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4824700000015

第15章 散文鉴赏(2)

意蕴美的前提是:其“意”本身应该积极、健康、深刻、新颖。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堪称这方面的典范。雷峰塔倒掉了,作者并不伤叹杭州从此少了”雷峰夕照”这一景,而是为白娘子能免去塔镇之苦而庆幸。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对一切被压迫者的无限同情,和对封建势力的无比憎恨,从而使它成为众口皆碑的名文。散文中“意”的表现要自然、要深藏,就是所谓的蕴藉隽永。散文的篇幅短小,但在内容上则要追求尽可能大的容量,在形式上追求“短而婉”。这样,含蓄就常常成为散文创作上的一种传统的手法。优秀的散文作家绝不将他的丰富的思想内容说尽道绝,而是将其寓于艺术形象之中,或寓于不言之中,以取得以一当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应。只有这样的散文,才是值得反复品鉴、玩味的文章。

而鉴赏这样的文章,也就需要鉴赏者在作品提供条件的引导下,调动各种心理要素,进行再创造,从有限到无限,从局部到整体,见微知著,从平凡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思想意义来,从而领略到更丰富的美,把握到文章更深层次的底蕴。

散文的结构美

一篇好的散文作品,既不是纯客观地实录生活,也不是纯抽象地概括生活,而是按照作家的愿望、憧憬和理想来反映生活的。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应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散文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创作出来的,作家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化在能够激起人的美感的形式之中,建立起美的结构形式。因此,品鉴散文不可忽视对散文结构美的欣赏。

散文的“散”和“凝”的辩证关系,表现在它的散而有序上。要使散文散而有序,关键在于把握作者的“情”。

“情”是一篇文章中隐伏的线索,它把全篇文字组织成有机的整体。鉴赏散文,若能把握住这种似乎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情韵,便能透过巧妙构思和经营布局之文,看到整篇作品是运动着的、多层次的、严谨有序的。因此,鉴赏散文的结构美,应当顺着动态化、立体化、有序化三个方面去探索。

一、动态化散文取材不管有多“散”,其结构总是内容的发展和延续。这个结构不是静止的、凝固的空框子,而是富有生气、处于动态平衡中的形式,乍一看,似乎是静止的,实际上是动态的。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唐代李德裕也说过:“气不可以不贯”,清代方东树也说:“血脉连贯”。他们以人体来比附文章结构,指出了文章结构是有生命的,是动态化的。因此,我们鉴赏散文的结构美,应首先领略散文结构的动态美。

何为的《临江楼记》,就是一篇在结构上具有动态美的散文佳作。我们在读过这篇文章之后,首先在脑海里形成三个片断,这就是:临江楼的由来、外貌及为人瞩目的原因;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二九年十月上旬曾经住在这里;作者在一九七六年十月三次登临此楼的感怀。这三个片断似乎是各自独立的,静止的。但细细琢磨,便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作者在第一个片断中交代了毛泽东同志曾在临江楼上写下著名词章《采桑子·重阳》。如果说这是作者的一个思绪的话,那么,这个思绪在第二个片断里就成为一股思潮,作者从缅怀先烈、慨叹当时时势的心情抒写了毛泽东同志来此暂住的情景。当时,革命失利,毛泽东同志身体不适,时逢重阳,遍地菊花,他来到这里休养。

到第三个片断,这种思潮得到了升华,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作者感到自己已经置身于“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里”。

作者的感情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在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感情的体验中,领略到这篇文章结构上的动态美。

二、立体化散文的组织决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砌,而是个立体结构。就每一段文字、每一个素材来说,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线”。作者再根据素材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表达的需要,由线而面,由面而体,组成富有立体感的有机实体。

古人把构思文章和造房子相比,已经看到了文章结构的立体性。茅盾说过:“结构指全篇的架子。既然是架子,总得前、后、上、下都是匀称的,平衡的,而且是有机性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结构的立体化特征。

秦牧的《土地》,其结构就有立体化的特点。作者在文章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从农民热爱土地的感情联想到一个个关于土地的传说和故事。这里有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在出亡途中向农民乞食,农民送给他一块泥土的故事;也有人民为了反抗殖民主义者强迫他们献土地而遭杀戮的历史,还有海外侨胞珍藏“乡井土”的事情,以及沿海人民保卫土地的壮烈斗争业绩,湛江“寸金桥”的命名原因等。接着,作者又联想到我们的人民战士,就是为着保卫祖国的每—寸土地而战斗在边防前线。进而,作者又进行了一连串的追述,从几十万年前人们在和自然的斗争中开辟出土地,到阶级社会人们在土地上挣扎着、斗争着,而今天,土地一旦回到人民手中,就一改以往的丑陋黄土而为锦绣山原。作者对人民的土地进行了热情的歌颂和赞美。在这里,作者不是在平面地讲知识,而是将这些素材有机地组织在几个侧面上,这几个侧面就是:伟大时代中的一些美好事物引发了作者产生联想,追求古今人们为获得土地而进行艰苦斗争的历史;我们有责任保卫自己的土地,我们应改造得来不易的土地,让它更加丰饶。这些侧面互相衬托,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能产生大于几个侧面效应相加的整体结构。鉴赏散文的结构美,就是要这样找出组成文章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将点连成线、进而连成面、连成体,用立体的视角去透视,把彼此连接的接口、界面和潜在连接线找到,获得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概念,以发现散文结构的整体美。

三、有序化“言之有序”是一切好文章的特征。散文所追求的是灵活而又集中、潇洒而又严谨、在不经意中见法度、在自由中见规矩,其内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有序化的结构。

我们鉴赏散文也应从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去探索散文结构井然有序的形式美。如马南邨(即邓拓)的论说性散文《生命的三分之一》,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从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生命可以估计出他的生命的存在意义,作者恳切地告诫人们,要挤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工作和学习。为了阐明这个道理,他讲了四个古代故事:《汉书·食货志》上载一妇人每日夜绩,一月完成四十五日工作量,秦始皇白天处理政务,晚上读书,春秋时的师旷劝晋平公点灯夜读,《北史·吕思礼传》记载大政治家吕思礼夜晚读书,燃剩的蜡烛灰竟有数升。最后,作者激励读者振奋起来,要珍惜这生命的三分之一。文章大的结构形式是三段论式的,各层次内的逻辑性也很强。其中第二个层次旁征博引、论古说今,选用的素材似乎随手拈来,涉笔成趣,但其排列却井然有序。第一个故事讲一个月本来只有三十天,因为夜晚劳动,多出十五天,即为“生命的三分之一”,一下就点明了题目。接着,一连举出三个故事,说明不管是平民还是皇帝,即使七十岁的老人,都要利用夜晚工作、学习,珍惜生命。文章无论是大的顺序,还是局部的安排,都是层层深入的。这篇文章的有序化,构成于它的和谐统一的形式美。

散文在结构形式上讲究灵活自如、浑然天成,再加上要创造含蓄深远的意境,有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留下一些空白和断线,让读者去加以补充,丰富和拓展,所以,我们鉴赏散文的结构美,就要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深入体验,以补足其中的空白和断线。由于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进行了二次创作,因而得到的美感,也就更为深刻和生动。

散文的语言美

散文的篇幅短小,它不象小说那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不象戏剧那样有集中的矛盾冲突,因而作者就要以更多的精力来锤炼语言,以保持这种体裁的艺术魅力。

秦牧曾对散文在语言上的严格要求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乱石,时常无损于大山的壮观。但如果一个小园中有一堆乱石,就很容易破坏园林之美。同样的道理,短小的文章特别需要写得简洁和优美。

任何的败笔冗笔在篇幅短小的文章中,时常显得格外刺眼和难于掩饰。”可以这么说,语言对于散文来说,犹如筋骨命脉,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篇文章的成败得失。

在散文创作的艺术追求中,现代散文作家对语言的锤炼十分重视,而这又较多地受益于我国古典散文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受益于明清散文小品的影响。鲁迅、巴金、冰心、曹靖华、秦牧等散文作家,都曾谈到古典散文和诗词对他们创作的重要影响。杨朔多次说他在动笔时,不以为自己是写散文就可以放肆笔墨,总要象写诗那样地去推敲字句。朱自清惨淡经营“在”字句、“是”字句、“有”

字句,尽可能去掉沉闷的静态。这都说明了散文作家努力追求作品的语言美。因而,我们在鉴赏散文作品时,同样应注重对语言美的品鉴。

散文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洁流利一切文学语言都要求简洁流利,可是散文语言的简洁流利,却有其独特的风姿。如廖静仁的《纤痕》:

我的家,座落在资水中游北岸。傍江极近。一条窄窄的纤道,就在门前的阶沿下,随江水向两端蜿蜒。大概从我蹒跚学步的那天起,我就几乎每天都跟着姐姐以及邻家的伢儿们,在这窄窄的纤道上爬滚。

也许,因为爸爸是纤夫,他的儿女们也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感觉到这纤道的亲切罢。

这段文字,笔简意丰,干净利索,句型长短错落,却无冗词赘句,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留下的资江岸边纤道的眷恋之情,在语言上呈现出一种简洁潇洒之美。

二、形象生动散文的语言应绘声绘色,有立体感,使人读后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景,如入其境,并能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如刘白羽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