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长了一张嘴不说话不行,但嘴——这门户得由自己掌管,如果说话不动脑子,信可开河,那么口之门也就成了灾祸之门,甚至地狱之门。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当年一块放牛的伙伴也找上门来了,见到朱元璋,他高兴极了,生怕皇帝忘了自己,指手划脚地说道:“我主万岁!你不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丛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撤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真命天子”朱元璋又气又恼,哭笑不得,只有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他拖出去砍了!”
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而一个人对于一切事情总是喜欢发表主张,就可能发生“语言事故”。一般来说,做人应该有独立的主张,这说明你善于观察分析而能有所得,当然是一件可喜的事。但是,你是不是一定要发表它呢?
有些人喜欢急于表现自己,一有所得就想发表出来。尤其是年轻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以为同事都是毫无主张的庸才,只有自己抱有真知灼见,于是在一个团体内,多有主张,结果被采纳的百分比恐怕很低。即使非采取你的意见不可,做上司的,也许会故意加以不重要的改变与补充来表示他的见解,以此高你一等,你也许因此有些不服气,要在背后加以批评,要知道这是你不懂得人情世故的结果。
言语要有价值,必须以行动来支持。只开花不结果的树通常是无心无髓,人要分清哪种树结果实,哪种树只能用来遮荫。
“人微言轻”四个字,你必须记牢,你要忠于自己的本职,少谈主张,多想办法。
但是你的办法是否妥善,也有两种意思,一是办法本身的妥善,二是上司心理上的妥善。不合上司心理的办法,是善而不妥,合于上司心理的办法,才是善而且妥,因此如何揣摩上司心理,这是很要紧的问题。
有的上司喜欢详尽的办法,有的上司喜欢简明的办法,你把详尽的办法给喜欢简明的上司看,这当然不妥;你把简明的办法,给喜欢详尽的上司也是不妥。揣摩的方法如下:
第一,请教老同事,他们能够把经验告诉你,只要你执后辈之礼,他自然肯说的。
第二,两手准备,同时拟就两样办法,一种是详尽的,一种是简明的,一起交给上司,请他选定。经过此次试探,他的心理你明白了,以后可以单做一种办法。经过此次试探,同时使得上司知道你的办法不止一种,他对你的印象格外好些。
第三,有备而来。当你向上司请示“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时,上司或许会反问你:“那么你要怎么处理呢?”当上司这样反问你的时候,你会不知所措,无法回答吗?如果是这样,这就等于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所以当你要去请示上司时,心里一定要先想好自己要怎么做,然后再去请示他是否同意你的做法。
在提出你的做法之前,同样要收集许多正确的情报,然后整理、分析,这样才能获得上司的认可。有时候自己精心想出来的应对方案可能被上司一口回绝,但是千万不可以因自己提的方案很可能被驳回,就依赖上司的判断,自己不动脑筋。无论如何还是要提出自己的方案,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再和上司的比较看看,就可以看出自己在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周全性方面,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当自己提出的方案和上司的决定有出入时,你只要慢慢去体会上司的思考倾向,久而久之自然能了解上司的想法,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就会考虑得更周到了。这是年轻人磨练实力的最好办法。
另外,有了自己的方案以后,不能就自以为是地把结论丢给上司,而不提供一些正确的情报,也不能任性地觉得只有自己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对于别人的话一概不听。因为最后下判断的还是上司,下属对上司的决定还是得服从的。
在公司里也常会看到一些人,当公司发生一些和自己的工作没直接关系的问题时,就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批评,逞口舌之快。但是,批评不能解决问题。只是一味地批评而没有提出解决方案,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如果你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办法解决,那么最好不要乱下批评。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对问题提出看法,但是只要努力一下,针对事件来观察,就可以发现问题所在了,不过更重要的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公司中有一些人员只会对公司的经营方针、管理组织、上司的做法指手划脚,甚至加以批评,而自己却从来没有实际行动,这种人被称为“评论家”,在公司里是最不受欢迎的。因此,不可妄加评论,在发表意见前,要多想办法,少做主张。
(十二)不预则废——培养审时度势料事如神的能力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塞;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中庸》
“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准确地把握时机,便能事半功倍;一旦失去时机,两手空空一无所获不说,走向失败甚至毁灭的境地也有可能。而良机不能坐等,捕捉时机,转移视角或重新选择都贵在积极的行动。
审时度势是识时务者最基本的功夫之一。看透世事发展的趋势,并顺应世事发展,及时采取应变之策,才是识时务的要义之一。
曹操征伐张绣,有一天突然率兵撤退。张绣大喜,亲自带兵追击曹操。谋士贾诩对张绣说:“不要去追,追的话肯定要吃败仗。”张绣不听贾诩的意见,领兵前进与曹操交战,结果大败而归。
贾诩见张绣吃了败仗回来,马上对张绣说:“赶快再去追击,再次交战必定能够取得胜利。”
张绣不好意思地说:“先前没有采用您的意见,以至于到这种地步。如今已经失败,怎么又要追呢?”
贾诩说:“战斗形势起了变化,赶紧追击必能得胜。”
张绣听了,连忙聚集败兵追击,果然大胜曹军而归。
张绣打了胜仗,却莫名其妙,他问贾诩:“我先用精兵追赶撤退的曹军,而您说肯定要失败;我败退后用败兵去袭击刚打了胜仗的曹军,而您说必定取胜,为什么会精兵失败、败兵得胜呢?”
贾诩说:“这好理解,您虽然善于用兵,却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退时,曹操必然亲自殿后;我们追兵虽然精锐,但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我知道我军必败。曹操先前在进攻时突然退兵,肯定是后方出了什么乱子急于回去,他打败您的追兵,一定会轻装快速前进,即使留下一些将领在后面掩护,那些将领们也不是您的对手。因此,您虽用败兵而打起来必定得胜。”
“识时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变”的哲学。“穷则变,变则通”实乃千古不变之理。
要成功卓越,就要审时度势,睁大眼睛,不断进行人生步伐的调整。只要能根据时势条件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人生步伐,就一定能使你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
唐玄宗在位时,姚崇和张说曾一起在玄宗手下做宰相。虽然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但两人也常为一些日常事务闹过不少矛盾,隔阂很深。由于张说常斗不过姚崇,因此十分记恨,总想找机会报复。
不久,姚崇患了重病,估计将不久于人世,一天,他把儿子喊至床前,谆谆告诫道:“张丞相与我素来不和,我死后,他很可能会找岔子整你们。不过,也有一种办法可以避凶。张说这人有个弱点,特别喜欢首饰、玩物之类东西,我死后,你们把我所有的服饰和玩物都摆出来,张说来吊唁时让他选择。如果他对服饰和玩物不感兴趣,你们则性命难保,必须赶快办完丧事找个地方躲躲;如果他很留神这些东西,你们就把它们记下来,并一一送到他家里,他肯定很高兴。这时,你们趁机请他为我写篇神道碑文,他写好后马上记下来,并立即请人刻到事先准备好的碑石上,同时将张说为我写碑文的事报告皇上,并请皇上过目。张说考虑问题思维较缓慢,几天以后他一定会很后悔为我写了祭文。如果他要收回碑文,你们就告诉他皇上已过目,并且同意刻到碑上。他若不信,就带他去看已刻好的石碑。”
姚崇死后,张说果然前来吊唁,当看到姚府陈列的首饰和玩物时,张说兴趣倍增。姚崇的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按照父亲说的去做了。
张说很高兴,并欣然答应为姚崇写祭文。没过几天,张说的祭文写好了,派人送到了姚府。文中对姚崇的生平事迹记载得很详细,而且赞扬的笔墨也不少。可还没过几天,张说突然派人来取祭文稿本,说是文章有些地方还需要修改。姚崇的儿子见张说所为应验父亲的话,便领着张说的使者去看碑文,并告诉使者皇上已过目。使者无可奈何,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报告张说,张说听后后悔已极,捶胸顿足道:“死去的姚崇还能算计活着的张说,我至今才明白姚崇果真比我智高一筹啊!”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姚崇料事如神的功夫莫不是得于他平日对张说的观察与了解。所以,任何事“预则立”,赢得于有准备的人!
(十三)执中行权——降低做事风险的措施
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
——《菜根谭》
孔子认为,最高的境界是在坚持大道的基础上的通达权变,也就是灵活运用,创造性地发展。后世有些学者不大肯承认儒家讲权变,其实这是误解。真正说来,在孔、孟的言论中,有许多是涉及权变的。
郭德成,元末明初人,性格豁达,十分机敏,特别喜爱喝酒。在元末动乱的时代里,他和哥哥郭兴一起,随朱元璋转战沙场,立了不少战功。
朱元璋做了明朝开国皇帝后,原先的将领纷纷加官晋爵,待遇优厚,成为朝中达官贵人。郭德成仅仅做了骁骑舍人这样一个普通的官员。
郭德成的妹妹宁妃,当时在宫中深得朱元璋的宠爱,朱元璋因此感到有些过意不去,准备提拔郭德成。
一次,朱元璋召见郭德成,说道:“德成啊,你的功劳不小,我让你做个大官吧。”郭德成连忙推辞说:“感谢皇上对我的厚爱,但是我脑袋瓜不灵,整天不问政事,只知道喝酒,一旦做大官,那不是害了国家又害了自己吗?”朱元璋见他辞官坚决,内心赞叹,于是将大量好酒和钱财赏给郭德成,还经常邀请郭德成去皇家后花园喝酒。
从某种角度来讲,郭德成是一个知道满足,没有过多奢欲的人。他能够有自知之明,正是他后来能忍受一时的委屈,一时的灾祸而保全生命的关键。伴君如伴虎,多少君臣相互猜忌,造成了多少历史悲剧。
一次,郭德成兴冲冲赶到皇家后花园,陪朱元璋喝酒,眼见花园内景色优美,桌上美酒香味四溢,他忍不住酒性大发,连声说道:“好酒,好酒。”随即陪朱元障喝起酒来。
杯来盏去,渐渐地,郭德成脸色发红,醉眼朦胧,但他依然一杯接一杯,喝个不停。眼看时间不早,郭德成烂醉如泥,踉踉跄跄走到朱元璋面前,弯下身子,低头辞谢,结结巴巴地说道:“谢谢皇上赏酒!”朱元璋见他醉态十足,衣冠不整,头发纷乱。笑道:“看你头发披散,语无伦次,真是个醉鬼疯汉。”郭德成摸了摸散乱的头发,脱口而出:“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要是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朱元璋一听此话,脸涨得通红,心想,这小子怎么敢这样大胆地侮辱自己。他正在发怒,看见郭德成仍然傻乎乎地说着,便沉默下来,转而一想:也许是郭德成酒后失言,不妨冷静观察,以后再整治他不迟。想到这里,朱元璋虽然闷闷不乐,还是高抬贵手,让郭德成回了家。
郭德成酒醉醒来,一想到自己在皇上面前失言,恐惧万分,冷汗直流。原来,朱元璋少时,在皇觉寺做和尚,最忌讳的就是“光”、“僧”等字眼,郭德成怎么也想不到,今天这样糊涂,这样大胆,竟然戳了皇上的痛处。
郭德成知道朱元璋对这件事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以后难免有杀身之祸。怎么办呢?郭德成深深思考着:向皇上解释,不行,更会增加皇上的忌恨;不解释,自己已经铸成大错,难道真的为这事赔上身家性命不成?郭德成左右为难,苦苦地为保全自身寻找妙计。
过了几天,郭德成继续喝酒,狂放不羁,和过去一样,只是进寺庙剃光了头,真的做了和尚,整日身披袈裟,念着佛经。
朱元璋看见郭德成真做了和尚,心中的疑虑、忌恨全消,还向宁妃赞叹说:“德成真是个奇男子,原先我以为他讨厌头发是假,想不到真是个醉鬼和尚。”说完,哈哈大笑。
以后,朱元璋猜忌有功之臣,原先的许多大将们纷纷被他找借口杀掉了,而郭德成竟保全了性命。这是由于他能够从小的祸事看到以后事态的发展,提前避祸,才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而其他的功臣则远不如郭德成明白要忍对祸福的道理。因祸进庙,因祸保住了性命,谁又能说这不是福呢?
郭德成这样做,是“执中行权”,不得已而明智选择,以把风险降到最后限度。凡事能领悟到其中的要害,并能作出适当的反映,那么麻烦的事情也就会随之化解了。但是,退让只能是特殊性的变通方法,而不可遇到任何事一味退让,很么又会过犹不及。《论语》说:“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权,作权变解。宋代朱熹《集注》引洪氏说云:“未能立而言权,犹人未能立而欲行,鲜不仆矣。”固守执中而不知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或遇事即畏缩退让,也是一种极端。实际上,孔子最痛恨的恰恰就是“和事佬”,把那些“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人称谓“乡愿”,认为“乡愿,德之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