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沉静力:世界如此喧嚣,你要沉心静气
4971800000014

第14章 舌底生事,祸从口出:嘴巴上要沉得住气(3)

一句“三思而后行”的古话早已成为流传万代的格言,用来告诫世人不要因为一次草率的行动而留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而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中,不但做事情要深思熟虑,说的每一句话,也需仔细斟酌,三思而后言。不经考虑、脱口而出的话语,有时表达的根本不是自己的本意,却被人误解,给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与人交流时,倘若能事先多考虑,想好了再说,就可能会大大增加彼此间谈话的融洽感。

美国艺术家安迪渥荷曾经告诉他的朋友说:“我自从学会闭上嘴巴后,获得了更多的威望和影响力。”这是告诉人们,谈及说话这门艺术的时候,首先要学会“少说话”。诚然,“不多说”固然是一种韬腹的智慧,但人们既然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只能“少说”而不是完全不说。如此,既要说话,又要说得少,且说得好,这才是好口才。

一般来讲,血气只有在“三思”后才不会一时冲动,才能降低说出蠢话或危险话的几率。下面这段故事则是从反面说明,不假思索、不经过滤的话是怎样毁掉一名战功赫赫的英雄的。

科里奥拉努斯,因英勇善战而被奉为古罗马时代的战神,闻名于世。

公元前454年,科里奥拉努斯打算竞选最高层的执政官,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名望,从而进入政界。

竞选这个职位的候选人必须在选举初期发表演说。科里奥拉努斯便以自己十多年来为罗马战争留下来的无数伤疤作为开场白。那些伤疤证明了他的勇敢和忠诚,令人们深为感动,几乎每个人都认为他会当选。

然而,在投票日来临的前夕,情况发生了变化。科里奥拉努斯在所有元老和贵族们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厅。当科里奥拉努斯发言时,内容绝大部分是说给那些陪他一同而来的富人听的。他不但傲慢地宣称自己注定会当选,而且大肆吹嘘自己的战功,甚至无理地指责对手,还说了一些讨好贵族的无聊笑话。

他的第二次演说迅速传遍了整个罗马,人们纷纷改变了投票意愿。

科里奥拉努斯败选之后,心怀不甘地重返战场,他发誓要报复那些反对他的平民百姓。

几个星期之后,元老院针对一批运抵罗马的物品是否免费发放给百姓这个议题进行投票,科里奥拉努斯也参加了讨论。他认为发放粮食会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并不假思索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使得这一议题终未通过。接着他又谴责民主的要领,倡议取消平民代表(亦即护民官),将统治权交还给贵族。

科里奥拉努斯的最新言论令平民们愤怒不已。人们成群结队地赶到元老院前,要求科里奥拉努斯出来与他们对质,却遭到了他的拒绝。于是全城爆发暴动,元老院迫于压力,终于投票赞成发放物品,但是老百姓仍然要求科里奥拉努斯必须要公开道歉,才可以重返战场。

迫于强大的民众压力,科里奥拉努斯只好公开露面,向群众致歉。一开始他的发言缓慢而柔和,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变得越来越粗鲁,甚至出口恶言侮辱民众!他说得越多,民众就越愤怒。他们的大声抗议,使他无法继续说下去。

随即,护民官商议判处他死刑,命令治安长官立即拘捕他,并送到塔西匹亚岩顶端,再丢掷下去。

后来,在贵族的干预下,他被判决终生放逐。

人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走上街头欢呼庆祝。

如果科里奥拉努斯不那么多言冲动和自以为是,也就不会冒犯民众;如果在败选后他仍能检讨选举失利的因素,也许他依然还有机会被推举为执政官。可惜,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论,不用脑子去想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最终自食其果。

俗话说“祸从口出”,如果说话不留心,信口开河,招人妒忌,反而得不偿失。若我们话说得好,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反之,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坏事,故而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一句在适当时机、对适当对象所说的好话,是需要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才能说出来的。但我们可以首先做到的是,话到嘴边留三分。当一个想法、一种认识初入我们大脑中时,先沉住气,冷静、客观和全面地去分析,适时权衡利弊,因人、因地、因时地去考虑,这样才能把握好说什么样的话、怎么说,才是最合适的。

7.有理不在声高

没人喜欢大嗓门,因此我们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嗓门服人

生活中,有一些人信奉理直气壮的古训。一旦小有冲突,便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或剑拔弩张、寸步不让,或气壮如牛,吼声震天,仿佛最终争的不再是“理”,而是嗓门。

“理”,是每个人所自我标榜的。生活中之所以会争吵起来,就是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若任何一方感到理亏或是“礼”让,相信冲突自然而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实际上,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有理不在声高。人们往往会有一种下意识的错觉,认为声音越大、气势越强、语气越坚定,就越说明自己是有理的。但心理学家认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比之有声语言要深刻得多。曾有国外的心理学家还就此列出了一个公式: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7%语调+38%语气+55%表情。

这个公式主要强调了无声语言在人际传播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真正会说话的人,不仅会用嘴说,还要懂得如何用“无声语言”来说,比如说表情、肢体和表达方式。

毕淑敏就曾经讲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来说明与人交谈、讨论甚至争辩中,“声低”的力量。

一位老师问学生:“用酒精消毒,什么浓度为好?”

学生们几乎连想都没想,齐声回答说:“当然是越高越好!”

老师说:“错。”

看着学生们一个个一脸狐疑,老师继续解释说:“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浸不进去了,造成细菌在壁垒后面依旧存活。”学生们认真地听着这个新奇的理论,若有所思。

老师进而强调:“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相对柔和些,润物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原来,“润物细无声”的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柔和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柔和也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柔和更不是退让,而是一种水滴穿石的坚韧。

相反,粗鲁的争辩方式往往会使对方对你的意见、想法更加反感,无法使人心悦诚服。充实的论据才是力求理解的保证。言之有理,对方自然会接受客观存在的道理,这比调高八度、大喊口号要有效得多。

众所周知的是,想要说服别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真正懂得说服别人的人,却从来不是靠声高来实现的。首先,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这无形中就是向其传递了尊重对方的信号。然后再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这里的“充分”绝不是指声音的充分,而是“道理”的充分。有理更要有“礼”,用得体的语气才会收到良好效果。

但往往,立场不同、利益相争,尤其是在争辩的时候,很难有人能够做到有理不在声高。

1930年2月,左翼作家冯乃超在《拓荒者》中骂梁实秋为“资本家的走狗”。

但梁却简单而洒脱地回应说:“我不生气。”

无疑,这是一个熟谙“论争心理学”的人。且看一段梁实秋《骂人的艺术》中的挥洒:

“骂人最忌浮躁。一语不合,面红筋跳,暴躁如雷,此灌夫骂座、泼妇骂街之术,不足以骂人。善骂者必须态度镇静,行若无事。普通一般骂人,谁的声音高便算谁占理,谁来得势猛便算谁骂赢,唯真善骂人者,乃能避其而击其懈。你等他骂得疲倦的时候,你只消轻轻地回敬他一句,让他再狂吼一阵。在他暴躁不堪的时候,你不妨对他冷笑几声,包管你不费力气,把他气得死去活来,骂得他针针见血。”

当然,这不是教人骂人,但我们可以从这段表述中看出,学会揣测人的心理、能掌控好情绪的人,才能更好她把握未来。

“声高的时候”,往往表示我们已经愤怒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愤怒是一种情绪的波动,小到烦躁不安,大到火冒三丈,还伴随着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虽然愤怒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完全正常、健康的情绪,但仍应正视的是,如果无法控制愤怒,声高骇人,可能会引发出一些不堪想象的后果。

所以“有理不在声高”,懂得对形式的把握,对一再纠缠的人用事实说话,而对于生活中出现的误会,只要拿捏好说话语气的分寸,就能被对方充分理解和接受,自然也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8.说话要留点余味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成全他人,保护自己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留下七分自己赏。”

话说三分,并不是狡猾或虚伪,而是一种适度的修养。说话前需辨清对象,倘若彼此关系浅薄,却一味主观地与之深交,则显得缺乏了一种风度;若尚未以挚友相称,而谈话已涉及对方隐私,则显得过于冒昧;没有搞清对方的立场,对于国家大事就高谈阔论,则容易招灾惹祸。正所谓“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

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懂得点到为止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把握分寸,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呈现三分,而留七分在其后,无论事物发展到何种地步,都会使自己有足够的空间去掌控。

先来看这样一则寓言小故事,正说明了点到为止是智者的表现:

在一个森林王国里,狮子威震四方,号称百兽之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狮子隐隐约约闻到自己身体上因出汗过多而散发出来的气味。便把羊叫过来问:“我身上很臭吗?”羊说:“是的”。狮子很不高兴,就把它的脑袋咬掉了。

狮子又把猪叫来问同样的问题,猪说:“不臭”。狮子觉得猪不老实,又把猪咬成了碎块。

最后,狮子又问狐狸同样的问题,狐狸说:“我感冒得很厉害,闻不出来。”

结果,只有狐狸活了下来。

可见,说话太诚实了不行,而一味奉承、尽说好话的也会遭殃。拿捏分寸,点到为止,才是恰到好处,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说话本来就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不必说。非其人,虽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只说三分话,正是给对方的一个暗示,静观其变;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只说三分话,正可以引起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另作长谈,这才是通达世故之人。

言有尽而意无穷,有情尽在不言中。弦外之声,话外之音,正是话说三分,点到为止的艺术,不失为一种大智慧。既指出了对方的错误,又保全了其颜面,甚至可以打动人心。听听这位父亲是如何教育女儿学会说话的:

爸爸下乡时有一个战友,家境贫困。那个年代的“傻大兵”,每个月能得到部队给的一些微薄的津贴补助,这个战友每次都把这点钱攒下来,寄给乡下贫寒的父母。

后来,这个战友娶妻成家。妻子除了端庄漂亮之外,还是部队一位首长的千金,自然,这桩喜事格外引人关注。虽然他们婚后的日子是幸福甜蜜的,可人们总觉得大家闺秀和穷小子在一起,难免会有很多娇生惯养的小姐脾气。

婚后,这个战友还是坚持把每个月的这点津贴攒下来,寄回家里。但他却迟迟不愿告诉妻子,担心妻子不能理解他的孝心,又生发出多余的联想,于是,他总是瞒着妻子偷偷把钱寄回家里。他心里清楚,这点钱对于乡下的父母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对于他们这个家庭,就可能是一个感情破裂的导火索。

后来,乡下的二弟写信向他借钱结婚。他二话不说,拿出了几百块钱,像往常一样夹在信封里,附了一封信,准备寄回去。可是,刚好那天他把信封揣在裤子的口袋里,事后一打岔,就忘记了。

有一天,妻子在帮他洗裤子,没整理口袋就泡进了肥皂水里。等搓洗完、准备拿出来晾的时候,突然发现口袋里还有个信封。妻子赶紧把纸拿出来晾,一看,居然还有几百块钱。

妻子读了信便明白了,等晚上丈夫回家后,她先道了个歉,说:“真对不起,今天洗裤子时忘了翻口袋,你瞧,这信也湿了,我看它还挺厚,怕干不透,就把你的信拆开了。”对于寄钱的事情却绝口不提。

丈夫心里好一阵翻腾,反复想想,还是向妻子说明了自己给家里寄钱的事。

本以为妻子会小心眼地和他吵吵闹闹,可没想到,妻子听了以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你这样把钱夹在信封里不安全,容易丢。下次我们还是汇款给爸妈吧。你要是觉得不方便,可以把钱交给我,我帮你汇。”

后来,两个人就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过得更幸福了。

只说三分话,对于一般人来说是生活中需要锻炼的一种素养,而对于某些特殊职业,则涉及职业道德,甚或工作安全了。比如一名医生,对于特殊病人的状况、病历等,是只字不能向外人提及的,这是医生的职业道德;或者从事保密工作的人,说的这三分话,可能是风花雪月、也许是柴米油盐,抑或是天文地理,或许是稗官野史。总而言之,应该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材料。在外人听来,虽然说得头头是道、淋漓尽致,说得皆大欢喜,其实是言之无物,反而不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方面,对于教育工作者,三分为止所留下的空间,则是让学生有了更多自省自察的机会。

陶行知在育才学校任校长时,一次考试,一位女学生在写作文时忘写了一个标点,被老师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添上了这个标点后,来找老师要分。

陶行知先生虽然看出了问题,但还是满足了孩子补分的愿望。不过,他在那个标点上重重地画了一个红圈。

女学生领会了老师的意图,惭愧不已。多年过去了,女孩已经成人成才。她找到陶行知先生说:“那件事以后,我才决心用功学习,决心做个诚实的人。”

陶行知先生这种无声的“点到为止”,绝不是毫无原则,更不是“麻木不仁”,相反,正是教育技巧和爱心的完美结合。实际上,这是一种暗示:我知道事实是怎样的;更是一种警示:仅此一回,下不为例。如此,不但没有妨碍纠错,反而促进了孩子对做人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