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
4826600000011

第11章 秦朝(1)

■秦始皇治国

秦王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决定不再称王,换一个称号。丞相王绾(音wǎn)、廷尉李斯对他说:“三皇即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地位最尊贵。您可以自称‘泰皇’。”秦王政却对他们讲:“我统一天下,连三皇五帝都不如我。不妨从‘三皇’中取一‘皇’字,从‘五帝’中取一‘帝’字,就自称为‘皇帝’,难道不行吗?”

从此,秦王政自称始皇帝,规定继位者依次为二世、三世……直至千世万世。他还把“朕”作为皇帝的自称,禁止别人使用这个称呼。后来,人们都把秦王政叫做“秦始皇”。

秦始皇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他还统一了车轮的轨宽,在全国通行一种字体,就是小篆。这叫做“车同轨,书同文”。

秦始皇怕老百姓起来造反,动摇他的统治,就传下旨意,把全国的武器都征集到首都咸阳,把天下富豪迁到咸阳。全国的武器运到咸阳后,被秦始皇熔化,铸成了一批大钟和十二个铜人,一个铜人就有二十四万斤。秦始皇将大钟与铜人置于皇宫内院。

天下富豪接到命令后,都来到了咸阳。在迁徙的过程中,有人由富变穷,不少老幼妇孺还死在半路上。从此以后,咸阳之富,可称天下第一。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第一次出巡,到咸阳以西地区视察。沛县泗水亭长刘邦押解一群民工到咸阳服徭役,正好遇见秦始皇的出巡车队。他见车队浩浩荡荡,十分吃惊,然后叹道:“大丈夫就应当这样!”

秦始皇离开咸阳,从泾水河谷往西而去,途经北地郡(今甘肃宁县西北),再出鸡头山(今宁夏六盘山),然后返回。

当时,秦朝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强大起来,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守边,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公元前214年,为了阻止匈奴进犯,秦始皇征发大批民工,把以前燕、赵、秦三国修筑的长城连接了起来,号为万里长城。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阳(今辽宁辽阳西北),气势雄伟壮观。

万里长城修成之后,有力地遏止了匈奴人的南下。这座建筑,也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宫中大宴群臣。大臣周青臣说:“原来我们秦国位居西方,国土很少,多亏我主横扫六国,才得到了天下。吾皇最英明的举措,莫过于建立郡县制了。”博士淳于越很生气,说道:“周青臣欺骗陛下!夏、商、周三代都实行分封制,让诸侯充当天子的屏障,效果很好。不依照古制来管理国家,国运怎能长久?”

李斯此时已晋位丞相,他严肃地批评淳于越:“治国之道怎会只有一种模式?有些人就知道死读书,以为古代制度是最好的,这岂不荒唐!”

第二天,李斯给秦始皇上了一道奏章说:“现在不限制儒生的言论是不行了。要想保持国家稳定,就得把《诗经》、《尚书》等百家之书烧了,只保留医药、种树、算卦之书。谁要是敢私自议论朝政,就杀他的全家!”

对于李斯的意见,秦始皇完全赞成,立即照他的话做了。秦始皇、李斯的行动,实在是灭绝文化之举,不得人心。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妄想长生不死,命令方士卢生等人为他造延寿仙丹。卢生等人花费了大量金钱,仍然造不出来,就把秦始皇大骂了一顿,然后逃跑。秦始皇勃然大怒,下令捉拿方士、儒生,共捉住460人。秦始皇硬说他们有“诽谤罪”,将他们全部活埋。

秦始皇还不解恨,又命人在骊山深谷种瓜。由于骊山地下有温泉,所以这些瓜在冬季仍有果实。秦始皇召集了700多位儒生,骗他们下去观看,然后将他们活埋。

后人把秦始皇灭绝文化、枉杀儒生的行为称作“焚书坑儒”。

■沙丘阴谋

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带领丞相李斯等人出巡。这次出巡已经是第五次了。秦始皇来到南方的吴县(今江苏苏州)。楚人项羽见到秦始皇这样威风,说道:“我可以取代他。”项羽的叔父项梁吓坏了,急忙捂他的嘴。

秦始皇转而北上,巡视琅琊。他走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南),得了一场大病。虽然御医精心治疗,但他的病情仍没有好转。到了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的时候,秦始皇的病越来越严重。

当时,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正与大将蒙恬镇守边关,防备匈奴进犯。秦始皇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中车府令赵高说:“快给扶苏写一道诏书,叫他赶紧到咸阳去。如果我死了,就由他来主持葬礼,继承皇位。”信写好了,还没有交给使者,秦始皇就逝世了。

李斯说怕把秦始皇逝世的消息公布出去,引起混乱,就封锁这个消息。他把秦始皇的尸体安放在通风的车子里,用帷幕紧紧围住,不让别人知道他死了。秦始皇死去的事情,只有李斯、赵高和始皇帝的小儿子胡亥几个人知道。

赵高是胡亥的老师,私下里对他说:“您父亲已经逝世,我们如果伪造一道诏书,将皇位传给您,是没有人知道的。”胡亥假装生气道:“父王的意思,是将江山传给哥哥,如果我窃取了皇位,就是不孝,是不道德的。”

赵高说:“在关键的时刻要懂得通权达变。如果您抓住这个机遇,就会统治别人,而不是别人统治你。我可以找丞相商量,一定扶保公子登基!”赵高去找李斯商议,胡亥并不拦阻。他想,事若成功,他就高兴地登上皇位,事若不成,他也是个忠臣孝子,扶苏也怪罪不到他身上。

赵高找到李斯,对他说道:“现在天子的遗诏和玉玺都掌握在咱二从手中,到底立谁为帝,还不是由咱们来决定吗?”

李斯听了,吃了一惊,说道:“你身为朝廷大臣,怎么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皇帝已下诏立公子扶苏为帝,你不知道吗?”赵高说道:“丞相别着急。我问你,你的功劳、才能,以及与公子扶苏的关系,比得上蒙恬吗?”李斯说:“比不上。”

赵高说:“扶苏如果即位,一定会用蒙恬为丞相,到那时你就保不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了。而公子胡亥为人厚道,如果您立他为帝,他一定会非常感激您。有了新君的信任,您的地位肯定不可动摇。”

此时的李斯已被赵高说动,但仍说:“春秋时晋国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弄得国内大乱。咱们要真的废长立幼,恐怕不是国家之福。”赵高露出不悦之色,说道:“如果您和我合作,可以安享富贵;如果硬要和公子胡亥对着干,必定祸延全家。到时候别怪我没事先通知您。”

说着,赵高站起来就要走。李斯怕胡亥真的即位,自己反遭毒手,只得流着眼泪说:“先帝,您始终信任我,今天我却要辜负您了!”赵高知道李斯同意立胡亥为帝,心里格外高兴。

为了除掉扶苏,赵高伪造了一道秦始皇的诏书,责备扶苏口出怨言,命他和蒙恬自杀,把兵权交给王离。这时的扶苏,手下有三十万大军,实力不小。可是他接到诏书,就想自尽。蒙恬就说:“主上怎么会轻率地要您自尽?这道诏书也许是假的。不如您赶到京城,向主上解释。”

扶苏一向孝顺,说道:“既然父皇要我死,再去解释又有什么用。”就拔剑自刎了。蒙恬不肯自尽,随使者入京,被关入监狱。

赵高、胡亥等人急着往京城赶。这时,秦始皇的尸体臭了。赵高就命令每辆车子中都放一石鲍鱼。鲍鱼发出的臭味,把尸体发出的臭味掩盖住了。胡亥回到咸阳后,才公布秦始皇逝世的消息,并自立为帝,就是秦二世。赵高拥立有功,被封为郎中令。

胡亥怕众人不服,就逼蒙恬服毒自杀,还将十二位皇子在咸阳斩首,将十位公主在杜县(今陕西长安西南)肢解处死。

■大泽乡起义

秦二世即位,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后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这场起义叫大泽乡起义,领导人是陈胜、吴广。

陈胜是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人,吴广是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阳城和阳夏在战国时期都是楚国的领地,那里到处都有反秦的志士。陈胜虽然很穷,却生得身材高大,气宇轩昂,而且很有志向。

一次,陈胜和几个朋友到地主家种田。休息的时候,陈胜说道:“如果我们之中有人得了富贵,可不要忘记以前共患难的同伴!”朋友们都笑了起来,说道:“你真会说大话!咱们如今这样贫穷,怎么会得到富贵呢?”

这时,天上有大雁飞过。陈胜用手指着大雁说:“唉!燕雀的愿望很渺小,怎么会知道鸿鹄(大雁)的志向呢!”

公元前209年7月,官府召集了900位农民,由两名校尉押着,到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去充军。陈胜、吴广也在这支队伍之中,并被任命为屯长。队伍走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时,遇上连日阴雨,无法前进,只得停下来休息。

按照秦朝的法律,到边关上驻防的军人,如果过期不到,就要判处死罪。陈胜等人在大泽乡待了多日,早已错过时间。众人知道,赶到渔阳之后,一定会被砍头,因此情绪十分低落。

陈胜对吴广说:“虽然起来造反也有丧命的危险,但此去渔阳却必死无疑。我们不如造反。”吴广表示同意。

陈胜又说:“秦二世本来不该继承帝位,该当皇帝的是公子扶苏。楚国大将项燕当年大破秦军,因此很受楚人敬重。我们造反以后,如果自称是扶苏、项燕的部队,老百姓一定支持我们。”吴广觉得陈胜说得有理,造反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后来,有人从河里打了一只鱼,发现鱼肚子里有一个布条,上面有“陈胜王”三个字。大家非常惊讶,认为陈胜不是普通人。其实,这是陈胜、吴广的计策。吴广还跑到小树林里学起狐狸的腔调,叫道:“大楚兴,陈胜王!”农民们本来迷信,从此都把陈胜当成真龙天子了。

雨停之后,两个校尉催促农民们上路。吴广说道:“我们走了那么长的路,到了渔阳还不是死,不如各自回家算了!”校尉非常生气,拔出剑来想杀死他。由于吴广很得人心,众人就协助吴广,把校尉杀了。

陈胜站在高处喊道:“各位,天降大雨,使我们无法准时到达渔阳。所以我们去渔阳是要被杀头的。如果我们侥幸躲过秦朝法律的制裁,前途也不光明。守边的士兵有十之六七会丧命。大丈夫就算死,也要千古留名,怎么能白白地牺牲。王侯将相,难道都是天生的吗?”

大家听了陈胜的话,十分激动,决心跟随他起义。他们没有武器,就上山砍伐树木、竹竿来代替。他们攻打大泽乡,大获全胜,后来又占领了蕲县。当他们向陈县(今河南淮阳)进军时,已经有数万之众。

陈县的官员听说陈胜大军来到,吓得仓皇逃窜。陈胜占领陈县后,魏国贵族张耳、陈馀劝他立六国君主后人为王。陈胜没有听从,而是自立为楚王,国号张楚。

■项梁复楚

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之子,出生于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项燕兵败自杀后,项梁带着侄子项羽逃到会稽郡吴县,二人相依为命地生活。

项羽长大后,项梁教项羽学写字,他不学,说道:“学会了这个,不过认认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大出息?”项梁又教他学剑法,项羽还是不愿学,他说:“剑法再高明,也只能同时打败几个人,有什么用?”

项梁愁眉苦脸地说:“你这不学,那不学,到底要学什么呢?”项羽说:“我要学,就学那种能战胜千军万马的本领。”项梁见侄子这样有志气,心里非常高兴,于是教他学兵法。可是,项羽学习的时候,总是不肯深入钻研。

公元前208年,项梁听说陈胜反抗暴秦,建立了张楚政权,也想带兵造反。他拜见会稽郡守,找了个机会让项羽把他杀了,占领了会稽。没过多久,项梁就招募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由于参军入伍的都是当地的青年人,所以这支部队被称为“八千子弟兵”。

这时,陈胜部将召平带兵攻打广陵(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没有取胜,就封项梁为上柱国,让他支援自己。项梁带领八千子弟兵渡过长江,与广陵秦军激战,夺取了城池。接着,他又渡过淮河,向北进攻。

一路上有不少起义军投奔项梁,项梁的部队很快扩大为数万人。

这时,沛县的义军领袖刘邦来找项梁,想和他联合起来。刘邦本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一次押送一批民工到骊山为秦始皇修陵墓,路上民工不断开小差。刘邦知道自己到了骊山一定会受罚,就把民工们放了,自己到芒砀山造反。有十几个民工认为他值得依靠,就跟他一块走。

半路上他们遇到一条大白蛇。民工们都退缩了,刘邦趁着酒兴,说道:“大丈夫不应当怕一条蛇。”说着,他拔出宝剑,把大蛇砍成两截,去芒砀山拉起了队伍。

陈胜起义后,刘邦率领队伍来到沛县城外,写了封号召人们起义的书信,用箭射进城内。沛县百姓见到书信,决心造反,就把县令杀了,迎接刘邦入城。刘邦被拥为首领,以“沛公”为称号。沛县小吏萧何做了县丞,成为刘邦的重要助手。

刘邦聚集了几千人马,但仍觉得自己势单力孤,就去外地借兵。他到了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遇见了韩国遗民张良。两人合计了一下,就想和项梁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朝。项梁高兴地接见了他们,还借兵给刘邦,助他攻下了丰乡。

这时,吴广驻守一方,被部下军官杀死。秦将章邯趁机攻打陈县。陈胜坚守了一个月后,只得退出陈县。后来,陈胜转战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时,被车夫庄贾杀死。

此时,项梁正在薜县(今山东枣庄西)整顿军队。得到陈胜的死讯时,有人提出应立项梁为王。这时,有一老者范增求见,劝项梁立楚王后代为君,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收拢人心,以利再战。对于范增的意见,项梁表示赞同,一面邀请范增加入义军,一面请刘邦来薜县共议大事。

刘邦来到薜县后,项梁找到了楚怀王之孙。此人名叫心,已沦落为放羊人。项梁与刘邦商议后,立心为王,仍称楚怀王,建都盱眙。这时,六国后代纷纷起兵,恢复国家。张良请求去外地寻找韩王后代,恢复韩国。项梁同意了。

张良与刘邦等人分别后,找到韩王之后,立他为君,就是韩王成。张良率领军队,屡建功勋,恢复了韩国。

不久,项梁打败了章邯。项羽和刘邦则率领另外一支军队,攻陷雍丘,杀死了守城大将李由。李由是秦朝丞相李斯的长子,赵高趁机在秦二世面前捏造事实,说李由已经投降了陈胜,劝他不要与李斯见面。秦二世听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