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庸做人的学问
4832700000008

第8章 做人的态度与信念:时而中(2)

蝗虫虽然有铁钳般的嘴和强壮的大腿,却只知在细长的纸筒中横冲直撞,不知一直向前,就可从另一端爬出。

研究人员又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纸筒顶端放进去,然后挡上这一端,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时间,小青虫们就一个接一个地从纸筒的另一端默默地爬出来。

蝗虫的死是因为它们方向感不强,当它们遇到困境时,不知道去寻找一条生路,只知道不停地挣扎,挣扎,结果只有死路一条;而青虫恰恰相反,它们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所以它们活了下来。

许多人也同蝗虫一样,他们虽然有良好的自身条件和优越的外部环境,可他们东奔西跑一生,终究无所作为。因为他们方向感不强。当他们遇到困境,或事业陷入僵局难以突破时,他们以为需要勤奋、知识和经验,于是付出百倍努力,去获得这些素质。而事实上,他们什么也不缺少,需要的只是一个方向,一条正确的道路。

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你在工作中业绩不佳时,你缺少的也许不是能力,而是一个充分发挥能力的环境;当你努力表现却不获重用时,你缺少的也许不是勤奋,而是一个知人善任的老板。这时候,你让自己变得更有能力或更勤奋,又有何益呢?

所以,一定要搞清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然后从原因出发,向目标前进。这是选定正确方向的要诀。选好了方向,如古人所说“真积力久则入”,那么你的劣势就会变成优势。所谓笨鸟先飞,它不是乱飞,而是有方向性的飞,飞往它看准的地方。

李嘉诚先生曾经说,盲人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东西,却很少受伤,反倒是眼睛好好的人,容易跌跤或撞倒东西。这都是自恃眼睛看得见,而疏忽大意所致。盲人走路非常小心,一步步摸索着前进,脚步稳重,精神贯注,像这么稳重的走路方式,明眼人是做不到的。人的一生中,若不希望莫名其妙地受伤或挫折,那么,盲人走路的方式,就颇值得引以为鉴。前途莫测,大家最好还是不要太莽撞才好。

李嘉诚对下属说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要求人们凡事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该进则进,不该进就要退。人生的舞台是旋转的,不定的,我们应该慎重选择自己的路,走好每一步,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为人处世,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路走错了,你再有本事也没用,再好的目标,也实现不了。有人说,优势就是优势,劣势就是劣势,它们之间是对立的关系,它们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处于优势的人总比处于劣势的人强,强者也总是处于优势地位。其实,有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也有可能成为优势。

你尽管某些方面不如人,但是可以想办法来弥补劣势。人生在世,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也应该相信自己的实力,毕竟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又有谁能相信你呢?尽管优势与劣势是一个对比的关系,但是,你搞清了自己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路走对了,那么目标越来越近,你在这方面的能力就会一日比一日强,从而改变了劣势,成为优势!

(四)素位而行——经营与调整自己的位置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

《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这意思是说,做人应该依着本身所处的地位,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份内应该做的事。能力以外的事,就不要太过勉强自己。

每个人的期望强度不同,心理状态也不一样。有的人对某种东西真的不想要;另一种人是找借口不想要,但真实原因是不敢想,不知为什么要,害怕付出和失败,害怕做不到别人会笑话。不想要,当然他的结果是得不到!

有种人喜欢空想,整天做白日梦,光说不做,不愿付出,不知从何开始,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会变为事实。

有种人对某种东西的态度是有最好,没有也罢,努力争取一段时间之后便会放弃,凡事3分钟热度,碰到困难就退缩,成天幻想着不付出就能得到,十有八九不成功!

有种人决心不够,尤其是改变自己的决心不够,等待机遇,靠运气成功,即使得不到也会转为安慰自己曾经努力过,也算对得起自己,马上再换另一个目标。

有种人潜意识中那一丝放弃的念头,决定他关键时刻不能排除万难,坚持到底,直到成功;对他而言,也许付出100%的努力比达不到目标更为痛苦,其实第99步放弃与此时的100%之间的差别不是1%而是100%!

有种人不惜一切代价,不达目的死不休,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对于他们来说,达不成目的的后果很严重,达不成目标比死还要可怕。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有些人们对自己所认识的,也不外乎姓甚名谁,贵庚几何。至于寻究起自己的能力怎样,什么职业什么事情最适宜自己,为人处世能做到何许地步,在社会上处在怎样的一个“点”上,可能就很难准确地把握自己了。有些人就是因为不认识自己,没找准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而没有步入成功之门。

作家贾平凹,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要发现自己并不容易。我是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呵!”

贾平凹的创作经历是这样的:最初,上大学时,在校刊上发表了一首顺口溜,于是努力写诗,两年之中写了上千首诗,质量平平;接着,他写起古诗来,也不怎么样;后来,学写评论、散文、随笔,同样没有突出的成绩;当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之后,这才意识到,这种文学形式最适合于自己,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写了大批短篇小说,在中国文坛上崭露头角。

贾平凹的经历说明,每一个人不见得都能认识自己的才能。“知己”如同“知彼”一样,亦非易事。正因为这样,每个人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才目标,要经过一番摸索、实践的。人无全才,各有所长,亦有所短。所谓发现自己,就是充分认识自己所长,扬长避短,认准位置。

马克思曾经想当诗人,当他发觉自己写诗不怎么样的时候,转向社会科学研究了。达尔文也曾对诗歌发生兴趣,年轻时每天上午背诵几十行诗。不过,他很快发现自己的“诗才”平庸,就转向生物学了。

艾青原名蒋海澄,本是国立西湖艺术院的学生,是学画的。当他的第一首诗发表之后,认识到自己的气质更适合于诗歌创作,终于成为诗人。郁达夫祖上世代行医,他到日本留学,也是学医,当时,学医必须学德语。郁达夫懂得德语后,拜读了歌德、席勒、海涅的作品,也拿起笔来从事文学创作。当他意识到自己从文更为合适,便毅然弃医学文,从此蜚声文坛。

这样的事例,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找准位置,然后认真经营,必有所成。但是《中庸》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如果能力不足太执着了反而过犹不及,不如进行位置的调整,正如俗话所说的:“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立足,关键还是在于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切忌过高地估计自己。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每个人的才能总是各有千秋,而且每一种才能也并非一定会对社会产生相应的效力。过高地估计自己,往往会好高骛远一场空。

《荀子·大略》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一个人没有丰富的社交能力和发现自己的判断力,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只能与成功擦肩而过。一种精巧的机器,它可以没有噪音地在钢板上打洞,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它有一个巨大的平衡轮。这个平衡轮为完成任务储存了能量、速度和动量。一旦从这台能够轻巧打洞的机器上移走了平衡轮,这机器就会散架。在这里,平衡轮就是机器的关键零件,而判断力就是人的平衡轮。如果一个人没有这两点,他的位置也难经营好。

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孟子认为孔子真正欣赏的是能够把握进取方向和速度的人,而自高自大的人与无所作为的人都违反中庸之道。

现实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过分高估自己能力、过于自负的人如果没有弄清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缺陷,他的下场就往往很可怜。对一个人来说,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与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同样重要。

(五)白刃可蹈——坦然面对人生的失败和挫折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

人在有生之年,势必遇到许多不快的经历,它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我们难以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来自我调整,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许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儒家推崇顽强的拼搏精神,但同时又反对不切实际地硬碰瞎撞,白刃可蹈,固然了不起,可“中庸不可能”,就会使自己陷入绝境。

当然,接受既成的事实,并不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沙漠中将头埋入沙里的鸵鸟。阿Q的悲哀在于对可为之事而不为,任凭事态的恶化,等待成为牺牲品;而鸵鸟的愚蠢则在于昏昧的逃避。

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接受既成的事实,是要勇敢地正视,在平静地面对中,走出一条希望之路。当我们无法以主观的力量控制事态的时候,或者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已经尽了主观努力的时候,此时与其抱怨,不如平静以对。

时间是最具魔力的涂改液,再糟糕的事实也总有过去的时候,你不会永远生活在一种情绪状态之中。但是,要想产生时间更改生活图像的效果,没有相应的心理状态与时间相互作用,是达不到目的的。这种心理状态就是平静。平静以对,让时间来改写不平的生活事实,让自己能够聚集足够的智慧和勇气,与不公平的生活事实相处,在默默的忍耐中开创崭新的生活。

摩丝奶奶一直快到80岁时,才开始拾起画笔;葛洛夫?马克斯在65岁时才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涯:主持电视节目;另有一位漫画家,年近82岁,又自修刺绣,并取得相当成功的事业……类似实例,不胜枚举。

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到了晚年,他们拒绝让年龄以及退休等不是理由的理由,为自己的未来画上句号。

倘若你渴望造就自己,补救早年失学等一些缺憾,那么你必须学会接受既成的事实,重新认识自己,审视生命中余下的时间,这是每个人成长与成功过程中的必修课程。永远不要让“来不及”、“太晚了”之类的话,出现在你的人生辞典上。

生活中,我们无法控制不幸事情的发生,但可以控制自己对于不幸的反应。假如我们被人欺骗,我们总不能永远因此愤恨懊恼不已;假如我们遭受委屈,我们不能因此而总是萎靡不振。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来对付不幸的事,这种办法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办法可以是合理地利用时间,做自己现阶段可以做的事,值得做的事。

总之,当你情绪饱满、态度积极地投入某种有益的活动时,你就已经以勇者和智者的坦然心境,接受既成的事实,挑战所谓的人生不幸,这必定能开创一片希望的蓝天。

王杰15岁那年,半工半读。有一次在茶楼打工,肚子太饿了,客人埋单离去后,王杰趁人不注意偷吃了一个客人剩下的叉烧包,谁知被经理看见了,他硬说王杰偷吃茶楼的食物,王杰死不承认,经理恼羞成怒给了王杰一个狠狠的耳光。当时一阵眩晕,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了,他被开除了。

王杰一边哭一边走回自己租住的地方。其实那只是一个两层铁架床的上层,香港称之为“笼屋”。王杰跟住在隔壁床位的老伯哭诉。老伯慈祥地安慰王杰。王杰问老伯:“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12岁爸妈就离婚不要我了,上学受人欺负,打工也被人冤枉,难道我注定要一辈子这么倒霉吗……”

老伯看着王杰好一会儿,突然笑出了声:“嘿!小鬼头,胡说八道!谁告诉你人是要被注定的?要是这样那还有什么惊喜,连做百万富翁也没什么意思了。你这个小笨蛋!”说完他便去上班了。他是个当夜班的保安员,平时总是喋喋不休,王杰向来把他的话当耳边风,但他这一句“人是不可能被注定的”却让王杰一言惊醒。

王杰热爱音乐,无论路有多难走,都坚持走下去,因为这样才可以一生无悔。由坚持开始,王杰的执著、信心来了,10年之后,《一场游戏一场梦》面世了。多年来《一场游戏一场梦》销量惊人,超过1800万张。

在世事动荡中,王杰对那位老伯的话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人的一生是不可能被注定的,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体验惊喜与激情,同时,跌宕也难免。有过不一样的体验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就像那位老伯,他只是个守夜的,可是谁能想到他心里的快乐与富足呢?所以,尽一切可能改变自己、丰富自己,享受生活中的各种惊喜,这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

中国人自古喜欢说,要胜不骄,败不馁。就是说要根据自己处境和情况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心态和认识,坦然面对。当我们春风得意的时候,不能忘乎所以;当我们失意的时候,也不能轻易的否定自己。这样,一条光明的人生大路才摆在我们眼前。

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在宋代,有一段时期战争频频,国患不断,一位大将军叫李卫,带领人马杀赴疆场,不料自己的军队势单力薄,寡不敌众,被困在小山顶上,注定被敌军吞没。

就在士气大减,甚至有要举手投降的可能之际,将军李卫站在大家的面前说:士兵们,看样子我们的实力是不如人家了,可我却一直都相信天意,老天让我们赢,我们就一定能赢,所以我这里有9枚铜钱,向苍天企求保佑我们冲出重围,我把这9枚铜钱撒在地上,如果都是正面,一定是老天保佑我们,如果不全是正面的话,那肯定是老天告诉我们不会冲出去的,我们就投降。

此时,各个士兵闭上了眼睛,跪在地上,烧香拜天企求苍天保佑,这时李卫摇晃着铜钱,一把撒向空中,落在了地上,开始士兵们不敢看,谁会相信9枚铜钱都是正面呢?可突然一声尖叫:“快看,都是正面!”大家都睁开了眼睛往地上一看,果真都是正面。士兵们跳了起来,把李卫高高举起喊道:我们一定会赢,老天保佑我们了!

李卫拾起铜钱说:那好,既然有苍天的保佑,我们还等什么,我们一定会冲出去的,各位,鼓起勇气,我们冲啊!

就这样,一小队人马竟然奇迹般战胜强大的敌人,突出重围,保住了军队。后来,将士们谈起了铜钱的事情时说:“如果那天没有上天保佑我们,我们就没有办法出来了!”

这时候李卫从口袋里掏出了那9枚铜钱,大家竟惊奇地发现,这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

李卫说:“上天保佑不了我们,保佑我们的是我们自己!”

事在人为,没有什么事情是没有可能的,只要心中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一切的困难都可以克服,成功是你自己手中的手纹,全在掌握之中。

(六)和而不流——盲目结交与追随他人是危险的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扬雄《法言·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