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李叔同《晚睛集》人生解读
4803600000015

第15章

我们的成佛之路障碍重重,主要就是业障重,另外贪嗔痴也很麻烦。贪心大的人怎么也吃不饱,撑死了还不饱,因为他心里空虚,没有着落。人空虚不是因为别的,人空虚是因为原来心气太满,一下子被掏空,当然要失落。人在空虚之前,必有一个虚假的充实时期。其实那并非真正的充实。真正的充实是一次到位,再也不会翻盘,永远充实,再不空虚,并且连空虚这个概念都没有,词语删除,感觉删除,记忆删除。短暂的充实则不然,短暂的充实过后是永久的空虚,短暂的狂喜过后是漫长的悲哀。这个世界上的富人、贵人如走马灯,天天换新。这个世界上的情人、夫妻也如走马灯,天天分分合合,欢欢笑笑,哭哭啼啼,结了又离,离了又结,甩了又找,找了又甩,无有穷尽。就在此时此刻,有人得意,有人失意,有人有得抱,有人没得抱,有人有张床,有人没有那张床,有人床上有人,有人床上没人。李白有首艳情诗写得好,我念给大家听:“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余空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香亦竞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这首诗写得好,我看比《清平调》还好。李白的《清平调》是替别人抒情,本是为唐玄宗代笔,用来讨好杨贵妃。这首《赠远》是抒自己的情,很真实。此中况味凄凉,或者说凄惨,每个有经历的男人都曾体会。“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短暂的拥有后是漫长的怀念,短暂的狂欢后是无尽的精神摧残。越回味越没味,越有情越空虚,这就是印光法师所说的贪嗔太盛之害。表面上叫多情,实质上叫贪婪。第三种业障是身体弱。人身体弱不是因为缺少营养,也不是因为缺少锻炼,而是因为心里有病。心里有病,当然身体也有病了。心里有病,就叫心病。人的心病哪里来?因为没发善心。你不发善心,佛力就不加持,就会心弱体弱,萎靡不振。你一发善心,身体就好了,心病也没了。发善心能治病,发大善心能治大病。最后一种业障是胆子小。此障易治,念佛即可。胆子小是因为能力小,能力一大胆子就大了,不怕狗咬。念佛即得能力,念佛就是能力。我的意思是说,你能开口念佛已经是有很大能力了。野兽都怕人身上的灵光,关键要运用。

朋友,无论现在你是赶早起身,还是摸黑走夜路,或是顶着中午的大太阳行走在沙漠上,请记住:不管障碍重重,心中有路,脚下敢走,就通。这条路通往天国,通往净土。你去的时候一定要拉着你亲人的手,不要把他撇下了。

相信拯救的力量等于相信自己

佛固不见弃于罪人,当承兹行以往生耳。

(印光法师)

这句话意思是:我佛慈悲,他从不抛弃罪人,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往生净土。

相信拯救的力量等于相信自己。

你相信他,他就能救你。

你不信他,他就不来救你。

注意,是“不来救你”,不是“不能救你”。要说“能”,他当然能,因为他是全能者,有一切之智慧,一切之伟力,他想救就能救。问题是,当有人不信他、不爱他时,那就由心不由力了。国家有权力处死汉奸,父亲有理由处置逆子,佛祖却从不撇弃我们,并且永不撇弃我们。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我们再坏、再恶、再自暴自弃不成器,神佛都是爱我们的。印光法师说“佛固不见弃于罪人”,这个“固”字用得好,指佛心佛意坚固,佛能佛力巩固,他救人救到底,从不撇弃。

相信拯救的力量就等于相信自己。

信一点,就好一点。

多信点,就多好点。

信一半,救一半。

信全部,救全部。

一路信到底,就一路救到底。

那生下我们的必医治我们,那创造我们的必救赎我们。我们的生命已是千疮百孔,若非神佛剜肉补心,怎能自己医治?弘一法师曾讲过一个《贤愚经》上的故事:昔日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有一次身为国王,厌恶王位,求闻佛法。有一婆罗门开导国王:王啊,如欲闻佛法,先要点佛灯。问怎么点?王啊,你把身体挖一千个孔,点一千盏灯。国王敬崇这一婆罗门,确信此法有效,就不管臣下反对,把自己的身体真的挖了一千个孔,盛了一千孔的灯油,欣然对婆罗门说:请先说法,然后点灯。婆罗门就为他说法,国王听了,无限的满足,便把身上一千盏灯点了起来,那时万众惊骇呼号,国王发大愿说:我为求法,来舍身命,愿我闻法以后,早成佛道,以大智慧普照一切众生。顿时天地震动,诸天现前(诸天,佛经称诸神),感其大愿,平复其身,并无痛楚。《贤愚经》这个“国王点千灯”的故事对弘一法师影响很大,查《弘一大师年表》,有载:

民国八年·公元一九一九年-四十岁

冬,与程中和居士在玉泉寺共燃臂香,依天亲发《菩提心论》,发十大正愿。

上文讲的“十大正愿”是弘一法师当时发的十个愿,具体内容待考。“天亲”,指佛祖。“共燃臂香”,一种佛教仪式,在手臂上烧香疤,以示虔诚皈依。我们可以看出,弘一法师这次“共燃臂香”,显然是受《贤愚经》上“国王点千灯”故事的影响,可谓至诚。

深信不疑就会有奇迹

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深信佛言,了无疑惑。

(印光法师)

这句话意思是:你必须相信娑婆世界确实是苦,极乐世界确实是乐,深信佛言,就无疑惑。

一烛破除一屋黑暗。

一法破除一生烦恼。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苦海无边佛法也无边。

长江后浪推前浪,人生后果推前因。

人的一生是不断推翻的一生,切不可拘泥过去,要主动换洗,才是新人。换衣换裳不如换脑,洗手洗脚不如洗心。心与新是一个音,人与仁是一个字。仁人有新心,看世界便是好的。

深信不疑就会有奇迹。

深信不疑已经是奇迹。

从倒房倒屋看见高楼大厦。

从满屋尿布看到大丈夫。

从黑夜看到白光。

从荒漠看到甘泉。

从幽暗人生看到灿烂前景。

从死寂看到风。

从烈日看到雪。

从累死累活看到一劳永逸。

从烂污泥看到净莲花。

从别人处借光明,从自己身上存放明天。

从脚看到船,从泪开始渡。

从伸手到挥手,从狂笑到痛哭。

从颠倒梦想到安睡主怀,从搏斗肉身到怜悯肉体。

从放纵精神到看守灵魂,从毁灭家园到家园毁灭。

从倒房倒屋看见高楼大厦,深信不疑就会有奇迹。

如是我闻。一切法应作如是观。

献出自己得到自己

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

(印光法师)

这段话意思是:应该切实发愿,愿意离开娑婆世界这个苦窝毒巢,到极乐世界去。其愿望之急切,就像掉进坑中想起来,关在牢里盼出去。自己不能出,那么就把自己交给有能力的人。交给有能力者最好。公民交给国家,就明白了。女人交给男人,就踏实了。人交给佛,就大彻大悟了。

献出自己得到自己,舍不得自己即将全部失去。

人生是一场献祭。不是献出肉体,而是献出灵魂。如果你有家,就献给家。如果你有国,就献给国。

献出自己得到自己。

献出自己已经得到自己。

少女一献身而为新娘,志士一献身而为烈士。

放下自己的屠刀,立地让他人成佛。

此为佛法大义。

掉坑坐牢当然想出去,但并不是把坑与牢让给别人,而是从此不再有坑与牢。地藏王菩萨发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掌管地狱的地藏王菩萨希望有地狱空了的一天。什么叫地狱空了?就是说不再有人下地狱了。人下地狱都是自找的,甚至争着抢着要下。因为他们好奇,想看看自己万一下地狱是什么样子。鱼儿上钩,鸟儿触网,人犯罪,全是因为好奇。不好奇就不犯罪,就不堕落。如果有蛇诱惑你吃那禁果,你要说“上天不许”。如果有人勾引你下地狱,要说“地狱已经空了”。

下无可下,是谓放下。

没了法律,就没了罪犯。凡事有个牌子挂在那里,就是在引诱人破坏他。故意引诱人,当人犯了罪又制裁他,这就是魔鬼的伎俩。一切的规矩都是这个道理。做杀毒软件的公司就是做带毒软件的公司,放人的就是捉人的。捉放曹,七擒孟获,都是此理,反复折磨往死里整,其心不仁。洗脑无方,气急败坏。诸葛亮最终害自己,聪明人所设的世界,此地无银三百两,屠宰场随时欢迎访客。因此耶稣基督说“要进窄门”。不要随大众。什么是大众?大家七嘴八舌,巴别塔就修不起来。一家子都听诺亚的话,就都进了方舟。

一切放下,是为佛法大义。

空谈就会谈空

业识未消,三昧未成,

纵谈理性,终成画饼。

(印光法师)

这句话意思是:业障未消,三昧未入,谈佛也枉然,还是画饼充饥。

“业识”即业障,见前说。“三昧”即“三摩地”,为梵语,意即入定、禅定。三昧为简易佛法,人生药引,是实实在在有益之修行。望饼虽能充饥,望梅可以止渴,但不是解决之道。孔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是赞他守得清贫,而是赞他为人实在。颜回有那实实在在的一箪之食,一瓢之饮,他才能“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假如颜回无饮无食,也只能向孔夫子打秋风要饭吃。

要饭有要饭之道。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讲他和颜回说了一天的话,颜回从不顶嘴,像乖儿子一样讨他喜欢。学道的人最要懂得敬师,才能从老师那里得好处,得真传。老师说一句就听一句这很好,最好的是老师还没说他就听见了,彼此心契,虽是师徒,实为道友。禅宗五祖向六祖传法,全在默然中完成。弘一法师从印光法师处证得真修,也是无言。那时他们在普陀山,每日只在紫竹林中望南海而已,何曾有什么空谈。

空谈就会谈空,空想就会落空。佛说的莲花是摸得到的,佛本身也是摸得到的。空谈无益,不如实干一场,自会见分晓。

一花落罢一花开,一语未了一语又起。人类言语全然空虚,枉然精彩,不能停留。圣人制下文字是用来挽留语言的,文字之上别有文字。唐僧第一次取到的无字经不是迦叶阿难故意搞错,无字经才是真经,他没明白,硬要换有字经。我们学习不可拘泥字眼,如果你从水上看到字,从空中听到言语,那才算真的有根了。字可以不写,话可以不说,书可以不看,一心敬拜神佛,神佛就来度你。

一切都是做出来的

入理深谈,且缓数年:

(印光法师)

这句话意思是说:凡事要做才好,深谈且缓几年再说。

修到一定时候,深谈是必不可少的,到时一定要谈透谈空(不是上篇说的谈空),才放得下,走得出。但现在说实话,所有的人都是初学阶段,启蒙阶段,就拿本书来说,好像也有些道理,何曾摸着边,全无落实处,重要的是去做。一切都是做出来的。偌大一个江山,全是一帮人做出来的局面,不去做就只是烂摊子,破家烂什。锦绣山河原是垃圾堆成,辉煌人生必有风雨如晦。只要你披上蓑衣,扛上锄头,走到田边,就会发现雨下得并不大。越坐在屋里越觉得雨凶,走出去就小了。什么都要做。田要做,土要做,饭要做,菜要做,衣裳要做,连人都是做出来的,雅一点称作爱,俗一点称作种,其实都是一个做。请朋友叫做东,请和尚道士叫做法事。办事叫做事,为人叫做人。不做怎有人?佛手上有枝莲花,观音菩萨手里有个净瓶。孔子要编书,老子要骑牛。你如果认为庄子的大鹏鸟、孟子的浩气只是一种说法,那就错了。

云山雾罩,有云有雾,这是实实在在的。

醉意朦胧,有人有酒,这是实实在在的。

物我两忘,有境有界,这是实实在在的。

花月无痕,有喜有悲,这是实实在在的。

此喜为大欢喜,此悲为大慈悲。要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奇男子,推开魔障,打出情关。挥手告别过去,过去就在手里。闭眼不看明天,明天就在眼中。瞎子摸象人人说错了,谁知道我实有所获。吕洞宾点石成金,自家却要汉钟离点化。谁点化谁?谁是上师?摸一摸身边的椅子,仿佛洞穴。望一望窗外的天壑,宛如远古。一切早已定格,你为何奔走?一切早已明了,你为何不愿醒来?春风吹拂,你只管生长,剩下的事交给太阳就可以了。

世界虽纷繁,关键就一点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感?

(印光法师)

这句话意思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滚瓜烂熟,成佛都绰绰有余,不学其他的了,又有什么遗憾?

世界虽纷繁,关键就一点。

此中真意,前文已详述,此处再讲讲。初学画的画童背着画板兴冲冲地跑到郊外,呀,桃红柳绿好可爱。每走一步,他就迷一下,眼花缭乱,脚步放慢,他渐渐忘了自己是干什么出来的。等他到了花林里,满眼繁花,就坐不下来了。勉强坐下,终会被蝴蝶拉走。郊外写生是西画传统,非我国画传统。古代画家教童子学画,只需要临摹就可以了。要画新鲜的也行,折一枝回来插在瓶中慢慢画。要与自然保持距离才能得其自然。太亲近了,只会“说不出”。也提倡饱览山水,但不要你写生照相,你印在脑海中就可以了。范宽作《溪山行旅图》,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都是这样来的。看似写实,实是神品,当初何曾背着画板到山里去?街上走?就是曹雪芹写《红楼梦》也不是照他家或皇家生活写的。东晋顾恺之论画:“传神写照,全在阿堵中。”我们学佛也是这样,要得其真髓,就要剔其骨肉。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全在于对牛内部结构的认识,而非摸头摸脑,捏尾捏角。表相骗人。树枝在水中不一定是弯的,月在镜中还可以照亮,但你怎敢把自己比作水月!水月乃通灵之物,神的灵运行在水上。老子取像于月,乃传阴阳之道,此为通天之道,老子被后世称为通天教主,并非没来头。人贵有自知之明,切不可自比水月。佛家“镜花水月”之喻暗藏大而可畏的佛法,深不可测之佛理,非常人所知。

世界繁华,全是过眼云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此话虽妙,但与佛法无缘。庐山僧慧远“身在此山中”,他就识得“庐山真面目”。什么是庐山真面目?“此山原无山,佛在心中间。”真正修行的人只是一个信,只是一个行。世界虽纷繁,关键就一点。哪点?发善心也,此为真修。忍得做得,最后才有得收,还可以给别人。此善心纵是顽石也点头,纵是铁人也下泪。佛陀舍身饲虎,何等明白。我们就把自己给它又何妨,就当养了一头白眼狼。可不是吗,我们把这世界喂肥了,反过来还被咬一口。这一切权当布施,苦人自有福报。蚊子咬人,谁活得更久?只要你有免疫力,它就毒不到你。它嗡嗡嗡飞来,你挥挥手赶走就是了。不可杀生。莫非你也想咬蚊子一口?不杀生为佛法之大纲,成佛之要害。我也曾就此刁难佛家,说:你们和尚不杀生,吃素,但你要知道植物也是生命,吃素也是杀生,又作何解?现在才知道这话错了,首先刁难人发心就不善,话有理又有什么意思?况且不杀生为方便法门,因人而异,坚持不杀生,大大地有助修行。学佛是极难的事,精进一点就受用一点,哪个要你现在就飞到西天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点一点,接近一点。

一点一点,摸到一点。

一点一点,融入一点。

一点一点,成为那一点。

好高骛远往往栽倒眼前

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鹜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

(印光法师)

这句话意思是:你(指某人)虽然对净土法门很有信心,但有好高骛远之心没放下,想当英雄,不想当凡夫,这也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