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4823500000104

第104章 那个年代的小朋友

陈超毅西流农场(五师五团)

子夜时分,还在网上修改我那篇关于伟大母亲的诗,待放到网站时将近凌晨三点。临睡前到邮箱看看,哦!有一封标题为“西流宣传队那个年代的小朋友”的邮件。很短,写着“我姓杨”……哈哈,这个小丫头,几十年没见了,还是那个小丫头样子——我是一猜就猜到了。相片呢?也是一眼就认出来了。真是高兴啊!

不久前,在我的博客上有人留了这么一段留言:“陈丽珍给我打来电话说:在农垦歌曲网页视频里看到当年(造田组歌)我们的光辉形象。然后我进入网站找到有关你的博客。看到我们文艺宣传队作曲家、指挥家的风采。很是惊喜和兴奋,同时看到你近期的相片仍然不减当年风韵和魅力。去年我到香港想去探望你,但很遗憾不知你的联系地址,希望你看到我的留言。”

我马上在博客上回复:呵呵,很高兴看到老朋友的留言,可是不知道你是哪个呢?名也没留下,陈丽珍我当然是认识的。你也应该是我们团的吧。可以给我一个e-mail:chanvenus@163.com,告诉我你是谁,留下电话吧。

现在终于收到她的邮件了。赶忙翻出当年的日记,找她首次在我的文字中出现的那片断。由于是刚刚几天前才翻阅过,一找就找到了:

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八日睛

今天晚上放映前,小孩子们的学习班作了汇报演出,这样看来还是弄出了一点成绩的。这些小孩子有几个女的形象不错,如果着力培养,过几年后就会有出色的,将来的前途是属于他们的。我为能培养这些人向艺术的领域迈出了第一步感到高兴。祝他们的未来是光明灿烂的。

这篇日记没有任何一个名字(不过以后就出现了),她,就是那“几个女的”其中的一个。

我马上回了电邮:“我不用看照片就知道那是你。看了照片,看了你那自信与调皮的嘴唇马上就认出你来了。不过老实说,不是仔细辨认了你的嘴唇和牙齿的话,还真不能肯定那是你呢。杨咏梅,绝对没错!明天我就会打电话给你,现在太晚了。”我答应明天就打电话到海口给她。网络的传递和信息的发布真给现代人带来了方便,老朋友能够这样的重逢,真是意外,更是无法形容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