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4884100000069

第69章 2008年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是中国自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截至6月20日12时,此次地震遇难69180人;受伤374008人;失踪17398人。国家信息中心预计这次地震的损失将在4000亿~5000亿之间。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这次地震的影响很广,包括震中50千米范围内的县城和200千米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台湾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王二七分析说,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消息也认为,这次地震的震中和震源机制与龙门山断裂带或者某个相关构造断层的运动相吻合,地震是一个逆冲断层向东北方向运动的结果。从大陆尺度上来看,中亚和东亚的地震活动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冲撞欧亚板块造成的。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告诉新华社记者,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运动,加上震区土质松软,地震波向东能传播很长距离,使得远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英国地质勘测局地震监测和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布赖恩·巴普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从地质构造上看,这次地震与喜马拉雅碰撞带有关,“显然是东北-西南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发生挤压作用的结果”。法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质学家保罗·达波尼耶对媒体说,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后俯冲到后者的下面,由此形成了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现在仍在受两个板块的挤压,使得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成为地震密集带。

汶川大地震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因此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小贴示:

灾难过后的重建与重生是首要的问题,可是灾难背后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从中看到更多的东西呢?什么是生命?生命是大自然的产物,生命必然依附于大自然。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人类不能太狂妄,更应要谦虚,要尊重自然。人只能按照自然的法则、宇宙的规律去生存,无止地对大自然的开采和利用,人类必将会受到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许你会怨恨它,可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它,谈何去改造它呢?

地震就是这样,你对它的认识永远都只是一部分,任何一点的进步也许都是无数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所得来的,即使是这样,我们人类依然不能放弃,不能屈服,人类是地球上的高级动物,我们应该依靠自己的智慧去尽可能地躲避它。再者人类也是伟大的,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要齐心协力,一起共渡难关。

就算失去了一切,可是我们精神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