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5020400000026

第26章 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10)

仔细算计,尽管黑格尔、斯密、马克思等西方学术巨匠的思想体系各有欠缺,但是几百年来,东方所有大师级的学术界人物对人类在哲学与社会科学知识领域做出的贡献,与上述西方的学术泰斗们的全面、深入和成体系的理论水平相比,没有能接近的、更不要说超过。因此,东方古人也还未能实现,其后人在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能超过自己的愿望。怪不得中国共产党在他们的党章的总纲中赫然载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党行动的指南。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本身来看,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古人,尤其是后人的思想精华。虽然目前在中国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界可能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教条主义的影响,但是公正地说,中国共产党是一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同是近、现代欧洲人叔本华,号称开创了唯意志主义或生命哲学流派,对现代思想意识潮流有着巨大影响的他,实际上也是一个注重研究人类幸福的哲学家。他的学问注重的核心似乎是通过脱离或逃避痛苦来追求幸福。叔本华的“意志”以及他的思想继承人尼采的“强力意志”,说到底就是充分重视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追求狭隘、即时的个体幸福感。他们的唯意志论、生存主义的主张与那些把自我存在与共同存在,以致统一存在互相结合、不可分割的思想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后者才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和硕果。

叔本华们的所谓理论还明显地盗用了佛教的主张。

佛教认为:人间有“八苦”,脱离人世,“涅盘”、“寂灭”才是正道。和尚去世称“圆寂”,意思是向着寂灭的艰苦修行终于算是圆满了。

叔本华则说:“总之,所谓人生就是任凭造物者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抛掷。”意思就是死了才是真正彻底的解脱。

佛教崇尚“苦行僧”的生活方式。

叔本华则主张:“他(指亚里士多德——笔者)命令我们不要把获得生活的舒适愉快作为追求的对象,而要尽量避免生活中的不幸……”乍看起来,不要追求“舒适愉快”又要“避免生活中的不幸”。没有不幸不是就近于舒适愉快吗?好像叔本华先生的话有些自相矛盾。仔细琢磨他的著作内容后就会明白,他的主张其实质是:所谓的“舒适愉快”的生活是指佛教贬斥的张扬人欲的高成本的幸福生活;所谓的“避免生活中的不幸”就是指尽量寻求佛教所倡导的虽然缺乏“舒适愉快”但能“避免生活中的不幸”的、低成本、低水平的类“苦行僧”式的平静寡欲的生活。

叔本华用了太多的篇幅,反复用社会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的就是上述佛教早已参透,并且以宗教规范的行为方式在东方贯彻到社会实际,已达两千多年之久的关于人类追求幸福的“达天俊路”。这些还算是叔本华们思想的精华部分。

叔本华思想遗产的继承人尼采、萨特等则着重发展了生存主义哲学的生存竞争,和能与及时享乐思想互相融合的、包含着消极因素的部分。乘着资本主义竞争意识带来的个人主义的飙风,对叔本华之后直至现代的社会意识潮流都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

因为,他们移植的佛教思想与西方的基督教的核心主张相吻合,以及他们的适者生存、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时享乐等主张也算符合真理的一面。加之他们的叙述不但是使用西方的语言,也自然地结合着西方文化的其他背景因素。比如,详细地琢磨起来,尼采、萨特等人的主张也掺杂着达尔文、弗洛依德等人的观点的影子。这是因为他们究竟不是生活在学术真空里。因此,也使西方人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教。

所以,使得他们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一直反响很大,人们误认为他们就是探究人的灵魂的成功的大师,以致西方人竞相把精神不正常的狂人尼采吹捧成“现代哲学之父”。这种名不副实的虚假名声又借西方经济、文化和媒体的强势,被贩运到世界各个角落。

就是他们的这种思想意识搭乘着重复佛教、基督教核心主张的便车(虽然尼采竭力叫嚷“上帝已死”,并且蔑视西方以基督教思想为主的当代道德规范,但是他这个自视的“超人”,也没有能够真正超越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各主要宗教的核心主张——通过降低获得幸福成本来追求幸福感的套路),借着人类追求幸福的本性,贩卖他们的唯意志论、生存主义哲学。最可恶的就是他们的思想意识很容易地与“及时行乐”、“跟着感觉走”等个人主义的颓废的思想意识挂上了钩。当然这个结果也与资本主义世界物质条件有了极大提高和盛行的实用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意识影响有关。尤其与资本主义唯利是图和自由主义等思想意识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有西方资本主义强大的社会物质基础与媒体强势的支持,已经使世人,重要的是后生们的思想深处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社会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后患。

由于近、现代以来,西方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较快,实证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又加之有钱、有势的殖民主义者们故意的文化侵略和扩张行为,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们养成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唯西方学术观点是从的惯性。

比如,东方的佛教早已有“空即色,色即空”和“三界唯心”的纯粹主观唯心主义的主张流行于世。可反倒是后来的英国主教贝克莱的“吾心便是世界”的主张被奉为哲学界中尊崇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旗手或代表;用“默而识之”、“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意翻飞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文心雕龙·神思》”等词汇,对潜意识知识或直觉知识、或不能完全用文字或语言表达的知识进行描述的情形,是古老的中国早已司空见惯的事。然而,西方匈籍英国的现代科学哲学家波兰尼确定出一对“名言知识”和“默认知识”,以区分可以用语言或文字表达的知识和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就不得了了!什么“开创了认知研究领域的新世纪”、什么“对人类认识理论的重要的、巨大的贡献”,等等,推崇之词无以复加。在人类如何追求幸福感的各种主张中,生存主义的跟着感觉走的及时行乐的思想意识,在哪个文明古国不是古已有之的陈货、烂货?到了西方人的嘴里就成了金贵的箴言或真谛了?

岂止年轻人皈依了西方及时行乐、跟着感觉走的邪恶宗教,现在中国的一些中老年人也有不少信仰唯“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这一魔咒的,以为是一种符合新潮、符合真理的时髦儿。

现在有地方流行这样一段话:

“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泡泡脚,看看表,舒服一秒是一秒。横披是:不能白活。”

这些话很符合物质生活水平达到某种程度之后,滋生了及时行乐思想那种人的心理。想一想,当年生活在日本殖民统治下,每天饥肠辘辘、命悬一线,肯定就不容易产生出这种想法或说法。

如果这些话是对的,中国古人流传下来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就都属于痴人的糊涂话。

上述现在流行的那段话所表达出来的思想之所以容易被人接受,原因是“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这句话从一个方面看上去,符合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真理;但是,不要忘记,这句话必须要附加上两个条件1.要适度;2.要结合关照包括自己亲人在内的其他人的幸福。恰恰是这两个附加条件容易被忽视或被漠视。

据西方人统计的结果是,那些实施及时享乐成为时尚“范儿”的先锋人物——最有名的摇滚青年们,其寿命大都短得惊人。何况敢于不适度行乐的老年人呢?再有,不关照别人的幸福更是在道德方面和关乎自己的长远利益方面产生疑问的地方。

我们不是反对一切“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的想法和做法,而是反对糊涂的、唯“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的想法和做法。在实行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的同时,不要忘记想一想你为家人和为社会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我们虽然也是动物,但我们是社会性最强的动物。之所以人类社会在各方面都有了如此丰富和宝贵的文明积累,多亏前人贡献多多。如果他们都只知道自己“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人生一切如云烟”,及时行乐,那我们如何与其他动物的生存方式区别呢?人格,即做人的资格。好的人格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轻易做到的。再者,不好的人格意识,在潜意识里总是在捣毁着本人的幸福感觉。总之,人类历史早已表明,老天或自然规律是不会允许不够人格的人划算的。

尼采这位信口开河、前后矛盾的狂人,后来还在试图表明自己是超脱于叔本华的。他忘记了在他青年时期首次接触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时所说的话:“我不知道什么精灵在我耳边低语,‘带上这本书回家吧’。我就这样获得了它。一走进房间,我就打开了我的宝贝,并听凭自己去接受这本力量充沛而又严肃阴郁的天才著作的影响”,和他在1866年4月写的一封信中说的话:“有三件事在安慰我的情绪,它们实在十分难得——叔本华、舒曼的音乐和孤独的散步。”尼采的思想,除了比其他生存主义者的主张更疯狂、更仇视现有的人类道德规范之外,没有更可取的成分。

总起来说,生存主义的核心主张就是:人是被所谓“意志”支配的。这意志又不堪寂寞。意志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呢?他们明确地说过——除了让自己更好地活着,其他就不知道了。到了尼采那里,就硬把自私、残忍、弱肉强食等本性塞给了“强力意志”。其实,生存主义的本质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感觉,解脱自己的痛苦感觉,意志或强力意志的一切所为都是正当的、合于真理的。

下面着眼于其他学者。

现代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和罗素先生,都对人类幸福多有研究。

幸福感,主要表现为人的需求得到满足。马斯洛研究人类需求,他的研究结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世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前文有述。马斯洛主张的人的需求层次中,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其实就是一种幸福体验。只是这种幸福体验属于远离实际、由古希腊圣人们早就琢磨出来的、一般人只能仰视不能实现的美妙幻想罢了。

在研究幸福的问题上颇有建树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先生,在他论述幸福的一本书中说道:“三种单纯然而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罗素说幸福人生·代序》)

文如其人。从罗素先生的所有著作中都可以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他是一位睿智、亲切、慈善又真诚率直的学者。

“配着我的一生”,这句话就是他高尚的精神“一生最主要的追求目标”的同义语。

他第一追求是爱情,在他的著作中也不只一次吐露这一观点。这可能与他在学术界活跃的年代正是弗洛依德等人的主张大行其道的年代有关系。因为罗素不止一次地、高调地把爱情说成是他的第一追求,不只是源于罗素先生有着较美满的婚姻家庭,注重追求爱情这种观点还正与弗洛依德等人的观点——人的需求最根本的动力是性的欲望这种主张相吻合。

尽管弗洛依德的这一主张没有翔实科学的、严格的量化数据的支持,但是看古今中外社会现实中的国王、总统、神职人员和其他种种显赫人物们追求“性福”的行径,可以相信,弗洛依德的这一观点虽然不算金科玉律,但也不能算是一点根据都没有的胡说八道。

本文第三章第三节中已经论及追求性爱就是追求幸福感的主张,这里不再罗嗦。

罗素先生的第二追求是知识。知识是他受尊重和得到大量财富,因而过上很幸福生活的主要基础之一。同时,追求知识是精神运动过程,容易形成所谓“心流”,也就是说追求知识就是追求幸福感。上文有述,所有知识不外为人类增福的知识。那么,追求什么知识最终都是为了追求幸福。

第三个追求,直接就是为人类减少痛苦,增加幸福而操心。

总之,罗素先生(也可以代表知识界人士)坦言,终生的追求明显地都属于对幸福感的追求。

此外,不少的各国学者、名人在掌握丰富知识和深刻体悟了人生经验的基础上,道出了他(她)们的肺腑之言:人生的最高或终极追求就是幸福。上文已有引述,这里不再重复。

这一节所要说明的是,迄今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全部知识和经验都是围绕着追求幸福这一终极目的而形成。

另一方面,历来人类所创造的各种艺术,也都是直接服务于人类各感觉器官追求幸福感觉的需要,就算是悲剧作品,也属于能由悲伤、震撼、恐惧等负面刺激转化为幸福的材料,前文已有所提及,这里不再辨述。

各种兴趣爱好、专注地观察某个事物、热心于钻研某种学术等,之所以容易上瘾,与这种对心流的体验不无关系。这也符合人类追求幸福体验的根本规律。

形成“心流”的生理机制是,在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的状态下,体内必须释放大量生化物来支撑其保持或继续活动所需。这些生化物一定要能刺激出机体的兴奋情绪,也就是起到“提神”的作用。与人通过吸烟、闻鼻烟等取得兴奋感的行为类似,所以,能使人产生“心流”的活动,往往就是使人上瘾的活动。

七、蜻蜓点水看历史

纵观人间历史的舞台,古往今来,各种角色所汇集演义的不过是直接或间接地追逐幸福感的悲喜剧。下面,我们蜻蜓点水式地考察自古而今的人类历史上追求幸福感的人生百态吧。

现在对人类历史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几百万年以前,地球温度突然变冷——作为人类祖先的古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急剧减少,食物缺乏——被迫走到丛林。面临饥饿、寒冷等新威胁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容易遭到食肉动物的侵袭困扰——于是,在漫长的时间里,在设法解决饥饿和寒冷的痛苦,以及躲避与抗拒猛兽侵害的求生过程中,人类祖先的神经系统的完善程度、身体的灵活程度都逐步得到提高,最终达到了质变,“脱离了”一般动物界,进化成了人。

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人类的早期,大约此前20万年,原始人由非洲迁移扩散到了世界各地,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了现代人。

原始人由非洲向世界各地迁徙、扩散的目的,不外是为了探求更好的生存环境、扩展生存空间,以获取更丰富、使自己感觉更好的食物和其他感觉更好利用的物质材料等。绝不会考虑其他什么“社会影响”、“社会意义”之类,终是为了生存繁衍和躲避痛苦与追求幸福生活。最近也有人提出证据,主张最早的人类是首先由亚洲出现,然后才扩散到世界其他地方。无论如何,早期人类存在范围的扩展原因,一准是为了寻求幸福或躲避痛苦,绝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