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组织行为学纲要
4789800000022

第22章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3)

二是良性冲突的引导,引导良性冲突也必须以群体效率和群体效益为导向。 主要方式包括认知引导,即通过沟通认识、交流思想等方式,引导良性冲突的发展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合理的水平;目标引导,即通过修定目标、调整方向等方式,引导良性冲突的发展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合理的水平;结构引导,即通过调整结构、协调关系等方式,引导良性冲突的发展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合理的水平;规范引导,即通过调整规范、完善制度等方式,引导良性冲突的发展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合理的水平;领导引导,即通过合理决策、有效组织等方式,引导良性冲突的发展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合理的水平;技术引导,即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方式,引导良性冲突的发展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合理的水平。

B、消极冲突的处理:一是消极冲突的预防,预防消极冲突必须以群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为导向。 主要策略包括目标调整,即通过及时调整目标、以保持目标的合理、有效等方式,消除因目标诱发的不和谐因素,预防消极冲突的发生;结构调整,即通过及时调整结构、以保持结构的合理、有效等方式,消除因结构诱发的不和谐因素,预防消极冲突的发生;规范调整,即通过及时调整规范、以保持规范的合理、有效等方式,消除因规范诱发的不和谐因素,预防消极冲突的发生;领导调整,即通过及时调整领导、以保持领导的合理、有效等方式,消除因领导诱发的不和谐因素,预防消极冲突的发生;认知调整,即通过及时调整认知、以保持认知的合理、有效等方式,消除因认知诱发的不和谐因素,预防消极冲突的发生;技术调整,即通过及时调整技术、以保持技术的合理、有效等方式,消除因技术诱发的不和谐因素,预防消极冲突的发生。

二是消极冲突的化解,化解消极冲突也必须以群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为导向。 主要策略包括目标调整,即通过矫正目标中出现的不合时宜的消极因素,以消除诱发消极冲突的原因,达到有效化解消极冲突的目的;结构调整,即通过矫正结构中出现的不合时宜的消极因素,以消除诱发消极冲突的原因,达到有效化解消极冲突的目的;规范调整,即通过矫正规范中出现的不合时宜的消极因素,以消除诱发消极冲突的原因,达到有效化解消极冲突的目的;领导调整,即通过矫正领导中出现的不合时宜的消极因素,以消除诱发消极冲突的原因,达到有效化解消极冲突的目的;认知调整,即通过矫正认知中出现的不合时宜的消极因素,以消除诱发消极冲突的原因,达到有效化解消极冲突的目的;技术调整,即通过矫正技术中出现的不合时宜的消极因素,以消除诱发消极冲突的原因,达到有效化解消极冲突的目的。

七、群体的理论

在群体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研究群体行为的理论,包括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发展理论、群体结构理论、群体技术理论、群体规范理论、群体决策理论、群体互动理论、群体心理理论、群体关系理论、群体压力理论、群体设计理论、群体效应理论、群体传播理论、群体管理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研究对认识群体行为的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发挥了科学指导的作用,成为科学认识群体行为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体系。 以下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理论。

(一)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也称团体动力理论,是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1890—1947)提出的一种群体理论。 勒温1932 年移居美国,1945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集团动力学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勒温在他著名的“场论”中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决于内在需要和外部环境的作用,当人的需要未得到满足而希望得到满足时,内部力场就会产生满足需要的行为动力,而外部环境因素即情境力场则会产生相应的引发作用,因此人的行为动向是内部力场和外部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决定性的因素是内部力场的作用;勒温根据“场论”提出了著名的行为规律公式:

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 1933年后勒温将其“场论”用于群体行为的研究,并于1944 年提出了“群体动力”这个概念,用来表示群体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互动规律,并由此形成了群体动力学理论。 勒温认为人们组成的群体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过程,群体行为的方向和方式取决于内部力场和外部力场的相互作用;群体动力学理论运用动态和系统的观点,进一步分析了决定群体行为的诸多内外不因素,如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决策、群体合力、群体冲突、群体沟通、群体关系等,以及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原因、条件、结果等,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对群体行为的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群体关系理论

群体关系理论也称人群关系理论或人际关系理论,是美国学者梅奥提出的一种群体关系理论。 梅奥(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后移居美国,1926年进入哈佛大学从事工业心理学研究,1927 年领导了著名的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关于工作条件、 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实验,1933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一书,最早提出了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即人群关系理论。 在该理论中梅奥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第一,“社会人”的假设,即梅奥认为企业员工不仅是有经济需求的“经济人”,而且是有社会心理需求的“社会人”,因而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不是物质条件,而是职工的“士气”即工作态度,而影响工作态度的重要因素则是工作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第二,“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即梅奥认为在正式的工作群体中客观存在着由各种人际关系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即人际群体,这种群体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明文规定,其主要特点是自发性、 人际性; 人际群体对工作群体的作用是双重性的,既有积极促进的作用,也有消极妨碍的作用,所以群体管理者对人际群体必须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第三,人际关系的管理,即梅奥认为群体管理者不仅要理解职工的理智行为,而且要理解职工的情感行为,加强与职工的交流沟通,协调好群体的人际关系,为提高群体的工作效率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三)群体管理理论

在群体的管理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管理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麦格雷戈的群体管理理论。 麦格雷戈(1906—1964),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他在1960 年发表的《企业中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X理论—Y理论”,根据对构成群体管理思想基础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区分,麦格雷戈把建立在传统的人性假设思想基础上的群体管理方式称为“X理论”,所谓人性假设就是指管理者对职工的认识,麦格雷戈认为传统的群体管理者对职工的认识是片面、错误的,他们认为多数职工的本性是自私自利、不求进取的,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的工作目标是不相符合的,所以对职工的管理只能采取以外部控制为主的方式,即加强对职工的监督管理,以报酬为主要的激励工具,以惩罚为主要的强制方式。 麦格雷戈把建立在现代人性假设思想基础上的群体管理方式称为“Y理论”,认为现代群体管理者对职工的是认识是客观、正确的,他们认为多数职工的本性是认真负责、努力进取的,职工需要通过参与自我认同的群体工作而发挥自我的才能、 实现自我的价值,这里的关键是群体的工作目标要符合职工的合理需要,在价值需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的工作目标是可以相互统一的,所以对职工的管理必须采取以内在激励为主的方式,即要不断促进群体目标的合理化,以此作为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根本动力;同时,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不断促进职工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自主管理,为职工充分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创造必要的条件。 麦格雷戈之后,西方国家在“X 理论—Y 理论”的基础上又形成了“Z 理论”。 该理论认为应该根据工作任务、成员素质、工作环境的不同实际,分别采用相应的管理方式。 一般针对常规、正常的工作任务,针对素质较高的成员宜采用“X 理论”的方式;而针对紧急、重要的工作任务,针对素质较低的成员则宜采用“Y理论”的管理方式。

(第二节)决定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

一、结构性因素

结构性因素也称技术性因素,是指构成群体行为运行过程、决定群体行为运行效能的群体内部的基本因素。

(一)群体目标

1.群体目标的涵义

所谓群体目标是指群体决策者在群体环境的制约下,按照组织目标的规定,根据群体运行的主客观条件,所确定的群体运行的工作方向、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工作标准等工作指标体系,以及为了实现工作目标并满足群体和成员的发展需要,所形成的协调群体关系、增进群体友谊、加强群体团结、促进群体和谐的关系指标体系,它是决定群体运行的方向和效能的关键因素。

2.群体目标的要素

(1)构成要素:工作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工作方向、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工作标准等;关系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群体关系、群体友谊、群体团结、群体和谐等。

(2)制约因素:主观因素,包括组织目标的规定、群体发展的需要、成员发展的需要;客观因素,包括群体运行的客观条件和客观环境。

3.群体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群体目标是引导群体发展的方向指标。

(2)激励功能:群体目标是激发群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动力。

(3)统一功能: 群体目标是统一群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主要依据。

(4)维护功能:群体目标是维护群体关系、加强群体团结的核心引力。

4.群体目标的类型

(1)按照目标的对象划分:包括工作目标、关系目标等。

(2)按照目标的内容划分:包括综合指标、单项指标等。

(3)按照目标的范围划分:包括全程目标、阶段目标等。

(4)按照目标的价值划分:包括正确目标、错误目标等。

(5)按照目标的效能划分:包括有效目标、无效目标等。

(二)群体结构

1.群体结构的涵义

所谓群体结构是指群体工作、群体成员以及其他群体各要素,按照群体目标和群体设计的要求,在群体运行的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是群体得以形成的纵向层次关系、横向要素关系以及斜向交叉关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合成关系,它是群体合成与群体互动等客观规律在群体运行中的具体表现,是决定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2.群体结构的功能

(1)正向功能:合理的群体结构对群体工作和群体关系会产生积极的促进和维护作用。

(2)负向功能:矛盾的群体结构对群体工作和群体关系会产生消极的阻碍和涣散作用。

3.群体结构的类型

(1)按结构成分划分:包括同质型结构、异质型结构。

(2)按结构内容划分:包括程序型结构、职位型结构。

(3)按结构形式划分:包括内隐型结构、外显型结构。

(4)按结构关系划分:包括稳定型结构、权变型结构。

(5)按结构形成划分:包括自组织结构、他组织结构

(6)按结构组合划分:包括分层次结构、分要素结构

4.群体结构的规模

(1)规模要素:包括资源规模、产能规模、产出规模、效益规模等。

(2)规模类型:包括大型群体结构、中型群体结构、小型群体结构等。

(三)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的涵义

所谓群体决策是指群体决策者在群体运行的过程中,根据群体运行的价值需要和信息系统提供的相关信息,针对群体运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相应的方式,进行的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决策调整等决策工作,它是贯穿群体管理全过程的导向性工作,是关系群体运行的方向、进程、效能的决定性因素。

2.群体决策的依据

(1)主观依据:是指以群体运行的价值需求为依据,主要包括组织目标的要求,组织规范的要求,群体发展的需要,成员发展的需要等。

(2)客观依据:是指以群体运行的信息系统为依据,主要包括及时反映群体运行客观实际的真实信息,系统反映群体运行客观规律的理论信息等。

3.群体决策的形式

(1)领导决策:即对业务工作的日常管理、成员关系的正常协调等常规性的群体决策,由群体领导者按照职责权限的规定自行决断。

(2)集体决策:即对涉及群体目标的制定、群体方案的设计、群体结构的调整、群体规范的修订等群体重大问题的决策,由群体领导者按照组织原则的规定,负责组织群体成员集体讨论、集体决策。

4.群体决策的类型

(1)按照决策内容划分:主要包括确定群体目标的决策,设计群体工作的决策,制定群体规范的决策,组建群体结构的决策,安排人事关系的决策,制订计划方案的决策,组织方案实施的决策,控制工作进程的决策,协调群体关系的决策,测评工作效能的决策,调整群体运行的决策等。

(2)按照决策方式划分:主要包括全体通过的决策,多数通过的决策,基本通过的决策,少数通过的决策,领导决断的决策,无法通过的决策等。

(四)群体技术

1.群体技术的涵义

所谓群体技术是指专业群体在从事专业工作的过程中,由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专业人员所使用的,由技术程序、技术方式、技术标准、技术设施等要素构成的专业技术体系,它是设置专业群体的重要依据,是专业化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社会劳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群体技术的要素

(1)构成要素:技术程序,即技术运用的操作顺序,包括层次顺序和时间顺序等;技术方式,即技术运用的操作方式,包括基本方式和配套方式等;技术标准,即技术运用的操作标准,包括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等;技术设施,即技术运用的操作设施,包括工具设施和环境设施等

(2)制约因素:技术知识,即准确反映专业技术的符号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技术能力,即专业人员在技术知识的指导下,按照技术程序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运用技术方式和技术设施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

3.群体技术的特征

(1)文化性——本质特征:技术是社会劳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技术的本质属性,技术是人类根据发展生产力、改进生产方式的需要,通过劳动实践形成的文化体系。

(2)创造性——形成特征:技术不是自然生成的,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出来的。

(3)对应性——对象特征:任何技术都是针对特定的劳动对象所采用的方法体系,所以对象的对应性就成为技术的必然特征。

(4)专用性——性能特征:技术的对象特定性特征也就决定了只有对应于特定专业的专用技术,而不存在所谓绝对通用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