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4994100000010

第10章 管理方法(2)

1.罗列出实现目标需要做的各项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定量或定性描述。准确地描述任务不但可以界定任务的范围和工作量,而且可以细化和深化对任务的认识。分清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哪些可交付给他人做。有的任务可以用倒推法理出,即根据最终需要实现和提交什么,反推需要完成的任务。

2.从时间、空间、逻辑的关联性上理清各项任务间的关系,对任务进行重组和优化。通过编制任务流程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项任务从启动到结束的顺序、路径和逻辑关系,便于进行流程优化和方案优选,提高任务实施的效率和效益。

3.理清中心任务(重点任务、关键任务)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难点,制定相应的对策。

案例:考研的任务管理

赵明从进入大学起就明确了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目标。为此他认真学习各门功课,取得优异成绩。进入大三了,考研时间不到一年半(考研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结束时),需要围绕考研,具体落实相关任务。

首先他列出了考研的各项任务,画出了任务流程图(图4-2):

(1)确定报考学校和专业。

(2)收集最近两年所报考专业各科的考卷和答案,以便熟悉考题类型、特点和难度。

(3)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复习准备。

(4)通过规定的余下课程的学习,完成毕业论文,以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5)通过初试。

(6)通过复试。

第二,理出关键任务。要达成考上研究生的目标,关键任务是要确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学校和专业,并通过初试和复试。初试对总分数和单科分数有要求,要全面兼顾,不能偏科;复试不但有笔试,而且还有面试,需熟悉相关话题,注意面试技巧。

第三,制定对策:

(1)了解本专业前几届同学报考专业和录取情况,供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参考。可主动拜访考上研究生的学长,向他们取经,避免走弯路。

(2)减少与考研无关的事项,以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复习准备。

(3)若对基础课程复习感到无从下手,可选择对路的考研辅导班进行复习备考。

(4)创造必要的备考条件。现在大学生几乎人人有电脑,在集体宿舍学习、生活可能会受到不考研同学的影响。为保证安静的学习和休息环境,保证复习时间和效果,若经济条件许可,可以考虑在学校附近租房。

(5)合理安排复习和上课时间,注意休息和营养。

(6)集中精力准备初试;

(7)初试通过后,做好复试准备。了解复试要求和导师情况,准备笔试和面试。

4.3计划管理

目标设定和任务确定后,需要制定实施计划,以便于具体操作实施。计划管理是为实现目标和任务所需的行动时序(顺序、实施步骤)和资源投入安排,即按时间顺序安排任务、进度和资源投入。

与目标相匹配,计划有长期(长远)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一般而言,长期计划指五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指三年至五年的计划,短期计划指三年以下的计划。短期计划可分解为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可分解为季度和月度计划,月计划可分解为周计划,周计划可细化为每天的计划。

可以投入的资源包括知识、经验、能力、财力、时间、精力、关系等。

安排任务及其进度时,有的任务可按时间顺序串行,有的任务可以并行。实施计划可用文字、表格和图示来表述。

计划要留有余地,具有一定灵活度和适应性,并根据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案例:计划的表述方式

张先生是某公司的项目经理,2010年的目标和任务是完成好承担的公司项目,同时利用周末时间进修5门硕士课程,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他的计划可以用表格和简易甘特图来表述。用图来表述更为直观,可以清楚地看出任务的起止时间点和串行、并行关系。

4.4实施管理

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制定了实施计划之后,就转入具体实施了。实施管理是以计划为指南,组织和运用各种资源去完成各项任务,实现既定目标。

1.实施前的相关准备。针对实现目标所需的思想准备、财务准备、时间和精力准备等。广义地讲,目标设定、任务分解、计划制定都可看作是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2.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1)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抓住重点和难点。主要资源应放在重点和难点任务上,以重点和难点任务的突破带动其他任务的推进和完成。

(2)控制实施进度,保证实施质量和效果。凡事欲速则不达,对追求的目标不可操之过急,要做好基础工作,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3)分析风险并加以防范,适时进行目标和计划的评估和调控,参见4.6风险管理。

(4)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积极主动与实现自己目标相关的人进行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5)排除干扰。认准了目标就要有坚定的意志去谋划和实施,不能轻易偏离、更改和放弃。

(6)保持身心健康。随时诊断和维护身心健康,参见第9章健康管理。

3.收尾工作。任务完成、目标实现或任务和目标因故中途中断、废弃,要及时做好总结、清理工作,以新的状态投入到新的目标和任务中去。

4.5成果管理

成果管理是对在任务和目标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所取得的成果及相关的资料、知识和经验进行的清理、总结以及交流、推广等活动。成果管理既是一个梳理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提升过程,需要及时进行,以支持后续目标和任务的制定、调整和实施。人生不同阶段、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成果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其成果管理的方式和评价标准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校学生的成果主要是学习成绩,应针对各门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求取得优异成绩;企业总经理的成果主要是经营业绩(企业效益),应盘点企业经营现状和存在问题,制定不断改进之策。

案例:项目经理的成果管理

项目经理的成果管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工作成果总结。组织项目部(组)人员编写项目总结报告,对项目的来源、任务要求、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及经验、教训进行总结。项目主管方根据项目合同(任务书)组织对项目成果和报告进行评审和验收,出具验收意见。

2.个人成果总结。从个人的角度总结项目工作给自己带来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上的收获,客观分析项目成果和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项目管理工作提出改进对策。

3.写作和发表学术论文、专着。对工作中和自身学习、研究中有价值的新认识、新成果可以用论文和着作加以提炼和记录,并对外发表。这样一方面可以将成果提供他人学习、借鉴、交流,一方面也可反映自己和所在组织的学术成就,扩大自己和所在组织的知名度,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4.做好成果的归档工作。工作成果和个人成果应以纸介质或电子文档存档,并做好备份,以方便今后查找和使用。

4.6风险管理

风险是在给定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则风险越大,或者风险是不利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所有目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有一定风险,风险管理就是对目标事项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主动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尽量扩大有利于目标事项发生的概率与后果,而尽量减小不利于目标事项发生的概率与后果。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需要贯穿在目标实施全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管理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来加以防范和控制风险。

1.风险识别:判断哪些风险会影响目标,需要系统考虑外在风险和内在风险。外在风险是指目标实施对个人总体目标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内在风险是指可能影响目标进展,甚至导致目标实施失败的因素,比如目标不明确或目标范围变更所带来的实施工作的延迟。需要多角度、多渠道收集、分析相关信息。

2.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估计和评价。风险估计主要是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风险评价主要是确定风险的社会、经济意义,分析处理的费用和效益。

3.风险处理:一般而言,有下列两种风险处理方法:

(1)风险控制。对于已识别与分析的风险,可以根据过去类似的经验排出优先级,主动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执行减轻风险的计划消灭风险、中和风险、分散和转移风险,在风险发生时采取应急预案,力争将损失减至最低限度。对于未识别的风险,要加强监测,随时发现随时加以处理。

(2)风险自留。风险量不大,潜在损失在可承受范围内的风险可以保留,不必特别防范。从威胁目标成功的角度看待风险,若风险对目标所造成的威胁能与冒此风险所得到的收获相抵,就属于可接受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