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组织行为学纲要
4789800000006

第6章 组织行为的科学(2)

即反映组织行为管理基本规律的理论,主要包括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系统职能、主要方式、理论思想等内容。

(九)组织激励理论

即反映组织行为激励基本规律的理论,主要包括组织行为激励的概念、意义、机制等激励原理,以及价值需求激励、目标导向激励、效果反馈激励等激励的基本方法。

(十)组织变迁理论

即反映组织行为变迁基本规律的理论。主要包括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战略思想、必要条件、有效方式;组织调整的基本涵义、主要原因、主要方式、基本策略;组织变革的起因、阻力、内容、程序、措施;组织创新的意义、机制、条件、内容、方式等内容。

(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思想,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就必须实现人的主体地位,符合人的行为规律。 组织行为学就是从主体化的人出发,把组织中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就是要认识和反映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前提性、对象性、目的性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必要科学。

(二)科学反映了管理对象的运行基本规律

人是组织的主体要素,是管理的主要对象,要实现科学地管理就必须从管理对象的本质特征出发,符合管理对象的基本规律。 组织行为学就是从组织行为的普遍现象出发,认识组织中人的本质特征和行为的客观规律,通过反映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为科学地实施组织管理提供所需要的科学理论指导。

(三)逐步形成了系统全面的现代组织思想

组织行为学也称为组织科学,就是指组织行为学系统地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组织的科学认识,从而成为系统化的现代组织思想。 这一科学思想不仅反映了社会组织的普遍现象,而且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客观规律;不仅静态地反映了社会组织的结构关系,而且动态地反映了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即组织行为及其基本规律。

(四)系统构建了组织教育的科学知识体系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通过认识和反映组织行为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现代组织的思想,必然会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教育组织成员、培养组织人才的关于组织教育的科学知识体系。 成员是组织构成的主体,人才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教育组织成员、培养组织人才是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关键环节。 而教育组织成员、培养组织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组织科学的知识体系,对组织成员和组织人才进行组织教育,要使组织成员和组织人才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组织的相互关系,正确地认识组织运行的客观规律、正确地认识个人的角色职责等,从而树立起科学的组织观念,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为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和自我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五)不断发展了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

组织行为学形成的客观基础是组织行为实践,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组织行为实践。 通过不断总结组织行为实践的经验,认识组织行为的普遍现象,发现组织行为的基本规律,形成反映组织行为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进而运用组织行为的科学理论指导组织行为的实践。 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指导组织整体的实践,而且也指导组织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的实践。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理论不仅指导了实践,而且也接受了实践的检验,丰富了实践的营养,不断发展和完善了组织行为的科学理论体系。

(六)有效推进了组织行为的自主变革创新

改革发展是现代组织管理的时代要求,自主创新是现代组织发展的基本战略。 改革要符合客观实际,创新要符合客观规律,而对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认识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认识客观实际就是要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组织发展的现状,从中发现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以制定组织的改革对策,这就需要运用科学理论提供的科学方法,从而使组织形成的认识和采取的对策能真正够符合客观实际。 符合客观规律就是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定情况下的特殊规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边创新,从组织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既要实行学习性创新,更要推行原发性创新,使组织创新真正成为推动组织长久发展的不懈动力。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1.调查法

(1)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 具体包括:抽样调查,是运用合理的抽样方法从调查对象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能够反映调查对象整体特征的样本单位进行有选择的调查,这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的调查方法;普遍调查,是运用系统的调查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全面核查,以反映组织行为的普遍现象,为全面认识组织行为的基本规律提供系统信息;重点调查,是根据组织行为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和组织运行的基本规律,对决定组织运行的主要因素、关键环节等进行有选择的调查,这也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的调查方法;典型调查,根据组织行为研究的实际需要,对具有典型意义、能够反映相关事物共同特征的对象进行有选择的调查,这也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的调查方法。

(2)实施调查计划的方法。 具体包括:访谈法,主要通过个别交谈、集体座谈等形式进行调查,这是最直接、可靠的调查方法;电讯法,主要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进行调查,这是最方便、快捷的调查方法;问卷法,主要通过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这是最广泛、实用的调查方法。

2.观察法

(1)按观察角度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当事者的身份进行观察;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2)按观察条件可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自然观察法是指观察者事先不提有关要求,在客观条件和在被观察者不知晓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观察;控制观察法是指观察者事先提出有关要求,在设定条件和在被观察者已知晓的特定状态下进行的观察。

(3)按观察方式可分为平时观察和临时观察:平时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在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对相关事物发生、 发展的状况进行注意观察的方法;临时观察法是指观察者根据当时的需要对相关事物发生、发展的状况进行临时观察的方法。

3.测量法

(1)按测量时态可分为定时测量和随时测量:定时测量即按规定时间进行周期性的测量;随时测量即按实际需要进行临时性的测量。

(2)按测量对象可分为定向测量和随机测量:定向测量即采用按既定方向的方法确定测量对象; 随机测量即采用按随机选择的方法确定测量对象。

(3)按测量的方式可分为全程测量和重点测量:全程测量即对相关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跟踪测量的方法;重点测量即根据当时的需要对相关事物发生、 发展的重要阶段和重要领域进行专项测量的方法。

4.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这是在实验室对研究的其他相关变量根据需要加以必要限制的可控状态下进行的实验,这种方法能够比较明确地反映相关变量的因果关系。 例如工作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工作环境是自变量,工作效率就是因变量。

(2)现场实验法:这是在工作现场对研究对象的其他相关变量不加限制,从实际出发在真实状态下进行的实验,这种方法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 例如不仅能够认识实验所设计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还能够发现与其他相关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5.接受法

(1)媒体信息接受法:即通过大众媒体广泛接受各种相关的社会信息,包括国际国内的、相关领域的、相关行业的,大众媒体的类型主要包括报纸、刊物等印刷类的、电视、广播等电子类的等。

(2)文书信息接受法:即通过组织发送的公务文书随时接受各种相关的组织信息,包括组织内部的文书、上级组织的文书、下级组织的文书、相关组织的文书等。

(3)会议信息接受法:即通过组织召开的相关会议及时接受各种相关的组织信息,包括组织内部召开的会议、上级组织召开的会议、下级组织召开的会议,相关组织召开的会议。

6.查阅法

(1)档案资料查阅法:即通过查阅文书档案,收集认识客观事物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料,包括组织内部的文书档案、 上级组织的文书档案、下级组织的文书档案、相关组织的文书档案等。

(2)图书资料查阅法:即通过查阅图书报刊,收集认识客观事物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料,包括组织内部的图书室、社会大众的图书馆、相关组织的图书室等。

(3)网络资料查阅法:即通过查阅网络资料,收集认识客观事物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料,包括组织内部的网络系统、 社会大众的网络系统、相关组织的网络系统等。

(二)分析研究资料的方法

1.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即运用系统关系的原理,分析组织行为运行过程中内在的系统关系。 主要包括:整体分析,即分析组织行为整体与分系统之间的功能关系;相关分析,即分析组织行为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内部分析,即分析组织行为各分系统内部的结构关系。

2.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即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对取得的反映组织运行现象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相关数字的变化特征,认识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 主要包括:集中趋势分析,就是通过一个概括数据反映行为过程的整体情况,一般是用平均数或中位数来反映;离中趋势分析,就是通过两个相反的数据反映行为过程的差异状况,一般是用最高的数据和最低的数据来反映;关系指标分析,就是用结构关系指标反映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用对比关系指标反映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相关程度分析,就是用正数反映变量之间正相关的程度,用负数反映变量之间负相关的程度。

3.横向分析法

横向分析法即运用横向结构的原理,分析组织行为运行过程中的横向结构关系。 主要包括:要素分析,即分析组织行为构成要素的基本属性、结构关系、主要特征等;类型分析,即分析组织行为主要类型的划分标准、相关领域、表现形式等;功能分析,即分析组织行为各项功能的主要内容、作用方式、重要意义等。

4.纵向分析法

纵向分析法即运用纵向结构的原理,分析组织行为运行过程中的纵向结构关系。 主要包括:程序分析,即分析组织行为的运行程序;历史分析,即分析组织行为的发展历史;层次分析,即分析组织行为的层次区别、层次顺序、层次关系等。

5.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即运用相关比较的原理,对具有可比性的相关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属性比较,即对具有可比性的相关行为的相同属性进行的比较分析;特征比较,即对具有可比性的相关行为的不同特征进行的比较分析;效益比较,即对投入的行为与产出的效果之间的效价进行比较分析。

6.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即运用因果关系的原理,对决定和制约组织行为运行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分析原因的性质,即对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分析;分析原因的意义,即对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的分析;分析原因的形式,即对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分析。

7.价值分析法

价值分析法即运用价值判断的原理,对事物的实际功能与组织的价值需要之间的利弊关系进行的分析。 主要包括:利弊因素分析,即对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分析;利弊功能分析,即对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的分析。

8.预测分析法

预测分析法即运用科学预测的原理,根据已然的事物分析推断未然的事物,主要包括:发展趋势分析,即依据现实条件、主观需求、客观规律等因素推测判断组织行为发展的方向和前景;未来变化分析,即依据假设的未来条件的可能性变化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推测判断组织行为未来不同的变化和或然的结果。

9.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即运用典型示范原理,对成功和失败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解剖分析的方法,其中成功案例分析法就是对反映成功事例的文档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取得成功的正确经验,即分析导致取得成功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等,从中发现在行为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客观规律;失败案例分析法就是对反映事例的文档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导致失败的错误教训,即分析导致失败发生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等,从中发现在行为过程中避免失败发生的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客观规律。

10.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即运用性质所属原理,对客观事物的相关属性进行概括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功能属性、结构属性、变化属性、价值属性等,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综合概括,目的是反映事物运动过程的质变特征。

11.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即运用数量变化原理,对客观事物的量变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事物运动的空间大小、时间长短、程度高低、效果多少等方面的数量,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前提条件,目的是反映事物运动过程的量变特征。

12.综合分析法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对相关事物发生、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阶段、各种要素、各种类型、各种属性、各种特征等等,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全面、系统的概括分析,这是从宏观层次的高度对相关事物进行整体认识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