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让管理败在不会用人上
4935800000030

第30章 无容人之雅量,难成大器——管人用人必备的容人技巧(1)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们或许不是老板,或许不是CEO这个“企业的宰相”,但就算是最普通的管理者,也一定要让自己具备容忍的雅量。要知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霸者的思维模式,而用霸者的思维去做管理,却注定无法长治久安。

招式68管理者要有容人的雅量

美国某公司的一位高级主管,由于一时大意给公司造成了高达6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为此,他内心感到十分紧张害怕,担心自己会因此被公司辞退并惹上官司,第二天,公司董事长把这位主管喊到了办公室里,通知他被调任到其他同等重要的新职位上。

对于董事长的这个安排,这位主管感到十分意外,于是忍不住地问:“我犯了这么大的错误,您为什么不把我开除或者是降职呢?”董事长听完以后,笑了笑说:“如果我那样做,岂不是在你身上白花了那600美元的学费吗?”这句出人意料的话,让这位主管产生了巨大的动力,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为公司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后来,这位主管果然用自己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为该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利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下属犯下的错误,领导者是坦然面对、一笑了之,还是大发脾气,将他炒鱿鱼,是区分一个领导者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时候,前者都能给下属一个改正自身错误的机会,让下属知道自己究竟错在什么地方了,以便以后引以为戒。

宋太宗时期,有一位名叫孔守正的人因对朝廷立有大功,因而被封为殿前都虞侯。一天,他和同为武将的王荣一起在北陪园侍奉宋太宗酒宴。由于二人都是性格豪爽之人,在酒宴上你一杯我一杯,大声谈论着彼此战场上的英雄事迹。

没过多久,孔守正就喝得醉醺醺的了,于是就和王荣在宋太宗面前争论起各自的功劳大小。两个人越吵越生气,越吵越大声,甚至毫不顾忌在场的宋太宗,完全忘记了作为臣子的礼节和本分。这种情况下,侍臣就奏请太宗将二人抓起来送到吏部治罪。太宗没有同意,只是下令将二人送回府去。第二天,二人酒醒了以后,回想到自己在太宗面前的失礼,惊慌不已,便赶忙前往大殿向宋太宗请罪,宋太宗笑着说:“朕昨天也喝醉了,完全想不起来还有这些事情了。”二人顿时感激万分,发誓以后会更加努力地为朝廷效力。文武百官听闻此事以后,也纷纷佩服并感念宋太宗的宽容之心。

很显然,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宋太宗在面对两个臣子酒醉之后在自己面前争功的事情,心里肯定会不高兴,但是当二人酒醒以后跑来请罪时又假意说自己也喝醉了。宋太宗的这个做法就很高明,不仅保住了朝廷的体面,同时也让二人得到了警醒,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好一个明君实非易事,要想成功驾驭文武百官,没有过人的度量是无法控制整个局面,获得成功的。同样的道理,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胸怀,才能担当起权衡整个大局的责任。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如果能做到容人容事,那么对于被“包容”的人来说,就会产生出一种被尊重感,也容易激发出“不干出一番成绩就难以报答”的想法。

作为一个领导者,只有全面、客观地去看待一个人,宽容下属的缺点,善用发挥下属的优点,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为公司的发展作出努力。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管它们的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管它们的大小形态,所以高山无限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滴水滴,不管是否清浊,所以大海一望无际。这些就是对“包容”一词最有力最好的解释。包容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精神,是需要一定的底蕴。如果说领导者的工作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容人容事的雅量就是打开这扇艺术大门的万能钥匙。

招式69让比你强的人为你所用

一次董事会上,奥格尔维给每一位董事发了一个玩具娃娃,并十分严肃地对大家说:“请各位打开看一看,这个玩具就代表着你们自己。”当董事们纷纷打开自己的玩具娃娃时,非常惊奇地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小一号的玩具娃娃;打开这个小的,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最后一个玩具娃娃上面放着奥格尔维写的一张字条:“如果你一直都只是任用比你水平低的人,那么我们的公司将会沦为一个侏儒公司。相反,如果你任用比你水平高的人,那么我们的公司将会成长为一个巨人公司。”

后来,奥格尔维就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时时用来激励着自己和下属们。

在职场上,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比较恃才傲物,让管理者感到费心费力。同时,那些有才能的人又会让有些管理者感到自身地位的岌岌可危。这个时候,作为一名管理者,就一定要具有能容得下比自己能力强下属的心胸。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就算你的下属能力比你强,你也要有勇气去承认和接受这个事实。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他就会成为你的领导。可是当他还是你的下属时,你就应该弄明白该如何去利用和发挥他的能力。另外,那些有能力的人之所以还是下属,就说明他们自身还有所欠缺,或者只是单方面的能力比较强,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等等。既然如此,一个精明的领导就应该懂得如何去充分利用能力比较强的下属。

李经理正在办公室里阅读下属们提交的提案,看完过后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为什么自己就做不出如此好的提案呢?”他反复地问着自己。这原本只是再非常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可是李经理难以释怀,甚至还在心中幻想,自己的位置会被下属所取代。在这种心理的作祟下,他把下属这个非常好的提案给否决了。

其实,像李经理的这个做法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这种由于嫉妒而产生的破坏性行为,其实是自我信心不足和心胸狭隘的一种表现。如果长此以往,事情必定会走向一个恶性循环。而心胸开阔地去接受别人的成功,是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个世上,没有人能够做到什么事情都比别人强,能让能力比你强的人为你所用,岂不是更为高明的人吗?

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的兵力要远远大于刘邦,可最终却是刘邦统一了天下。之后,刘邦在洛阳大摆庆功宴,在宴席上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大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擒也。”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在管理用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大智慧,他深知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自己的下级。他之所以可以打败强大的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就是因为他懂得重要一些在某些方面能力比自己更强的人,而刚好是这一点,刘邦表现出了一个领导者最值得他人称颂的品格和能力。

其实,在企业中,管理者承认自己的下属比自己能力强,也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因为发现和培养人才是管理力度的一个重要表现。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可以不用事事都懂,只要你懂得管理技巧,让各方面能力强的下属来帮你完成工作,那么你就是成功的。但是,要想做到这点,你还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可以给那些能力比较强的下属,多安排一些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这样一来,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他们的潜力。

其次,当管理者遇到一些能力强但喜欢自作主张的下属,可以多制定一些制度去约束他们,多和他们保持沟通交流,以达成某些工作上的共识。

最后,如果管理者遇到一些下属因为能力强过分张扬,而遭到其他下属反感的情况时,不妨采用鼓励培养的方法,善意巧妙地去帮助他们改正自身的这个缺点,使团队形成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懂得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能力强的下属,并允许下属偶尔犯些错误的管理者,才能让企业更富有创造力和吸引力,并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

招式70就算是“一山”,也要能容得下“二虎”

相传在日本的北海道,生活着一种名叫鳗鱼的珍贵鱼种。这种鱼之所以极其珍贵,是因为他们的数量少,并且很难存活。一旦离开海洋,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饲养,它们都会在半天内死亡。但是人们还是想要购买活鳗鱼,哪怕活鳗鱼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死鳗鱼。

在这种情况下,渔人终于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在捕捉到鳗鱼的时候,同时再捕捉几条它们的死敌,一种被当地人称之为“狗鱼”的鱼种,并把它们和鳗鱼放在同一个鱼舱里面。结果令人惊奇的是,原本毫无生气的鳗鱼,因为“狗鱼”的出现顿时变得活跃了起来。在这种无形的竞争当中,鳗鱼离开大海后的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在残酷的食物链世界里,鳗鱼和狗鱼就相当于“二虎”。可是在同一个鱼舱的“一山”之下,它们并没有两败俱伤,反而产生了“双赢”的局面。

我们不妨再来说说蒙牛和伊利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关系真的很奇妙,作为同城的两大牛奶制品公司,居然可以一直牢牢占据着我国牛奶行业的前两名。

不是一直说一山容不下二虎吗?不是说同行之间就是冤家吗?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蒙牛内幕》里面所说的那样:一个人想要走过一片广阔的草原是很艰难的,可是如果是两个人结伴,哪怕是彼此关系恶劣的两个人,一起参照着走完大草原,也会容易简单许多。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类似于这样的现象,例如:饮料行业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间;鞋业的阿迪达斯和耐克之间;化妆品行业的联合利华和宝洁之间;家用电器行业的海信和海尔之间等等。这些品牌之间不仅彼此激烈竞争着,同时还相互依存着,就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对立统一,缺一不可。

但是在现实中,有的企业的领导似乎无法容忍下属的威望和能力超过自己,这些“小气”的领导们认为“一山不能容二虎”。他们会认为有这样下属的存在是对他们的领导权威和职位的一种挑战和威胁,所以就会把对方当成是敌人进行排挤和对立。结果可想而知,不是有一方要离开,就是落得个各自惨败的结局,严重的还会导致整个团队的人心涣散,自己的声誉受损。

其实,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他的最终目标是要带领整个团队走向成功,而他所应该做的事情实际上应该是确定工作方向,并帮助下属做好他们相对应的工作,然后再给予下属们一定的支持。只有下属把工作顺利地完成了,领导才能算是成功了。由此可见,领导不仅不应该随意地发号施令,反而需要得到下属们的帮助。

法国足球队曾经矛盾不断。其中,前锋球员亨利和中场球员齐达内之间的矛盾最为激烈。正所谓“一山容不下二虎”,每当这两个人同时在球场上出现时,其他的球员就会感到十分地为难。虽然表面上亨利还是十分尊敬齐达内这个前辈,但在心里,他却根本看不起齐达内。亨利认为齐达内根本没有能力担任法国足球队的领袖,还称法国队之所以表现不好就是因为齐达内的低迷状态。

对于球场上存在两个核心人物,亨利觉得非常不满:“我和齐达内的位置根本不冲突,可是我也不得不承认,只要他在场,我就会被迫地过分靠前,这样就会限制我的发挥。”经过统计,亨利在国家队的进球,基本上都和齐达内没有任何关系。对于这样的情况,齐达内也深知自己的尴尬处境。

2006年,亨利在接受媒体访问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现在面临着世界杯预选赛的重要任务,这个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真正靠得住的领袖才行。”亨利所说的“靠得住的领袖”其实说的就是自己。他很早就想让整个球队去围绕他设置战术,而不再是去围绕齐达内。

然而,就在2006年的世界杯赛场上,正当所有人都认为矛盾不断的法国足球队根本不会走不了多远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法国队成功战胜了巴西队。而制胜的关键,就是齐达内妙传和亨利射门之间的完美配合。用解说员的话:“他们俩太了解对方了!”进球之后的亨利激动地跑向了齐达内,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在接下来的法国对葡萄牙大战中,亨利和齐达内之间又有了一次合作。亨利为法国队获得了点球,而站在罚球点上的正是齐达内。很明显,亨利和齐达内之间的矛盾已经成功化解了。最后,齐达内成功地射入了点球。

亨利和齐达内之间的巧妙配合,让法国队再次走向了巅峰时期。谁说一山容不下二虎?这不,齐达内和亨利就向所有人作出了一个很好的模范。

事实上,这个道理在商业世界中也是一样的,只有强强联合,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不仅如此,作为一个领导还要学会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就算是“一山”,也要有容得下“二虎”,甚至是更多。只要能够管理好这些能力强的下属,并实现强强联手的合作,就一定能够带领整个企业走向更好的发展道路。

招式71饶恕下属的无理冒犯

有一位禅师非常喜欢养兰花,对自己精心栽种的一架子兰花,简直到了痴迷的态度。有一天,这位禅师要外出一段时间,临走前叮嘱弟子们要小心照看这些兰花。可是其中一名弟子无意中踢翻了禅师的一架兰花,这下整个寺院的人都吓坏了,大家都非常害怕禅师回来以后会打发怒火。后来,禅师回到寺院,发现自己心爱的兰花都被摔坏了。一旁的弟子们以为禅师肯定会惩罚他们,可是,禅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和颜悦色地告诉弟子:“我种这些兰花,是为了修身养性,而不是为了生气才去种植的啊!”

禅师的这番话,令人深思,很有饶恕的艺术。生活中如果为了一些小事情便生气动怒,实在是得不偿失。更何况,饶恕不应该只是一时地行为,而应该当成是一种永久的习惯,一种人生的态度。只有懂得了饶恕别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们可以再来看看另外一个经典小故事: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就把国家朝政交给蒋琬去主持。蒋琬有一位名叫杨戏的下属,性格十分孤僻,不喜与人交谈。每次蒋琬在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也只是回应一声。其他人看不惯杨戏的这种态度,就去蒋琬面前告状:“杨戏这个人居然敢对您如此怠慢,实在是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