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万事由来
4784400000047

第47章 医药卫生篇(2)

他在书中呼吁:“准予合法的组织志愿人员,以热心、慈爱为宗旨,到战时各地去救护伤兵。这种中立行动是受国际道义的支持,应得到保护,不受侵犯。”

他的书在1862年问世后,很快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864年,就交战双方伤兵救助问题,举行了第一次日内瓦会议,拟出草案。

草案在杜纳特建议的基础上,增加了设立野战医院和医疗救护的措施,并以“红底白十字”的瑞士国旗为参照,设计出“白底红十字”的标志。这就是红十字会的起源。

1880年,“救护伤兵国际委员会”改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此后,许多国家都成立了红十字会。1919年又诞生了各国红十字会联合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协会。

血型的由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血型的国家,远在13世纪的宋代就有“滴血认双亲”的记载,这种简单的方法类似现在的血型交叉反应。只可惜,未能对这种现象作进一步研究。

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在一次救治过程中,首次通过输血成功的抢救了一位产妇。此后,输血技术被广泛地采用。

但是,最初的输血治疗过程中,有些病人输血后被救活了,而有些病人却当场死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奥地利病理学家兰特斯坦想要揭开这个谜,他在维也纳大学埋头工作十年之久,致力于血型的研究。但政府并不重视他的科研,也没有机构愿意协助他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接受了荷兰医学院的邀请,在荷兰完成了关于人体血型的初步论著。三年后,美国洛克菲洛医院将兰特斯坦聘到他们的机构。从此,他全身心投入血型分类的研究。

有一天,兰特斯坦邀请了五位同事一起做一项实验。他先分别从同事和自己的静脉中抽出5毫升血液,并把这些血液分离成淡黄色的“血清”和鲜红的“红细胞”,然后,找来一个大瓷盘,在盘上分别滴下六滴自己的血清,再把所有六个人的红细胞分别滴在每一滴血清上。此时,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有的血清与红细胞毫无反应,有的却凝成了絮团状!

后来,经反复研究,兰特斯坦发现人类血液有着4种不同的类型,即A、B、O、AB型。随后,由于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步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血型。

口罩的由来

口罩对进入呼吸道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或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尤有必要。

古时候,当人们遇到异味和粉尘时,只知用手或袖捂住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记:“西子家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由于用手或袖捂鼻子很不卫生,也不方便做事情。于是,就有人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了他在中国生活17年的见闻。其中有一处描写道:“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1897年,德国人美得奇向人们介绍,用纱布包口鼻可以防止细菌侵入。此后,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衣领上。使用时,翻过来即可罩住口鼻。但是,这种口罩得一直要用手按住,很不方便。于是,有人采用带子将口罩系在耳上,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

听诊器的由来

很早以前,医生经常用耳朵直接贴在病人的胸部来诊断病情,这很不方便,尤其是遇到一些女性患者。当时,许多医生都想改进这一方法,但都束手无策。

有一次,法国名医雷纳克去给一个贵妇人看病,由于病人的特殊身份,不允许雷纳用耳朵直接去听她的胸部。无奈之下,他想到圆筒传播声音的道理,便随手取了几张厚纸卷成圆筒,用线扎牢,一端放在病人胸部,一端用耳朵细听,令他异常兴奋的是,他听到了清晰的心跳声。

这就是最初的“听诊器”。随后,他又多次做了改进,用木筒代替纸筒,并装上金属振动片,制造出一种与现在产科用来听胎心音的单耳式木制听诊器类似的听诊器,并于1819年将这项发明写进了《间接听诊法》一书。

在以后的实践中,后人又用传音更好的胶管代替木筒,并由单筒改为双简,就发展成为今天医生使用的听诊器了。

针灸的由来

针灸是我国独特的医疗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医疗用的针分为9种,即民间传说的“伏羲制九针”。

随着医学的发展,古代的9种医疗用针中,排针(外形像三棱锉)、火针(像剑)等属于破痈疮排脓血的器械,早已弃而不用。而近代常用的有毫针、锋针、长针及圆利针,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毫针。

历代医家总结针灸治疗经验,写出了大批针灸专著。公元259年左右,东汉著名医学家皇甫谧著成《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专籍之一,对我国晋代以后针灸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

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10年),针灸学家杨继洲,总结了明代以前针灸学的经验和成就,编写了一部针灸学名著《针灸大成》。

此外,尚有《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等许多针灸著作,对促进我国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注射器的由来

从医学史书的记载可以看出,注射器出现的最初形态是灌肠器。

我国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阳明全篇”中写道:“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随后,在“猪胆汁方”一文中又明确指出:“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陈醋少许,以灌谷道(肛门)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接着,他对“灌谷道”的解释为:“以小竹管……内入谷道中。”这种小竹管就是灌肠器——注射器的雏形。

15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人体的组织结构,纷纷进行尸体解剖。为解决尸体防腐问题,意大利著名解剖学家欧斯达狄士等借助“注射器”,将防腐剂注入尸体的血管里进行防腐。

1851年,法国医生普拉威茨研制了一个金属注射器。在同一时期,爱尔兰医生德林也用自己制造的金属注射器给病人注射镇痛剂。

1896年,德国科学家路尔成功的制造出第一个玻璃注射器,并从此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体温表的由来

体温表是临床医生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也是许多家庭中常配备的医疗用品之一。它是由欧洲人桑克托留斯医生发明的。

桑克托留斯医生是伽利略的朋友,他一直都在寻找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判断病人体温的方法。一天,桑克托留斯医生去访问伽利略,发现伽利略正在研究气体温度表,桑克托留斯医从中受到了启发。

1595年,当伽利略完成气体温度计后,桑克托留斯医生按自己的设想和诊病的需要,对气体温度计进行了改进。在1600年,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体温表,当时温度计的管子里装着的是红色酒精。

1714年,德国科学家华伦海用水银代替酒精,由于水银在零下39度才开始凝固,350度才开始沸腾气化,可扩大测量温度的范围。并且把水在一个大气压下的冰点定为32度,把沸点定为212度,中间划分为180格,每格定为一度,这就是华氏温度。

摄氏温度计产生于1742年,它是把一个大气压下水的冰点定为零度,沸点定为一百度,中间分为一百格,每格一度,这就是我们常用的摄氏温度。

血压计的由来

血压是衡量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基本指标之一。但是,临床上正式应用血压计,迄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约在18世纪初,英国人哈尔斯用一根长达9英尺的玻璃管,与铜管连接,并将铜管一端插入马腿动脉内,血液在垂直的玻璃管内上升到8英尺3英寸高度,即测出了马的血压。

此后,法国人普塞利提出,为了方便观察测量血压时血液在玻璃管内的高度,可事先在测量血压的玻璃管内装入水银。于是,在此基础上,测量血压的方法又出现了一些变化。

1896年,意大利人里瓦·罗克西发明了不损伤血管的血压测定计,其构成主要包括橡皮球、橡皮囊臂带以及装有水银的玻璃管三部分。测量血压时,将橡皮囊臂带围绕手臂,捏紧橡皮球,观察玻璃管内水银柱跳动的高度,以推测血压数值。

1905年,俄国人尼古拉·科洛特科夫再一次改进了血压测定法,即除了血压计之外,还需要借助听诊器。

首先,他将听诊器置于橡皮囊臂带下的动脉处;然后将听诊器所听到的第一个脉搏声时水银柱的高度,及其后脉搏声音突然减弱时水银柱的高度,分别定为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这种测定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X射线的由来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意外地发现了一件怪事,放在实验室阴极射线放电管附近抽屉里的照相胶片总是自动感光,而照相胶片事先都是用黑纸包裹好的。这一偶然的发现,给伦琴带来了发现神秘“X光”的机遇。

经过反复研究,伦琴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种奇怪的现象是由阴极射线管里发出的一种射线造成的。这种射线穿透力很强,木板和纸都挡不住它。因为对它的性质不完全了解,伦琴便把它称为X射线,俗称“X光”。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在德国维尔次堡大学作了一次X射线的学术报告,不久就震动了整个世界。为了祝贺伦琴的这一重大发现,有人建议将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但伦琴却说:“我还没有彻底解释这种射线的发生现象,还是把它称为X射线最恰当。”

随后,物理学家对X射线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彻底的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人体X光照片的由来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克鲁克斯管(即阴极射线管)的真空放电时,发现性质不明的X射线。

随后,在一次实验中,他特意把夫人带到自己的实验室,并拿出一张用黑纸包好的照相胶片,放在阴极射线管旁边,让妻子把手放在胶片上,然后给阴极射线管通电。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照片诞生了。

这张珍贵的X光照片,显现出伦琴夫人的手骨结构,连那枚结婚戒指的轮廓也在照片上留下了清晰的影子。在此后不到一个月,维也纳医院也试着用X射线来显示人体内部断骨位置的所在部位。

189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从一张X光照片中清楚地发现了在打猎中意外受害者手部的猎枪霰弹铁砂。

此后,人们慢慢的了解到X射线具有穿透肌肉等软组织能力,能拍摄骨骼和埋入人体内金属的本领。如今,X射线在医学领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病历的由来

病历亦叫病史、病案,是医务人员对病人患病经过和治疗情况所作的文字记录。它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也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很有价值的资料。

在我国,最早的病历出现于汉初(公元前3世纪),当时称为“诊籍”,为当时名医淳于意所创。

淳于意是山东临淄人,曾任齐太仓令,所以又称仓公。淳于意勤奋好学,热心钻研医术。起初,师从名医公孙光,随后又从公乘阳庆那里学得黄帝、扁鹊的脉书和五色诊断方法,医术日渐精深。

淳于意行医于民间,使不少病人起死回生,深得人们的爱戴。但在长期的行医的过程中,淳于意常常深感记忆有限。病人的主诉,往往因事隔多日而记忆不准,常常给治疗带来困难。

为弥补这一不足,便于辩证论治,淳于意便将就医者的姓名、地址、病症、药方、诊疗日期等一一详细记录下来,同时,把治愈的和死亡的病例也详细记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淳于意发现这样做对于辩证和治疗都有益处,便长期的坚持下去,并把这种记录称为“诊籍”。这便是我国最初的病历形式。

后来,有不少医生争相仿效。由于这是专门记录病人的病史,所以医生称之为“病历”。

在欧洲,病历的起源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阿戈利斯湾的东海岸,有个伯罗奔尼撒半岛,其中有一个村子里竖立着一尊石像,这个石像就是传说中的医神阿克勒庇斯。

由于人们非常信仰医神阿克勒庇斯,因此,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不少病人前来顶礼膜拜,祈祷自己的病情早日得到根治。

为此,庙内的祭司们便专门腾出一间房子,为这些虔诚的病人治病,并将每个病人的病情、症状、治疗结果一一记录在案,作为病人档案妥善保管起来。于是,便就成了是欧洲最早的病历。

避孕的由来

避孕是指用器械或药物阻止精子和卵子相结合,达到不受孕的目的,其作用是控制人口增长。它起源于埃及。

公元前1500年,埃及的医学著作《埃伯斯氏古医籍》中提到,把沾有蜂蜜的布团塞入女性的阴道,可阻止精子进入子宫。

公元前3世纪,犹太妇女通过采用上述方法避孕,只不过她们用的是海绵;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都采用性交后冲洗阴道的方法避孕。不过,这种方法并不能阻止精子进入子宫。

16世纪,欧洲人采用浸药布或动物肠膜缝制成阴茎套,性交时套在阴茎上,这就是最初的避孕套。1844年出现硫化橡胶后,生产出橡胶避孕套,并得到广泛应用。

1956年美国生理学家宾卡斯,发明定期口服异炔诺酮,可抑制排卵,也能达到避孕的目的。

叩诊的由来

临床医生给病人做体格检查时,少不了叩诊,因为“视触叩听”是西医诊断疾病中最基本的四种技能。关于叩诊的形成,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300多年以前,奥地利南部格拉兹镇上有个酒店,终日顾客盈门。酒店老板有个儿子名叫奥延布斯加,他常到酒店来玩。

有一次,奥延布斯加看到父亲在酒桶上用力拍打,甚为纳闷,便向父亲请教。父亲向他解释说,他拍打酒桶,并根据所发出的不同声响,从而估计酒桶里有多少酒;还告诉他说,假如酒桶上部声音响亮,而酒桶下部声音沉闷,说明只剩下半桶酒了。

后来,奥延布斯加当了一名医生。当时医生看病,只能根据病人的体征和表象来观察判断病情,很容易造成误诊。善于思考的奥延布斯加,想起儿时父亲拍打酒桶的情形,并由此得到启示。

这样,他便在家人及病人身上进行叩打试验,经过仔细的辨别,发现腹部、胸部出现某些病理变化时,叩打所发出的声音与健康人会有所不同。

根据其临床经验,在1761年,他写了《新的诊断法》一书,详尽阐述了叩诊法。但是,由于保守势力的影响,此书问世后,非但没有给奥延布斯加带来荣誉,反而招来了一片嘲讽。因此,叩诊法一时得不到社会的承认。

40年后,法国医生柯尔比萨,在旧书摊前偶然发现了《新的诊断法》一书,遂欣然买下,认真地阅读后,经过反复验证,证明了奥延布斯加这一发现的实用价值。于是,柯尔比萨便向临床医务工作者大力宣传。

不久,这种叩诊法不仅为医学界所接受,而且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如今,这种方法和视诊、触诊、听诊、嗅诊共同组成了西医的检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