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深夜谈吃
4854800000021

第21章 吃货

傍晚去吃卤肉饭,去的是单位附近的一家夫妻店,那里的标准搭配是卤好的五花肉块和汁,浇到米饭上,再配上三到四样时令的蔬菜小炒。那时店里已没有中午熙熙攘攘的上班族,只有两位大叔对坐。男店主正切西红柿,旁边一锅水正翻滚,想是要做汤。“汤里搁点酱油,那味道就对啦!”端坐桌旁的胖大叔对着厨房在喊话,说话时老板娘已把他们的饭端上了桌。

“真是麻烦你们了,也是看今天人少才跟你们提出做个汤。”大叔道。

“都老顾客了,做个汤也不麻烦,吃得满意就成。”老板娘也是个热情的人。

不多时他们的汤就上桌了,俩大叔对坐着喝了一碗又一碗,边喝边赞不绝口:“对,这就是当年那个味道啊!”还不住地跟店主道谢,在厨房的夫妻俩脸都乐开了花。我很好奇地看了看,没看出来是什么汤,总之觉得这一屋子人都可爱得紧。

那俩大叔毫无疑问是吃货。在我看来,其实也得是有一定功力的才能称之为吃货。光知道吃,而不得美食要领的(譬如只是胃口大却不懂得基本味道鉴赏的)只能算是饭桶,算不得真正的吃货。今天就说说我所知道的吃货。

昨晚和大学室友C君聊天,上来就说她的新室友是处女座,住进去的第一天就给她们做饭吃(处女座这么居家的星座,你们怎么狠得下心去黑?)后又谈起刚在首都实习的日子,转眼间已是三年前的事情。说起我俩夜游清华,被冻得够呛,最后饿急,钻进路边一个小棚子吃了两碗刀削面;对天坛的记忆是,在天坛北门附近有一家老北京传统小吃,在那里我们吃过永生难忘的豆汁;实习时有一阵子我俩特别喜欢去首图看书上自习,首图地下一层有一个对读者营业的小吃城,我们满怀好奇地点过一碗卤煮,后来再去吃饭路过那个窗口都绕着走。回忆完,C君总结说:路盲原来是靠吃在记路和记事的啊!

吃货们内心一般都有自己的吃货地图以及关系网、记忆网,除此之外吃货们也爱在食物之上寄托一些特殊的情愫。

在一座因为一碗面而闻名全国的城市中上了四年学,我认识个小伙子,曾经在一个暑假每天起个大早跟个小姑娘挤上公交车,大老远跑到姑娘实习的单位楼下一起吃碗面,然后姑娘去上班,他自己再坐车回学校。

我认识两个女汉子,去旅行的时候大早上爬了山看日出,结果后来采了一堆蘑菇,好像日出再美也不及蘑菇的鲜美。

我还认识两个留学党,一个只要听到“萍萍”二字就要疯,因为那是她最爱的家乡麻辣烫连锁店的名字;另一个好不容易回国,第一顿是去心念的面馆一口气连吃了两碗搓面才罢休。

我还认识一个姑娘,想家了就去吃西红柿炒蛋,因为那是她母后最爱做的菜。

而我现在所在的城市正好有花溪牛肉粉,偶尔吃上一碗也可以解乡愁。相信不少在外的人,对于自己家乡的食物细数起来几乎都是垂涎三尺,热泪盈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给自己贴吃货的标签,你会记得哆啦A梦爱吃铜锣烧,而蜡笔小新不爱吃青椒。如今你也可以从厨艺节目里看到,美食都已经上升到梦想的层次啦!而无论你有没有看过《深夜食堂》、《美味关系》、《寿司之神》,听了最后这一个故事,你都会明白,为什么它们会传达出一种“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的理念。

我认识一位同事,她从怀孕到开始有胎动,每到中午快下班时,有同事开始在公司热便当,我们的办公室当时紧挨此处,所以饭香四溢,这时候她的宝宝准会在肚子里猛踢一阵,小吃货就是这么孕育的……

看,多么原始的欲望和悸动!吃货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