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智慧谋略大全
4805100000075

第75章 军事谋略(下)(19)

在上述背景下,进入80年代,美国军政当局以及“智囊”中一些有远见的“鹰派”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开始酝酿在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开发太空的问题。

1980年,美国陆军中将丹尼尔·格雷厄姆担任里根竞选总统的国防顾问,提出了“高边疆”的新概念。“高边疆”的含义在这里实际就是太空领域。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格雷厄姆受命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囊括美国各类著名学者专家30余人,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于1982年提出了一个包括军事、经济和空间科学等方面在内的所谓“高边疆”研究报告,从战略的高度,系统地阐明了对宇宙空间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的一整套设想和主张。

“高边疆”报告直言不讳地宣称:

我们面临的直接威胁迫使我们开发空间技术。进入宇宙空间是历史的必然要求。纵观人类历史,那些最有效地从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转入另一个领域的民族,总能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英国以其强大的商船队和舰队建立了“英国统治下的和平”世纪。当宇宙的“近岸海域”——天空成为人类活动的新领域时,美国因在航空方面拥有最有效的军用和民用能力而获得巨大的战略优势。今天,在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载人航天器和外层空间开发之后,我们将看到哪个国家能把相当于英国船队和舰队的力量置于空间。我们决不能让我们的敌人成为这样一个国家。

在“高边疆”报告提出一年之后,美国政府便基本上接受了该报告所提出的战略主张。里根总统1983年3月发表了所谓“星球大战”的演说;宣称“我们开始执行一项用防御性措施对付令人生畏的苏联导弹威胁的计划”,以“使苏联不敢发动进攻,知道我们能够在战略弹道导弹到达我们自己的国土或我们盟国的国土以前就拦截并摧毁它们”,“我们今天晚上着手进行的努力有希望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就这样,美国开始大胆地且不无风险地执行一项在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开拓和利用太空的宏大战略,这是一项立足于实现国家大目标的国家战略,该战略的实施将决定美国建立世界霸权地位努力的成败。

包括“星球大战”计划在内的“高边疆”战略,于1984·年初正式付诸实施。尔后,西欧国家亦匆匆开始实行“尤里卡”计划。苏联1986年春迫不及待地宣布开始推行“加速战略”。这样,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一场战略大较量便全面展开了。

自从1984年美国执行“星球大战”计划以后,它已取得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突破、比如在激光技术上,其中首先是自由电子激光技术、动能拦截武器、计算机技术、识别、跟踪和瞄准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美国政府还不断地对这一战略计划进行了若干调整。

“高边疆”计划中提出的战略设想,首先是军事战略设想,但它的战略意义远远超出纯军事领域的范围。格雷厄姆说:“从长远看,高边疆计划最重要的战略结果,事实上将是在非军事领域内。”开发太空将使人类取得无尽的空间宝藏,利用太空环境可以开发和制造尖端技术,还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太阳能资源,这些经济收益将极大地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军事上的利益加在一起,这一切还将使国家获得政治上的巨大好处,同时对民族心理和国家威望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哪个国家能率先夺取这个战略“制高点”,占领除海、陆、空以外的第四战略疆界——太空,将会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夺取优势,极大地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的发展进程。

于细微处见才智

在亨利四世时期,法国外交家让奈被派在荷兰,受命调停联省共和国(在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荷兰7个北方省起义,联合组成一个新的、称之为联省共和国的国家。)与西班牙的冲突,促成和平谈判。

当时,无论联省共和国的阿兰斯基亲王,还是西班牙国王,都不情愿举行谈判。一方面要坚持斗争,彻底摆脱西班牙的君主专制,一方面要坚决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谁也不肯让步。他们出于自尊心的需要,都不愿达成和平协议,以为达成和平协议就是向对方让了步。因此,谈判时断时续,整整拖了两年。

天才的外交家让奈深知语言的力量,他用“长期休战”一词代替“和平”一词,说服了交战双方。就这样,1602年,西班牙与联省共和国之间签署了长期休战条约。西班牙承认联省共和国的独立。

说辩谋略中有一种方法称“借代法”。此法就是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用另外一种与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来代替的说辩技巧。让奈用的是意思相近的语言借代法,使僵持不下的谈判打破了僵局。

诡谲的“均势外交”

19世纪上半叶,有一位活跃在欧洲外交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他就是任奥地利外交大臣和首相之职的梅特涅。在他任职长达40年的时间里,梅特混凭借自己敏锐的判断力和出众的外交才干,以多变的外交手段,巧妙地周旋于大国之间,纵横捭阖,左右折冲,竭力维持欧洲的“实力均衡”,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奥地利的安全利益。

1809年他担任奥地利外交大臣的时候,拿破仑刚刚粉碎了第五次反法联盟。作为这次反法联盟主要成员国的奥地利成为战败国,被迫与法国签订了《维也纳和约》,割让大片领土,丧失了350万人口,赔款8500万法郎。奥地利的实力再次被削弱,甚至于有亡国的危险。在这危难之际,梅特涅开始施展他的“均势外交”,一方面采取奥地利的传统外交策略——以皇室联姻的办法来调和与别国的关系,亲自撮合了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丝与拿破仑的婚姻,从而缓和了国家的危急局势;另一方面,他又暗中与东方大国——沙俄联系,力图借重沙俄的力量求得欧洲的实力均衡,减轻法国对奥地利的压力。法俄两国虽曾一度修好,共同结盟反对英国,但梅特涅看到沙俄政府对法国的“大陆封锁”政策极为不满,因为这严重影响它向英国出售农产品。沙俄带头同英国恢复贸易往来,打破了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法俄两国关系趋于恶化。此外,在拿破仑与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丝联姻之前,曾向俄国公主安娜女大公求婚,但遭到俄国皇后的拒绝,拿破仑对此也怀恨在心。法俄关系的微妙变化,梅特涅全都看在眼里。他看到时机已到,便采取两面手法进一步促使法俄争斗。一方面佯称积极支持法国,派出3万多奥地利军队;一方面又向俄国秘密保证“给法国尽可能少的支持,向俄国作尽可能少的进军,并要尽可能造成最少的伤害。”这样,奥地利向两面讨好,避免了来自法、俄双方的侵害。1812年春天,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远征俄国失败,法国被大大削弱了。

在利用俄国削弱了法国以后,梅特涅又试图维持新的国际力量“平衡”。当英、俄拉拢奥地利加入第六次反法联盟时,梅特涅认为不能再削弱法国了,因为再削弱法国将会破坏大陆的实力均衡,并为俄国建立霸权开路。他认为法国的实力必须保持在既能够抗衡俄国又不至于对奥地利形成太大威胁的限度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又不得罪英国与俄国,梅特涅诡称中立,并与反法联盟各国达成一项幕后交易:由他充当法国和反法联盟之间的调停人,争取达成妥协;如果调停失败,奥地利就加入联盟,参加反对法国的战争。1813年6月22日,梅特涅亲自到巴黎的马科利尼宫,提出宽厚的条件,极力劝说拿破仑妥协。但拿破仑过于自信,不肯接受并不苛刻的条件。调停归于失败。于是奥地利又加入了反法联盟,即使这样,梅特涅仍不打算削弱法国,所以在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中,奥地利并没有作出重大贡献。而梅特涅却凭其外交手腕,总揽了反法联盟各国部队的外交管理权,并为奥地利将军争取了一个反法联军司令的头衔,增强了奥地利的地位。

法国战败以后,欧洲的形势起了变化。俄国和普鲁士的力量膨胀起来,他们分别对波兰和萨克森提出了领土要求,从而对奥地利产生了直接的威胁。梅特涅看到,英国对俄国兼并波兰的野心十分警惕,而法国也在指控俄。普对波兰和萨克森的觊觎。于是梅特涅抓住时机立即拉拢英、法于1815年1月订立了三国秘密同盟。由于英、奥、法一致反对俄国和普鲁士,俄国、普鲁士的——野心不得不收敛起来。梅特涅这次成功地借用了英、法的力量,使之与俄、普对峙,求得了实力均衡。然而联合英、法对抗普、俄也只是梅特涅的权宜之计。1815年9月,当梅特涅看到欧洲人民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民族压迫的革命风暴日益猛烈,又毫不犹豫地联合普、俄共同扑灭革命烈火。俄、普、奥在巴黎建立起“神圣同盟”,维护以基督教教义为幌子的旧秩序。在同盟内部也有矛盾和危险,这就是俄国势力太大,奥、普只不过是俄国的小伙伴,梅特混不甘心屈从于沙俄。为了削弱沙俄,他再次积极拉拢英国,拼凑了俄、英、奥、普四国同盟,实现了同盟内部的实力均衡。事后不久,梅特涅又把另一支抗俄的力量——法国拉入四国同盟,成为五国同盟。此后,欧洲的大国之间出现了一种均势的局面。当时国力并不十分强大的奥地利,在梅特涅均势外交的影响下,一时竟成为欧洲国际社会的外交中心,国际地位得到很大提高,1809年还是一个战败国,到1815年已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梅特涅均势外交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敏锐地抓住了各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并且成功地利用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使它们相互牵制,使任何一国都无法成为主宰一切的霸权国家。这里的关键是正确地判断形势,把握各国力量的消长,永远站在势力较弱的一边,抑制强国力量的发展,从而保证自身的独立与安全不受威胁。梅特涅的均势外交受到后世学者和政治家的极大重视。

坎宁远交以制近

拿破仑帝国崩溃后,欧洲的各反动封建君主国结成神圣同盟,企图长期联合霸占欧洲。资产阶级的英国受到了排挤和孤立。在卡斯尔累任外交大臣期间,他极力推行支持神圣同盟、追随欧洲各国反动君主的路线,企图以此来讨好他们。

1822年,坎宁接替了外交大臣的职务,他顺应劳动群众和资产阶级激进分子的愿望,决心打破神圣同盟的大一统局面,恢复英国在欧洲事务中的领导作用。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国家掀起了反对宗主国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坎宁抓住这个时机采取果敢行动,同神圣同盟展开了直接的交锋。1823年,神圣同盟决定由法国派兵前去镇压拉美的独立运动,遭到坎宁坚决反对。他声明只承认拉丁美洲国家的现实,即承认他们的独立,反对任何武装干涉或把这些殖民地转入法国之手的企图。坎宁还向美国发出呼吁,希望两国联合发表声明,制止神圣同盟的干涉。与此同时,坎宁又派出舰艇巡弋于大西洋,任何从欧洲开往美洲的船只,不得英国的同意,就不能通过。

由于武装干涉受到阻拦,1824年,神圣同盟的核心人物梅特涅建议就拉丁美洲问题召开全欧会议。坎宁表示英国决不参加这样的会议,也不承认会上通过的任何决议。不仅如此,他还建议内阁尽快同拉丁美洲独立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进行贸易谈判,争取早日打人这个广阔市场。1825年1月,英国承认了阿根廷、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家的独立,同他们建立了外交、贸易关系。坎宁的政策给了梅特涅及其神圣同盟的声誉以沉重打击,给欧洲大陆的自由主义势力以鼓舞,恢复了英国在欧洲的威望,也赢得了拉美新独立国家对英国的好感。

“远交近攻”本是以地理条件决定外交政策的一种策略,其意是近处如以利害相互结交,容易生变,所以对近处应当采取进攻的政策。其实,这一谋略也可理解为:为了对付近的敌人,或者与远方的国家结盟,或者利用其他国家的事情牵制近旁的敌人。

阿富汗第一次抗英战争的胜利

1841年11月10日,正当阿富汗人民第一次抗英斗争进行之际,阿克巴·汗率领的抗英游击队来到了喀布尔。阿克巴意志坚强,遇事果断,被大家一致推举为抗英武装力量的领袖。阿富汗人民抗英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英国侵略军听到阿克巴·汗担任抗美起义军的领袖后,军中慌乱,意见不一。以占领军司令埃尔菲斯顿为首的一派,主张立即从阿富汗撤军,回兵印度,以图再次进攻喀布一派,却提出以谈判来拖延撤军,分化起义军,等待援军的计划。最后麦克诺顿一派占了上风。

麦克诺顿决心用离间计来瓦解起义军领导者之间的团结。他们先是用金钱收买的办法企图把吉尔查依部落从起义军中分裂出去,但阴谋未逞。接着麦克诺顿又施恫吓的手段。他指示阿富汗内奸暗杀了喀布尔最早的起义领袖阿卜杜拉·汗·阿恰克依查和庇尔·多特汗,以此威胁阿克巴·汗,但这一诡计也未得逞。

前两计失败后,麦克诺顿决定亲自出马。他向起义军提出了和谈要求,假装低头。在谈判桌上,阿克巴·汗针锋相对,要求英军必须在”协议签订后三天内撤军”等7条对策,麦克诺顿被迫签字,英军拖延在阿富汗的计谋眼看又要落空。这时表克诺顿又得知有一支英国援军快要抵达喀布尔,这个狡猾的使节又生一计。他以为阿克巴·汗年纪轻,缺少经验,决定以高官、金钱诱其作出让步。他答应阿克巴·汗做阿富汗的首相;许诺给阿克巴·汗120万卢比的现金,以后还给年金20万卢比,麦克诺顿还送给阿克巴·汗1支手枪和4轮马车作为私人礼物。麦克诺顿以为在高官厚禄和金钱的面前,这个倔强的年轻人一定会屈服,然而他又打错了算盘。

针对麦克诺顿的诱除计划,阿克巴·汗不为所动,决定将计就计,迫使英军尽快撤离阿富、汗。他满脸笑容地收下了现金、手枪、马车以及书面签证。然后,他在起义军领导者会议上揭露敌人的阴谋,引起大家的对敌警惕和愤怒,同时大家也对阿克巴·汗更加敬佩。阿克巴趁此提出自己的计划:佯装受降条件,诱使麦克诺顿参加起义军首领会议,在此会上智除麦克诺顿。这个计划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

麦克诺顿自以为得计,就决定前来参加起义军首脑会议。为防万一,他在离谈判会场较远的地方秘布两个团的英军,自带3个军官、12名护卫前来参加会谈。1841年12月23日,预定的阿富汗人首领会议正式开会,正式参会的阿富汗人和英军各是6人。阿克巴讲完开场白,突然揭露英军的阴谋,这正是动手信号的发出。顿时,起义领袖按事先安排分别动手,活捉在场英军。由于敌人负隅顽抗,除1个军官和几个护卫外,参加会谈的英军全部被杀,麦克诺顿正好死在几天前他送给阿克巴·汗的那支手枪下。而待命在附近的两团英军还未动手,战斗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