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组织行为学纲要
4789800000024

第24章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5)

所谓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在运行过程中,通过群体目标、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群体关系、群体心理等因素,与群体成员的认知、需要、思想、态度、性格等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在群体成员的心理上形成的一种无形而有效的约束力,它是群体内部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制约群体成员行为表现的内在心理因素。

2.群体压力的形成

(1)形成的原因:客观原因,即群体的多种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主观原因,即成员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2)形成的机制:自发形成,即群体在各种客观因素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群体效应;自觉形成,即群体在各种主观因素的作用下有意引导、积极鼓励而形成的群体效应。

3.群体压力的表现我可没那么想啊(1)表现的形式:形体化的形式,即通过成员显示的形体特征表现出的群体压力;符号化的表现,即通过成员运用的语言符号表现出的群体压力; 行为化的表现,即通过成员显示的行为特征表现出的群体压力。

(2)表现的类型:从众行为,即一般群体成员的言行与群体压力相一致;逆反行为,即特定群体成员的言行与群体压力不一致。

4.群体压力的功能

(1)功能价值:积极的影响,即合理的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影响,即无理的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中性的影响,即中性的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中性的影响。

(2)功能程度:重要的影响,即与群体成员的心理认同及价值需要关系密切的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次要的影响,即与群体成员的心理认同及价值需要关系一般的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微弱的影响,即与群体成员的心理认同及价值需要关系微弱的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微弱的影响;我可没那么想啊(3)功能范围:整体的影响,即与群体全体成员的心理认同及价值需要相适应的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整体影响;部分的影响,即与群体部分成员的心理认同及价值需要相适应的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部分影响;个别的影响,即与群体个别成员的心理认同及价值需要相适应的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只会产生个别影响。

(五)群体效价

1.群体效价的涵义

所谓群体效价是指群体行为及其构成要素产生的综合效果对群体成员所具有的客观价值,以及成员对群体的工作效益和自我的工作行为产生的综合效果是否符合自我需要、是否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判断,它是群体的整体行为和个体行为有机统一的结果,是成员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判断相互关联的结果,它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的变化。

2.群体效价的形成

(1)形成的原因:群体的原因,即群体行为和构成要素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成员的原因,即成员个人的工作行为和价值判断。

(2)形成的机制:客观形成机制,即群体效益对群体成员具有的客观价值;主观形成机制,即成员对自我的工作效益与自我的价值需要之间的价值关联性、效果关联性的主观判断,所谓价值关联性是指是否符合自我需要,所谓效果关联性是指是否满足自我需要。

3.群体效价的类型

(1)按表现特征分:包括时间特征的类型,有预期效价和实际效价;性质特征的类型,有正向效价和负向效价;形式特征的类型,有物质效价和精神效价等。

(2)按构成要素分:报酬效价,是指体现在成员的工作报酬中的效价,工作报酬有物质的回报和精神的回报,有正向的奖励和负向的惩罚等;地位效价,是指体现在成员的群体地位中的效价,决定成员地位高低的因素很多,包括业绩、能力、态度、品德、关系、资历、学历、权力等等,群体以哪些因素作为决定成员地位高低的主要依据,对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导向性、推动性的作用;关系效价,是指体现在成员的群体关系中的效价,包括成员的工作关系是否协调、是否能满足成员的工作需要,也包括成员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 是否能满足成员的交往需要等;个性效价,是指体现在成员的个性发展中的效价,包括个人志向发展的满足程度,个人能力发展的满足程度,个人兴趣发展的满足程度,个人思想发展的满足程度,个人情感发展的满足程度等等。

4.群体效价的功能

(1)功能价值:积极的影响,即较高的群体效价对群体成员的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影响,即较低的群体效价对群体行为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中性的影响,即一般的群体效价对群体行为会产生中性的影响。

(2)功能程度:重要的影响,即与群体成员的价值需要有密切关系的群体效价,对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重要影响;次要的影响,即与群体成员的价值需要有一般关系的群体效价,对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次要影响;微弱的影响,即与群体成员的价值需要有微弱关系的群体效价,对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微弱的影响。

(3)功能范围:整体的影响,即与群体全体成员的价值需要都密切相关的群体效价,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整体影响; 部分的影响,即与群体中部分成员的价值需要密切相关的群体效价,对部分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直接影响;个别的影响,即与群体中个别成员的价值需要密切相关的群体效价,对个别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直接影响。

(六)群体效应

1.群体效应的涵义

所谓群体效应是指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在特定条件作用下的特殊反映,是群体行为在各种因素和特殊规律的综合作用下在成员心理上产生的相应效果,它作为群体行为特殊规律的效果化表现形式,对群体行为的制约作用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对群体行为的制约范围不是普遍的而是特定的,对群体行为的制约效果不是相同的而是相对的。

2.群体效应的形成(1)形成的原因:客观原因,即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有机制约;主观原因,即群体特征和成员个性的综合表现。

(2)形成的机制:自发形成,即群体在各种客观因素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群体效应;自觉形成,即群体在各种主观因素的作用下有意引导、积极鼓励而形成的群体效应。

3.群体效应的表现

(1)表现的特征:按发展特征分,有渐进式的、激进式的;按表现特征分:有隐蔽式的、显现式的;按形式特征分,有言语式的、行为式的等。

(2)表现的类型:同化效应,是指一般情况下群体成员在共同的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由于群体感应和相互影响,使其心理和行为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不同程度的趋同化的变化;异化效应,是指一般情况下群体成员在共同的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由于群体感应和相互影响,使其心理和行为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己化的变化;惰化效应,是指有的成员在特定的群体氛围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依赖其他成员的懒惰心理和投机行为,导致这种消极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群体和成员两方面的消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激化效应,是指许多成员在良好的群体氛围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激发有所作为、 有所成就的表现心理和进取行为,促使这种积极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群体和成员两方面的积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极化效应,是指群体成员在异常的群体氛围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群情振奋或群情激愤的两极心理和情绪行为,引发这种异常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群体面临的异常情况和成员应对的习惯方式等。

4.群体效应的功能

(1)功能价值:积极的影响,即合理的群体效应对群体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影响,即无理的群体效应对群体行为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中性的影响,即中性的群体效应对群体行为会产生中性的影响。

(2)功能程度:重要的影响,即与某群体的结构特征和成员个性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群体效应,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重要影响;次要的影响,即与某群体的结构特征和成员个性等因素有一般关系的群体效应,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次要影响;微弱的影响,即与某群体的结构特征和成员个性等因素有微弱关系的群体效应,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会产生微弱的影响。

(3)功能范围:整体的影响,即与某群体的整体氛围和整体特征相对应的群体效应,对该群体的行为表现会产生整体影响;部分的影响,即与某群体的局部氛围和部分特征相对应的群体效应,对该群体的行为表现会产生部分影响;个别的影响,即与某群体的个别氛围和个别特征相对应的群体效应,对该群体的行为表现会产生个别影响。

(第三节)制约群体行为的外部因素

一、组织文化环境

(一)组织的精神文化环境

组织的精神文化环境是组织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组织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组织的价值观念、目标体系、人事关系、组织体制、专业技术、管理方式、规范体系、传播体系、理论体系等环境等要素。

(二)组织的物质文化环境

组织的物质文化环境是组织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也是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组织的物质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组织的基础设施、专业设备、管理设备、生活设施、绿化设施等环境等要素。

(三)组织的人员文化环境

人员文化是构成组织文化环境的主体因素,是组织文化环境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员文化环境的构成主要包括组织成员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内在因素,以及人员结构、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等外部因素。

二、相关业务环境

(一)组织外部的业务环境

1.相关组织的影响

(1)有隶属关系组织的影响:上级组织的相关业务部门的影响,主要包括该部门的业务职能、业务程序、业务规范、业务技术、业务人员、业务管理等因素,对群体业务的发展会产生促进作用;下级组织的相关业务部门的影响,主要包括该部门的业务职能、业务程序、业务规范、业务技术、业务人员、业务管理等因素,对群体业务的发展会产生促进作用。

(2)无隶属关系组织的影响:有协作关系组织的相关业务部门的影响,主要包括该部门的业务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程序、业务技术、业务人员、业务管理等因素,对群体业务的发展会产生促进作用;有竞争关系组织的相关业务部门的影响,主要包括该部门的业务规模、 业务范围、业务程序、业务技术、业务人员、业务管理等因素,对群体业务的发展会形成一定压力。

2.相关公众的影响

(1)目标公众的影响:即群体职能目标的对象,也就是群体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行为公众、知晓公众,也包括顺意公众、逆意公众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目标公众对群体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具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决定作用。

(2)一般公众的影响:即和组织的职能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公众,如社区公众、潜在公众、中立公众等;这些不同类型的一般公众在正常情况下对群体的发展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在特殊情况下他们和群体的关系会发生转化,对群体的发展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组织内部的业务环境

1.相关部门的影响

(1)有协作关系的业务职能部门的影响,主要包括该部门的业务属性、业务程序、业务规范、业务技术、业务人员、业务管理等因素,对群体业务的发展会产生促进作用。

(2)有竞争关系的业务职能部门的影响,主要包括该部门的业务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程序、业务技术、业务人员、业务管理等因素,对群体业务的发展会形成一定压力。

2.相关成员的影响

(1)领导成员的影响:组织的领导人员对群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领导人员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身心条件、工作作风、领导艺术等综合素质及其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因素,对群体工作、群体关系、群体成员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辅助成员的影响:组织的辅助成员对群体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制约作用。 一般情况下,与群体工作及群体生活直接相关的辅助部门的成员对群体工作和群体生活的影响比较大,而与群体工作及群体生活间接相关的辅助部门的成员对群体工作和群体生活的影响则比较小;辅助部门的成员对群体工作和群体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则主要取决于成员本身的综合素质、辅助部门的规范和管理、组织的规范和协调等因素。

三、社会生态环境

(一)人文生态环境

群体所在的社会人文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 政治环境、 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卫生环境、安全环境、宗教环境等,这些不同领域的社会环境综合在一起,对群体的发展会产生广泛的制约作用。

(二)自然生态环境

群体所在的社会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条件、 自然气候条件、生态污染状况、 生态建设状况等,这些不同意义的自然条件交织在一起,对群体的发展会产生客观的制约作用。

(第四节)群体工作的设计

一、群体工作设计的涵义

(一)涵义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