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庸做人的学问
4832700000007

第7章 做人的态度与信念:时而中(1)

不偏不倚,一以贯之,情理均衡,事不强成,这是中庸的智慧,即做人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中庸》说:“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态度决定行动,信念决定方向,看准了便要积极地去做,矢志不渝。但积极不是极端,如极左与极右,都会从根本上动摇正确的信念。

(一)至道不凝——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

——《中庸》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的意思是讲,一个人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中国占主导地位,在于它是积极入世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没有乐观的心态,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乐观者容易信赖别人,也愿意涉入险境。但其实他也能察觉别人的恶意或缺点,只是他不愿将之视为障碍而犹豫不前。他相信每个人都有优点,并努力唤醒别人的优点,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英国作家查尔斯·兰姆一生坎坷不平。他的传记作家这样写道:“兰姆受到工作的召唤,他一直独身,却使自己同他姐姐的悲惨命运结了婚。”兰姆15岁就离开学校去做事持家了,21岁时因精神失常而在疯人院过了6个礼拜。出院不久,年长他10岁的姐姐又突然发疯,误杀了自己的母亲,被关进了疯人院。兰姆不忍心把精神健全、不过一年里有几天会神经错乱的姐姐永久关在疯人院里,决定把姐姐由疯人院里接出,并决心终身不娶,保证由自己来照顾姐姐一生。这对一个21岁就有了这么多凄惨经历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负担。兰姆每天忙完工作还要回家陪伴姐姐,时而写点文章,得些钱,以勉强维持家用。他的所有著作都是这样忙里偷闲做出来的。

这样悲惨的际遇没有把兰姆击倒,他的《伊利亚随笔》里充满轻松的俏皮话、双关语,是对普通生活经验的玩味和爱好,对生活没有一丝一毫地抱怨和厌弃。在他母亲死后不久,他写信给好友柯尔律治说:“我练成了一种习惯不把外界事情看重———对这盲目的现在不满意,我努力去得一种宽大的胸怀;这种胸怀支持我的精神。”他姐姐病好了,他写信给柯尔律治说:“我决定在这塞满了烦恼的悲剧里,尽量得那可得到的瞬间快乐。”他又说:“我的箴言是‘只要一些,就须满足;心中却希望能得到更多’”。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兰姆快乐的入世精神,正是佩特在兰姆评传里说的:快乐,是面对事物的最佳态度。兰姆的作品里始终流露出一种人生和谐的精神,故而柯尔律治也称他的朋友为“心地温和”的查尔斯。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把乐观与成功联系起来。表面上看起来,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而且两者正好具备了相反的缺点和优点。我们往往认为乐观的人在行动上虽然此较积极,但往往低估了实际上的困难,因此比较容易碰到意外的失误和偏差。

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真正的乐观者,并不是对未来的盲目狂想,也不是在困难面前毫无畏惧和不假思索地前进。可取的乐观态度,是尽管知道人生会遇到风险和意外,也相信前进的道路上会有不少的阻碍和挫折,但是他始终坚信自己最终会成功。对生命抱着积极的、乐观的看法。因此,乐观绝不代表盲目,乐观的人则并非一些没有头脑的狂热分子。相反,他们坚定的信念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进步,从容不迫地面对意外的出现。

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许多工厂纷纷破产,市场十分不景气。对于哈德逊纺织公司来说,更是祸不单行,一场大火偏偏在这个时候袭击了它,整个公司几乎化为灰烬。愁眉苦脸的工人们回家等待着管理者宣布破产的消息。这个时候失业,对于工人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因为他们不可能在这样的困难时期找到新的工作。但是,哈德逊的管理者显然并不那么想,他们没有绝望,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们仍然相信公司可以渡过难关。绝望的工人们受到了哈德逊的管理者发出的通知,让全体员工回公司支薪一个月。一个月后,再次为生活犯难的员工们再次收到了支薪一个月的通知。困境中,公司的支持让员工们感激万分,满怀热情的工人们再次回到了公司投入工作,三个月后,公司重新运转自如。

哈德逊纺织公司之所以能够再次获得新生,和管理者的平和心态是分不开的。他们用长远的眼光看未来,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心,能够和自己的员工同甘苦,才激发起员工的斗志,挽救了公司的危机。

乐观者看起来勇往直前,毫无畏惧,但他们并非不加思考地吸纳,而是有所选择地采取行动。相形之下,乐观者比悲观者单纯、朴直多了。他也能察觉别人的恶意或缺点,只是他不愿将之视为障碍而犹豫不前。他相信每个人都有优点,并努力唤醒别人的优点,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从而大家都能做一番事业。

当然,乐观者也比较容易克服困难。因为他会积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不利的条件转变成有利的条件。悲观者则会因为一下子就看到困难而心生畏惧、退缩不前。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只需要一点想象力,再加上勇气的推动,情况就会完全改观,朝有利于成功的方向发展。

乐观者之所以能成功,首先便是在任何时候他们都相信自己,相信社会,并且相信无论如何都会有胜利的一天。

乐观的人面对现实的态度,是冷静的、客观的、主动的。他们从不否认事实,也不追求虚荣,而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走。只有乐观的人能冷静、客观地面对挫折。他们会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探索新的方法,只要是能够战胜的困难,他们绝不回避;以一己之力无法战胜或即便取胜了也得不偿失的障碍,他们会考虑其他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方法。总之,任何的困境和挫败,都不会使他们失去信心,相反却会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乐观的人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能使他们身边聚集起一大批有志之士。谁又愿意跟在胸无大志、成天叹声叹气的人身边,使自己永远感受到的只是失落、无奈、叹息呢?生活中人们喜欢聚集在乐观的人身边。他们昂扬的斗志、乐观的个性、永不止息的精神,会鼓舞、带领着每一个人向前走,达到人生的梦想之地。因而,乐观的人人缘很好,不论什么时候,身边总有同他们一样志向远大的人们帮助他,也反过来激励他。

(二)与天地参——没有目标的人生将一事无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与天地参”,出自《易经》说卦传“参天两地而倚数”。后人便又以此作引伸配天与地而为参。《中庸》说:“可与天地参矣。”一个人当有远大志向,这样才可以配天与地。

《荀子·大略》说,子夏家贫,平时穿得破破烂烂。有人问他:“子何不仕?”子夏说:“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甲而丧其掌。”这里好像子夏性格有点怪异,其实不然,他是“向志于学”,所以被孔子誉为文学第一,与子游同列。

一天,孔子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几个学生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接下来问曾点:“你怎么样呢?”曾点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点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人的一生是自我塑造的一生。有的人形象高大完美,有的人渺小卑琐;同样是学识丰富,有的人是学界泰斗,文坛巨匠,有的人却学无所成,甚至一生碌碌无为;同样是德行高尚,有的人功高万代,彪炳千秋,有的人却只立下了一时的功德;同样具有顽强的意志,有的人光耀千古,有的人却遗臭万年。奥妙是什么?奥妙就在于是否设定了人生目标。

每个人都有欲望和梦想,但大多数人没有明确具体的人生目标,这便是成功和幸福总是钟情于少数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生的胜者占总数的1%抑或更少,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与他人截然可分,这,就是生活和奋斗的鲜明的方向性,即由欲望和梦想演化而成的行动目标。

欲望和梦想在没有化成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之前,是比较模糊的,不确定的,短时间的。只有将欲望梦想化成人生明确具体的大小目标,走向成功与卓越才有基础。

目标不但使我们的行动有依据,人生有意义,还能激发我们的斗志,开掘我们的潜能。这如同是个定律,在人生的前方设定一个目标,不仅是一个理想,同时也是一个约束,就像跳高,只有设定一个高度目标,才能跳出好成绩来。

成功者,无一不对自己随时随地的去向一清二楚。他们有目标也有行动。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它。他们确立目标,同时又决定通往那个目标必须走的路。

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他的全部发明多得叫人简直难以相信。1928年,美国国会颁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估计他的发明对人类的贡献约值56亿美元。这些发明对我们今天的价值实在太大了,根本无从估计。

爱迪生的全部在校教育总共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在校期间,他的老师曾说他是一个只会做白日梦的少年,断言他的一生绝不会有什么成就。

然而,爱迪生却成功了。他的秘密在哪里?其中之一是,他具有设定目标的能力和追求目标的热情。一旦设定一个目标之后,他便使他的生活去全力配合那个目标,使它成为他的生命。因此,他把生命献给他的目标,并从目标获得生命。

他竭尽全力去阅读跟他的计划有关的书籍——读了一本又一本,读完了再买。等他读够了书,使他足以从事实验之后,他才在他的实验室开始工作。接着他不分昼夜地工作,往往在清晨8点钟进入实验室,不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不肯罢手。他的注意力总是十分敏锐确切,连一个动作也不会浪费。他从事过数以百计的实验工作,选取和抛弃实验模型,承受不可避免的失败。

爱迪生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是经过审慎的选择。他对目标专注并倾以全部热情,加上丰富的想象和智慧,使他成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家之一。

维克多·弗兰克尔曾用事实最贴切地说明了“人不能没有目标地活着”的道理。

第二次大战期间,在越南行医的精神医科专家弗兰克尔不幸被俘,后被投入了纳粹的集中营。三年中他所经历的极其可怕的集中营生活使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是为寻求意义而活着。他和他的伙伴们被剥夺了一切——家庭、职业、财产、衣服、健康甚至人格。他不断地观察着丧失了一切的人们,同时思考着“人活着的目的”这个“老生常谈”的最透彻的意义。他曾几次险遭毒气和其他惨杀,然而他仍然不懈地客观地观察着、研究着集中营的看守与囚犯双方的行为。据此他撰写了《夜与雾》一书。

可以说,弗兰克尔极其真实、有力、生动的论据和论点,对于世界上一切研究人的行为的权威学者来说,都是极有价值的。他的理论是在长期的客观观察中产生的。他观察的对象是那些每日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即所谓失去生活的人们。在亲身体验的囚徒生活中,他还发觉了弗洛依德的谬误,并且反驳了他。

弗洛依德说:“人只在健康的时候,态度和行为才千差万别。而当人们争夺食物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动物的本能,所以行为变得几乎无法区别。”

而弗兰克尔却说:“在集中营中我所见到的人,完全与之相反。虽然所有的囚犯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有的人却消沉颓废下去,有的人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他还从实际中悟到,“当一个人确信自己存在的价值时,什么样的饥饿和拷打都能忍受。”而那些没有目的活着的人,都早早地毫无抵抗地死掉了。

据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活下来的人不到1/20,他们差不多无一例外都是深知生命的积极意义的人。他们顽强地活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心里存着明确的目的——“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期待着和“活着与爱着的人重逢”。

在那充斥死亡意味的集中营里,弗兰克尔的一位好友曾对他说:“我对人生没有什么期待了。”弗兰克尔否定了这位朋友的悲观人生态度,他鼓励说:“不是你向人生期待什么,而是生命期待着你!什么是生命?它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生命的贡献。当然,怎样做才能有所贡献?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而怎么回答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你为自己的人生设立了什么目标呢?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无论你的愿望是什么,你只要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有意识地、自觉地朝实现愿望的方向运动。

(三)士志于道——选对道路,做对人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论语》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一个人如果“好德”像“好色”一样,热情积极,那么什么事办不成呢?“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这样夸奖颜回,并不是颜回如何聪明听话,而是他有自己坚定的人生志向,能够克服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优点,“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初开车的朋友,都有过这种感受:当车驶上立交桥时,望着纵横交错的道路,会茫然不知所措。目标明确,也就是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去,但如果选错了路,下一个出口不定在什么地方,想到达目的地,就要多费曲折。

其实人生也是这样,今天你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下一步该迈向哪里。通向目标的方向正确,永远比跑得快重要。“条条道路通罗马”,而选择哪一条路,更节省时间呢?条条道路也通向任何你并不想去的地方!选错了道路,哪怕你奔波劳碌,不眠不休,终其一生,也不能到达你向往的乐园。反之,只要路选正确了,你根本用不着那么辛苦,也能比别人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位研究人员用纸做了一个纸筒,里面仅能容纳几只半大不小的蝗虫。

他捉了几只蝗虫,投进纸筒,结果它们在里面拼命地挣扎,最后全部死在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