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4884100000070

第70章 1915年珠江水灾

1915年珠江流域发生了近二百年来的最大洪水。自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广东、广西两省区连日大雨不止,西江、北江、东江及上游各支流水势同时暴涨漫溢。在流域内造成大范围空前严重的洪涝灾害。广东省受灾最重,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即有379万人受灾,648万亩农田被淹。广州市7月11日因西江、北江洪水汇流,冲决堤围,直流而下,全市被淹。西关一带水深数尺至丈余不等。除老城幸未水浸外,新城城外尽成泽国,各处低下街巷,水淹过屋,纷纷倾塌。至13日当承势浩瀚之际,十三行忽遭大火,延及附近同兴街火柴火油商店。引起火油箱爆炸,火油随水浮流各街,瞬息之间,数路火起,风势猛烈,不可向迩,“自十三日申刻烧至十四日午刻尚未熄火”,约计焚烧铺户2800余间,烧死1万余人,捞获死尸1600余具,连前往救灾的军警也有1000多人殉难,消防队仅有3人幸存,可见灾情之惨烈。合计水火两灾,广州受难人口在20万左右。佛山附近大小堤围亦先后崩决。全镇数十万难民,露宿岗顶,绝食待救,“传闻死于难者二万余人,塌屋亦有千数百间”。其他如北江之连县、连山、阳山、翁源、清远、佛岗、英德、龙门,东江之增城、河源、兴宁、博罗、惠阳、龙川、东莞以及南海、三水、高要、四会、德庆、新兴、茂名、吴川、信宜、合浦等地也遭受同样灾害,冲决堤围,坍塌房屋,溺毙人畜,损害田禾,不可胜计。据当时广东官方称,此次“灾区之广,灾情之重,实为从来所未有”。广西南宁、苍梧、桂林、柳江、田南、镇南各道属邕宁等30余县,则因西江及上游各支流河水并涨,均被水灾,洪水漂流,尽成泽国,灾民流离数十万,房屋冲塌十余万间,田禾、财产、牲畜荡然无存。据统计,两广受灾农田共约1400万亩,受灾人口约600万人。和珠江流域邻近的韩江、闽江、赣江和湘江等流域也同时发生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在福建、江西、湖南等省造成严重洪灾。此次水灾因此被认为是本世纪少见的长历时大范围洪灾之一。

小贴示:

珠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造成较大洪水的暴雨成因多为锋面、西南槽、热带低压及台风等。由于流域面积广,暴雨强度大,上中游高山丘陵地区洪水汇流快,中游又无湖泊调蓄,因此遇上大面积的连续暴雨,往往形成峰高、量大、历时长的洪水,危及中下游沿江地势低洼、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城镇和广大农田,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