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庸管理的艺术
4832900000035

第35章 正己无怨——魅力艺术(1)

中庸是对过激行为的校正,对错误倾向的纠正。儒家并不绝对排斥功利,而是反对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好高骛远。孔子三个月不被启用,便主动推销自己,他还说,为了挣钱,他可以去当车夫,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可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对于名,也是一样,人生在世,爱名求名无妨,而重要的是懂得惜名。《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一个领导者从内功练起,修养自身,提高自己的德行与才能,那么必然会以自己的魅力吸引一群人,凝聚一群人。

一、恭顺温和:以美好的形象展示魅力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

孔子不以天蓝色和褐红色镶衣边,不用粉红色和紫色的料子做便服。夏天的时候,如果穿粗的或细的葛布所做的单衣,必须穿上外套才出门。斋戒沐浴时,一定要换上干净的内衣,且是麻布做的。他登上车,必须端正地站好,拉着车上的绳子,在车厢里不回顾车内,不大声说话,不指手划脚。鲁国君主派孔子去接待外国贵宾,他的神态立即庄重起来,一点也不敢怠慢……这些涉及到当时的风俗、礼仪和审美倾向等问题,但都却说明孔子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

美国夏威夷医科大学精神病学院教授达尼鲁¥潘斯认为:“引人注目不仅仅是让别人注意你,而且意味着让别人记住你。”一个人的形象首先表现在仪态上。仪态美是指人的仪表、姿态所显示出来的外在美。仪表,主要是指装饰装束;姿态,主要是指坐立行走的姿势形态。在交际中,如能具有美好的装饰装束和正确的坐立行走姿态,就能收到仪态美的效果。

美好的装饰装束,包括头发的梳理,面容的修整,衣着的整洁美观,穿戴的出众脱俗(不过分奢华,也不落俗套)等。装饰装束得体,能给人以俊逸潇洒的美感。反之,仪容不整,边幅不修,往往给人以潦倒、颓丧的印象,甚至给自己的领导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正确的坐立行走姿态包括立姿、坐姿、步态。正确的立姿,挺胸收腹,身体正直,目视前方,不弯腿斜肩,不东张西望,坚定、自信而有力度;正确的坐姿,上身端正,两肩齐平,两膝从容靠拢,两手自然摆放,稳重、端庄、气质不凡;正确的步态,重心平稳,直身正腰,步伐大小适中,两手自然摆动,显得步履自如,神情自得。总之,正确的坐立行走姿态,能给人以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和有理、有情、有节等美好感受,为社交活动带来良好的效果;反之,站无站相,坐无坐姿,行无行态,就会给人举止轻浮粗鲁或精神萎靡不振的感觉,对社交活动造成消极影响。

当然,仪态美属于外在美,而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时是不一致的。有的人仪态不错,但思想品德不好,个别人甚至外表西装革履、浑身珠光宝气,实质上嫖赌偷骗,为人所不齿。因此,仪态美同其他外在美一样,只有和内在美(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等)高度和谐统一,才能获得长久令人敬慕、向往的效果。

“色思温,貌思恭”,领导者无论是面对下属,还是谈判应酬,任何场合表情一定要从容、自然,不要忸怩作态。应笑时就笑,该严肃时就严肃,该活泼时就活泼。比如,在喜庆、祝贺、联欢等愉快的场合,一定要春风满面、笑逐颜开,以适应欢乐的气氛,不可一本正经地板着脸,令人望而生畏、大煞风景;而在丧礼、吊唁、扫墓等悲哀的场合,则必须表现出肃穆、沉静、伤感。各种表情必须符合各种场合的气氛。人的表情是心理的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发现人们心理活动的轨迹。

人的表情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声音表情。“面部是思想的荧光屏”,各种复杂的心理无不在“荧光屏”上呈现出来,如向往、羡慕、回忆、喜悦、愤怒、忧郁、痛苦、失望、沮丧、希望、邪恶、贪婪等等。有时,面部表情转瞬即逝,因此,在交际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对方面部表情的变化,特别是眉宇间细腻而微妙的变化。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眼神,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由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眼睛是传神最敏锐的器官,即使人的不可名状的思想意识,也能通过它表现出来。眼睛充分显示出人思想深处的喜悦或冷漠,是其他器官无法相比的。因此在交际中要特别注意眼睛的运用。

其次是身段表情。“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领导者要注意自己的身段表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看一个人的面孔,只观察一下他的姿态,就明白他的心理状态了。比如:欢乐时,跳跳蹦蹦;忧郁时,低头不语;后悔时,捶首顿足;下决心时,拍胸握拳;欢迎时,张开双臂;不满时,猛扭头或猛转身;沉思时,用手拍后脑或摸下巴……

还有就是声音表情。《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从说话的语调里,可以知道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唱歌要讲究抑扬和有感情,讲话不仅吐字要清晰,有抑、扬、顿、挫,还必须注意韵律、节奏、声调,同时也要饱含感情。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是心灵的显露、情感的外化。“回眸一笑百媚生”、“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回眸”、一“横眉”,不正含蕴悠绵、意味深长吗?这种以非文字语言来传情达意的手段,就叫“人体语言”。

人体语言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信息发射站,它发射出的种种动作、体态、表情等无声的“语言”,常常可以补充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从而帮助人们正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的思想。

人体语言有头语、脸语、眉语、眼语、手语、腿语等,也可以说,人体的每一个活动部位,几乎都能传递出不同的信息。比如,眉毛位置的稍稍改变,便可传达出全然不同的意思。一条眉毛扬起,是传统的怀疑信号;两眉扬起,则是惊讶的信号;两眉下垂,是沮丧、悲忧的信号;两眉横展,是愤怒的信号。这真是“眉语两自哭,忽然随风飘”(李白《上元夫人》),诗仙李太白也懂得以眉毛的舒展或收敛来代替语言、表达感情。

“诚于中,形于外”,“人体语言”用得好,同样能达到好效果,赢得魅力;有的人虽有一副好口才,但他不注意“人体语言”,在他人面前要么手足无措、心神不宁,要么手舞足蹈、旁若无人,这对自己的形象是种损害!

二、君子不器:以知识涵养打造魅力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

在儒家学说中,君子是一种比较完美的道德要求。在孔子的心目中,君子是最具理想人格的人,这是因为君子之德,无所不施,他的道德,他的知识,他的求知面,他的作用至少应该不像形器那样有所限制。

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掌握了知识就可以多些理论上的指导,间接地吸收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增强明辨能力、思考能力。领导者不断学习,加强修养,“学而时习之,不已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自然“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自己充满魅力。

曹操身边有不少人才,一方面是由于他爱人才,重用人才,另一方面与他个人爱好学习有关。曹操不仅具有很高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他“外定武功,内修文学”,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他的文学作品《蒿里行》、《短歌行》、《碣石篇》、《龟虽寿》等,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曾有人评论他的诗文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他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至今被人传诵。毛泽东有感于曹操的文治武功,文学修养,曾写下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可见曹操的魅力越千古而不湮灭。

刘邦本是个不学无术的流氓,他瞧不起、甚至侮辱读书人,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当上皇帝后也常流露对知识分子的鄙视。有一次,谋臣陆贾谈起《诗》、《书》等儒家经典,刘邦很反感,当即就说:“我刘邦夺得天下,靠的不是什么《诗》、《书》,而是在战场的战马上得来的!”陆贾立刻反问道:“陛下,恕我直言,就说你是在马上夺得天下,难道还能在马上治理天下?”刘邦细一思忖,觉得陆贾的话很尖锐,但还真有道理。于是,他请陆贾把古往今来立国的得失、成败,相继写成十二篇文章,他认真进行了钻研,深感读书做学问对治理天下很有意义。他的态度改变了许多,不仅越来越尊重有知识的人,只要有空,自己也读书,这样不断地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变得有修养起来,也就更加具有亲和力。在晚年,刘邦亲自写遗训《手敕太子文》,教育太子刘盈要好好读书做学问。

朱元璋只读了几年私塾,然而他却酷爱读书,无论在战争年代还在建国时期,他都始终以书为伴,诸子百家无所不读,知识非常丰富,他推崇儒家,还注释过《老子》。

一日,朱元璋微服私游,来到金陵古渡,正遇上一些来京应试的举子在欣赏长江,作诗吟联,只听一位举子吟道:“采石矶兮一秤砣。”其他举子齐声赞道:“好一个气势磅礴的起句!比得好,起得好!快说下句吧。”只见那举子思索半天,没有找到恰当的下句。别的举子也想对出下句来,但都苦思不得。

朱元璋在一旁看在眼里,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众举子见一位布衣“老土帽”在笑,不解地问他笑什么。朱元璋开口道:“我笑你们起句气魄虽大,却后劲不足,力不从心,所以下句难对。”一听这话,众举子很是心服,正是这回事儿,偌大一座山是秤砣,那么秤杆、秤钩是什么?再说这么大一杆秤,用来称量什么?吟不出下句,起句不就落空了吗?可他们心中虽这么想,却又不肯服输,便说:“不是我们吟不出,我们倒想先听一听你老先生的,你且吟吟看,再品评我等不迟!”

朱元璋又笑了,说:“我不是说你我才学不足,而是说你们受气魄胸怀限制,待我续完此诗,你们看看怎样:采石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国弯月是秤钩,称我江山有几多!”朱元璋话音一落,众举子惊讶不已,钦佩不已,眼前的“土老帽”一下子魅力四射,虽然他们不知道他是皇帝。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掌握了知识,就可以使人成为明白人,成为能干的人。台塑集团总裁王永庆小时候因家境贫寒,只读了小学,然后当学徒、开米行、办工厂、成立大公司,一步步做大做强,他在创业实践与领导管理过程中,越来越感到知识的重要,于是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与王永庆接触的人不会相信他只上过几年学,他风度儒雅,学贯中西,很有儒商的魅力。王永庆说,虽然自己只上了小学,但不等于没读多少书,自己一直在如饥似渴地读书,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可以更加敏锐地发现人才,更亲和地与他人交流、与下属沟通。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魅力。李嘉诚有一次演讲,他的品学修养、气质风度倾倒了无数人,他:“想当好的领导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人,是建立尊严的基础。儒家之‘修身’、‘反求诸己’、‘不欺暗室’的原则,西方之宗教教律,围绕这题目落墨很多,到书店、在网上,自我增值的书和秘诀多不胜数。我认为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

三、登高自卑:以人格美德彰显魅力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中庸》

孟子讲:“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朱熹说:“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这两人的言外之意,仿佛都是在说,人一旦失去尊严,再受到他人的欺侮便纯粹是自作自受了。他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由此看来,所谓“天赋美德”,实际上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自己找到的赖以生存的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领导者应该重视发现和发掘天赋的美德。人类社会形成以后,是靠天赋的光明、崇高的美德来维系。例如人与人之间需要互惠互利,上下属之间需要互敬互爱,等等。

领导者彰显魅力,须从修身开始。有了良好的个人修养,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以优秀品质影响别人。儒家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可见修身的重要性。对于领导者来说,修身就是要有远大的目标,保持冷静理智和谦虚的态度,不因成功而狂妄自大,也不因一时失败而一蹶不振。这种胸襟宽广、目光远大的领导者才能够为员工做好表率,从而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总统。他一生品格高尚,令人敬爱,他的领导魅力因此深入人心。华盛顿一生始终位居高职,从大陆军队总司令到美国第一任总统,权力之大可谓至高无上,但他内心深处却很看轻权力与金钱,总是以超然的态度对待这些。他身居豪门,拥有万贯家财,而当他献身国家时,却拒绝接受任何应得的报偿。他认为,全体民众的满意就是他所获得的最高报酬。

俗话说:“人为本,德为先”,德高才能望重。领导者应身体力行遵循道德规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者良好的道德要义是:公道、正派、廉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要求人家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人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事出公心,讲公正;要讲诚信,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短期行为,更不弄虚作假,做出上骗领导、下哄群众的事;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做到慎独、慎微、慎初,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领导者的领导作用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和影响员工,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者就是员工最好的榜样,领导者只有首先端正自己,才能要求员工。如果领导者自己都无法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那自然也无法对自己的员工提出高要求。员工在工作中时会观察自己的领导者,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员工造成一定影响。一个口口声声说“以人为本”的领导者如果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也无法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尊重,甚至会让员工感觉被愚弄、被欺骗。以公司的电话私用为例,如果领导者都无法做到不打私人电话,却想要员工根除公话私用的问题,就有些自欺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