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组织行为学纲要
4789800000042

第42章 组织行为的变迁(3)

所谓组织创新是指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为了促进和保证组织持续快速的向前发展,组织管理者创造性地运用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是指在社会发展的促动下,在创新需要的驱使下,在创新思维的启发下,组织的创新者根据事物运动的矛盾规律和组织正确的价值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在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转化矛盾的过程中,通过发现创新元素、分析创新元素、整合创新元素的方式,对组织行为的运行要素和运行程序的结构关系、结构功能进行能动的、系统的创造性设计和创造性实践,以求达到建构先进的组织行为的运行要素、运行程序及其结构关系、结构功能的目的,进而实现引导和推动组织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创新目的,

(二)涵义分析

1.组织创新的属性

(1)一般属性:系统性、创造性的设计和实践,这是现代社会创新发展的共同属性;在组织运行中,组织管理者为了保证组织的持续发展所运用的一种管理方式,这是组织创新在组织管理中的共同属性。

(2)特定属性:组织行为的运行要素、运行程序及其结构关系、结构功能的创新设计和创新实践,这是组织创新在组织运行中的特定属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为了促进和保证组织持续快速的发展,组织管理者创造性地运用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这是组织创新在组织管理中的特有属性。

2.组织创新的特征

与组织调整、 组织变革等组织变迁的上述两种基本形式相比较,组织创新在实践中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创造性——本质特征: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是组织创新的本质要求和本质形式。

(2)转化性——导向特征:组织创新不同于组织调整、组织变革的导向特征是,它不是以消除矛盾为导向,而是以转化矛盾为导向,是通过转换思想、变换方式的创新实践,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化消极矛盾为积极矛盾。 如把条件落后转化为后发优势,把行业竞争转化为跨行创新等。

(3)系统性——内容特征:组织创新是对组织行为运行的全部内涵进行系统化的创造。

(4)先进性——价值特征:符合社会进步的先进性要求是衡量组织创新的价值准则。

(5)多样性——方式特征:组织创新进行创造性的组织实践必然要运用多样化的方式。

(6)构建性——目标特征:组织创新以构建促进组织不断发展的先进运行机制为目标。

二、组织创新的意义

(一)组织创新是组织发展的时代要求创新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组织发展的时代要求。 组织的发展必须符合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自觉建设创新文化,正确设置创新目标,积极发展创新机制,科学进行创新实践。

(二)组织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本动力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效仿式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组织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只能以自主创新为组织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增强组织的竞争实力,使组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组织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对组织发展的必然要求,组织只有通过能动创新的方式,实现创新发展的目标,才能符合社会创造性发展的本质需要。

(四)组织创新是社会创新的基本动力组织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形式,组织的创新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需要和客观规律,组织的创新发展必将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巨大动力。

三、组织创新的要素

(一)创新机制——组织创新的内在规律

所谓创新机制是指组织创新行为的构成要素在运行程序中所形成的结构关系、结构功能等内在的本质属性,在创新过程中必然的、普遍的表现形式。 创新机制的内涵主要包括:创新需要,即组织的创新人才根据组织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产生的创造性工作的需要;创新思维,主要特征包括开放性、发散性、矛盾性、统一性、相对性、可变性、联系性、发展性等等;创新意识,即根据创新实践和创新思维形成的反映创新行为的思想意识;创新目标,即根据创新需要和创新思想形成的指导创新行为的目标方向;创新行为,是指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目标的指导导下,在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创造性劳动并能够经受住实践检验的行为过程;创新发展,即总结创新经验、完善创新过程、推行创新成果、发现创新机遇、进行创新立项。

(二)创新人才——组织创新的主体因素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组织成员中具有特定的创新品质,在创新实践中自觉形成有机的协作关系,能够通过共同的创造性工作,促使组织创新不断发展的人才群体。 创新人才需要有创新的素质结构和合理的群体结构。

(三)组织文化——组织创新的组织因素

组织文化是决定组织创新的内部组织因素,先进的组织文化是引导和推动组织创新不断发展的积极因素,落后的组织文化是干扰和阻碍组织创新正常发展的消极因素。 所以,要确保组织创新的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组织文化的创新,通过建设符合组织创新需要的先进的组织文化,促进组织创新的不断发展。

(四)社会环境——组织创新的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是制约组织创新的外部社会因素,进步的社会环境是引导和促进组织创新不断发展的积极因素,落后的社会环境是困扰和阻碍组织创新正常发展的消极因素。 所以,要促使组织创新的不断发展,就必须严密监测社会环境的变化,通过能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需要,为组织创新的进行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四、组织创新的内容

(一)组织思想的创新

1.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思想创新的前提条件。

2.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思想创新的必要基础。

3.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思想创新的主要内容。

4.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思想创新的系统标志。

(二)组织目标的创新

1.战略目标的创新:是对组织目标的基本方向的创新,要以确立正确的不断进步的发展方向为战略目标创新的基本原则。

2.目标体系的创新:是对组织目标的结构体系的创新,要以建立科学的符合体系规律的目标结构体系为目标体系创新的基本原则。

3.程序指标的创新:是对组织目标的纵向系统的创新,要以建立科学的符合程序规律的程序指标系统为程序指标创新的基本原则。

4.项目指标的创新:是对组织目标的横向系统的创新,要以建立科学的符合项目规律的项目指标系统为项目指标创新的基本原则。

5.数量指标的创新:是对组织目标的数量标准的创新,要以建立科学的数量计算标准体系为数量指标创新的基本原则。

6.质量指标的创新:是对组织目标的质量标准的创新,要以建立科学的质量测量标准体系为质量指标创新的基本原则。

(三)组织体制的创新

1.组织属性创新:包括组织的权益属性创新、职能属性创新等,组织属性创新要以符合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和价值需要为基本原则。

2.组织体系创新:包括组织中的业务、人事、设施、环境、信息、管理等系统的创新。

3.组织结构创新:包括组织的职能层次结构、职能部门结构、职能岗位结构的创新。

(四)组织规范的创新

1.组织制度创新:包括组织的权益属性制度、组织的职能体系制度、组织的结构编制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创新。

2.工作制度创新:包括业务制度、人事制度、设施制度、环境制度、信息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的创新。

3.道德规范创新:包括价值准则的创新、职业道德的创新、道德评价的创新等。

(五)组织管理的创新

1.管理思想创新:包括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思想观念、指导思想的创新。

2.管理职能创新:包括组织职能体系中的业务、人事、设施、环境、信息、管理等各职能系统的管理方式的创新。

3.管理体制创新:包括管理属性、管理体系、管理结构等体制要素的创新。

4.管理规范创新:包括管理工作的制度规范和道德规范、管理监管的制度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创新。

5.管理方式创新:包括组织职能体系中的业务、人事、设施、环境、信息、管理等各职能系统的管理方式的创新。

(六)组织程序的创新

1.组织设计的创新:包括设计思想、设计程序、设计方法、设计要素的创新。

2.资源输入的创新:包括输入原则、输入计划、输入方法、输入程序的创新。

3.资源配置的创新:包括配置原则、配置计划、配置方法、配置程序的创新。

4.专业工作的创新:包括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工作标准的创新。

5.产品输出的创新:包括输出原则、输出计划、输出方法、输出程序的创新。

(七)组织技术的创新

1.业务技术的创新:包括主营业务技术、配套业务技术的创新。

2.管理技术的创新:包括决策技术、组织技术、监控技术、调整技术的创新。

3.保障技术的创新:包括卫生、安全、通讯、交通、生活、环境等技术的创新。

(八)组织文化创新

1.组织的主体文化创新:包括领导成员文化的创新、领导部属文化的创新等。

2.组织的精神文化创新:包括符号化的精神文化的创新、行为化的精神文化的创新等。

3.组织的物质文化创新:包括基础设施文化的创新、专业设施文化的创新等。

五、组织创新的方式

(一)实践创新的方式

所谓实践创新,就是指根据组织创新的基本规律,按照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总结、有效推行的基本方式,使组织创新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二)转化创新的方式

所谓转化创新,就是指根据组织创新的特殊规律,通过转换已有的思维方向、转换已用的思想方法、转化不利的运行条件、转化消极的矛盾关系等必要方式,有效推动组织创新的不断发展。

(三)激励创新的方式

所谓激励创新,就是指通过树立激励创新的组织思想、设置激励创新的组织目标、制定激励创新的组织制度、实施激励创新的组织管理等方式,在组织运行中努力建设一种激励创新的现代组织文化,创造激励创新所必需的组织条件,以引导和推动组织创新的有序进行。

(四)全员创新的方式

所谓全员创新,就是指根据组织创新的基本动力源于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客观规律,要在组织目标的设置、组织规范的制定、组织管理的实施中,充分反映激励组织全体成员积极创新的内涵,切实建立并不断完善实现全员创新的综合机制,以有效激发组织全体成员积极的创新行为。

(五)持续创新的方式

所谓持续创新,就是指通过确立创新思想、设置创新目标、制定创新规范、实施创新管理等方式,使组织创新真正成为引导、推动组织持续发展的导向和动力,成为组织运行的基本职能和基本形式。

(六)科学创新的方式

所谓科学创新,就是指组织创新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要坚持以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对待组织创新,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工具,使组织创新真正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要求。

(七)学习创新的方式

所谓学习创新,就是指组织在运行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相关组织的发展动向,及时学习、吸收其他组织发展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并与本组织的客观实际相结合,有机地消化、融合于组织的运行过程中,以促进组织创新实践的发展。

(八)自主创新的方式

所谓自主创新,就是指在学习、吸收其他组织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的同时,始终要坚持从本组织的实际出发,在组织运行的实践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不断认识符合本组织实际的客观规律,并用于指导组织的创新实践,这是现代组织不断发展的必然方式。

(九)系统创新的方式

所谓系统创新,就是指运用系统原理的方法,按照组织运行的整体性、分工性、联系性、调适性等基本要求,进行符合系统规律的组织创新。

(十)辩证创新的方式

所谓辩证创新也称艺术化创新,是运用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进行创新的方式。 主要做法包括:主观需要与客观实际的辩证统一,主观努力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学习创新与自主创新的辩证统一,有序创新与变通创新的辩证统一,转化矛盾与创造机遇的辩证统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