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
与人相处,要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隐藏不是护短,而是选择恰当的时机指出人家的缺点;宣扬不是成天奉承人家,而是视别人的优点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在人和人的交往中,适当地恭维对方,总能创造出一种热情友好、积极肯定的交往气氛。恭维还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促使对方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丘吉尔曾经说过:“你想要人家有什么样的优点,你就怎样去赞美他吧。”适当地恭维对方,能够很自然地赢得对方同样的回报。
恭维本身往往并不是交际的目的,而是为双方进一步交往创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找到双方的共同语言。与人说话千万不要用挑剔的口吻,即使看到某些不足,也不必过于认真,以免使对方情绪不快。
语意恳切,可以增强恭维的可信度。在恭维的同时,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愿望,或者有意识地说出一些具体细节,都能让人感到你的真诚,而不至于使人以为你说的是过分的溢美之词。如恭维别人的发型可问及是哪家美容店做的,或说明你也很想做这样的发。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赞扬张伯伦时说:“我真感谢你花在制造这辆汽车上的时间和精力,造得太棒了。”罗斯福总统还注意到了张伯伦费过心思的一切细节,特意把各种零件指给旁人看,这就大大增强了夸赞的诚意。
恭维时注意场合,不使旁人难堪。有多人在场的情况下,恭维其中某一人必然也会引起其他人的心理反应。比如你恭维某次成人考试成绩好的人,那么在场的其他参加同次考试成绩较差的人就会感到受奚落、被挖苦,这时你就应寻找某些因素:如某人复习时间太短,某人出差回来仓促上阵等等客观原因来照顾他们的面子。
恭维时措词精当,不使人产生误解。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事:说话者好心,而听话者却当成恶意,结果弄得不欢而散。因而恭维的语意要明确,避免听话者多心。
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维时要掌握分寸,不要弄巧成拙。不合乎实际的评价其实是一种讽刺。违心地迎合、奉承和讨好也有损自己的人格。适度得体的恭维应建立在理解他人、鼓励他人、满足他人的正常需要以及为人际交往创造一种和谐友好气氛的基础上,那种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曲意迎合是孔子所鄙视的“谀鬼神”。
恭维与赞美不是一个概念,但对人赞美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适当的赞美之词,恰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你和他人关系融洽,心境美好;而肉麻的恭维话却让人觉得你不怀好意,从而对你心生轻蔑。
要做到恰如其分地赞美他人,就要正确地认识赞美的作用、宗旨和赞美的方法。
赞美对方的宗旨是尊重对方,鼓励对方以及创造友好的交往气氛,所以应该真心实意,诚恳坦白,措辞适当。如果是因为有求于人而表示赞美,会令对方感到你的动机不良,所以当你没有需求对方什么的时候,表示赞美才真诚可信。对别人的赞美也不能过于频繁,过于频繁就失去了鼓励的意义,并且显得滑头俗气,反遭轻视。
恰如其分的赞美还表现在赞美题材的选择上,即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赞美题材。比如对年长者,可赞美他的健康、经验、知识、地位或成就;对于同辈人,可以赞许他的精力、才干、业绩和风度;初次见面者,主要赞美其可见的外表或已知的实绩;在公共场合,赞美对方那些可以引起众人同感的品德、行为、外表和长处比较适宜;到别人家中做客,可以赞美其孩子的聪明,妻子的烹调手艺或居室布置等。实际上,除了对方的忌讳和隐私外,只要实事求是,态度诚恳,赞美的题材随手可拾。
恰如其分的赞美还需要有适当的赞美方法:
最常见的是直接的赞美:当着对方的面,以明确具体的语言,提及对方的名字(或尊称、昵称),微笑地赞美对方的行为、能力、外表或他拥有的物品。如果能在直接的赞美后,用一个问题衔接下去,效果则更好。
间接含蓄的赞美:即运用语言、眼神、动作、行为等向对方暗示自己赞赏的心情。比如在公共场合特地请某人签名留念,或特地向某人请教,聚精会神地倾听对方讲话,并不时地微笑点头,这也是一种表示赞美的方式。
如果对方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一定的领悟力,那么也可以按照你对他的希望预先赞美他,这样可以激发他的自尊心,鼓励他朝你热切希望的方向发展,而约束他朝反方向发展。比如,希望对方能准时赴约,不妨用预先赞美的方式,说:“你的工作效率和时间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好,咱们说定了,明天下午两点半见面。”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如果在人际交往中,懂得这一点,懂得赞美,善于赞美,那么你将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理解力、有吸引力的人。
(四)言而顾行——不要被自己的话语堵住后路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
孔子在论“和”的精神、“和”的价值时,继承了前贤“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相成相济”的思想,但又有新的发挥和升华。孔子讲“和”,是先讲个人心性之“和”,然后再往外推,由己及人,从小到大。
人与人相处,原则是“和”,最好的状态是“和”。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因再灌一些空气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便不会因为“意外”出现而下不了台,因而可以从容转身,这便做到了“和”。所以,很多人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都偏爱用这些字眼,诸如:可能、尽量、或许、研究、考虑、评估、征询各方意见等。这些都不是肯定的字眼,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留一点空间好容纳“意外”,否则一下子把自己说死了,结果事与愿违,那不是很难堪吗?
例如,某项工作有相当的困难,老板将此事交给一位下属,问他:“有没有问题?”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老板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有些困难!”虽然老板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的拍胸脯已有反感。又如,有一位老兄和同事之间发生不愉快,他同事说:“从今天起,我们断绝所有关系,彼此一刀两断!”说完话还不到两个月,他又去找他的同事办事。同事说:“咱们不是一刀两断了吗?”。
这都是把话说得太满而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例子。凡事总有意外,使得事情产生变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人能预料的,话不要说得太满,就是为了容纳这个“意外”,所以说话时应该注意。
在做事方面: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上级交办的事当然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而更加信赖你,即便事没做好,也不会责怪你!
在做人方面: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誓不两立”之类的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对人不要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定论的话最好不要说,人一辈子很长,变化很多呢!也不要一下子评断“这个人前途无量”或“这个人能力高强”;球王贝利曾对世界杯的预言被各大媒体当作笑话,他也因此背上了“乌鸦嘴”的恶名,原因很简单,他自以为是直截了当的预测把他推上了绝境,以至于2002年世界杯巴西队有望夺冠之时,他也三缄其口,生怕自己大嘴一张带走了巴西队的好运气。
说话不留余地等于不留退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简单逻辑不适合复杂多变的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有时是你无法承受的,与其与自己较劲,还不如多用“是……不过……如果”之类的话语方式。
当然,把话说满,除非有时有实际的需要,否则还是保留一点空间为好,既不得罪人,也不会使自己陷入困境。多用中性的、不确定的词句,效果会很好。用不确定的词句一般可以降低对方的期望值,你若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对方因对你期望不高而能用谅解来代替不满,有时还会因此而看到你的努力,不会全部抹煞你的成绩;你若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对方往往喜出望外,这种增值的喜悦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为人处事更不可把自己逼进死胡同,所以,精明之人总是寻求一条安全的路线。
(五)行乎患难——如何把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菜根谭》
洪应明认为,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当不如意时要适应环境,遇到横逆磨难应能忍耐,在平安无事时要想到危难的来临,假如人们确实能够做到这种程度,这样就连上天也无法施展他捉弄人的伎俩了。
祸福在人自取,因此人能求福,也能避祸,求福与避祸,也全在自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思危才可以求安,虑退方能得进,惧乱然后可以保治,戒亡然后可以求存。有一次,孟子学生问他如何才能使国家免于灾患,孟子的回答很耐人寻味。孟子说,那自然首先在于行仁政,但还不仅于此,还要尽力防患于未然。国家无内忧外患,就趁此靖平之时修明政治法典,那样,纵使强大的国家也会惧怕了。这就是《诗经》上说的:“趁着雨未下来云未起,桑树根上剥些皮,门儿窗儿都修理,下面的人们谁敢把我欺。”假使在靖平之时追求享乐,怠惰优游,那就等于自找祸害。
刘备死活不听诸葛亮等下司的劝谏,强行伐吴,遭到惨败,悔恨成疾而死就因为“行乎患难”的时候,没有把握好自己。
事情起因于吴蜀荆州之战,那场战争关羽被东吴大将吕蒙所俘,孙权劝降不从,把关羽杀害了。刘备闻知痛不欲生,要兴兵伐吴。殊不知这不是伐吴的最佳时机,只会把自己的老命搭进去。
五虎上将赵云劝刘备说:“哥呀,窃国的是曹操,而不是你的小舅子孙权,如果能出兵先把老曹给解决了,小孙自然会屈服于你,所以你不应该把曹魏置于一边,而与吴国作战。仗一打起来,一时是结束不了的,姓曹的那帮小子就会来打我们。伐吴不是上策!”
刘备不听劝,执意要伐吴。诸葛亮是他的铁杆追随者,他说:“陛下初登宝位,如果征讨汉贼魏国曹丕,以伸大义于天下,陛下可以亲自统帅六师;如果只想伐吴,叫他人领兵去就可以了,何必亲自出马呢?”刘备不听,反正军权在握,他可以说了算。他说:“我要兴兵,你们阻挡我,太不体谅我和关云长的感情了。”
诸葛亮说:“孙权用奸诡之计,使我们丢失了荆州,关羽老兄不幸遇难,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篡汉之首者是曹操,影响蜀国统一天下的,并非孙权,如果铲除魏国,则吴国自服,愿陛下纳大臣和众将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国家幸甚,天下幸甚!”诸葛亮尽管是大话连篇,但从整个战略上看,他反对刘备出兵伐吴是正确的。
刘备谁也劝不住,亲率75万大军讨伐东吴,沿江而下,到达巫江峡,从建平起到彝陵700里间,沿江河、水草之地,安营扎寨,共设了几十个大营。诸葛亮得知如此布阵,哀叹道:“如此败军之阵,吴军如果火攻,蜀军必败无疑。”
正如诸葛亮所言,东吴大将陆逊善于用兵,笑谈刘备如此布阵,不懂兵法,下令火攻蜀军。夜间吴军乘东南风起,手持火把,突袭蜀营,火烧蜀营700里,蜀军惨败,尸体遍地,吴军锐不可挡,刘备几乎丢了性命。他回来后,羞愧交加,无脸见大臣们,积郁成疾,染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感情用事,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多划不来,或许老刘真的有与老关“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念头,但是自杀都比让东吴陆逊逼得好没面子的气死强。至少手下那些当兵的不会为了他兄弟之间的义气去当炮灰。
二弟关羽死在没眼力上,三弟张飞死在没眼力上,大哥刘备也死在没眼力上,三个没眼力的人在一起,让一个有眼力的诸葛亮也无可奈何。
当自己变成身系众多人生命或利益的角色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不可瞎胡闹;自己说了算,却是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尽管树一些好听的名义,但很容易被人看出这种人目光的狭窄。
(六)过犹不及——锋芒敛藏到什么程度才不伤人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冯梦龙《警世通言》
《周易》专设了谦卦:“谦,亨,君子有终。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为人处世,谦虚会使人“亨通”,也就是说办事顺利,因为谦里面怀有一种对他人的尊敬。但是谦也得执行中庸,即把握分寸,因为有时谦虚使人觉得反常,使人难以相信,或者敏感到其中为了某种意图,甚至是图谋不轨。然而正因为谦在处世中的作用,所以有人才会利会谦,所以,我们还是要时时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
有些人却做不到谦虚,常常表现得比别人高明,殊不知,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对方高明。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不让对方的光环遮住自己,这是每个人最起码的虚荣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古人由于总结优秀者不幸结局的事例而不主张做过于优秀的人。实际上人的本能是要做优秀者的,所以“大智若愚”成了处世的经验。19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斐尔爵士告诫那些向他求教处世技巧的人说:“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苏格拉底则告诉门徒一个圆滑处世方法:“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人人都有虚荣心。有的人为了一点虚名,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有的人为了一点小面子,不惜捋起袖子拼老命。反过来,如果你满足了别人的虚荣心,让他觉得有面子,就是对他最好的赞美,他一定会对心存好感,并回报于你。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就是说一个人不能过于锋芒毕露。人总是收藏一点比较好,就算是真有本事,也不能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那样会令人非常反感,甚至招致群起而攻之。
千万不要什么事一开始就宣称:“我要证明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看法。”这实在是个挑战,无疑会引起反感,爆发一场冲突。在这种状态下,想改变对方观点根本不可能。所以,为什么要弄巧成拙?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呢?
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别人知道。要不落痕迹,很有技巧地去做。就像诗人波普所说的:你在教人的时候,要让人觉得你像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好像被人遗忘一样。300多年以前,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