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李叔同《晚睛集》人生解读
4803600000014

第14章

男人好女色如此,女人好男色也是如此。《红楼梦》上妙玉苦恋宝玉这个帅公子,忘了自己是什么人。人有欲望,即起邪心。一起邪心,就招来邪物。人还没去淫人,鬼反而先来淫人,可不怖哉!

弘一法师戒淫禁欲之道略述如下:

禁交。眼不见心不烦,不交往就好了。

禁闻。弘一法师常对僧徒讲,不要看报纸,一打开报纸就是杀人放火,奸淫之事津津乐道。

禁语。种种淫词艳语不得从口中说出,看见女人不准称女人,要称“居士”“施主”。男女交合之事不准在人面前提起,污了净地。

禁思。此禁为大禁。凡念佛前须净口三日,斋戒沐浴,方可见如来。禁思为善道,不再想就不再犯。佛家为了世人,何等用心良苦,还要受世人诟骂。

人无欲则刚,无刚则入。老子说:“无有入于无间。”等贾宝玉和林黛玉都化灰化烟了,他们就真正在一起了。

铁石心肠方见莲花盛开

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锢,污泥中便有莲花现也。

(彭二林)

这段话意思是:要想归向极乐世界,就必须全力打造一副铁石,亡、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困,这样污泥中就会有莲花出现。

心烂如污泥,必不能莲花盛开。

心硬如铁石,方见莲花盛开。

所谓“硬”,指断然拒绝俗世恋情,再不看那凡俗之花,才能迎来那清净之莲。

世人常误读了“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把重心放在了淤泥上,久而久之,忘了做莲花,反而去做淤泥。“出淤泥而不染”,好像很容易,淤泥好像不要紧,事情绝非如此简单,出淤泥何等艰难!淤泥本身又是何等可怕!如果你曾深陷泥沼,就知道“出淤泥”的难度了。“出淤泥而不染”,这话涵盖了一切佛法。它出自宋朝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其实佛经上早就有现成的话。中国的理学家什么也不是,儒家不是,道家不是,佛家更不是,不是说他们的整合没有用,而是说他们发的善心不够,没把人往善道上引。

淤泥是不可战胜的,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淤泥。沼泽湿地是地球之肾,这点大家都知道,它对于人类环境作用很大。水田里面需要淤泥才好栽种,水库里需要淤泥养鱼养蟹,连水井也要有泥水质才滤得净。我们需要人生的淤泥,我们需要污点。其实也不是需要,而是本来就有。淤泥本身没过错,也不可怕,它没招你惹你,是你自己踏进去的,所谓“和稀泥”即是。那是你自己脏,淤泥本身并不脏,因为它天生如此。

我们需要淤泥。这事好比一粒干干净净的莲子“不幸”从佛祖手中弹下,信徒们都抢着要,最后就掉进了淤泥里。大家都觉得可惜,又都不想要了。那粒莲子落在淤泥里,不久竟然发出芽来,长叶,开花,信徒们赫然看见,佛祖就坐在莲花上,他们这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一次好机会。当初他们如果与莲花同入淤泥,有救那莲子的善心,当时就成佛了。如今莲花自己成佛,众人只能礼敬。他们礼敬的对象是莲花(佛),连带把淤泥(恶浊世界)也礼敬了。在此,他们又犯了第二个错误,如果谁勇敢地把莲花摘下来,他这一个护花的善心也会使他马上就成佛了。说到底我们不需要淤泥,需要洗礼后的淤泥。观音的净瓶无有淤泥,但有经淤泥洗礼后的清水。

出淤泥需要法力护持。我们的生命是柔弱的,若无佛的大手轻轻托住,根本挺不起来。

再说不染。

不染于色,即染于空。

真正的不染是无有色相。

“出淤泥而不染”,其实是淤泥越难洗,莲花越刚硬,所以它才能不染。

等待时机就像等待结局

莲花种子,荣悴由人。

时不相待,珍重珍重!

(彭二林)

这段话意思是:莲花的种子能不能发芽,莲花的盛衰、莲花的命运都是由人决定的。时不我待,过了就难采,珍重啊珍重!

万物结局之前,必显示机会。

看见机会等于看见结局。

我们等候那时机,就像等待那结局。

莲花种子,佛经又谓之“莲种”,指人的善根,天生的美与慧。天生一善心,必为天生一善行。然而善心未必有善行,因为你自家错过了。一颗莲子烂在泥里,一枝含苞欲放的桃花被游人扔在地下。本来按着先天的福份,人人都有机会成佛,但为何有人不成佛,反成魔?这与魔鬼引诱无关,是自己成了魔。每个人的命运都要自己承担,茫茫人海成苦海,渺渺世路成绝路,何不早醒?

万物的结局近了。耶稣基督说:“末日近了,你们当悔改。”我们这个末法时代,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忏悔。如果说还有机会,忏悔就是机会。《金刚三昧经》上讲:“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这个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

莲花的命运非关莲子,实由护莲人。我们要“护心”,保护自己的心灵不受伤害。弘一法师当年和丰子恺一起推广《护生画集》,处处以生灵打比,要我们不杀生。什么叫不杀生?并不是单要你不杀鸡鸭鹅,猫狗兔,更要你不杀自己。护好自己的生,那么一切生都护好了。这是法师本意。

黛玉绝粒而死,宝玉有罪。

佛门弟子谭嗣同以身殉国,正是为了从自己身上斩断这恶因果啊!满天佛菩萨都欢喜赞叹。

迟早要来的你就当它已经来了

上品见佛速,下品见佛迟,虽有迟速异,终无退转时。参禅病着相,念佛贵断疑,实实有净土,实实有莲池。

(张守约)

这段话意思是:上品人(指天分好的人)见佛快,下品人(指天分差的人)见佛慢,虽然进度不一样,都无退路。参禅最忌拘泥于表相(病,以之为病。着相,拘泥于表相),念佛贵在不疑,这样就由空转实了,确实有净土,确实有莲花。

有的事确有其事。

有的事迟早要来。

迟早要来的你就当它已经来了。

弘一法师曾在厦门妙释寺讲《人生之最后》,次第详述人将要死了的时候,正在死亡的时候,死亡过后该怎么办?娓娓道来,比医家还清楚。这不仅仅是临终关怀,更是对佛理的透彻,人生的放下。刚读此文,我就被震撼了,反复读,慈悲之心油然而起,如今介绍给大家。

《人生的最后》,开头是“序”,弘一法师讲他这篇文章(讲记)让一个病重的和尚了识律师看了,这和尚很高兴,起来念《大悲咒》,长跪礼佛,一下子病就没了,闻者赞叹。“序”下是“绪言”,弘一法师引诗“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临到我”。下面是正式讲死亡。“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己身体都放下,专心专意念佛,可以少受罪。也可以服药,但要知道佛就是药,专门医治人。病重时再痛也不要惊慌,要知道这是好事,通过受难来还债。衣服什么的,早早送人。如果神志还清楚,请人帮助,一起念佛指引。“临终时”家人不准问遗嘱,一切人不准闲谈,不能打扰他,更怕他牵动妄想,留恋世界,死得不甘。如果他自己要求洗澡换衣,就洗澡换衣,不要求就不洗不换。如果他坐着舒服就坐着,躺着舒服就躺着,不要强求,搬来搬去。大家守着他,只管齐心协力念佛。“命终后一日”,不可以急急忙忙移动,身体再脏也不着急洗,一切按古时风俗,等八小时过后再做。命终前后,切记不能乱哭,打扰亡灵升天。把房门锁上。八小时后,从容洗换。殓衣要用旧,一切从俭。“荐亡等事”,严禁大做法事,喧闹不已,只是静悄悄念佛超度最善。此法为佛门仪式的一大改革,由印光法师倡导推行,弘一法师也坚决提倡,十分合理。丧事千万节约,这是为亡者惜福。“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大家纪念,并形成组织,凡有人死,即安慰之。“结局”,弘一法师用年关打比,说年关近了,年货没办好,债务没还清,就过不好年,人生是个大关口,亦当诸事提前准备,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呼爹叫娘。平时修持,临终自在。

好了,介绍完了。我接着谈两句。我们都知道自己要往那条路去,大多数人视而不见,不敢正视,这不叫勇者。

要知道所有的情人都将分别。

要知道所有的好事都将散场。

要知道一切苦你还没受够。

要知道一切乐不可以尽享。

要知道水不能多喝,饭不能多吃,但路可以多走。

要知道光不是光,黑不是黑。夜路亮堂堂,因为心发光。白天黑森森,因为心结冰。

要知道花开是死亡信息,人美是不祥预兆。

要知道幸福昙花一现,要知道寂寞是永久。

要知道人群里没有人,狗窝里藏有佛。

要知道油锅里有天堂,白云里有地狱。

要知道打破一切,更要知道维护一切。

要知道世界本来是这样,万物的结局不可逆转。

要知道该来的迟早要来,你就当它已经来了。

这样便得解脱,从容面对,人生才会真的潇洒。

远离虚妄自会真实起来

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相;如此滞着,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世界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

(悟开禅师)

这段话意思是:念一声阿弥陀佛,界,这是清净庄严之相。现在你停滞,种种妄想,都会远离。这是正觉圆满之名。看一眼极乐世怕是不能落实。

一旦落实,则世间远离虚妄,自会真实起来。虚妄容易上瘾,很多幻觉自动生成,并且具有逻辑性和可操作性。噩梦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它像连续剧一样,一集一集吸引你。最紧要的时候没了,唱片尾歌曲,明晚接着整。噩梦当头,就是厄运开头,人生的连锁反应怎么拆?你要看心莫看事。事情永远是复杂的,但你心无妄,做什么都明白。发一善念,恶果的链条就断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印光法师)

这段话意思是:不管忙还是闲,不离阿弥陀佛的名号。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不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先简单介绍一个印光法师。印光法师是中国近现代德高望重的高僧,弟子、传人遍天下,与净空法师、虚云、太虚等现代高僧是一个档次的。弘一法师平生事业,全是接印光法师的香火,讲经说法也好,写文章写书也好,处处引用印光法师的话,处处阐述印光法师的精湛佛学思想。从这个意义讲,弘一法师是印光法师的弟子,印光法师是弘一法师的传法上师。一提到弘一,就有印光二字在内。据圆明所作的《弘一大师年表》,其中有几条与印光法师有关:

民国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四十四岁

春,自温州至上虞白马湖,经绍兴、杭州至上海。撰《印造经像之功德》,附载于《印光法师文钞》。

九月,重至衢州,仍居莲华寺治律。后又移居东乡三藏寺。

民国十三年·公元一九二四年·四十五岁

四月,自衢州启程,经松阳、青田,至温州,仍在温州闭关。五月至普陀山,参札印光法师。六月返温。八月将赴杭州,至海门遇变乱,遂游上虞、绍兴月余,十月复返温州。冬,夏丐尊撰《子恺漫画集序》刊于上海《文学周报》,介绍大师的生活近况,其名遂广传于世。

以上两条记录,可以看出几件事:

第一件事,万事皆有前定。弘一法师这一年撰《印造经像之功德》附载于《印光法师文钞》后,第二年书中人,即印光法师就出现了。万事前定,万物感应,此为佛理。一切都有预兆,智者心中自知。虽然亲自见了奇迹发生,虽然惊喜,只当它是自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弘一法师亲自去普陀山见了印光法师,是非常自然的事,就像见了老朋友。《红楼梦》上贾宝玉一见林黛玉,马上就说:“这个妹妹我见过。”他当然见过,上辈子他们在一起,这辈子相约投胎,一前一后来到这个世界,乍一见了,只是温习。

第二件事,普陀山是灵验之地,很多事情都在这里发生。大家都知道,普陀山与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是观音菩萨道场,全称为“阎浮提娑婆世界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海道场普陀洛伽山紫竹林圣地”。观音菩萨把印光与弘一安排在这里相会,是要他们弘扬佛法,加持他们的法力。

第三件事,弘一法师参礼印光法师,亲聆法音,侍奉了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是弘一法师人生的大转折。出了普陀山,他开始了真正的弘法之旅,辗转数地,广度四方僧众,做出了一个出家人应有的业绩,不愧是个有来头、有修行的大和尚。不久,他去庐山参加了盛况空前的“金光明法会”,又回上海开办“世界佛教居士林”,影响日渐浩大。

弘一法师传的是印光法师的法脉,这支法脉,最讲究明心见性,一心念佛。笃实沉静,绝不务虚。我在此把念佛的好处再略说一说。

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越真的越有力量

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印光法师)

这句话意思是:诚实与恭敬,实在是我们超凡入圣、了脱生死的极妙秘诀。

越是真的越有力量,事情越假越没希望。这话人人自知,似乎不用多说。

印光法师说恭敬与诚实能让人超凡入圣,甚至了脱生死,这让我想到了吾儒所言“不诚无物”。倘若一个人不诚实,那么就什么都没有。因为他连自己都欺骗了,连自己都没有了,怎能得到他人。

最大的诚实是心诚,俗话说“心诚则灵”。嘴巴里一套,心里又是一套,当然不诚实。据圆明《弘一大师年表》记载,弘一年轻时喜欢留恋风月,先后结交了名妓“雁影女史”朱慧百、李苹香、高翠娥等人。可见法师当年是喜欢嫖妓的,后来他都悔改了。

民国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三十九岁

上人故有妻,居天津,有二子,闻曾欲求一面而不得。留日归国时,携一日姬居沪;出家时,托友为遣,日姬恸哭而东返。

我在此录弘一法师此事,正是遵循了弘一法师的教导,讲要认清自己,这才是老实修行的干法。不然,你一上来就把自己扮演成无辜者,纯洁得很,那还修什么,干脆如来佛让你当好了。人人都有罪,弘一法师也不例外,但他悔改了,又到处劝人为善,这就是好的。浪子回头,满天佛菩萨都喜欢。要想救人,先要救己,一个“诚”字是关键。印光法师说“诚”有超凡入圣之功效,意思并不是说你一诚实就可以飞到云天之上,而是说:你诚实了,就可以安安稳稳坐在地上。超凡入圣何谓哉?就是说你的心很踏实啊,很安心啊。心中无事,就是大丈夫。你睡个安稳觉,睁开眼睛世界多美好。

别把心事藏到老,事烂在心里,心也要烂,心一烂人就不得活了。你要老老实实把从前一切事情原原本本讲给神佛菩萨听,他会原谅你,保佑你,指引你。本书发心真诚,劝人为善,敢说真话,以上种种说法绝非耸人听闻,或讨好卖乖,请大家不妨思考思考。

障碍重重,有路就通

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成愈。

(印光法师)

这段话意思是:无论是业障重、念头贪、身体弱,还是内心胆怯,只要能一心念佛,久而久之什么毛病都没有了。

业障即孽障,又称魔障,是人从娘胎里带来的罪,这就叫“业”。有业就要消。怎样才能消业?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你开口念一声佛,就可以消业了。

印光法师曾说佛法大意:

念一声佛,消业一升。

念二声佛,消业一斗。

念三声佛,满仓库的罪都没了。

弘一法师曾说佛法大意:

念一声佛,我就是佛。

念二声佛,父母成佛。

念三声佛,全天下人都成佛了。

二法师的大意相同。今我也来凑个趣,试说佛法大意:

念一声佛,花开不败。

念二声佛,月圆不缺。

念三声佛,时光倒流,重回幸福时光。

两相比较,我的愿望最小,但也许最难实现,这一切全赖佛力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