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组织行为学纲要
4789800000015

第15章 组织中的个体行为(2)

影响认知选择的因素,一是主体性因素,即认知主体的认知器官、认知情感、认知思想、认知能力等;二是客体性因素,即认知对象的表现特征、相关联系、背景反差等。

2.客体因素

认知客体是认知发生发展的对象物,具有客观性、制约性、变异性等基本特征。 认知客体一般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实物化的形式,即认知对象实际具有的客观形态,有自然事物的客观形态、人文事物的客观形态等;二是符号化的形式,即通过人工创造而形成的用以表现事物的符号形态,包括有声语言符号、无声语言符号、有声非语言符号、无声非语言符号等。

3.传播因素

认知传播是认知发生发展的基本形式,认知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信息的运动形式和过程,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在特定情景中进行信息生成、转换、组合的互动过程,即主体通过认知过程把对事物的认识生成为表象信息,转换为符号信息,组合为系统信息。

4.情境因素

认知情境是认知发生发展必然相关的时空条件、心理条件、社会条件,对认知过程和效果具有制约作用。 认知情境包括两种,一是一般环境,即认知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对认知过程产生间接影响;二是特定环境,即认知的现实情形,包括时空条件、参与人员、因果背景等,对认知过程产生直接影响。

5.效果因素

认知效果是指认知所产生的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循序渐进的结果,它是认知过程不断发展的基础、动力、导向。 认知效果在认知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结构性功能:认知效果既是认识活动的相对终点,又是认识活动的永久起点;已有认识既是实现未来认知的基础,又是引发未来认知的动力,同时还是引导未来认知发展方向的依据。

(四)认知的类型

1.按照认知对象划分的类型

(1)自我认知,即主体对自我的身心状况、行为表现、角色关系等的认知。

(2)社会认知:微观层次的社会认知,即对所在社会中具体的人、事、物的认知。宏观层次的社会认知,包括对人口、生态、劳动、文化等社会要素的认知,对社会需要、社会行为、社会矛盾、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社会运行的认知,对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领域的认知,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社会形态的认知等等。

2.按照认知方式划分的类型

(1)感性认知,即认知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通过感觉器官进行的直接感知。

(2)理性认知,即认知主体将感性认识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形成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科学思想或艺术形象。

(3)神情认知,即认知主体的神经系统在特定情景中对相关事物产生的特殊反映,如由激情导入的灵感,由神迷诱入的幻觉,由睡眠导致的梦幻等。

(五)认知的过程

认知过程的基本环节。

1.感觉

感觉是认知主体在特定情景中通过感觉器官对认知对象的部分表象进行直接感知的认识过程。 其特点是即时性、直接性、局部性:即认识过程是当时发生的,认知主客体是直接接触的,通过感觉器官分别感知的是认识对象的具体部分。 如主体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器官分别感知对象的形状、声音、气味、温度、湿度等等。

2.知觉

知觉是认知主体在特定情景中通过感觉器官和思维联系对认知对象的整体表象进行综合感知的认识过程。 其特点是直接性、联系性、整体性,即认知主客体是直接接触的,主体对客体当时的感知与往时的感知相联系,不同时态的感知综合形成了对客体整体表象的认识。

3.表象

表象是认知对象的表面现象通过认知主体的自发性记忆在大脑系统中的再现式反映。其特点是异时性、再现性、表面性。即主体所反映的是以往感知的事物,事物的表象形态或符号形态有意或无意中再次出现在主体的认知过程中,是大脑系统对事物往时的反映与当时的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

4.联想

联想是认知主体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对认知客体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系性认知过程,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关系及规律进行理解的过程。其特点是整合性、理解性、已然性。事物的意义就是事物的联系,理解就是揭示事物的联系。 联想的类型很多,按事物的关系可以分为:因果关系联想、种属关系联想、表里关系联想、结构关系联想、时空关系联想等;按事物的特征可以分为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等。

5.想象

想象是人们根据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对未曾感知的事物在大脑中进行再现性或创造性的反映过程。其特点是整合性、推测性、未然性。想象包括有意想象或称自觉想象,无意想象或称随意想象;再造想象,即根据一定条件推想已经发生但未曾经历的事物形态;创造想象,即根据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推想事物未来演变的结果。 创造想象的表现形式有:幻想,依据主观愿望想象客观现实中尚未存在的事物能奇迹般地出现;设想,依据所认识的事物规律想象事物未来演变可能产生的结果;理想,依据所认识的事物规律想象在主体努力下事物未来演变应该产生的结果。

6.印象

印象是认知对象的属性特征通过认知主体的自觉性识记和由表及里的抽象概括,在认知者大脑系统中有机统一的综合反映。 其特点是整体性、概括性、理解性。

(六)认知的思维

思维是主体的大脑神经系统对所感知的事物表象形态和符号形态进行确认、分析、综合的认识活动,是贯穿认知过程始终的认识加工系统和控制系统,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1.思维类型

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把思维分成不同类型。

(1)按照思维的形式可以把思维分成表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表象思维是人们本能地运用物象化的自然媒介,自发地反映客观事物存在的外部形态和表现过程的思维形式,是认知主体把通过感觉系统反映的具体表象进行整体组合的认知过程。 抽象思维是人们能动地运用符号化的人工媒介,自觉地反映客观事物运动的内在意义和属性特征的思维形式,是认知主体把通过表象思维反映的表象组合进行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

(2)按照思维的功能可以把思维分成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 形象思维又称为艺术思维,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对认知对象进行形象整合的认识过程,是一种艺术化的创造性思维。 形象思维不同于表象思维,表象思维是人们对认知对象的原始形态不加改造的自然反映,具有自发性的特点,一般反映事物的外在现象;形象思维是人们运用典型化的方式对相关事物的表象进行有机整合的艺术反映,具有自觉性的特点,能够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科学思维又称为逻辑思维,是人们在符合事物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认知对象进行概念整合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理性化的创造性思维。 科学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抽象思维,一般的抽象思维是人们把事物的表象形态转换成符号形态的认识过程和思维形式,而科学思维则是人们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对事物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概括、推断的认识过程和思维形式。 科学思维主要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认识事物,所要反映的是事物的客观规律。

2.思维方式

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错综复杂,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也非常丰富,概括起来经常运用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下列相互对应的几种。

(1)顺向思维与异向思维:即按既定方向进行的思维,和按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

(2) 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 即认识事物运行过程及层次关系的思维,和认识事物构成要素及表现类型的思维。

(3)发散思维与趋中思维:即从认知中心向相关领域扩展的思维,和从相关领域向认知中心集中的思维。

(4)类比思维与权衡思维:即对事物的相关性及差异性进行的比较思维,和对事物的利害关系及轻重关系进行的比较思维。

(七)认知的方法

虽然由于主体与客体、内在与外在等种种原因的制约,认知过程中实际运用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但认知的客观规律决定并促使人类逐渐形成了不断发展进步、更加符合规律的认知方法体系。 认知方法体系依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宏观层次的认识论

认识论是关于认知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事物的哲学思想。 科学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中观层次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根据事物运动普遍存在的联系形式与变化规律总结而成的方法理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现代社会形成的科学方法论主要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模糊理论等。

3.微观层次的应用方法

应用方法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实际运用的具体方法。直接认识事物的方法主要有体验法、观察法、试验法、调查法等,间接认识事物的方法主要有系统知识学习法、媒体信息接受法、人际传播交流法、信息资料查阅法等。

(八)认知的规律

1.基本规律——认知互动,这是认知的过程性规律。 认知的各个要素在认知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就是认知必然的心理反应过程。

2.特殊规律——认知效应,这是认知的效果性规律。 所谓认知效应实质上是认知活动的客观规律在特定条件下的必然反映,是认知过程在认知时序、客体特征、主体心理等因素的作用下出现的相应效果,是特定情境中的认知活动所具有的特殊规律。

(1)认知效应的类型。 主要表现为:首因效应,即最初的认识影响对事物的认知过程;近因效应,即最近的认识影响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晕轮效应,即对事物某一特征的认识影响对事物整体的认知;定型效应,即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影响对事物以后的认知;类比效应,即以个人的认知类推他人的认知;期望效应,即以符合自我期望的认知作为对事物发展的认知。

(2)认知效应的功能。 认知效应制约着认知过程及效果,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功能。 一是正向功能: 在具体的认知过程中,如果产生影响的某种认知效应符合认知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客观规律,此种认知效应对认知过程及效果所产生的就是积极影响。 二是负向功能:在具体的认知过程中,如果产生影响的某种认知效应背离认知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客观规律,此种认知效应对认知过程及效果所产生的就是消极影响。 认知效应的影响是相对的,最终决定人们认识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客观规律。

三、个性倾向

个性倾向是通过自我需要、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三种心理因素表现出来的。 其中,自我需要决定着价值观念的形成,而价值观念又引导着自我需要的发展;自我需要和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态度的形成,而人生态度又影响着自我需要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地表现着自我的个性倾向。

(一)自我需要

1.自我需要的涵义

自我需要是行为主体为了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在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下,逐步形成并不断变化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是自我能动地表现在行为过程中的动机倾向性。

2.自我需要的要素

(1)构成因素:物质因素,即由生理因素引发的物质需要;精神因素,即由心理因素引发的精神需要。

(2)制约因素:客观实际,包自我的客观实际和环境的客观实际;客观规律,包括生理运动的客观规律和心理运动的客观规律等。

3.自我需要的类型

(1)按需要的价值划分为:生存的需要,这是人的本能的需要,即自我的生物性需要;发展的需要,这是人的本质的需要,即自我的社会性需要。

(2)按需要的结构划分为:基本需要,即形成自我需要结构的各项基本内容;优势需要,即自我需要结构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实际表现。

(3)按需要的对象划分为:物质需要,即自我对衣、食、住、行等各种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精神需要,即自我对认知、社交、信任、理想等各种精神生活要素的需要。

(4)按需要的目的划分为:生存的需要,即主体为了自我的生存而必然产生的本能的需要,物质是生存的基础;发展的需要,即主体为了自我的发展而能动培养的本质的需要,精神是发展的导向。

(5)按需要的内容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即自我的机体素质、机体形态、机体功能等生理因素的运动需要;心理的需要,即自我的个性认知、个性倾向、个性特征等心理因素的运动需要。

(6)按需要的形成划分为:自发的需要,即在特定的传统文化情境的影响下,在自我的生理本能和心理定势的作用下,习惯成自然地发生的具有盲目性、非理性等特征的需要;自觉的需要,即在特定的现实文化情境的影响下,在自我的主体意识和身心条件的作用下,具有目的性、合理性等特征的需要。

(7)按需要的意义划分为:合理的需要,即符合社会的价值准则、事物的客观规律、自我的实际状况的需要;非理的需要,即不符合社会的价值准则、事物的客观规律、自我的实际状况的需要。 社会有不同的价值准则,有利人利己的真、善、美的价值准则,也有害人害己的假、恶、丑的价值准则,符合前者的需要对人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属于后者的需要对人生的发展会产生消极的扭曲作用。

4.自我需要的特点

(1)多样性——内容特征: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

人有不同的需要,特别是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作用下形成的复杂的社会性本质更是决定了人必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

(2)层次性——结构特征:人的多种自我需要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层次,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自我需要的层次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

(3)矛盾性——存在特征:在社会实践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人的多种自我需要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 一方面人不可能同时满足多种自我需要,在不同条件的作用下,人的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自我需要之间经常发生轻重主次的矛盾; 另一方面人的自我需要又经常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客观条件之间发生矛盾,制约了自我需要的满足和发展。

(4)统一性——表现特征:尽管人的自我需要经常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但由于人不会神话故事中的分身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个人只能表现出一种行为,所以自我在有所行为时,必须从相互矛盾的多种需要中作出统一的选择,从而使特定行为所表现的自我需要必然具有相对统一的表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