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沉静力:世界如此喧嚣,你要沉心静气
4971800000035

第35章 重整心情,宁静致远:疲惫时要静得下心(2)

对此,杨澜解释说:“做完一系列的加法后,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不能自控,我留给自己和家人的时间太少了,我有了冷静的思考,明白了人生中不可能什么都能要。于是,我开始做减法,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懂得市场规律的文化人,一个懂得世界交流的文化人。如今,我很享受自己的事业和婚姻。”

在生活的某个时刻,某个瞬间,我们应学会用加法;另外一个时刻,另外一个瞬间,则要果断地用减法来处理。做好人生的加减法,你会在人生的舞台上拥有一个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的转身,迈向成功和成熟的可能性就会随之增大。

你想感受到心灵的轻松吗?你希望走好人生后面的路吗?那么,你就要时常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看看自己是不是忘记了做减法,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减法,然后有选择、有目的地做好人生的减法。

4.人生中的“不为”

没有人是三头六臂无所不能的,即使再优秀的人,精力和体力也是有限的

两千多年前,孔子即认为君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就是“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不“越位”,这才算得上是“君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之所以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举步维艰,正是因为没有抵达“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境界,习惯像“超人”一样大包大揽身边的事情,凡事追求事必躬亲、亲历亲为。

的确,没有人是三头六臂无所不能的,即使再优秀的人,精力和体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凡事苛求自己,让自己背负的角色太多,非要把自己拔到那些完不成的极限和遥不可及的高度,怎能不心受折磨?

作为IBM公司的总裁,美国商场上呼风唤雨的大人物,汤玛士·华生的能力毋庸置疑,他又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认为公司上下没有哪一部分能离得开他,因此密密麻麻事宜的日程塞满了汤玛士·华生的每一分钟。

后来,汤玛士·华生感觉到生活如同失去了重心,每天都心神不宁、疲惫不堪……先是嘴上起泡,接着是出现各种上火症状,后来胃也开始不舒服了,血压也持续升高,而这加剧了他工作上的失误,甚至在一次工作中晕倒。

到医院一检查,汤玛士·华生被诊断出罹患心脏病,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疗。华生一听,如晴天霹雳,他立刻焦躁地说:“那哪行!我们公司可不是一个小公司啊,我又是公司的总裁,我每天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有忙不完的工作等着我,现在我怎么能安心住进住院呢!”

医生无奈地看着华生,没有再进行劝说,只是邀请华生一起出去走走。一直走到郊外的墓地时,医生指着一个坟墓,轻轻地说:“你我总有一天要永远躺在这儿,是不是?那时候,因为你的离开,公司就不照常运作了吗?公司就会关门大吉了吗?”

听完这番话后,华生站在那儿沉默不语,思索良久,“是啊,我每天忙忙碌碌,公司的大小事情都包揽下来,这就是我觉得越来越累的原因吧?!如果我离开了,我的工作会有人接手来做,而公司依然可以照常运转。”

依照医生的指示,华生向IBM的董事会递上辞呈,安心地住院接受治疗。结果,IBM并没因此而一蹶不振,至今依然是蜚声国际的大公司,而华生本人也获得了心灵上的平和与安宁,生活渐趋平缓。

就像华生所感慨的那样,没有谁是无所不能的,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下来,追求“事事通”的结果,往往只能是“事事空”。因为,背负的角色越多,身心越容易疲惫而沉重,也就忘记了自己最初上路的目标。

认识并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后,我们在深感身心疲倦之时,就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是否“越位”了,并且考虑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适当地剔除一些“不为”,有所作为的同时也要有所不为。

这并非不思进取,消极遁世,慵懒沮丧,驻足不前,要知道剔除“不为”之后,沉淀下来的往往才是最有可能有所作为的方面。如此,便可放下许多的事情,让每天的生活闲不住,也累不着,拥有简单而安然的幸福,进而满怀信心地走好后面的路,让整个人生显得更加潇洒和美好。

我国着名文学家林语堂先生有一个书斋,他亲自起名叫“有不为斋”,更是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而林语堂的一生,的确也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

鉴于林语堂先生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蒋介石对其倍为推崇,想要给他一个官位。在一般人看来,这自是荣幸之至了。但出乎意料的是,林语堂却指出:有的文人可以做官,有的文人不可以做。对此,林语堂有自己的解释,自己对官场上的生活是无论如何也吃不消的,一怕无休止地开会、应酬、批阅公文,二不能忍受政治圈里小政客的那副尊容。

对于此,林语堂曾说:“写作的时候,也是我最快活的时候。”为了“最喜欢做的事”,他断然一生“不为”于做官,“有所为”于写作,最终成为海内外知名度最高的文学家之一,对我国当代文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林语堂先生一生“不为”于做官,“有所为”于写作,最终获得了心灵上的平和与安宁,文学事业蒸蒸日上。他的事例告诉我们,“有所不为”比“有所为”更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更难做到。

英国作家弥尔顿说:“心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不让那些“不能”的繁乱干扰我们本该简单的成事方式,我们就一定能全方位地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疲惫时静下心来,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放开“满把抓”的拳头,这是历尽跌宕起伏后对世俗的一种坦然,是运筹帷幄、充满自信的一种流露,为人的洒脱与气魄便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多事情便自然水到渠成。

5.有张有弛,才能生活快乐

一个不会适时休息的人,只是一台工作机器,连上帝也不欣赏

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遗憾的是,很多人一再强调自己有多忙碌,忽略了放松与娱乐,结果让自己身心疲惫,甚至心烦意乱,更别提走好以后的路了。

有一位商人,邀请朋友到家做客。整整一个晚上,他都在对朋友倾诉他的烦恼和买卖上的激烈竞争。他谈到在孟买和土耳其的财产,谈到他所拥有的土地,还有他的咖啡因,还取出从印度买回的珠宝让朋友欣赏。

“我明天又要出门做生意了,等这次生意做完,我可要好好体息一下。做生意做了这么多年,我早就感觉累了,想好好休息了,这是我目前最想做的事,但是现在我需要把中国的麝香运到波斯去,听说波斯贵族非常喜欢中国的麝香。然后我再把波斯的地毯运到罗马,再从罗马购买一些雕塑用船运到印度,再从印度买大批香烛运回波斯,等这些做完我就可以休息了。”大商人虽面带倦色,可仍滔滔不绝地向朋友宣布他的计划。

朋友笑着问:“你刚才所说的生意,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做完呢?”

商人说:“最快也得一二年吧!”

朋友叹了一口气,说道:“那你最想做的事——休息,又要等二三年了。现在你都已经觉得很累了,到时候你岂不是已经累垮了,为什么不现在先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出门做生意呢……”

当工作很疲倦时,休息才是最重要的事。一个不会适时休息的人,只是一台工作机器,连上帝也不欣赏。所以,为什么不在疲惫的时候静下心来,忙里偷闲一下,帮助自己调整身心,享受生活的乐趣呢?

自然界里春夏生机勃发,万物生长;秋冬万物沉寂,处于休眠状态。人本身也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理应懂得休养生息。浮浮人生一路忙,“偷闲”是一种静心的放松状态,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调适方式。

唐人李涉在《题鹤林寺壁》中提到:“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言语中透着一股子对“忙里偷闲”的羡慕,言外之意,是说不要让生活羁绊着自己,我们要学着忙里偷闲,松弛一下疲惫的身心。

诚然,忙碌是避免不了的,然而我们可以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其实,所谓的忙里偷闲可不是偷懒,投机取巧,而是说要善于调剂时间!即忙碌时做好闲暇的心理准备,偷闲时又能善用其“闲”,如此便能够调节好身心的平衡,游刃有余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些人才是生活的主宰者。

美国加州的一处度假村里,正在举办第三届电信行业高峰会议,几乎电信业的所有精英都聚集在了这里。每到会议休息时闻,一些公司的老总便回到自己的房间,不是和助手商议方案,就是研究其他公司的资料,忙得团团转。

唯独环球电信公司的老总亨得利不一样,休息期间他会独自一人沿着度假村的忘忧湖散步,或是到花园中欣赏奇花异草。这让其他的老总以为亨得利不重视这次峰会,或是贪恋山水美景,而忘了自己公司发展的大事。

然而,令所有人惊奇的是,每次会议上亨得利却始终保持着非常精神爽朗的工作状态,轮到他发言时,他思路敏捷、精力旺盛、侃侃而谈,一直是整个峰会的焦点人物。当然,他也为公司争取到了最大利益。

会议结束时,有位老总非常好奇地问亨得利说:“平时总见你漫不经心、游手好闲,似乎很不重视这次峰会似的,可一到会议上,你就精神百倍、咄咄逼人,你是不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亨得利哈哈大笑,回答道:“是的,我的确是吃了灵丹妙药,但我吃的灵丹妙药就是忙中偷闲,会议休息期间去散步、去赏花,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大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因此,这会议我是越开越精神呀!”

亨得利之所以能够成为整个峰会的焦点人物,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很善于忙里偷闲。工作时认真工作,休闲时尽情放松,进而赢得了放松与和谐的身心,成为了生活的主宰者,精神百倍、自信满满。

古人云:“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忙碌与休闲都是生存之道。生活中总有做不完的事,爬不完的坡,在疲惫之时静下心来,善于忙中偷闲,让身心得到彻底的休息,从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这才是理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