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长征中的女战士6
4999800000011

第11章 女炊事班长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队伍中有一个妇女工兵营,虽然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但却是一支坚强的运输队伍。行军时,妇女工兵营的指战员们除了背全营的物资、行李外,还要背方面军总供给部打土豪得来的供军需用的银元、金子等物品,每人要背四五十斤重的东西。说起来,最辛苦的要算炊事班长贾德福。

贾德福是四川人,参加红军前是个年轻的寡妇,膝下无子女,由于身受地主的剥削压迫,又见红军为人民办好事,她虽然年已28岁,还是参加了红军并且随军长征。当时红四方面军的指战员,年纪都较轻,还有不少18岁以下的红小鬼。妇女工兵营中的战士,算贾德福岁数最大,于是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贾老婆” (老婆婆的意思),她听起来也觉得满有风趣。战士们喊她“贾老婆”,她会清脆地答应一声“嗯!有啥事吧!”

长征出发后,贾德福自告奋勇地背着一口大铁锅,外加一把锅铲,还加上其他东西,重量就不仅是四五十斤了。当她背着铁锅行李走在征途上,遇上“鸡”(国民党的飞机)“下蛋”(扔炸弹)时,她不是就地趴下,用铁锅掩护自己,而是将铁锅卸下,用身体去保护铁锅。有一次敌机来袭击,她又是把身体趴在铁锅上。刚好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路过这警报解除后,他对贾德福说:“贾老婆啊贾老婆,你真行!人家是顾头不顾腚,你可是顾锅不顾命!”“全营几百号人,没有锅,咋个做饭?未必让同志们吃生的?”她很爽快地回答道。

“你真行!”郑义斋部长又一次表扬她道。

“这算什么?应该的。”她谦虚地说道。

锅比她的命重要,因为全营的生存,全靠这锅,即使她豁出性命,保护住这个关系全营生命的锅,也是值得。

1935年8月,红四方面军第一次过草地。这时部队刚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二个多月,还有点粮食,但油、盐、姜、菜等食物却很少。怎么办?为了尽量搞好全营的伙食,她操碎了心。她的干粮袋与众不同。别人干粮袋就是装着粮食,而她干粮袋上,不几个小袋,分别装着盐、姜、蒜、辣椒等调味品,给大家改善生活特别是给伤病员改善生活用。

“你们看!贾老婆的干粮袋五花八门,真好看!”女战友苦中寻乐,在艰苦的行军路上,也常与贾德福开玩笑。贾德福只是乐呵呵地笑一笑。说真的,要在干粮袋上缝小袋,只有见到什么布就缝上,管它什么颜色。于是她的干粮袋成了“百衲袋”,也是贾德福还经常组织炊事员们采摘花椒叶、杏叶、灰灰菜,煮上一大锅,然后放上一小撮盐,给战友当菜吃。这时盐很少,她也只能像放味精似的放上一点,战友们好久没吃到菜味了,即使吃上白味的灰灰菜也觉得顶过瘾的。

9月,红四方面军第二次过草地,粮食越来越少了。战友们即使千方百计设法搞到一点青稞麦,也找不到石有的仍然整粒拉出来,肠胃弱的战友,还泻肚子。怎么办?这可把贾德福愁坏了。有一天,她忽然发现了一架水磨,可把她高兴够了。她不辞辛苦,发动炊事员,把青稞麦磨成粉,避免了因囫囵吞枣引起的消化不良的毛病发生。青稞麦又吃完了,只好吃野菜。

前面部队把野菜的嫩叶采光了,她只好给大家吃连梗带叶的野菜。病有减轻,有时还要参加战斗,不吃东西怎么行,她比干部还着急。她有时摘下野菜的嫩叶,煮熟后多放一点盐,算是“病号饭”。如果病号吃不下这样的“病号饭”,她就像哄小妹妹一样哄着她们吃,直到病号把“病号饭”吃完她才安心地离开。可是她作为炊事班长,自己的肚子里却经常闹饥荒。

贾德福背大锅行军,比别人艰难走,特别是在下雨天,过那贴着石崖开凿出来的栈道,真是有点像耍杂技。一面是望不到顶的峭壁,一面是深不见底的峡谷。雨后,路滑得很,稍不小心就要坠入峡谷。她们只好手拉手,贴着石崖,一步一步小心挪动。背着大锅行走在这泥滑如油的栈道上,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她硬是背着大锅走过栈道。如果行军在晴天里,敌人的飞机又会来“光顾”,负感艰难。但她一一克服困难,保护大锅,随军前进。

有一天,妇女工兵营沿着羊肠小道,进入了一片苍郁的原始森林,敌机一时失去目标,天也没下雨,大家才松了口气。

“这个地方要得,下不着地,上不着天,天不落雨,‘鸡’不‘下蛋’,硬是安逸哦!”一位外号叫“喜鹊”的女战士嚷道。

其实,每人背上背着四五十斤东西,贾德福的身上背着大锅,还要重一些,在原始森林中走路,软绵绵的,比走硬路还困难,有什么“安逸”可言。这完全是为了鼓舞士气,同时也反映出红军战士行军之艰难:走在原始森林里就是容易走的路,那么什么是难走的路,读者可以想像得出来。

处处想着战友,惟独没有想到自己的炊事班长,深受妇女工兵营全体女战士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