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万事由来
4784400000048

第48章 文化教育篇(1)

字的含义的由来

字即文字。溯其源,“字”的金文字形是余,好像一间屋子,里面有一个小孩的形状。所以“字”的本义是生孩子。

《周易·屯卦》:“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意为女子占问,不生孩子,十年才能生孩子。《论衡·气寿篇》载:“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意为妇女生孩子生得疏,孩子易活;生得密,孩子易死。

“字”的“文字”意义是怎样产生的呢?古人写字称“书”,写出的字亦称“书”;古人写的字如同画的画,故亦称“文”。“文”原是花纹之意。古字多为独体,所谓的“独体为文”。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或合起来表义,或有的表义,有的表声。

这样,所组成的文字越来越多,如同人生孩子一样。故由几个形体组成的字就称字,所谓“合体为字”。

久而久之,“文”与“字”不再有区别了,“文字”就统指语言的书写符号。

字典的由来

字典是以字为单位,对每个字一一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一种工具书。

中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史籀,用四言韵句编写了一部教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做《史籀篇》。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以说是字典的雏形。

我国最早的字典要算《说文解字》,它是由东汉许慎编撰的,全书共15篇,共收字10516个。按文字形体偏旁构造,分列540部,开创部首编排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书之一。原本已失传,现行的《说文解字》是由宋代徐铉兄弟重新整理的。

公元1710年,清朝康熙皇帝令文华殿大学仕兼户部尚书张玉书为首负责编纂一部大型字书。这部书一共经过6年才编撰成功。全书42卷,共收字47035个。康熙皇帝认为这部书“善美兼具,可奉为典常”,并取名曰“字典”,即《康熙字典》。

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是商殷时代的文字。甲指龟甲,骨指兽骨。因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叫做甲骨文。甲骨文是研究殷商及西周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是我国文化的源头,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1898年,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的农民在翻地时发现一些甲骨,把它当作药材卖给了药店。药店则把它作为“龙骨”配方治病。

同年,有个叫王懿荣的学者从买来的中药里发现“龙骨”上面有字,认出是古物,于是,他把刻有文字的甲骨全部买了下来。

后来,又在小屯村有组织地发掘了10多次,出土了大量甲骨。这是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的开始,王懿荣还第一个将其时代定为商代。

王懿荣死后,他所收藏的甲骨片传给刘铁云(即刘鹗)。刘进一步收集、整理,从而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云藏龟》。

宋体字的由来

宋体字是印刷字体中最常用的一种字体。宋体字横平、竖直、撇如叶、捺如刀,历来为书法家所推崇。因此印刷业刚开始,就被出版商选择为印刷的标准字体。

我国历代书法字体都是以书法创始人的姓氏命名的,如柳公权书法为柳体,颜真卿的书法为颜体,怀素的书法为怀体。惟有宋体字却以朝代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宋体字的创始人是宋人秦桧。提起秦桧,人们自然想到一个奴颜婢膝、残害忠良的奸臣。至于他的字,人们由于厌恶他的人品德行,就改称为宋体字。

汉字横写的由来

早期,汉字是刻在竹简上的,后来改用毛笔。为了书写和阅读方便,中国汉字一直是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

到了近代,汉语行文中常出现外文单词、阿拉伯数字等,这样一来,竖排版汉字就更不利于阅读,亟待改革。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最早提出了汉字竖写改横写的建议。

1917年第3卷第3期的《新青年》上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第一次提出了汉字“竖改横”的见解。钱玄同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到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

后来,钱玄同又在《新青年》连续发表4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也表示赞同。从那以后,横写汉字便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汉语拼音的由来

现在的汉字都有拉丁字母注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历史缘由。

汉字用拉丁字母注音,已经有37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开始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拼音,后来,法国的传教士金尼格又用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后来,又陆续出现过多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鸦片战争后曾任驻华公使等职的英国人威妥玛所拟定的“威妥玛式”。

在近代,我国曾一度想实行拼音文字替代方块字。早在1892年,近代汉语拼音文字提倡者卢戆章,仿拉丁字母笔形创造了一种“切音新字”。

1926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订了“国语罗马字”。1931年,吴玉章等人又制订了“拉丁化新文字”,为后来创立“汉语拼音方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要走世界文字共同体的拼音方向”。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对推广普通话,以及促进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77年,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中国地名的决议。从此我国自定的《汉语拼音方案》登上国际文坛。

标点符号的由来

现在我们不论读中文还是读外文,文章都有标点,这使我们阅读很方便,那么标点符号是怎么来的呢?

据史料记载,公元16世纪小马努蒂乌斯提出了一套正规的标点符号系统。主要符号源于希腊语法家们所用的小点,但常常改变其含义。希腊文中的问号(;)变成了英语中的分号。

我国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文章读起来很吃力,甚至被人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言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小段为“读”(音逗)。

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到1919年,国语统一筹音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12种标点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实施。

建国后,新闻出版总署进一步归纳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

问号的由来

“?”来源于拉丁文中的question一词,意即质问、疑问、问题。在问号出现之前,每当要表示询问的意思时,就在句子末端加上question。人们为了书写的简便起见,就取其开头的“q”和末尾的“o”,缩写成“qo”两个字母。不久又有人把“q”写在上面,“o”写在下面,后来又草写成“?”。今天,它已成为了世界通用的标点符号。

世界语的由来

很久以来,人们就有构筑一种全世界人都能通用的语言的梦想。随着时代演变,终于有人开始尝试创造世界语。这个人就是波兰的柴门霍夫。

当时,他家所在的比亚斯托克,居民分别为俄罗斯人、波兰人、日耳曼人和希伯来人(犹太人)。这四个民族的居民由于语言各不相同,彼此相处得不友好,有时还因误解而发生争斗。

因此,柴门霍夫决心用毕生的精力改变这种局面,创造一种共同的语言。他进行了种种试验,设想了许多种新的语言方案。然而各种方案都存在着庞大的词汇,让人难以掌握,从而无法达到推广的目的。

有一天,他偶然看见一个牌子上写着svejcarskaja(门房)一词,接着又见到另一块招牌上写着konditosakaja(糖果)一词;他发现这两个词的词尾“skaja”是一样的。

思索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一条规律:如果在一个词的末尾加上一个词缀来构成新词,就无需花那么大力气把词典上的词一个个地背下来。同样的道理,可以通过前缀来构成另一部分新词。这样,他终于在1878年设计了第一个世界语方案。

1887年,柴门霍夫在他的妻子施尔柏妮帮助下,终于以“希望者博士”的笔名,自费出版了他的《世界语第一书》。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00多个国家的上千万人使用这种语言。

英语的由来

英语发展到今天已有60至90万个单词和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语法。但是英语其实是比较年轻的,但是它的形成和发展却有不平凡的经历。

公元5世纪,欧陆的撒克逊人、盎格鲁人和裘特人北渡海峡,到达不列颠岛,征服了当地的部落,成了岛上的主人。后来,他们就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使用的古日耳曼方言就成了盎格鲁·撒克逊语,也就是古英语。

9至10世纪,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日耳曼人(即诺曼人),征服了今天法国北部的高卢地区。但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却很快被当地说古法语的高卢人所征服。这部分法语化了的诺曼人在11世纪又渡海北上,征服了整个不列颠岛。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统治着英国,但在语言的征服上不太成功。

在此期间,古英语吸收了大量的古法语和法语化了的希腊拉丁语词汇,使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6世纪,进入了近代英语和现代英语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英语是以英王詹姆斯钦定《圣经》英译本和莎士比亚戏剧为代表的,但和现代英语还有相当大的不同。18世纪后,英语的书面语就和现在我们看到的基本上一致了。

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最早是由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

1906年,他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即“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这是因为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国各地来京应考、做官和经商的人很多。他们学会的北京话中,夹杂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

开始,这种话只在官场中使用,称之为“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民国初年,又出现新名“国语”。

“国语”这一名称受到许多人的质疑。1931年,瞿秋白曾反对用“国语”一词,并对“普通话”作了比较科学的解释。新中国成立之后,“普通话”不仅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但是,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国语”的称谓则一直广为使用。现在的“普通话”和“国语”其实就是说法不同,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在港台地区,普通民众说粤语、闽南方言的较多,以至于两地中国人不能顺畅地用语言来交流。

盲文的由来

19世纪时,法国的路易·布莱尔首创了盲文。

布莱尔小时候因意外事故双目失明,后来,他进入盲人学校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那时,在盲人学校里,老师把一个个用又大又厚的纸片剪成的字母,粘在像缝纫机一样的台板上,孩子们读书时,用手指一个一个摸过去,要摸好久才能读懂一句话。因此,布莱尔很想创造出一种专供盲人摸读和书写的文字。

有一次,他偶然听说一位法国军官发明了一种“夜码”,能在夜间准确传送情报,布莱尔立即跑去请教。

原来,在战场上,为了防止暴露目标,夜间不能随便点灯。这位军官想出了个办法,用钻子在厚纸上打出小洞,使纸的背面微微凸出。再用手摸纸背,就可分辨出“小洞”表示的暗语来。他们就用这些打过洞的厚纸相互传送情报。

布莱尔对这种靠手摸的“夜码”非常感兴趣。经过5年的反复研究,他终于创造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点子盲文”。这种文字由打在厚纸上的6个点子组成,通过几组点子的不同排列,可以表示出所有26个拉丁字母。

1887年,“点子盲文”获得国际公认,这样布莱尔给无数盲人带来了光明。

语录的由来

《论语》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语录,它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句简朴,益于记诵。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在思想意识领域内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把孔子语录定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准则。这样为日后的语录之风的盛行打下了基础。

另外,语录之风的盛行,与宗教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开始,有汉译本佛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得以迅速传播。

清代考据学家钱大听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佛书初入中国……初无所谓语录也。……数传以后,其徒日众,而语录兴焉……释子(即传教徒)之语录,始于唐。”他认为,直到唐代时期,佛教“语录”才正式问世。

唐朝时期,佛教虽已进入全盛时期,但是,那些信奉佛教的和尚们多半不通文墨,不理解佛经的内容。为了要学习和宣扬佛经,最省力的办法,就是把佛经的只言片语,东一句、西一段地拼凑起来,编成“语录”,供佛教徒们每天朗读背诵。

就这样“语录”之风在各朝、各时期逐渐地盛行起来。

谚语的由来

谚语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在我国源远流长,它往往通过一种现象,表明一个生活的道理。《文心雕龙·书记篇》记载了几条,其中有一条是“惟忧用志”,意思是困难和挫折可以使人发愤。这算是我国文字记录下来的最早的谚语之一。

我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朝代的兴衰更迭,历史事件的此起彼落,这些都是谚语产生的丰厚基础。例如三国之后,有关三国的谚语就多达数十条。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黄忠七十不服老”、“说曹操,曹操就到”等等。

除三国以外,中国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在谚语中得到了反映,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等。

谚语有的可以有出处,能说出作者是谁,这部分谚语来自历史名人的诗词、文章、警句。人们常用到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谚语,就来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但是,绝大多数谚语无法说出具体的作者。这些谚语由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和生活中口耳相传、世代相沿而成。

歇后语的由来

歇后语来源于唐诗的一种“歇后体”,为唐人郑綮所创。《旧唐书·郑綮列传》有载:郑綮善写诗,诗里总带“刺”,诗的样式也有些怪,当时被人们称为“郑五歇后体”。这种本来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怪诗体竟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以至连唐昭宗也经常听到下人的吟诵。

其中,有很多诗是讽刺时弊的,但唐昭宗非但不怪,反而觉得诗中大有“蕴蓄”,亲笔批“郑綮可礼部侍郎平章事”。后来,郑綮真的当了宰相。不过,他当了官以后就寡言少语,更不写什么带刺的歇后诗了。但歇后体却从此流传开来。

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针贬时弊比较隐晦,后半句常常省了,也就是歇了。现代流传的歇后语大都分为两部分,前面是引言,真实的寓意在后面。

文学的由来