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激励:引爆员工潜力的32条策略
4838700000010

第10章 引入竞争机制(1)

日本民间文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渔民为了捕捞到大量的沙丁鱼,常常需要远航,且每次远航都能让渔民们满载而归。但是,回到港口后,大量的沙丁鱼却死掉了;死鱼的价钱远远赶不上活鱼的价钱,这样一来,远航的巨大收益就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沙丁鱼在长期运输中的存活问题一直困扰着渔民们。后来有人想了一个点子,在装沙丁鱼的船舱里放进几条鲶鱼,由于鲶鱼生性好动,沙丁鱼四处躲避鲶鱼。结果在不断的逃避运动中,沙丁鱼延长了寿命。活鱼回港的大难题解决了。

受此启发,日本的一些企业专门从社会上招聘几位鲶鱼式的人物,希望通过他们的加入能够改变组织内惯有的惰性,为组织发展增添活力。结果不出所料,这些新人物的加盟,真的使组织内部形成了竞争向上的气氛,原来相当平静、沉闷的组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后来管理上把这种做法称为人事管理中的鲶鱼效应。

心理科学实验表明,竞争可以增加一个人50%的创造力。每个人都有上进心、自尊心,耻于落后。竞争是刺激他们上进的最有效的办法,自然也是激励员工的最佳手段。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压力,组织也好、个人也好都不能发挥出全部的潜能。

美国企管专家认为,没有竞争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是自己决定唯一的标准;二是没有理由追求更高的目标;三是没有失败和被他人淘汰的顾虑。

当前,我们许多企业办事效率不高、效益低下,员工不求进取,懒散松懈,从根本上说是缺乏竞争的结果。鉴于此,要千方百计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管理中,只有竞争,企业才能生存下去,员工才能士气高昂。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一下竞争观念的一些因素,比如思维的习惯和心态;决定什么时候和怎样应用竞争的方法来提高我们自己和员工的效率。

有经验的骑手知道,如果没有一个速度的确定者(领跑马匹),赛马就不能达到它的最快速度,并且保持这个速度。赛马需要一个有竞争力的对手的刺激使它迅速进入状态。同样地,处于冲刺状态的运动员就像一匹赛马,他不能够仅仅依靠意志力在10秒钟跑完100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一个竞争者把他带到最佳状态。

大多数公司会以各种方式鼓励员工超越他们自己前些年的纪录。但是,当进一步询问时,少数公司往往不愿意使用竞争的方法,哪怕是温和的竞争方法。不过大多数公司乐于有意识地使用竞争的原则,并且对竞争的潜力抱有十分坚定的信心。值得强调的是,对于销售部门这种方法更为可取,很多重要的公司使用这种竞争的方法,作为一种经常使用的手段来管理员工,使员工热情焕发。

那么,公司应该在什么程度上有意识地使用竞争原则呢?他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来应用这一原则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了弄清楚这一问题,我们调查了一些取得成功的公司,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你认为进行任何形式的竞争是不明智的吗?

★你鼓励你的员工超越他们自己前些年的记录吗?

★你鼓励在同一个部门内部的工人之间进行竞争吗?

★你鼓励在你自己企业的部门之间展开竞争吗?

★你鼓励与竞争对手的部门之间展开竞争吗?

★在竞争中,你通过人为地为你的员工设置障碍来实现公平的竞争吗?

★你怎样运用竞争的方法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只要你认真地思索并回答了上述问题,你就能有效地利用竞争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事典]微软的工作“气氛”

微软公司内部已经营造出一种“气氛”,那就是“工作第一,以公司为家”。员工们对工作怀着极度的热情,都是没日没夜地干,一连几天不休息,公司里整天充满了开放和相互忠诚的气氛。员工随时可以向公司的任何人发送电子邮件,不管他们的地位的高低,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盖茨在公司内外同员工聊天、交谈,盖茨喜欢在公共场合同员工讨论公司的生产计划,并鼓励他们突破障碍,努力前进。

在微软公司,盖茨本人对工作的狂热,以及他给予员工的压力,带动了员工工作的热情。由于盖茨本人对微软公司的员工期望很高,表现出来的,对员工只有大量的批评,始终给予员工极大的压力,员工一旦出现错误,他绝不手软,但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盖茨给予高度的外在物质福利与内在动机的满足,加以鼓励,给予员工很大的工作热情。

不过,盖茨表现出来的这种狂热,让人们觉得他是在为微软公司做榜样并培养出一种工作狂的气氛来。

只要在微软公司,工作压力就很大。刚来微软公司的员工,很少在晚上9点以前回家。一位员工这样评价盖茨:“他不但是个工作狂,而且要求很严格,如果下属认为办不到的事,他会自己拿回去做,且迅速而准确地做到几乎完美的地步,让大家佩服得没有话说。在他手下工作,如果没有真本事,还真难做。”

因此微软公司的全体员工,也能够以一种“日也操劳、夜也操劳”的工作方式在微软公司里毫无怨言地努力工作。他们厌恶好逸恶劳的人,尤其对那些没有什么才能的人更是一点都不客气。

在盖茨的带动下,员工们相互追赶,夜以继日地为“电脑”奋斗着。

归结起来,公司员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创造出最好的产品,其主要动因有:

女工作本身有意思,令人激动。如果人们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会努力把它做好。

★业绩和成功是衡量工作的尺度,所以人们很愿意在此工作。这很像运动员向往加入城市代表队的情形,运动员价值也由他们的业绩和运动队的成功所决定。在这个因素诱导下,人们来到微软,努力工作,并因此而心情舒畅,更热爱本职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小组劳动生产率方面,良性循环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强有力工具。

★同事之间存在的巨大压力促使每个人都埋头苦干。周围同事希望彼此尽力而为,因为项目要成功必须依靠每个人;另外,赢得同事尊重主要得看自己的工作做得怎样。在这样一个高度关注业绩和成功的环境下,同事衡量同事的为人就是这样。除非干出一手漂亮活,否则他们是不会抬起眼来看的。

因此,在微软,比尔·盖茨的批评实质就是一种积极的压力,他的魅力就在于为员工制造一个紧张而富有竞争意识的工作氛围。微软的员工努力工作,一方面是因为比尔·盖茨本人的榜样魅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微软能让这些人才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里他们能使自己的梦想成真,这对那些重视自我价值实现的人才而言,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点评]

热情使人产生成就,也会感染别人。企业领导者应该在组织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这样的气氛虽然会带给员工压力,但更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使之更好地为企业效力。

第十二章协调团队内在的潜能一天,梭子鱼、虾和天鹅出去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推下来:三个家伙一起负起沉重的担子。他们用足狠劲,身上青筋根根暴露;无论它们怎样地拖呀、拉呀、推呀,小车还是在老地方,一码也没有移动。倒不是小车重得拉不动,而是另有缘故:天鹅使劲往天上提,虾一步步往后倒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拉去。究竟哪个对,哪个错,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想寻根问底,我只知道小车还是停在原来的地方。

个人尽管很努力,但“劲没有往一块使”,无法有效地转化为团体的力量,许多人的力量一定会被抵消、浪费掉。这是管理者应该特别留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