影。孙中山见众人饶有兴致,精神顿时振作起来,在人们的拥护下准备上山游猎。

他们一行数人骑马出朝阳门后,直奔紫金山,往明孝陵一带而去。江南三月,春意正浓。满山葱萃欲滴,一路春风送来阵阵花香,令人心旷神怡。到了明孝陵后,他们弃马步行。转至半山寺时,一只喜鹊从空中飞过,孙中山举枪便击,却惊起一只野鸭。孙中山见了又是一枪,这只野鸭中弹跌落在地。众人见了,即赶着马搜寻,最后在一个土地庙旁搜到了。从土地庙起始,紫金山山势渐高,孙中山走到这里后便说:“我们就在这里休息休息吧。”说着,他往山上走去,胡汉民、郭汉章跟在他后面,孙科、孙娫、孙婉兄妹则在其后争相为他们拍照,众卫士牵着马不紧不慢地走在最后。

走到一处平坦的地方,孙中山停步四顾,指着对面远处的方山和回环如带的秦淮河说:“你们看,这里地势比明孝陵还要好,有山有水,气象雄伟,我真不懂当初明太祖为什么不葬在这里!”

胡汉民看了看四周,也说:“这里确比明孝陵好,拿风水讲,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沙环抱,加以秦淮河环绕着,真是一方大好墓地。”

郭汉章听二人谈得甚有趣味,也跟着说这地方是一处好墓地,虽然他不懂风水。

孙中山听了,面带笑容地说:“我将来死后葬在这里,那就好极了。”

胡汉民却说:“先生怎么想到这个上面?”

郭汉章听胡汉民这样说,亦转过话题:“大总统既然甚爱该处形胜,何不在此处修建一居所?”

孙中山闻言,先是摇了摇头,接下来却说:“正合我意。我解职后,安得结庐此地,以息余年。”

郭汉章即说:“总统如有所欲,安得不遂。”

不意孙中山仍言:“我身安有休息之时,候他日逝世,当向国民乞此一块土,以安置躯壳耳。”

胡汉民、郭汉章听了此言,已明白孙中山的心意。不过胡汉民半开玩笑地说:“石头虎踞,钟山龙盘,总统百年之后在此地安息,依山建陵,是得其所——”

胡汉民话犹未了,郭汉章抢过话头:“总统仅四十有六,正值盛年。中国建设事业的重任,惟总统是赖。眼下不是谈此事的时候。”

孙中山听了二人的话,感慨地说:“是啊,共和建设才刚刚开始呢。但愿我们的共和国不是假共和,是真共和。只有坚持真共和,中国的经济建设才有政治基础。倘若袁世凯背叛共和,我们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这个虽然由不得我们,我们也要有所准备。”

1912年4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解职礼如期举行。孙中山身穿干净整洁的总统服,在胡汉民、郭汉章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南京临时参议院宣布解除总统职务。在演说中,孙中山扼要说明了解职理由,同时表达了自己解职后作为中华民国之国民仍然为国家效力,并希望与全国人民一道巩固中华民国的基础。他这样指出:

三月以来,南北统一,战事告终。造成完全无缺之中华民国,此皆中国国民及全国军人之力所致。在本总统受职之初,亦不料有此种之好结果,亦不料以极短之时期,而能建立如此之大事业。政府已宣告成立,本总统自当辞职,今特莅贵院宣布。本总统解职之后,即为中华民国之一国民。政府不过一极小之机关,其力量不过国民极小之一部分;其大部分之力量,则全在吾中华民国之国民。本总统今日解职,并非功成身退,实欲以中华民国国民之地位,与各国民之力量,与四万万人协力造成中华民国之巩固基础,以冀世界之和平。望贵院各位参议员与将来政府,勉励人民,同尽天职,使中华民国从今而后,得享文明之进行,使世界舞台从今而后得享和平之幸福。

孙中山解职词致毕,在众议员鼓掌声中将临时大总统印交还参议院。参议院委员长李肇甫庄重地接过大总统印信后,议长林森代表全院作答辞,其辞如下:

中华建国四千余年,专制虐焰,炽于秦政,历朝接踵,燎原之势,极及末流,百度隳坏。虽拥有二亿里大陆,率有四百兆众庶,外患乘之,殆如摧枯拉朽,而不绝如缕者,仅气息之奄奄。中山先生,发宏愿救国,首建共和之纛,奔走呼号于专制淫威之下,濒于殆者屡矣,而毅然不稍辍,二十年如一日。武汉起义,未一月而响应者,三分天下有其二,固亡清无道所致,抑亦先生宣导鼓吹之力实多也。当时民国尚未统一,国人急谋建设临时政府于南京,适先生归国,遂由各省代表,公举为临时大总统。受职才四十日,即以和平措置,使清帝退位,统一底定,迄未忍生灵涂炭,遽诉之于兵戎。虽柄国不满百日,而吾五大民族所受赐者,已靡有涯涘;固不独成功不居,其高尚纯洁之风,为斯世矜式已也。今当先生解临时大总统职任之日,本院代表全国,有不能已于言者。民国之成立也,先生实抚育之;民国之发扬光大也,尤赖先生牖启而振迅之。苟有利于民国者,无间在朝在野,其责任一也。

卢斯福解职总统后,周游演述,未尝一日不拳拳于阿美利加合众国,愿先生为卢斯福,国人馨香祝之矣。

答辞毕,孙中山欢谢议员,鞠躬告退。

解职礼后,孙中山回到总统府,与政府各总长、次长及各局长举行饯别宴会,宴后又与大家合影留念。至此,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宣告结束,南北统一的中华民国政府终归袁世凯统领。

在孙中山解职这天,袁世凯特致电报说:

闻公宣布解职,国事代以世凯负荷综览,深虑陨越。公为民国第一华盛顿,功成自退,万众倾心。此后建设事宜,多待雅教,乞即日北上,惠我方针。

面对众军官的呼喝乱骂,孙中山态度从容如常,他明白自己是在赴鸿门宴。坐在他旁的秘书宋霭龄等人见了,对此也不理会。餐桌照常在上菜,只是上的很慢。袁世凯木然地坐在席上,默不作声。陆军总长段祺瑞也不作一声。陪同赴宴的居正很是着急,他想,要是袁世凯或段祺瑞起身说一句“你们不能胡闹”就行了,可是他们始终没作声。这场鸿门宴是北洋军人经段祺瑞同意预先布置好的。他们想在吵闹时等孙中山或他的随员起身答辩,便藉机侮弄一番。出乎意料的是,孙中山及其随从若无所闻,对其所为始终没加理睬。

孙中山解任后到上海,民众热烈欢迎。

他鼓吹社会革命:“我所欲为之事至少需要一百年”

4月2日夜,孙中山忙至凌晨二时还未就寝。他想到明天就要离任,就要离开这座总统府了,不禁百感油生。他在办公桌前环视了一下散放在桌上的文件,目光落在南洋邓泽如的一封来信上。邓泽如在信中告知孙中山,一些南洋华侨不满意他让位。重看了一遍这封信,孙中山不禁叹了口气,他扶起笔来给邓泽如回信。在信中他这般写道:“局外人不察,多怪弟退让。然弟不退让,则求今日假共和,犹未可得也。盖当时党人,已大有争权夺利之思想,其势将不可压。弟恐生出自相残杀战争,是以退让,以期风化当时,而听国民之自然进化也。”写完信,他好似如释重负,洗过澡后便上床休息,不久鼾然入睡。

4月3日,临时政府各部总次长、军政长官及军队,在纪阖署前举行孙中山解任离府的送别仪式。仪式显得肃穆庄严,各人脸上都透露出一股恋恋不舍之情。孙中山与大家见面时仍然是那样庄重,最后他与众官长一一握手,又挥手向军队致意。

送别仪式举行过后,新任统一政府总理唐绍仪陪同孙中山前往火车站乘车至沪,陪同送行的党人除唐绍仪外,还有汪精卫、王宠惠、胡汉民、景耀月、于右任等,他们分乘小汽车前往。各部次长及人员、各团体、各军队长官均赴车站欢送。上午11时,孙中山依依惜别送行的人们,登上了南去的专列。专列徐徐启行后,他还频频向人们挥手致意。

下午5时,专列抵达上海。这时,上海车站内外早已是人山人海,欢迎声、军乐声响成一片。沪军都督陈其美率同总务科及军警、商、学各界列队迎迓在车站。英、美捕房亦派探捕前往照料。下火车时,孙中山身着西服,温尔文雅地挥动着高顶丝帽,微笑着向人们致意。见到他的中西人士,都啧啧称赞他功成身退,比之为中国的华盛顿。

孙中山下车后,被迎进等候在那里的车队中的第一辆小汽车。出了火车站,唐绍仪一行入住客利旅馆,孙中山则寓于好友宋耀如宅中。

到达上海的次日上午,孙中山即往南京路同盟会机关演说,勉励革命同志全力实行三民主义。下午,有《文汇报》记者到他的住处采访。当记者问及他辞职后将何去何从时,孙中山坦言相告:“政治革命今已告成,余更拟发起一更巨之社会革命,此社会革命之事业,不用兵力而用和平办法。”

记者问道:“大总统所说的社会革命要多长的时间实行呢?”

孙中山微笑着答道:“我现在已不是大总统了。我实为社会党人,颇信亨利·乔治所操之主义。我固一热心社会党人,且深信新政府必置此策于实行。然我所欲为之事非一年所能告成,至少需要一百年,且我欲使我的改革之策普及于全国。”

孙中山同记者的谈话正在进行中时,自由党领袖李怀霜、周浩等又登门造访。他们是来请孙中山出席自由党的欢迎公宴的。记者见状,匆匆结束了采访。

晚七时,孙中山与自由党、同盟会众党人来到礼渣西餐馆参加备好的宴会。宴会上,李怀霜代表自由党致欢迎辞,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和功成身退的品德倍加赞赏。孙中山则致以恳切的答辞。在答辞中,他甚为强调政党政治:“数月来,各处政党民党发生甚多,然皆未能十分组织完备。当此共和时代,无论政党民党,有互相监督、互相扶持之责。政府善则扶持之,不善则推翻之。然现在我民党之势力,尚甚薄弱,恐未能达此目的。惟既具此心,不可不互相勉励,各谋进行,对于今后民国前途,获益非鲜。切盼诸君,勉而行之。”当李怀霜邀请孙中山任自由党总裁时,他婉言谢绝了。

宴会正酣之际,秘书宋霭龄送来一封急电。这封急电是黎元洪发来的,他称武昌有紧要问题急待商决,促请孙中山即日赴鄂。孙中山想到自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来与这位民国的副总统从未谋过面,便打算西去武汉,在席间披露了此事。众党人得知此消息,转而举杯为他送行,祝他一路风顺。孙中山则让宋霭龄将黎元洪邀请去武汉的消息电告黄兴,并告知自己在上海将还要停留一两天,同上海业界人士多加接触。

第二天上午,孙中山到客利旅馆与唐绍仪谈话。这时,恰有《大陆报》记者前来采访,想了解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孙中山对他直言相告,毫无保留:“余生平事业,悉在革命,今幸告成。此后中国将采行社会主义,使国民生计优裕,故建造铁路,使内地与各口岸航线联接,实为入手要图。现中国财力尚能兴办,惟将来推广须待外国助力,政府当优订条款以招人投资,而不受制于资本家。若各项实业,均将以私款兴办,满若干年后即归国有。并按此计划编订法律。至各处之骚乱,仅系少数军士不守纪律。今所急者,生计是也。余不日将赴广东,邀合富商集资发达天然资源。”

记者听了这番话,接着问道:“将赴海外运动外国资本家投资实业否?”

孙中山说:“此殊不必,我人有团体可以筹款。”

记者又问道:“兴造铁路,将兼及航业么?”

孙中山说:“当然。”

记者再问道:“将来组织商轮公司,将中外合股么?”

孙中山微笑着答道:“届时可组织联合公司,定一期限,若干年后归共和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