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敬天爱人者成:稻盛和夫的商道公开课
4976000000034

第34章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使自己的灵魂得到磨炼(2)

稻盛和夫领导下的特磁课,在当时可谓是干劲十足,职工们每天都热火朝天地工作。但也并非人人都如此,其中有一位年轻人,他做事拖泥带水,喜欢偷懒,稻盛和夫的那一套理论对他并不见效,他依旧故我,屡教不改。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影响了工厂的工作气氛,如果再继续放任不管,这样的坏习气很可能会感染别的员工。衡量再三,稻盛和夫决定要开除这名员工。

稻盛和夫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工厂内部一些人员的不满,他们四处散播谣言说:“稻盛和夫此举纯属无事生非,是故意针对员工,与工会作对。于是,工会作出决定要批斗稻盛和夫。

面对批斗,稻盛和夫感到很吃惊,但随即他就镇定下来,他的内心并不害怕,他坚决地说:“如果你们明明知道他工作很差,又没有责任心,你们还是要支持他,替他开脱。要是你们认为他是对的,我是错的,那么我可以立刻辞职。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们,你们这样是非不分,一味盲目维护懒惰落后、不知悔改的员工,企业迟早是要垮台的,到时候工会也会跟着垮台。”

稻盛和夫在刚刚成为管理者的时候,曾面临过数次考验,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没有妥协,他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原则。更重要的是,稻盛和夫的每一次坚持都会给他带来最后的胜利。因为稻盛和夫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出于私心,而真正是出于公心。

稻盛和夫从这些他经过努力取得的胜利中感悟到:凡是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情,不管经过多么激烈的反对,迟早一定会被大家接受、认同。只要你能秉持做人正确的原则,不管是什么事情,即便遇到再大的阻碍和挑战,坚持下去,终会胜利。

稻盛和夫曾说过“我也不是什么经营的圣人,我只是个普通人而已”,“我只是努力地去学习中国圣人、贤人的那一套思想,然后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将它们付诸行动而已。除此之外,我个人信奉佛教。我将中国圣贤的哲学思想与宗教里优秀的哲学思想融为一体,作为指引我人生的罗盘,尽力地付诸行动”。

所谓的哲学,即人的思维方式,是判断事物的基准和行事的准则。稻盛和夫称,在松风工业工作的这段时间,是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是他从平庸走向非凡的起点。稻盛和夫强迫自己喜欢上陶瓷研发工作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最终他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从而使他明白到,只要转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就可以改善现状,他学会了如何协调内心与自身及客观外在环境的关系。坚持正确的东西绝不动摇就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他坚信,正确的理念最终一定会占到上风。

凡事往积极的一面想,凡事恪守正确的做人准则,一点一点稳步前进,这是稻盛和夫哲学体系中至为关键的内容。

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的一生中,有两次选择险些就改变了稻盛和夫的人生轨迹。

大学毕业时,日本就业非常不景气,没有任何“背景”的稻盛和夫坐上普通列车,三天之后,他只身到达了东京,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稻盛和夫感到非常沮丧和愤怒,他曾灰心地想道:这个世界是如此灰暗和残酷,世间根本没有公平一说,穷人永远别想在这里立足,倒不如充满正义人情的武侠世界更有人情味一些,干脆做个强盗算了。稻盛和夫戏谑道:“要是我当时真的投身侠客的世界,恐怕九州岛上现在会有个颇有名气的武侠家族呢。”

另一次的抉择发生在稻盛和夫进入松风工业之后。那个时候,稻盛和夫和同事们刚刚一同研究出了U字型绝缘材料及用来烧制U字型绝缘材料的电炉。在这个时候,巴基斯坦的一个公司对稻盛和夫本人及他的研究成果极有兴趣,他们表示希望购买电炉,并希望稻盛和夫能作为技术指导人员和他们一起到巴基斯坦工作,并且承诺给稻盛和夫的工资是他原来的20倍。这对在当时生活非常清贫的稻盛和夫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稻盛和夫犹疑了。他大学时期的一位导师在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坚决地反对说:“稻盛和夫你一定要想清楚,你不能到巴基斯坦去。你不能只满足于现在你所会的东西,假使你现在去巴基斯坦卖技术,等你再回日本的时候,你原有的技术已经被淘汰了,到时候你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在这两次人生抉择中,稻盛和夫只要有一念之差,那么今日的京瓷和稻盛和夫就会不复存在了。正是因为稻盛和夫一次次准确地把握住了命运的抉择,才得以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和思考方式。

1997年,稻盛和夫已经65岁了。他在京瓷株式会社和DDI股东大会上,宣布了自己希望退居二线的意愿,也就是只担任名誉会长,并且他决心从此后得专心修身养性。在他从业的40年来,稻盛和夫一直主张以仁爱、利人的思想回报社会,而这种思想始终指导着他的经营管理以及做人的方式。

“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赞同我的经营哲学,他们认为那种哲学不合时宜。但不管怎样,这种理念陪伴了我一生,托它的福,我所做的事业几乎没有受到过什么大的阻碍,很多运营中的问题都是在这种哲学的指导下迎刃而解的。”

在离开了京瓷之后,稻盛和夫修身养性,他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做慈善事业以及到世界各地去进行演讲。这位杰出的商界哲学家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赞同自己的经营哲学,他希望将仁爱、利人以及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散播到世界各地。

经营者应该具备自律的美德

人性是非常脆弱的存在,若是没有特别意识地约束自己,恐怕谁也无法抗拒欲望和诱惑,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一个在京瓷公司发生过的真实故事:

京瓷公司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公司的董事在外出公干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公司配有司机的小车。一天,公司的一个董事到了下班时间却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车用。原来那一天,总务人员误以为这名董事晚上可能会在公司加班,于是就把车子给因为工干需要用车的营业部用了。

这名董事在知道了情况之后非常生气,他气势汹汹地说,像营业部长这样的人居然也配使用公司的小车。这件事传到了稻盛和夫的耳朵里,他找来了那名董事并对他说道:“车子是为了使需要公干的职工不为交通工具这样的杂事费心,以便提高办事效率的。不是只为了董事而准备的,你自己想一想,你有什么资格因为自己不能准时回家而对为公司忙着东奔西走的部长大吼大叫?”

即使董事在公司内享有优先权,但那并不代表着董事就高人一等,那是公用的车子,而不是专为董事个人准备的。这是完全符合原则和道理的事情。但是,在一个组织中,一个人的地位一旦提升,似乎这些原本理所当然的事情也就跟着被忽视掉了。

在创业初期,京瓷公司的公车是一辆小型的二轮摩托车,而且还是得由稻盛和夫本人驾驶。公司初入轨道之后,才购置了一辆昴360小型车。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由稻盛和夫本人驾驶,但是,稻盛和夫总是一边开车一边思考工作上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公司的具体运营,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他才决定要雇用一个司机。

不久之后,公司换了一辆更大的车子,这样一来,司机就可以开着车接送稻盛和夫上下班了。一天早上,车子准时到达稻盛和夫的家门口,正好赶上稻盛和夫的妻子外出办事。稻盛和夫叫妻子顺便搭车,妻子拒绝了他,说:“那又不是你自己的车子,那是公司的车子啊,你不是一贯主张公司分明吗?你自己也说过,公与私之间一定要有一条清楚的界限,我还是觉得我步行去比较好。”

妻子的话,让稻盛和夫立即噤声,深表汗颜。

这不过是一个很小的事例,凡事说起来总比做起来容易,要做到言行如一,实属不易。但是原理原则如果不被严谨地贯彻于行动,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原理原则是正确和坚强的源泉,但是它是非常脆弱的,如果你不时刻告诫自己,它很容易就会被抛在脑后。也正因如此,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反躬自省,对自己的行为要严以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