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5020400000024

第24章 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8)

归根到底,伊斯兰教也是主张干净、清静、朴质、平和、友善与寡欲的生活才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应当遵循的准则。伊斯兰教虽然也与其他各主要宗教一样主张寡欲,但不走极端、不走试图做到无欲或者是灭除欲望的空想道路。比如伊斯兰教的学者们(阿訇、毛拉等,往往是主持宗教事物的人)可以一如常人结婚和组织自己的家庭。伊斯兰教教义要求他们主要以对伊斯兰教义的宣传普及和与时俱进地为提高教众,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大众的福祉为最高的信念。

伊斯兰教尤其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她把信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了教义、教规当中。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都与教义、教规相联系,希望做到随时随地地指导信众走上提高幸福生活状态的“达天俊路”。“达天俊路”四个字是北京牛街礼拜寺正门额匾上的题字。

虽然《可兰经》中强调,信众之间以至普天之下的民众都应该以兄弟姐妹相处,但是现实社会中仍然流行着伊斯兰教主张正义“圣战”的说法。有的伊斯兰学者认为,是操英语的人用英语翻译伊斯兰宗教经典时,把“五功”中的“奋斗”给曲解成了好斗的“圣战”。可是由阿拉伯地区充满血腥的武力冲突的历史,以及伊斯兰教形成和演变的整个过程中,各派之间无情较量的事实表明,伊斯兰教确实存在鼓励和赞赏为了维护正义而坚决抵抗与献身的精神,信众中确实也不乏好斗者。“圣战”,指正义的战争。到底谁才“正义”,那是必然引起纷争的。所以直到今天,信奉伊斯兰教的信众群体之间、伊斯兰教覆盖地区的国家之间以及伊斯兰教覆盖地区的国家与基督教覆盖的国家之间多有争斗。在现今世界上,实施复国、报仇的恐怖活动的极端组织的成员主要是伊斯兰教徒。确实有的是正当的报仇,但是不正当的也不少。

宗教表现出的负面因素,其根本皆因信奉者也是人。他们虽然具有了宗教属性,但最高追求仍然是幸福感。谁妨碍了他或他们所属的群体的最高目的的实现,谁就是敌人。仔细想一想,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冲突的根本也在于这里。

3.佛教

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佛教大、小乘及其下属各宗派,在经论观点和修持方法上不尽相同,但其最根本的主张是一致的:

(1)一切客观事物或眼之所见都本于心,“吾心便是世界”、“三界唯心”。因此,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系于“红尘”的主观欲望都是虚妄的,惑于心,使人不得淡定,应该戒欲。

(2)通过礼佛、诵念经文或佛号、研习经文、坐禅冥想等方式的修炼,来达到戒欲目的。

因为幸福是具有适应性的。长时间享受高成本、高消耗所构成的程度较强的幸福生活的人,久而久之,他适应了这种生活,就会造成“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出现。相反,长时间生活在低成本、低消耗所构成的生活里,久而久之,也会适应这种生活,并不会感觉自己生活得那么不幸福。

戒欲,就是降低获得幸福成本的最根本的途径。尤其是对于物质生活条件较低的,广大社会底层的民众在追求幸福的人生道路中更是有着切实可行的重大意义。在他们艰苦的生存求索的过程中,宗教主张的通过降低人的欲望来获取淡定、恬静的好感觉的思路,从精神上给予了劳苦大众强大的支撑和慰藉的作用。有的基层民众皈依佛教并能够领悟到佛教提倡的寡欲淡定生活方式的真谛之后,可以从心底里自信地蔑视浮华的世俗观念与行为,切实地增加了自己的崇高感、优越感和对于佛教的归属感。在得到了脚踏实地的、符合真理的正确生活观念的同时,也增加了诸多幸福感。

有人把佛祖在菩提树下裹着少女的尸布遮体,以钵盂接受施舍的清苦生活和其他僧侣们远离奢华的做法称作“苦行僧”行为,在找苦头吃,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并不理解其中的真理性和作为教人、救世行为示范的深刻意涵。

(3)通过戒除自己的恶念恶行和不断地积德行善,争取今生和来世的好运,不但能逃避继续参与“六道轮回”、死后的灵魂堕入地狱,反而有可能升达西天与神佛们一起在“极乐世界”得“大自在”。“大自在”即是恒久的、无欲无求的极度幸福感或幸福心境。

佛教也做到了不管社会政治地位、经济条件如何,你只要诚心诚意地按教义或佛的要求去做,你就能低成本地得到放松、淡定、自足的心境以及对追求浮华物质生活的恶俗行为的蔑视和超脱感,以至对死后或来世的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佛教的修炼方法由简单易行到高深复杂应有尽有,谁都可以量身定制适宜自己的方式。就算穷得一无所有、愚得一字不识或病得卧床不能起,甚至话都说不出来的人,至少也能实行诚心默念佛号。你真的诚心默念了,因为一心不可二用,你就排除了杂念,暂忘了不适或不幸,得到了放松、沉静的心情,立即改善你的生理、心理的活动状态,达到减少苦痛、提高幸福感的目的。

此外,谁都能够做到力所能及的行善、救生、传教……很多方式来累积功德。通过这些宗教活动,满足教众的成就感、归属感、安全感,还可以得到佛的施舍或奖励等美好的憧憬所带来的幸福心境等,对整个社会也是有益无害的。

佛教的门坎如此低矮,谁还不能进呢?通过皈依佛教能获得如此低成本的幸福感,号称佛教“普度众生”就不算夸张了。

高深复杂的佛教修炼途径也不缺乏。从个体的沉思冥想、师徒之间的教学传承、教友之间的切磋辩经,到各地开设的佛学院、经学院等涉及众多学术科目的佛教研究方式都应有尽有。

两千多年来,佛教理论在原来的基础上叠加了无数大德高僧们呕心沥血的贡献,在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在具体的科学技术方面,甚至于在艺术、体育、方术等方面为人类探索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诸项事业上,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佛教主张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和谐相处,不要认真计较。因为世界所有事物都是虚幻的,诸事都如过眼烟云,空空了了——既然都是空空,如何还不能了了?佛教还主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如儒家的“吾欲仁,斯仁至矣”的理念一样,只要真心地开始向善,则即刻就能出现善念、转变成善人,等等。所以说,长久以来,佛教在减少纷争、维护社会安定方面是功不可没的。

当然,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佛教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成分。很明显,佛教的出世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利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封建朝廷几次对佛教进行重大打击或压制,其借口主要就是佛教的出世思想有不义、不孝之嫌。后文还将对佛教的其他主张提出异议。但其存在了长达两千余年漫长时间和流传范围不断扩大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佛教具有普世实用价值和一定的真理性。

4.道教

道教主要传布于占世界人口比例数最大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的一些地方也是道教的覆盖地区。

道教主要是通过教人认识事物的相对性,包括幸福的相对性这一普遍真理,来使人明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所消耗的资源成本可以大不相同。

任何事物本来都具相对性:冷,对于比它更冷的,它就变成了热。祸,相比于更大的祸,它就变成了福。比如:一个人被汽车撞折了一条腿,是祸;但是,和那些因为出车祸而丢了命的相比较,这便算是万幸,是福。又如:身体伤残了,不能开车,是祸。但从另一角度看,不开车就彻底避免了由于开车可能闯出的祸,这种祸也就转变成了福。

道教使人醒悟:祸福相依。福中包含着祸,祸中包含着福。不要孜孜劳心、劳身去盲目地追求幸福。要顺其自然、秉承天命、勿弄奇巧、安贫乐道、隐忍退让、淡泊名利等。这些思想的积极意义尤其在于警示那些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过分偏激,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的人。

道教着重抓住幸福相对性的两个方面来开导人们:

(1)幸福生活只是人的一场主观体验而已,幸福与不幸福主要决定于主观意念,亦真亦幻,不要太认真、太固执地去追求;太认真、太固执是一种惑。

比如:某人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从小发奋读书,抓机会、走后门,还算幸运,过上了当官发财的日子。但试想:一个人做了一个与上述那个人的人生道路差不多的梦,得到的幸福感觉不是也相近吗?人们常说:“人生如梦”,不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写照吗?中国古代许多受道教思想影响的文学作品都渗透了这一观点。最明显的是《唐宋传奇》中的《大槐安国》和《枕中记·黄粱美梦》,庄子的《齐物论》中也表达出这样的思辨。何况人生无常,“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己的祸福不一定是由自己的拼争而定。

号称中国第一才子书的《红楼梦》,所欲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是佛教和道教思想中关于人生幸福具有上述相对性的感悟,从她的书名“梦”字中已做明示。尤其是第一章和第二章,很明显地是以佛、道二教思想作全书的纲领。书中所写什么空空、了了、真真、假假;还有一面现美女、一面现骷髅的风月宝鉴,等等,尽是佛、道二教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范式。

后世之所以称《红楼梦》为“第一才子书”,除了作品内容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十分出色的表现手法以外,贯穿作品的对佛、道二教普世的真理主张也是提高《红楼梦》社会价值、得到大众认可的重要原因。

从《红楼梦》在中国思想界、文化界影响之大可以看出:

A、佛、道教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幸福观的影响不可小觑。

B、贯彻真理是文学艺术的灵魂所在。文学艺术作品的传世和不朽,必须具有贯彻真理的品质作为支撑。

(2)获得同样的幸福感,付出的成本可以是大不相同的,通过修行降低主观欲望需求,是低成本获得逍遥(舒服、自在、愉悦等幸福感)的根本途径。

庄子的《逍遥游》所表达的意思,是道教思想的代表之一。在《逍遥游》中以寓言的方式表明,安于自然、没有奢望的小小的蝉和小小的斑鸠,与志趣高远、欲求张扬的大鹏(其背几千里,其翼若垂天之云)享受着同样的飞行乐趣,甚至小小的蝉和斑鸠的自我感觉已经是比大鹏更幸福的“至乐”,但付出的成本与大鹏相比却算是微乎其微的。蝉和斑鸠,想什么时候飞,就什么时候飞。遇到心仪的地方就落在上面。可是大鹏则不然,不借助六月里的大海风不能起飞,不是“南溟”或“北溟”那样的大海不能容身。目标都是追求飞翔时的好感觉,由于追求的方式不同,付出的成本就大不一样。

《庄子·马蹄》中还有这样的话:“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说明道教也是主张戒欲和朴质的生活是人类生存能取得长久幸福的康庄大道。

总之,道教的主旨是教人通过认识事物具有相对性的本质,再加上主观的修行,降低欲求,获得低成本长久的幸福感。

他们甚至主张“返朴归真”,回到远古的蒙蛮纯朴时代。虽然理有偏颇,但参透了真理的一面。在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社会思想潮流中,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由古至今,在宣传解释和辩护其相对主义主张的过程中,道教中的“真人”们对于形式逻辑中的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抽象与具体等方面的理论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老子和庄子的主张,统称老庄思想,是道教思想的渊源。老子“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这种“无中生有”的哲学观点,已经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实证科学家们的认同,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类精神思辨的成果。据最新报道称,赋予构成宇宙的基本材料的绝大多数基本粒子质量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已经快要被科学家们捕捉到了。“上帝粒子”假说的出现,就是为“无中生有”的观点找证据。

科学家们所猜测的,占据宇宙结构中绝大部分成分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不是也包含着“有寓于无”的哲理吗?

道教崇尚的“太极图”形象简洁、巧妙完美地诠释了阴阳互含互动的客观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展现出它的奥妙和生机。

历代真人、道士们在挖掘、整理、发展中国的数术(主要以自然事物的本来规律来对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进行推演或预测的诸种方法。诸如观星制历、勘察风水等)和术数(主要以主观思考或冥想的结果来对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进行推定或预测的诸种方法。诸如抽签测运、符咒消灾等),以及健身、养身、养心等文化传统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佛教和道教还开发出诸如坐禅、瑜伽、气功、导引等入静参悟和净心抑欲、强身健志的良好实用地追求幸福的途径。

另一方面,道教把真理的相对性的一面发挥到了极致,因而甩不掉相对主义的嫌疑;道教提倡过分的无为和出世的消极思想意识也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负面的作用。

道教提倡的返朴归真的主张很有矫枉过正的意味。比如道教的精神鼻祖老子曾说:“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这明显是过分了,也太脱离实际。

庄子曾说:“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长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

脚踏真理还要一个劲儿地往前走,那就必然走向谬误。

虽然道教的思想早已发祥,但是道教的形成是在公元之后的事情。佛教也差不多在同一段时间里才开始在中国迅速传播;儒家思想本来就一直早于这二者占据着中国社会意识的主要地位。儒、道、释(佛教)三者虽然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但她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现象,历来都很明显。

上述各主要宗教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区别。但是,她们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的核心主张——在参透幸福相对性的基础上,在人生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重视对内在精神的修炼,抑制无限张扬的人欲;规劝、引导世人安于天命,消除侥幸和不安分、不知足和不平和的浮躁心态,最终目标是追求低成本、适度、可持续的幸福。

世界各主要宗教基本、核心的主张就是,通过节制人的主观欲望,寡欲则安、知足常乐、减少争斗,从而降低世人追求幸福的成本。这既符合人类追求幸福的终极目的,也符合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方向。之所以各主要宗教具有几千年不衰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她们有着这样正确的、符合实际又符合真理的核心主张。

几千年来,普通人,尤其是社会下层广大民众之所以纷纷皈依宗教,正是因为上述共同核心的主张符合实际,是低门槛、低成本地追求适度的、可持续幸福的路子。信众们付出的成本低得主要是付出诚心,就可以得到归属感、安全感和淡定不躁的怡然心境等幸福感,甚至还附有对来世幸福的美好憧憬。

在中国,有的地方佛教与道教可以合用一座寺院,住在一起的僧、道十分和睦。正是因为佛教与道教有着共同的核心理念,才能出现这种僧、道和平共处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