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歌朗诵技巧
4951900000019

第19章 格律诗的朗诵(7)

"忽传"二字要有捷报突至的感觉,气提声收,音高较高。"涕泪满衣裳"几个字应有悲喜交加的感觉,悲和喜两种情绪都要有,语速相对较慢。"却看妻子愁何在"一句有顾盼之感,音高相对提高一些。"漫卷诗书喜欲狂"一句气息奔涌明显,可以采取波谷类语势,"喜"处于语句的最低点,不过喜悦的情绪色彩却须非常浓厚;"狂"字顺语势将字尾扬起,既表现喜悦的程度,又为后四句的表达作铺垫。

颈联的第一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采取上山类语势,将爽直的情态进一步表现;第二句"青春作伴好还乡"采取接近于下山类的语势,可以表现出畅快的心情。

尾联通过对行程的描述间接抒发喜悦的情感。"穿"字和"向"字要加强吐字力度,拉开字腹,并适当延长调值,表明诗人归心似箭。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朗诵解读]

这是杜甫最有名的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秋天,也就是诗人晚年流落夔州的时候。此诗是诗人登高有感而作。

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音高要较高,音色要较暗,语速慢一些,营造出一种凄冷萧瑟的气氛。"渚清沙白鸟飞回"因景色低远,音高也要相应低一些。

颔联两句是名句,已广为传诵,朗诵时应怀有一种沧桑感。"无边落木萧萧下"增加一些虚声成分,给人以萧瑟之感,"萧萧"二字字腹拉开,处于语句的高点;"不尽长江"四字之后扬停,以引领下文;"滚滚"二字字腹拉开,时值延长,给人阔大雄浑之感。

颈联的"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采取上山类语势,"万里悲秋"四字低起,语句连贯,"常作客"三字音高提高;"百年多病独登台"采取下山类语势,"病"字字尾延长,以引领下文,"独"字拉开字腹,延长时值,突出诗人的孤独感。

尾联的"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采取上山类语势,整体音高提高,句尾扬起;"潦倒新停浊酒杯"采取下山类语势,音量减小,突出无可奈何之感。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朗诵解读]

韩愈晚年曾因上书请谏触犯朝廷,差一点被定为死罪,经人说情才被改贬为潮州刺史。离京赴任之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悲歌当哭,慷慨地写下了这首名篇。

首联两句表明了获罪的原因,即上交奏章触怒朝廷。"朝奏"和"夕贬"相互照应,朗诵时要适当强调。

颔联两句要有一定的力度,语流顺畅,表明诗人刚正不阿、不怕招灾的胆量。

颈联两句表达了诗人英雄无路之悲。"家何在"语势要渐扬,有向上天呼吁之感;"雪拥蓝关马不前"采取下山类语势,"马不前"三字更低更慢,表现诗人困顿的处境。

尾联两句诗人从容地向侄孙交代后事,沉痛和稳重。"知汝远来"要低起平收,"来"字的字尾适当延长;"应有意"三字采取波谷类语势,"有"字处在最低点,"意"处在最高点,字尾延长,引领下文。"好收吾骨瘴江边"采取下山类语势;"好收吾骨"四字有欲说还休之感,语速要偏慢,"瘴江边"语势下落,气息下沉,字字顿挫,含有一种压抑的激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朗诵解读]

刘禹锡一生屡遭贬斥,心情抑郁。在与自居易结识后,为酬谢自居易的赠诗而作了这首答诗,含蓄地表明了自己屡遭排挤的抑郁,并表明了自己对新人怀有诚挚的希望。

首联和颔联这四句写了诗人自己的身世,诗句透出凄凉无奈的情绪。朗诵时要使用比较暗的音色,音高较低,语速较慢。

颈联两句是为大家所传诵的名句,诗人自比沉舟、病树,含有谦虚之意,同时也表明对后进的希望,因此在感情色彩上高昂多过低沉。"千帆过"三字要加强吐字力度,音高提高;"万木春"三字拉开字腹,语速放慢。

尾联于沉痛中露出希望。"今日听君歌一曲"采取波峰类语势,"歌"字处于语句的高点,音量要加大;"暂凭杯酒长精神"一句采取上山类语势,"长"字要加强叼字力度,"精神"二字提高音高,音色要相对明亮。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朗诵解读]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相思之苦,有一种朦胧的美感,艺术形象相当鲜明、形象。

首联的"相见时难"采取下山类语势,语流连贯,"相见"二字处于高点;"别亦难"三字语速放慢,"别"字按调型顺势延长以示突出,语多愁苦。"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的情绪色彩与上句相近。

颔联的"春蚕到死"和"蜡炬成灰"语速皆加快;"丝方尽"三字音高较高,"尽"字在最高点,字尾延长,引领下文;"泪始干"带有悲苦语气,语速放慢,音量较小,音高较低。

颈联两句平起,语势变化幅度不要大,分量也相对较轻,关键是要表现出愁苦和凄寒的感觉。

尾联两句宕开一笔,别开生面,借幻想增添了一丝希望,音色相对要明亮一些,音高适当提高。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朗诵解读]

这首诗写了诗人对昨夜所见意中人的深切怀想,虚实结合,笔法跳跃,情绪怅惘。

首联的"昨夜星辰昨夜风"一句平起,起伏幅度不要大,力度也不要强;"画楼西畔桂堂东"一句可以适当加大一点力度,幅度也适当加大。

颔联两句要诵读出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身无彩凤双飞翼"采取上山类语势,"翼"字提高音高,字尾延长,以引领下句。"心有灵犀一点通"低起呼应,"犀"字时值延长;"一点通"三字要加强叼字力度,但音量不必大,口腔开度也不必大,以显示犀角相通一线的纤细。

颈联写了怀想中的饮酒场面,处理时不必着力。尾联开口前可深吸一口气,以叹气的感觉诵读出"嗟余"二字;"应官去"采取上山类语势,"去"字按调型顺势延长,以引领下句。"走马兰台类转蓬"是说自己像飘转不定的蓬草一样又要开始自己无聊的校书生涯了(当时诗人正在秘书省任职),语气中要带有一种无聊、无奈之感。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朗诵解读]

这首诗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回、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固有的愁绪,是诗人追思逝去年华的人生哀歌。

首、颔、颈三联六句可以构成一个单元,以形象的艺术形象表现了朦胧的意境。朗诵时从整体上可以带有一种怅惘的情绪来处理诗句,而具体到每一个词句则须精心雕画。

尾联两句是对"思华年"的总括,带有如梦初醒后的怅惘与沉思。"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采取上山类语势,用一种叹气的感觉诵读,"成追忆"三字处于语句的高点,"忆"字延长时值,引领下句;"只是当时已惘然"平起,增加一些虚声成分,语速放慢。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遥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朗诵解读]

这首诗传神地描绘出了梅花的风韵,清丽脱俗,风格清朗。首联的"众芳遥落独暄妍"采取波谷类语势,"落"字处于语句的低点;

"独"字按调型向上扬起,并适当加强力度以示强调。"占尽风情向小园"一句用带有赞赏的语气诵读出来。

颔联须倾情描绘。"横斜"二字的字腹要适当拉开,时值延长,突出其形象性;"水清浅"三字唇舌用力,但口腔开度不必太大,音量也要收一些。"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低起呼应,适当增加一些虚声成分,音色暗一些,以配合景色的朦胧感。

颈联两句须突出"先"字和"合"字,以表明飞禽和蝴蝶都为梅花之神韵所折服。

尾联的"幸有微吟可相狎"采取波峰类语势,"微吟"二字处于语句的高点,并适当延长时值;"不须檀板共金尊"要低起呼应,语速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