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庸做人的学问
4832700000030

第30章 做人的良知与境界:慎其独(5)

先要了解什么是过。在孔子看来,过有三种,第一,说君子在学习方面要仪态庄重,否则就会缺乏威信,学过的东西难以巩固。有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哼哼哈哈,嬉皮笑脸,知识只是在他脑子中稍做停留,如此又怎能谈做学问呢?

第二,君子为人处世,最要讲究忠诚和信誉。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办事讲信誉,不欺不诈。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是过。

第三,君子处世交友,不要与没有修养的人交朋友。别人的道德品质、学习修养远不及你,交他这个朋友又有何益?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是不少人都有这方面的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难得的是知错能改。

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很容易发现。每个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晓得不晓得呢?绝对晓得,但是人类有个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养的人,对这个毛病改不过来。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很快就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完全是对的,越想自己越没有错,尤其是事业稍有成就的人,这个毛病一犯,是毫无办法的。所以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从闻过则善闻善言则拜,到与人为善,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给自己指出过错看作一大幸事。可见,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按孔、孟的要求做是非常难的。这里面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有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的问题。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来处理人与我之间的关系,莫说与人为善,就是闻过则喜也是绝对做不到的。做得到的,只有闻过则想,文过饰非而已。

孔子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他承认自己犯有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所了解,是自己的有幸。他反对有人对过错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认为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和月蚀;他有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尊敬他。孔子还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孟子把“改过”与“与人为善”联系起来,他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活,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今天我们说,与人为善,是指善意帮助别人。这与孟子所说的意思既密切相关又略为有所不同了。

孟子的意思很简单,与人为善就是与别人一起行善,而这种与人一起行善的基础是吸取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是从子路说起。因为子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给自己指出过错就高兴。除了子路而外,夏禹也是这方面的模范,他只要一听到别人对他说有教益的话,不仅高兴,而且还要就地下拜,行上一个大礼。当然,比起子路和夏禹来,大舜的“与人为善”就更高一筹了,不仅高兴,不仅下拜,而且还要切实吸取并付诸行动,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

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容许别人犯错误,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孔子提出,“既往不咎”,即己经过去的事不要责备了,着重看现在的表现。

总之孔子要人知过、改过的思想,涉及人犯错误的必然性以及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错误的问题,这些思想与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当我们不愿承认自己错了时,完全是情绪作用,与事情本身已经没有关系。当我们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如果对方处理得很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直率而自豪。但如果有人想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那我们是决不肯接受的。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小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把崭新、小巧锋利的小斧头,他当然是既兴奋又开心!天真的他心想全新的大斧头就能够砍倒大树,那么,我的新小斧头是否也能砍倒小树呢?他实在难挡好奇心驱使只想证实新斧头的锐利与否,当他看见院子里一株小樱桃树随风飘曳、纤细的枝干不堪一击的样子时,就再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念头,而举起小斧头砍向那株嬴弱的小樱桃树,只听到“咔嚓”一声,小树应声倒地并且断成两截,不知已经闯了大祸的的华盛顿还洋洋得意地在院子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当他的父亲回家看到心爱的樱桃树断枝倒地的样子时,气得火冒三丈,怒斥道:“是谁砍了我的树?”小华盛顿在惊慌、恐惧下怯怯地承认是因为想试一下新斧头是否锐利才会砍了樱桃树。小华盛顿的诚实、勇于认错让盛怒的父亲竟和缓了脸色,不仅没处罚、责骂他,反倒称赞他:“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株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所以,爸爸当然原谅诚实、有担当的孩子,但是,以后再也不能因为好奇、调皮而砍树了。”也许是父亲的明理、宽容使得华盛顿自小培养了良好的品格、道德修养,以至于后来能成为一国之尊,带领美国走进强盛、领导的地位。

某公司财务科小王一时粗心,错误地给一位请过几天事假的员工发了整月的工资。在他发现之后,匆匆找到那位员工,要他把多发的钱退回来,可是却遭到了拒绝。那位员工说要退也得分期退。双方争吵了起来。过了不久,小王平静下来,对那位员工说:“好吧,既然这样,我只能告诉老板了,我知道这样做一定会使老板大为不满,但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只有在老板面前坦白承认。”就在那位员工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小王已来到老板的办公室,把前因后果都陈述了一遍,并请他处罚。老板听后十分恼火地说,这是人事部部门的原因。但小王重复地说这是他自己的粗心造成的错误。老板于是又大声地指责会计部门。小王又解释说,不怪他们,实在是他自己的过错。最后老板没有处罚别人,而是按规章制度,处罚了小王。

这些勇于认错的人令人佩服,但是一个社会越重面子,认错的社会代价就越大;把个人的面子、名誉看得越重要,认错就需要更大的勇气。要是处于权威地位,那么认错就几乎比死还难了。“不能认错、不能认错”,这样不断告诫自己的人,社会压力多么大啊。然而人要活得健康,学习进步得快,错了便得承认。这里不是不赞成人爱惜名声,而是希望人更重实际,无须把形象看得那么重要。

与人相处,认错可以改善自己的心境和处世环境,让阳光进驻心间,从而也给别人一些阳光。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培养勇于认错,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到底的态度,相信那种内心的宁静与喜乐,将会不断地扩散开来,让每个人都在谦让中成长,进而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十三)反求诸己——了解自己,不迷失自我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

“安身立命,反求诸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要把握命运,只有关注自身。处世成功者善于融入群体,但又不失个性。只有首先认识自己,把持住自己,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保证不出过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人不可能不考虑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儒家主张应时而动,与时俱化,与外界合作,随机应变。把握机遇,就是“应运”,而适应外界,但不迷失自我。静如中流砥柱,动似水中行船。

中庸最重要的两个原则:“时”和“中”,即运用智慧,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时调整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永远占据时空坐标中的最佳位置。在一定意义上和限度内,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若对自己认识不足,就会受到种种诱惑,掉进陷阱,不可自拔或迷失自我。

看一个寓言故事:森林中,动物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比“大”比赛。老牛走上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真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它一下子跳上一块巨石,拼命鼓起肚皮,同时神采飞扬地高声问道:“我大吗?”“不大”台下传来的是一片嘲笑声。青蛙不服气,继续鼓着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被鼓胀破了。可怜的青蛙,到死也还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人在某种环境中容易迷失自己,尤其是积极融入群体的人,自觉不自觉地牺牲个性,以投合别人。还有一种人是对自己不了解,盲目随大流,结果丢失了自我。

有一位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到了7800米的高度,他体力支持不住,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朋友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往上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不,我最清楚,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也不为此感到遗憾。”他说。这种人不会迷失自己,不会无自我地被别人推着走。他知道他如果继续攀登,生命是很危险的。

青蛙不了解自己,受到了命运的惩罚;登山队员了解自己,所以他安然无恙。了解自己,这是一种明智,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才不会迷失自我。

现代人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不了解自己。我们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一头栽进一个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比较得来的,而不是了解自己与环境之后订出来的。所以每天要受尽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如果在生活中总是与别人比较,总是希望获得他人的掌声和赞美,博取别人的羡慕,那么,他就慢慢地迷失自己,否定自己。一个人成天乞讨获得别人的掌声,他的生活必然是空虚的。久而久之,他的生活就变成了负担和苦闷,而不是充实和享受。所以,人贵在静下心来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人做事,那才有真正的喜悦。人彼此都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羸弱。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经验也各不相同。我们只有依照自己的潜能去发展,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苏东波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的主要原因,就和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一个道理。要使自己对自我有自知之明,还得让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和评价自己。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有时解剖别人,但常常更严格地解剖自己。”这样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你对自己的了解越明确,所表现的行为越适合本身的情况,你的表现也会越自然,越能给予他人一个正确的印象。同时他人根据那些印象来与你交往时,将不致引起什么困难。所以就我们自己来说,对本身有一个明确了解之时,也等于有了一个做人的准绳;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之下,我们还能表现颇为一致的恣态与行为模式,别人也知道该怎样和我们维持适当的关系,如此处世既能与人友好相处又不迷失自己,真是恰到好处。

(十四)取舍由己——以满足感来避免祸患的发生

目见毫毛而不自见其睫。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