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要是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或动机、动因,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行动求得自身的满足。没有需要就没有人的一切活动,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人的需要是在人的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环境条件下,人的需要也会有所不同。
在有关人的需要的相关理论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具有代表性。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作者认为,这些需要都源自人的属性,因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自主属性而有相应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自然属性的需要;社交需要是社会属性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自主属性的需要。
(1)自然需要:人因其自然属性而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为了维持机体的生命和健康而需要基本的生存和保障条件,如吃饭、喝水、穿衣、住所、医疗等;为了满足性欲、延续生命和发展友谊而需要与异性交往。食欲和性欲这些生理上的需要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当一个人被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其后。人饿了会饥不择食,甚至会杀害同类,以同类为食,这在灾荒年代和海上逃生时就发生过。性的冲动在没有道德和法律约束时会导致强奸和乱伦。“生理需要和欲望是引发人的一切需要和欲望的始源,因而也就是产生人的一切行为的最终原因。于是,人的食欲、性欲等生理需要和欲望,亦即人的动物性,便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人性,其他一切人性都必须由人的这些动物性来解释和说明,而不是相反。”
人的自然需要与动物的自然需要有所不同,不仅仅是为了维生,而有享受和社会的功效,如人类发展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和衣饰文化,拥有发达的建筑科技和医药科技;人的性爱不只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有愉乐的功能。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同时或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就有了安全需要,如身体安全、生活环境安全、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保障安全、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由个人安全延伸出来的家庭安全、组织安全和社会安全,目的是为了消除危险和避免伤害。
(2)社会需要:人因其社会属性而有社会需要,具体表现在相互依存需要、社交需要和劳动合作需要三个方面。在相互依存需要方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前人打下的基础和现实社会中他人的帮助。人畏惧孤独,需要融入群体,在群体中有适合他的位置,能发挥他的作用,得到他想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东西,找到自己的归属。在社交需要方面,通过物质交换实现互通有无,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通过情感上的交往、交流,获得亲情、友情和爱情,获得理解、信任和温暖。在劳动合作需要方面,人需要劳动,需要工作,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事,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事情。
纵观人的一生,在其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社会需要,如青少年时期接受教育、求知、求学的需要,青年时期恋爱、婚姻、就业、立业的需要,中年时期职业成就、社会地位、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需要,老年时期养老、治病的需要等。
(3)自主需要:人因其自主属性而有自主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尊重需要、自省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认知需要就是人总想知道自身和外界的现象和本质、历史和未来,以把握和改造自身和外界。尊重需要可分为自尊和他尊,自尊即自爱、自信、自我肯定、独立自主;他尊即在群体中获得他人的重视和尊重,如他人的肯定、赞誉,个人在群体中的威信、地位等。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会激发人的自信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反之,若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导致自卑和消极的人生态度。人总是希望被肯定而不是被否定,希望被接纳而不是被拒绝。自省需要是对自己的言行、思想、情绪、动机等时常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此来认识自己、改正错误、完善自我。自省有助于思想上的醒悟、防止重犯错误和提高自我道德修养水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充分展示自己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自我的意图和愿望。人们常说的为理想而奋斗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属于自我实现的范畴。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人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奋斗的内在动力。一般而言,自我意识越强、文化水平越高的人其自我实现的欲望越强烈。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现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认为人的需要并不一定严格遵循从低到高逐级发展的规律,人的需要还可以实现反复的跨越式发展。如果人的低级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级需要;如果人的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也会促使人们转而追求更低层级的需要。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反而会促使他奋发向上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以解决人的衣食住行基本需要。有的人在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后,反而去追求更低级的生理和安全需要。
人的需要还可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如按需要的目的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按时间关系划分为近期需要、中期需要和远期需要,按社会准则(道德的、法律的)和组织准则(规章制度)划分为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根据社会条件和组织能力情况,合理需要又可划分成能满足的需要和不能满足的需要。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及能满足的需要和不能满足的需要的划分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在某一时代某一地域是不合理的或不能满足的需要,到了同一时代另一地域或另一时代的相同地域就可能是合理的、能满足的需要。例如,在30年前,在中国要有私房私车是不合理的、不能满足的需要,而在美国却是合理的、可以满足的需要;如今,同样是在中国,有私房私车的需要对许多人来说已是合理的、可以满足的需要,并且已经变成了现实。
每个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具有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的趋向,即从追求物资性的满足转向追求精神性的满足,例如从追求金钱、财富转向追求对社会的回报、贡献。
人的五种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而对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并加以计划和调节,如进行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并围绕目标开展活动;为保健目的而科学地安排个人的饮食、起居、锻炼、休闲等;适时调整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等。
2.兴趣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具有认知和情绪双重特征。兴趣和动机都源于需要,兴趣是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的影响比动机稳定和持久。
3.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观点,它通过兴趣、愿望、态度、观点、理想、信念等方式表现出来。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评价以及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理想是人对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对未来的设想。信念是支持人的行为的那些深信不疑的观点和准则。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人们的价值观有着显着的差别。
4.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生理和行为特征,可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技能。由于能力涉及的面较广,
将在后面的3.1.4历练中详述。
5.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天赋性和稳定性。气质与体液(血液、胆汁等)、激素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关。气质通常分为4种类型: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和抑郁质(抑制型)。
6.性格
性格是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式上的个性心理特征,表明一个人如何追求他所要追求的东西或如何拒绝他所要回避的东西。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与机体、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因素有关。性格的类型至今没有定论,通常所说的内向型性格、外向型性格和混合型性格只是较为粗浅的一种分类方法。
7.意识和自我监控
意识是个体运用认知和体验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内在的)以及环境中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的觉知。意识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由于人具有意识能力,所以人能进行自我监控,即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谋划、检查、反省、调节和控制。自我监控是个人管理或自我管理的基础,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3.1.3历练
作者坚信,遗传可能会使上一辈的大脑和身体的部分优势和不足传递到下一代,造成人与人先天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后天的环境和个人的努力是决定人一生所能达到水平的主要因素。一个人生下来大脑是空白的,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才能认识和适应自己和周围的世界。知识、经验和能力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拥有有用的知识、相关的能力和经验,再加上机遇就促成了一个人的成功。知识、经验和能力都是后天通过教育、培训、实践和自我修炼而获得的,所以作者把它们合称为人的历练,简称历练,意即人经历和修炼后所得。历练很大程度上代表和体现了一个人的水平和价值。一个人已有的历练是其后续发展的基础。
3.1.3.1知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知识的表述是: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
各种知识都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识所得,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人通过认识活动,学习前人的知识;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实践,总结自己的知识。知识是有机的整体,人们为了认识和运用方便及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将知识分门别类,并有基础知识和专业(专门)知识之分。
知识和信息、数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中阐述了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区别,指出:数据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图像等;信息是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应用于生产,才能转变成知识。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三种层次:符号表征、概念、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