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4823500000098

第98章 梦萦三门坡

王菲一师三团(三门坡农场)

屈指细数,离别海南已三十二载。多少回,梦境仍枕着我在三门坡农场七十六个月的知青生活,酸甜苦辣常在梦中萦回:新光分场红星班的茅草棚,录下了我十六岁无助的哭泣;东山二队的石瓦房,记下了我十八岁无奈的叹息;郁郁葱葱的橡胶林,刻下了我青春年少的足迹……

1969年8月25日下乡,1976年元月17日回城。尽管满头乌发已悄然变为缕缕银丝,可心,依然系着三门坡那片热土。

1991年暑假,爱怀旧的我,第一次携带八岁的囡囡返回三门坡。她,望着妈妈割过的橡胶树,喝着工人刚摘撷的椰子水,囡囡的双眸写满了好奇和新鲜。

自1991年始,我曾先后六次重踏红土地,其中三次与囡囡同行。我的同龄人——留守于农场的梅县青年(现彼此年近花甲了)陈茂名问:“海南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呢?”我不假思索道:“你们不值得留恋吗?”是的,值得留恋又何止一个人?当昔日的痛楚已成为故事,时间如涓涓细水慢慢地清洗和熨平伤痕,苦涩的经历渐渐演变成永远放不下的回忆。我一次又一次故地重游,有点发傻去寻觅可一不可再、青春不复返的光阴。执著的我,连囡囡的毕业设计也建议她与知青年代结缘。

2007年10月19日,为了囡囡《知青会馆》的毕业设计,我再次陪伴之飞回海南三门坡农场取材。

同年12月19日,毕业设计在美院美术馆展出时,我特意邀请场友吕静仪前来观展,在《知青会馆》展板和图册前她足足停留了大半天,沉思许久后说道:“好像等会就要到知青会馆一样。”能够如此触动这位在三门坡农场生活了十余载的老知青的心,并获得老师九十分的评价,足以证明囡囡的毕业设计是一份成功的作品。让一代知青感到欣慰的是,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昨天,知青是好样的;今天,知青后代也是好样的!

笑靥如花的季节在三门坡嗟跎,如水的眷恋在梦中萦绕……

注:原三门坡农场现改为红明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