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谋略文库·帝王统驭智慧谋略文库
4806900000011

第11章 文韬武略篇(2)

方国珍见朱元璋如此明察秋毫,无计可施,只好命人带着金银财宝、饰物鞍辔等东西前来谢罪。朱元璋语重心长地对他的使者说:“请转告方国珍,我统一天下所急要的是文武将相栋梁之材;所急需的是粮食,布匹。此外的珍玩奇宝都不是我感兴趣和需要的。”言毕令使者将礼物原封不动地带了回去。

这件事一经传开,大江南北的仁人志士纷纷前来投奔朱元璋,为他统一天下,建立明朝助上一臂之力。

朱元璋之所以能在元末的农民起义队伍中渐渐取得领导地位,不断发展自己势力,终至推翻元朝,建立起强大的明朝,是与他的足智,多谋,深明大义等品质分不开的。从他对待方国珍这件事情上,就充分体现了他的宽大襟怀。

恩威并施赈灾安民

清朝道光年间,江忠源出任浙江秀水知县。时值江浙一带发生水灾,波及秀水,江忠源不得不全力以赴办理赈灾事项。由于赈济粮款数量不多,再加上一些商人乘机抬高米价,激起了灾民的愤怒,出于无奈,灾民哄抢了几家米店和一些富户,使得地方上的社会秩序一片混乱。

为了应付这个局面,江忠源采取了恩威并施的办法。他首先采用武力,对哄抢事件进行制止,捕捉了100余名带头哄抢的要犯。为了杀一儆百,他将其中一名情节最严重者处以死刑。余者则全部关入牢中。然而他知道,要想真正煞住哄抢之风,只用强硬的手段是不行的,必须要解决百姓们的生计问题,即筹集更多的钱款,赈济灾民。然而,当地的富商大户都吝啬得很,不肯多出。于是江忠源想出了一条迫使他们多出钱的办法。

他下令把全县的绅士召集到城隍庙里,对他们说:“今年水灾严重,灾民多,赈款少,希望在座诸位多出钱粮。凡是愿意多捐钱粮的;官府颁给‘乐善好施’的匾额一块,还要给他披红挂彩,予以表彰;如果家有钱粮不捐,对灾民见死不救,也送给他一块匾,上面书写‘为富不仁某某’,悬挂在他家大门首,并责令地保监督,不许把匾隐藏起来。”并补充道:“凡是得到‘乐善好施’匾的人家,还要发给‘禁抢告示’一张,可以张贴在大门外。谁敢到这家来哄抢,一律处死。”这样,就给那些富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们既怕落下“为富不仁”的坏名声,又害怕得不到官方的保护而遭抢劫,于是纷纷争着捐粮捐米。数日之内,就捐银达10余万两。

因为有了大批赈灾钱粮,民心很快安定下来。为了防止办事官员贪污舞弊,江忠源亲自监督赈灾钱粮的发放。这次赈灾涉及的钱粮虽然数日很大,但是没有发现一起侵吞的事件。赈务即将结束,有人主张对关在牢里的百余名哄抢犯予以严惩。江忠源反对说:“这些人均犯的是斩、绞、军、流的罪名。但他们是由于饥饿的驱使才犯的法,与通常犯法不同,值得同情。我看只把他们枷杖发落就行了。”于是这些人得到了从轻处理。

自古以来,统御众庶的策略很多,或以权以威驭之,或以恩以德驭之。恩是收揽,威是震慑,各有不同的作用,不能舍此求彼,而只能并用兼顾,恩威并施,刚柔相济。江忠源可谓深悉此道。在秀水县赈灾的过程中,他交替使用了这两种统御策略,有效地制止住了当地混乱的局面,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同时也在百姓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雍正帝微服私访

1728年(雍正六年)元宵节,清政府内阁中的官员、听差大都回家过节了,只有一位姓蓝的供事留在阁中。他摆下洒菜自斟自饮,观赏着天上的明月。

一会儿,有一人来到内阁。来者身材魁伟,面容富态,衣冠华丽讲究。蓝某以为此人是内阁官员,要在这里住宿。便急忙起身相迎,请他入座共饮。来者便大大方方地坐在蓝某对面,与他边饮边聊起来。

那人询问蓝某许多问题,如姓甚名谁,任什么职务,管什么事情,有多少同事,今夜他们都做什么去了,等等。当问到别人都放假回家,蓝某为何独自留守时,蓝某说:“内阁是朝廷最重要的部门,不能一刻无人,一旦因疏忽而出了意外,责任可就大了。”来者听着,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他又问蓝某,在内阁当差有何要求。蓝某说:“将来差满,只希望朝廷能给委派一个小官职。”来者让他说得具体一些,蓝某说:“如果运气好,能够在广东河泊所当官,就心满意足了。”来者笑着点了点头,又饮了几杯酒,便告辞而去。

翌日上朝,雍正帝问大臣们:“广东河泊所有官缺吗?”吏部尚书答有。雍正帝说:“内阁供事蓝某勤于公事,忠于职守,可以补授这个缺。”大臣们心里纳闷,皇帝怎么对一个供事都了解得那么清楚。后来得知:正月十五日晚上,雍正帝微服访察了内阁办公处。当蓝某得知那天晚上与自己对酌交谈的,竟是威严天下的皇帝时惊讶极了。

“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苏轼《朝辞赴完州论事状》)。微服私访作为雍正从政的一个习惯和驾驭群臣的手段,帮助他直接了解到许多真实情况,从而考察臣属们的优劣忠曲,使他们不敢行为放肆,从而尽心竭力地为朝廷效忠。

以“理”化民

陆陇其是清朝初年讲授程朱理学的学者,当过知县,御史一类的小官。他不仅能认真领会程朱理学的道理,而且还在实际中履践之,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陆陇其行政断案十分重视道德教化。他认为,天下万事万物中都包含着同样的“理”,人们只有懂得了这些“理”,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规矩,遵守国家的法制。所以,他在行政断案时,首先要深入浅出地讲一番道理,以“理”化民。

催缴赋税,是朝廷赋予各级官员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务。一般的县令在催缴赋税时,总是指挥大批衙役下乡督促,稍有缓慢就采取惩罚手段,使官民产生对立情绪,甚至激成民变。而陆陇其却不这样做。他在当嘉定县令时,每当缴粮纳赋的日子临近时,通常把乡民召集起来,讲一番按时纳赋的道理。他说:“向大家收缴的钱粮,全是朝廷的国课,并非县官的私蓄。如果百姓们能急朝廷之所急,按时上缴钱粮,不仅自家心安理得,而且给当官的减去许多麻烦,以便有更多的功夫为民办事。我与大家没行任何宿怨,不想为收钱粮而杖责任何人。何况一旦受到杖责不仅要花许多冤枉钱,还要落得欠粮受责的名声。倒不如及早凑齐应纳之款,让大家都相安无事地办完这件事。”乡民们听了之后,觉得陆陇其的话说得实在、透彻,乐于接受,很少发生欠粮受责的事。

陆陇其对于监狱中的犯人,也好言开导。他曾经写过一篇《劝盗文》,派人给犯人们宣讲,大意是:人的本性原来都是善的,你们也不例外。只是由于一念之差,作出犯法的事来,关在这里受尽痛苦。这些都是由于心中的杂念蒙蔽了善性造成的结果。然而只要你们能够深刻地悔过,去掉心中的杂念,就能重新做人,依旧可以成家立业。听到这里,在场的犯人们不禁哭了起来。

1692年陆陇其逝世。次年冬天,朝廷需要委派两名文臣管理直隶、江南的书院。康熙未听从廷臣们的主张,从翰林院中物色人选,而提出派陆陇其去江南管理书院。当康熙得知陆陇其已故的消息时,深感惋惜,他慨叹道:“陆陇其是本朝不可多得的人才。”

程颐在《二程集》中说:“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在办一件事情,或推行一项政策的时候,向人们讲清道理,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可以减少行动的阻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机动迂回化险为夷

1809年10月17日,达乌将军统帅的法军第三军和巴伐利亚军位于多搞河正面战线上,彼此相距约56公里,同时受到奥军2倍优势兵力的夹击。由于其他两个军和预备队都还相距很远,一时很难救援。面临这种危险情况,拿破仑运用以退为进的策略,命令达乌军从勒斯堡缓慢地退却,与巴伐利亚军在多揭河以南的丘陵地区会合,使两个军并肩战斗,抗击奥军的正面进攻,并以此诱使英军跟踪追击。与此同时,拿破仑指挥刚刚结束长途行军的奥热罗和马塞纳两个军,再以强行军的速度向东猛进,直抵弗莱辛和兰夏特地区,猛击奥军的左翼,并切断其交通线。拿破仑就这样摆脱了敌军的夹击,赢得了阿本斯堡战役的胜利,使奥军损失了13万人。

5月21日和22日,拿破仑的法军在阿斯佩思一艾斯林战役中遇到奥军的猛烈进攻,损失超过3万人,不得不实行撤退,并暂时转入防御。但是,拿破仑丝毫没有气馁,更没有认输,他经过积极准备和慎重计划,竟然在7月4日一夜之间,利用大雷雨作掩护,在阿斯佩思这个地点搭了便桥,指挥15万大军渡过了多搞河。渡河之后,拿破仑立即指挥部队采取左向迂回运动,并在7月6日的瓦格拉姆战役中最后打败了奥军。

拿破仑有句名言:“行军就是战争。”并且认为,战争的才能就是运动的才能,善于运动的军队必能获得胜利。军队数量的不足可以用进军的速度来弥补。拿破仑依靠出色的成功的机动,摆脱被动,争取主动,化险为夷,反败为胜。

拿破仑智勇兼备一举成名

1793年夏秋之季,法国南部港口土伦被王党分子和英国舰队占领。9月,革命军开始对土伦的围攻。起初,革命军把攻城火炮配置在距城较远的地方,步兵的冲击得不到炮兵火力支援,因而几次失利。后来,又以火炮直接轰击城市,但由于城防坚固,并有英国军舰的支援,也一直未能成功。这时,拿破仑被指派暂时担任这支征讨叛乱部队的指挥。他分析了多次失败的原因,向上司提出了自己的攻城建议。他认为,在土伦城坚靠海而有外敌支援的情况下,必须讲究战术,采取策略。因为城坚而不易攻破,应该围城打援。他建议把火炮移向海边,直接轰击停泊在港口内的英国军舰,将其封锁,这样先使土伦城失去外敌的支援,迫使英军夺城保舰,而后解决城内叛党的问题。上司赞赏拿破仑的设想,命令他制订具体的作战计划,并委派他担任攻城炮兵的副指挥官。

按照拿破仑的作战方案,革命军必须把兵力从港湾东岸的远郊集中到西岸的小直布罗陀高地,夺取它的制高点,而后从那里的小直布罗陀炮台和埃吉利耶特炮台直接轰击港内的英国军舰,控制港口出入门户,截断英舰后路。为此,拿破仑曾亲率士兵在小直布罗陀高地北面秘密地构筑一个炮阵地,为首先夺取小直布罗陀炮台作好准备。11月初,炮兵阵地已经构筑成功。拿破仑本想借橄榄树的掩护来袭击高地,然后夺取小直布罗陀炮台和埃吉利耶特炮台。可是,法军战场指挥官顿涅却未能听取拿破仑的劝告,在没有部署就绪的情况下竟下令实施炮击,结果暴露了自己的阵地,打乱了作战部署。在敌人全力猛攻的形势下,顿涅败退,使革命军的炮阵地落入敌手。拿破仑获悉炮台失守的消息,立即率领部队前去援救。由于士兵们英勇作战,又夺回了阵地。

1793年12月15日,革命军发动了围攻土伦之战。拿破仑命令炮兵猛烈轰击敌军炮台,经过两天的连续猛轰,完全摧毁了敌人的工事。17日傍晚,法军7000余人开始向高地实行总攻。敌人仍然负隅顽抗,使进攻的法军受到挫折。就在这个时候,拿破仑率领预备队冲入敌阵,最后击溃了敌军,抢占了埃吉利耶特炮台和小直布罗陀炮台。而后,法军立即配置火炮,向港内的英国军舰开火。英军大惊,害怕葬身土伦港内,慌忙地逃出港口,进入地中海,向公海遁去。土伦王党陷入惊慌失措境地,难以继续进行顽抗。于是,革命军便一鼓作气攻克了重镇土伦。拿破仑也因此一举成名。

攻城须用智,面对坚城,硬攻不如巧攻。围城打援,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再集中兵力歼灭,守敌,此乃用兵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